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结构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883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板结构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板结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电视机外形构造近年向超薄超大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同时电视机结构件制造成本也是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和价格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电视机的结构框架,当前大部分是由“金属背板和金属中框”构成,导致组装工艺复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板结构及显示器,旨在解决当前背板和中框的结构复杂,导致组装工艺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结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本体;侧壁,与背板本体呈角度连接;以及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端沿所述侧壁的内侧延伸的折边。可选的,所述侧壁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背板本体呈角度连接;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内侧延伸设置;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连接并向所述背板本体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折边。可选地,所述背板本体、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弯折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折边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均与所述背板本体垂直;和/或,所述折边与所述背板本体平行。可选地,所述背板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背板,所述背板结构还包括:若干角部连接件,所述角部连接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折边通过所述角部连接件连接。可选地,所述角部连接件与两个所述折边卡接,所述角部连接件的两侧设置有卡槽,两所述折边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槽内;和/或所述角部连接件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表面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表面齐平。可选地,所述角部连接件包括:两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垂直设置,两所述连接部分别抵接两相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内侧面;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两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两所述卡槽,两个所述折边靠近所述角部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两所述卡槽内,所述折边靠近所述角部连接件的一端朝向所述背板本体的面抵接于所述卡槽的槽底,所述折边靠近所述角部连接件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部的侧面与所述卡槽的侧面抵接。可选地,所述折边朝向所述安装部的面、所述卡槽的侧面均为倾斜面;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长于所述折边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部朝向所述背板本体的面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面抵接。可选地,所述背板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角部连接件由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板结构,以及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折边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侧上。可选地,所述侧壁远离所述背板本体的一端高于所述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侧壁与背板本体之间呈角度连接,而侧壁远离背板本体的一端沿侧壁的内侧延伸设置有折边。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通过在侧壁上弯折形成折边,以取消传统的中框,利用侧壁与折边替代传统中框的功能,简化组装流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一实施例角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背板结构10背板11背板本体12侧壁121第一支撑部122弯折部123第二支撑部13折边20角部连接件21连接部22安装部30显示屏40遮光件50导光板或扩散板60膜片a卡槽b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背板结构100。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背板结构100包括背板10,所述背板10包括:背板本体11;侧壁12,与背板本体11呈角度连接;以及所述侧壁12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一端沿所述侧壁12的内侧延伸的折边13。本实施例中,侧壁12与背板本体11之间呈角度连接,例如,侧壁12可以与背板本体11之间垂直设置等,而侧壁12远离背板本体11的一端沿侧壁12的内侧延伸设置有折边13,折边13用于放置显示屏30及光学部件等。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100,通过在侧壁12上弯折形成折边13,以取消传统的中框,利用侧壁12与折边13替代传统中框的功能,简化组装流程。进一步的,折边13可以与背板本体11平行设置,便于放置显示屏30及光学部件等。具体的,所述侧壁12包括:第一支撑部121,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的一端与所述背板本体11呈角度连接;弯折部122,所述弯折部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21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一端连接,所述弯折部122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的内侧延伸设置;第二支撑部123,所述第二支撑部123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12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的一端连接并向所述背板本体11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123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折边13。本实施例中,侧壁12包括第一支撑部121、第二支撑部123、弯折部122。其中,第一支撑部121与背板本体11连接,而第二支撑部123通过弯折部122与第一支撑部121连接,第二支撑部123与折边13形成l形结构,而第二支撑部123可以与第一支撑部121抵接,以加强第二支撑部123的支撑强度。上述结构,可以采用冲压工艺或者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部121及第二支撑部123均与背板本体11垂直,折边13与背板本体11平行,即第一支撑部121与折边13垂直设置,此设置方式方便用于显示器时的安装,且能使得显示屏30及光学部件等稳定于折边13上。具体的,所述背板本体11、所述第一支撑部121、所述弯折部122、所述第二支撑部123以及所述折边13一体成型。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可在模具上放置板材,并通过拉伸、打凸等冲压工艺以形成背板10的基础形状,并沿背板本体11的边缘进行冲压,使背板本体11、第一支撑部121、弯折部122、第二支撑部123以及折边13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部121一体连接,或者,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部12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背板结构100包括至少两个背板10,所述背板结构100还包括:若干角部连接件20,所述角部连接件2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121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折边13通过所述角部连接件20连接。传统的电视机结构框架组装工艺中,需要将相邻的两个侧壁12进行拼接,并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对外部进行打磨美化,此种工艺复杂,且生产工时长,企业人力成本较高。鉴于此,本实施例中,背板10可以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或者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背板本体11和至少三个侧壁12,使相邻的两个侧壁12一体连接,并在相邻的两个背板10之间粘接角部连接件20,通过角部连接件20将相邻的两个折边13连接固定,简化组装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具体的,所述角部连接件20与两个所述折边13卡接,所述角部连接件20的两侧设置有卡槽a,两所述折边13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槽a内;和/或所述角部连接件20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表面与所述折边13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表面齐平。本实施例中,由于每个侧壁12的内侧面之间冲压或者注塑形成有折边13,相邻的折边13之间连接有角部连接件20,角部连接件20的外侧壁12与相邻的两个侧壁12的内侧面抵接,并相互连接,相邻的两个折边13分别与角部连接件20连接,以此使整个背板10形成电视机的结构框架。相较于传统的工艺,本实用新型背板结构100无需通过焊接来固定两个相邻的侧壁12,仅需通过角部连接件20,将相邻的两个折边13进行固定连接,简化组装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角部连接件20可以通过胶水或胶带等固定在两个相邻的侧壁12上,且将整个背板10可选采用冲压工艺,一体成型背板本体11、侧壁12以及折边13,使得背板结构100采用背板10的侧壁12做外观,取消传统的独立中框。可在角部连接件20远离背板本体11的表面设置两卡槽a,两个卡槽a对称设置,当角部连接件20与两个相邻侧壁12固定连接后,两个相邻侧壁12的折边13分别设置在两个卡槽a内,卡槽a的深度与折边13的高度相同,以使角部连接件20远离背板本体11的表面与折边13远离背板本体11的表面齐平。当折边13上放置有其他的部件,例如显示屏30时,可以使显示屏30平稳的放置在至少三个折边13上,提高后续装配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角部连接件20包括:两连接部21,两所述连接部21垂直设置,两所述连接部21分别抵接两相邻所述第一支撑部121的内侧面;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设置于两所述连接部21上,所述安装部22上开设有两所述卡槽a,两个所述折边13靠近所述角部连接件20的一端设置于两所述卡槽a内,所述折边13靠近所述角部连接件20的一端朝向所述背板本体11的面抵接于所述卡槽a的槽底,所述折边13靠近所述角部连接件20的一端朝向所述安装部22的侧面与所述卡槽a的侧面抵接。本实施例中,角部连接件20的两个连接部21相互垂直设置,以便于使连接部21通过胶水或者胶带粘接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撑部121的内侧面上,使相邻的两个折边13与安装部22连接。而安装部22上开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a,用于与两个相邻折边13卡合连接。其中,折边13朝向背板本体11的面抵接于卡槽a的槽底上,且使折边13朝向安装部22的侧面与卡槽a的侧面抵接,以连接两个折边13。具体的,所述折边13朝向所述安装部22的侧面、所述卡槽a的侧面均为倾斜面;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12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长于所述折边13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部123朝向所述背板本体11的面与所述安装部22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面抵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角部连接件20,可将卡槽a的侧面设置成倾斜面,且折边13朝向连接部21的侧面设置成适配的倾斜面,以使折边13倾斜卡合于卡槽a内。其次,为了提高安装角部连接件20后的密封性,可使第二支撑部123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长于折边13长度方向的两端,折边13位于第二支撑部123的中部位置,当两连接部21分别抵接两相邻第一支撑部121的内侧面后,第二支撑部123两端的下表面抵接于安装部上22,使相邻的两个背板10与角部连接件20之间密封设置,提高美观性。具体的,所述背板10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角部连接件20由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背板10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利用冲压工艺一体成型背板本体11、侧壁12以及折边13。而角部连接件20采用塑胶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以便于使相邻的两个折边13与角部连接件20紧密固定。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器(图未示),包括上述所述背板结构100,以及显示屏30,所述显示屏30设置于所述折边13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一侧上,该背板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的,所述侧壁12远离所述背板本体11的一端高于所述显示屏30。本实施例中,显示屏30安装于折边13上后,显示屏30的高度低于侧壁12远离背板本体11的一端,起到对显示屏30的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30可以直接粘接在折边13上,以减少使用其他辅助固定部件,简化组装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折边13和侧壁12可以起到角部的遮光、防尘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30为液晶屏。具体的,所述背板结构100还包括:遮光件40,所述遮光件4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30与所述折边13之间,所述显示屏30通过所述遮光件40与所述折边1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显示屏30与折边13之间出现漏光,可在显示屏30与折边13之间设置遮光件40,遮光件40可以是遮光胶等。具体的,所述背板本体11、所述侧壁12以及所述折边13形成有安装槽b,所述背板结构100还包括:导光板或扩散板50,所述导光板或扩散板50设置于所述背板本体11上,且所述导光板或扩散板50位于所述安装槽b内;膜片60,所述膜片6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或扩散板50上。本实施例中,背板本体11、侧壁12以及折边13形成安装槽b,可在安装槽b内安装光学部品,光学部品包括导光板或扩散板50、扩散板、膜片60(光学膜片60)等,膜片60与扩散板(图中未示出)或导光板或扩散板50粘贴在一起形成组件进行固定,可取消常规膜片60的挂耳结构,取消挂耳小件,本案在直下式显示器中,50为扩散板,在侧入式显示器中,50为导光板,本案附图中仅给出了直下式的显示器结构,具体可根据需求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