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1832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的发声单体、收容于后腔中的透气隔离件以及套设于发声单体以支撑所述透气隔离件的框架,以此使得扬声器的虚拟声腔极大化。但是当将发声单体内的焊盘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时,柔性电路板与框架会有干涉,影响扬声器箱的正常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扬声器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将发声单体内的焊盘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时,柔性电路板与框架会有干涉,影响扬声器箱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的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后腔中的透气隔离件以及套设于所述发声单体以支撑所述透气隔离件的框架,所述发声单体设有焊盘,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对应所述焊盘收容于所述后腔中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框架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收容于所述通孔中的导通连接器,所述导通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焊盘相接触,所述导通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单体包括沿所述发声单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焊盘,所述框架朝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两个所述焊盘一一对应的两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用于与所述导通连接器电连接的第一导通部、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第二导通部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通部和所述第二导通部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通部包括置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所述支撑部延伸形成的两个弹脚。

进一步地,所述弹脚沿所述发声单体振动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发声单体振动方向的正投影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脚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导通孔,所述导通连接器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第二主体部和自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并延伸进所述导通孔的第一接触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部贯穿所述导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连接器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所述焊盘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焊盘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连接器为弹簧顶针。

进一步地,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前述的扬声器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柔性电路板和框架均收容于后腔中,因此,通过在框架开设一个通孔,并增加一个导通连接器将其收容于通孔,导通连接器的一端与发声单体内的焊盘接触,导通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相接触,从而实现焊盘与柔性电路板导通。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将发声单体内的焊盘与柔性电路板连接时,柔性电路板与框架会有干涉,影响扬声器箱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扬声器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通连接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柔性电路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框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图7,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扬声器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通连接器60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柔性电路板50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框架42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参见图1-图3,该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10、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21和后腔22的发声单体30、收容于后腔22中的透气隔离件41以及套设于发声单体30以支撑透气隔离件41的框架42,发声单体30设有焊盘31,扬声器箱还包括对应焊盘31收容于后腔22中的柔性电路板50,框架42贯穿开设有通孔421,扬声器箱还包括收容于通孔421中的导通连接器60,导通连接器60的一端与焊盘31相接触,导通连接器60的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50相接触。

具体参见图2及图6,壳体10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和下盖12固定连接以围成收容空间,发声单体30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并将收容空间分隔成前腔21和后腔22。发声单体30和上盖11围成前腔21,上盖11的侧面开设有与前腔21连通的出音孔111,用于实现扬声器箱的声音传导。发声单体30、下盖12及上盖11共同围成后腔22,后腔22中设置有透气隔离件41,透气隔离件41通过套设于发声单体30的框架42支撑,在后腔22灌装吸音材料,框架42和透气隔离件41将吸音材料隔离于发声单体30之外以避免进入到发声单体30内部;当后腔22内填充吸音材料时,整个后腔22都可用于填充并形成虚拟声腔,有效改善了扬声器箱低频声学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50和框架42均收容于后腔22中,因此,通过在框架42开设一个通孔421,并增加一个导通连接器60将其收容于通孔421,导通连接器60的一端与发声单体30内的焊盘31接触,导通连接器60的另一端与柔性电路板50相接触,从而实现焊盘31与柔性电路板50导通。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将发声单体30内的焊盘31与柔性电路板50连接时,柔性电路板50与框架42会有干涉,影响扬声器箱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2及图5,发声单体30包括沿发声单体30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焊盘31,框架42朝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与两个焊盘31一一对应的两个支撑部422,支撑部422上开设有通孔421。在透气隔离件41把发声单体30罩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两个导通连接器60实现焊盘31与柔性电路板50的导通。同时框架42朝向其内部延伸形成两个支撑部422,两个支撑部422与两个焊盘31一一对应,通过设置支撑部422,不需要增大框架42便可以开设与焊盘31对应的通孔421,方便实现导通连接器60的导通作用。

进一步地,透气隔离件41对应支撑部422形成缺口411,详见图2,该缺口411与支撑部422相匹配,在保证了透气隔离件41的透气隔离作用的同时,减小的透气隔离组件的用料。

参见图2及图4,柔性电路板50包括用于与导通连接器60电连接的第一导通部51、用于与外界电连接的第二导通部52及用于连接第一导通部51和第二导通部52的连接部53。第一导通部51位于框架42远离前腔21的一侧,以和导通连接器60连接;第二导通部52延伸出壳体10以和外界电路电连接,第一导通部51和第二导通部52通过连接部53连接以收容于后腔22。

进一步地,第一导通部51包括置于框架42上的第一主体部511和自第一主体部511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支撑部422延伸形成的两个弹脚512。第一导通部51由置于框架42上的第一主体部511和两个置于支撑部422上的弹脚512组成,既保证导通连接器60通过通孔421可以和弹脚512接触,也保证了整个第一导通部51的结构稳定性,并减少了第一导通部51的用料。

优选地,参见图2,弹脚512沿发声单体30振动方向的正投影落在支撑部422沿发声单体30振动方向的正投影内。对弹脚512的位置的大小进行设置,使支撑部422的尺寸大于弹脚512的尺寸,确保支撑部422可以对整个弹脚512进行稳定支撑。

进一步地,参见图4、图6及图7,弹脚512上开设有与通孔421同轴设置的导通孔512a,导通连接器60包括位于通孔421内的第二主体部61和自第二主体部61朝向并延伸进导通孔512a的第一接触部62。通过在弹脚512上开设导通孔512a,当第一接触部62延伸进导通孔512a后,可以保证第一接触部62与弹脚512的充分接触;且导通孔512a与通孔421同轴设置,实现第一接触部62与导通孔512a的精确定位,便于将第一接触部62组装进导通内,提高组装效率。

优选地,第一接触部62贯穿导通孔512a,进一步保证第一接触部62与弹脚512的充分接触,即是进一步保证焊盘31与柔性电路板50的充分接触。

进一步地,参见图3及图7,导通连接器60还包括自第二主体部61朝向焊盘31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63,第二接触部63与焊盘31相接触。通孔421与焊盘31对应设置,因此当第二主体部61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63,第二接触部63可与焊盘31直接接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导通连接器60选用为弹簧顶针,弹簧顶针有量产性,另一方面运用弹簧顶针使得组装更为简单。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如前述的扬声器箱,因而该终端设备具有前述扬声器箱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