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4152发布日期:2021-07-23 14:3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化安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和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腾飞已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智能化安防技术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

现有的火车站进站安防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设置有安检x光机、人脸识别和人工安检等安检设备,但现有的安检机一般依靠人工识别有没有违禁物品,部分违禁物品人工识别不出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并且车站内发生事故后,无法快速确定嫌疑人,造成嫌疑人潜逃。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人工识别违禁物品限制过大并且无法快速确定嫌疑人的缺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包括安检x光机,所述安检x光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检门和桌体,所述安检门的正面设置有检票设备;

所述桌体的顶部固定有计算机和图像系统;

所述检票设备的顶部设置有检票装置,所述检票设备的顶部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检门的正面设置有安检门相机;

所述安检门相机的视角与人脸识别装置的视角适配,安检门相机可以在检票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进行全身拍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检门和检票设备均与计算机通过电线电连接;

所述检票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和安检门相机均与计算机通过电线电连接,检票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和安检门相机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检测图像打包保存并上传至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安检x光机的内部设置有x发射器;

所述x发射器与图像系统通过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系统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与图像系统通过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系统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

所述蜂鸣器与计算机通过电线电连接。

工作原理,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旅客在检票设备处检票并进行人脸识别,同时安检门相机对旅客进行全身拍照,人后旅客将包裹放入安检x光机进行检测,然后旅客前往安检门进行检测,安检x光机检测包裹内图像并传输至图像系统和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对比确定有无异常,无异常时,计算机将各数据打包保存并上传至网络,旅客完成进站;有异常时,蜂鸣器响起,计算机将数据打包保存并上传至网络。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装置内的计算机及220v市电电连接。



本技术:
中涉及到的相关电子元件均为硬件系统电子元件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电子元件,该功能电子元件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申请的改进之处;本申请的改进为各电子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在旅客进行检票时安检门相机可以将旅客全身特征进行拍照,在车站内发生异常时有利于对嫌疑人员进行筛选,能够加快破案效率,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违禁物品对比,能够加强包裹的检测效率并且增加安检强度。

(2)、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旅客进行全部检测后,计算机将全部数据进行打包保存,并且通过网络传送至控制部门,能够保存相关数据,便于案后检查,能够加快破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程序控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安检x光机1,安检门2,安检门相机201,检票设备3,检票装置301,人脸识别装置302,桌体4,计算机5,图像系统6,显示器601,蜂鸣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

根据图1-4所示,包括安检x光机1,安检x光机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检门2和桌体4,安检门2的正面设置有安检门相机201,安检门相机201的视角与人脸识别装置302的视角适配,安检门2的正面设置有检票设备3;桌体4的顶部固定有计算机5和图像系统6,图像系统6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601,图像系统6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7;检票设备3的顶部设置有检票装置301,检票设备3的顶部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302;

根据图5和6所示,安检门2和检票设备3均与计算机5通过电线电连接,检票装置301、人脸识别装置302和安检门相机201均与计算机5通过电线电连接,述安检x光机1的内部设置有x发射器,x发射器与图像系统6通过电线电连接,显示器601与图像系统6通过电线电连接,蜂鸣器7与计算机5通过电线电连接;

根据图1-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安检门相机201可以将旅客全身特征进行拍照,便于对嫌疑人员进行筛选,能够加快破案效率,并且计算机5能够进行违禁物品对比,能够加强包裹的检测效率并且增加安检强度;

根据图5和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计算机5将全部数据进行收集、打包、保存,并且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送至控制部门,通过数据,用于案后检查,能够加快破案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包括安检x光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x光机(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检门(2)和桌体(4),所述安检门(2)的正面设置有检票设备(3);

所述桌体(4)的顶部固定有计算机(5)和图像系统(6);

所述检票设备(3)的顶部设置有检票装置(301),所述检票设备(3)的顶部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门(2)的正面设置有安检门相机(201);

所述安检门相机(201)的视角与人脸识别装置(302)的视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门(2)和检票设备(3)均与计算机(5)通过电线电连接;

所述检票装置(301)、人脸识别装置(302)和安检门相机(201)均与计算机(5)通过电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x光机(1)的内部设置有x发射器;

所述x发射器与图像系统(6)通过电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系统(6)的顶部设置有显示器(601);

所述显示器(601)与图像系统(6)通过电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系统(6)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7);

所述蜂鸣器(7)与计算机(5)通过电线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包括安检X光机,所述安检X光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检门和桌体,所述安检门的正面设置有检票设备;所述桌体的顶部固定有计算机和图像系统;所述检票设备的顶部设置有检票装置,所述检票设备的顶部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检测装置,在旅客进行检票时安检门相机可以将旅客全身特征进行拍照,在车站内发生异常时有利于对嫌疑人员进行筛选,能够加快破案效率,并且通过计算机进行违禁物品对比,能够加强包裹的检测效率并且增加安检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银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4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