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装置以及智能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3066发布日期:2021-07-23 21:0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音频装置以及智能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发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音频装置以及智能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穿戴的普及和大众化,越来越多的智能穿戴产品上结合了声学功能。最初,通过外接耳机线与设置在智能穿戴产品上的耳机插孔配合,为用户提供声学体验。

随着智能穿戴产品的不断更迭,越来越多的产品逐步为用户提供免线缆的声学功能。然而,目前的免线缆声学设计声学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装置以及智能头戴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装置。所述音频装置包括:

所述音频装置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

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

所述第一出声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出声孔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前声腔对应的第一后声腔、第二前声腔和与所述第二前声腔对应的第二后声腔;所述第一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连通,所述第二前声与所述第二出声孔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振膜、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所述第一振膜的垂线与所述第二振膜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在0-90度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壳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

所述第一振膜朝向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二振膜背离所述第三侧壁;或,

所述第一振膜和所述第二振膜均朝向所述第三侧壁;或,

所述第一振膜朝向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振膜朝向所述第二侧壁;或,

所述第一振膜朝向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振膜背离所述第三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

所述第一振膜朝向所述第四侧壁、所述第二振膜背离所述第一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弧形面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第五侧壁;

所述第一振膜朝向所述第五侧壁、所述第二振膜背离所述第五侧壁。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六侧壁,所述第六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形成夹角;

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第五侧壁;

所述第一振膜背离所述第五侧壁、所述第二振膜朝向所述第五侧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声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相同,和/或,

所述第一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尺寸相同。

可选地,由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辐射的第一声波的相位与由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辐射的第二声波的相位相反;和/或,

由所述第一发声单元辐射的第一声波的振幅与由所述第二发声单元辐射的第二声波的振幅相等。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头戴主体以及分别从所述头戴主体两端向外延伸的镜腿,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音频装置的壳体为所述镜腿。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镜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镜腿的下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装置。所述音频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音频装置的壳体内设置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一出声孔连通,第二发声单元和第二出声孔连通。本公开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识别外放声音时,人耳感受到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源,因此能够实现立体声播放效果,提高音频装置的声学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三。

图5为图4所示音频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6为图4所示音频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7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四。

图8为图7所示音频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9为图7所示音频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10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五。

图11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六。

图12所示为本公开音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装置。参照图1-图12所示,所述音频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共同作为音频装置的音频组件2。

音频装置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壳体1。壳体1为细长条结构。例如眼镜的一条镜腿可以作为一个音频装置的壳体。音频装置可以应用到智能头戴设备、或者耳机等电子设备中。

本公开实施例的壳体1上开设有两个出声孔,两个出声孔包括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设置于壳体1的第一侧壁11上,第二出声孔02设置于壳体1的第二侧壁12上。壳体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可以相邻设置、或者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可以相对设置。本公开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位于壳体1的不同侧壁上。

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分别安装在壳体1内,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可以均通过密封胶固定在壳体1内。第一发声单元21与第一出声孔01连通。第二发声单元22与第二出声孔02连通。

换句话说,当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工作时,第一发声单元21发出的声音信号可以从第一出声孔01传播到外界。第二发声单元22发出的声音信号可以从第二出声孔02传播到外界。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识别外放声音时,人耳感受到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源,因此能够实现立体声播放效果,提高音频装置的声学效果。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12,所述壳体1壳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发声单元21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2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第一发声单元21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2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前声腔211、与所述第一前声腔211对应的第一后声腔212、第二前声腔221和与所述第二前声腔221对应的第二后声腔222;所述第一前声腔211与所述第一出声孔01连通,所述第二前声腔与所述第二出声孔02连通。

具体地,音频组件2包括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均设置于壳体1的空腔内。

在一个例子中,壳体1包括一个空腔,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均设置于同一空腔内。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均位于同一个空腔,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将空腔分割为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一前声腔211对应的第一后声腔212、第二前声腔221、与第二前声腔221对应的第二后声腔222。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壳体1包括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发声单元21设置于第一空腔,第二发声单元22设置于第二空腔。第一发声单元21将第一空腔分割为第一前声腔211和第一后声腔212。第二发声单元22将第二空腔分割为第二前声腔221和第二后声腔222。

本例子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一出声孔01连通,以将第一发声单元21发出的声音信号传出。第二前声腔221与第二出声孔02连通,以将第二发声单元22发出的声音信号传出。

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立体声播放效果,提高音频装置的声学效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均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后声腔212和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后声腔222连通,扩大了音频组件2后声腔的容积,使得音频装置的低频特性得到了改善。

另外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后声腔212和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后声腔222连通,使得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共用后腔,即第一发声单元21对应的后腔容积和第二发声单元22对应的后腔容积一致,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的低频特性一致,进一步改善了音频组件2的低频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12所示,所述第一发声单元21包括第一振膜210、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2包括第二振膜220,所述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所述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在0-90度之间。

具体地,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振膜210和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振膜220将壳体的空腔分割为第一前声腔211、第一后声腔212、第二前声腔221、第二后声腔222。

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振膜210和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振膜220的朝向不同,使得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存在夹角。第一振膜210和第二振膜220可以为平面振膜、折环振膜或者球顶振膜。

其中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为与第一振膜210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的线。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为与第二振膜220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的线。

参照图1所示,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平行设置,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0°。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分别朝向壳体1的两个不同侧壁。其中两个侧壁相对设置。第一振膜210所在平面与第二振膜220的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参照图3所示,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平行设置,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0°。第一发声单元21对应的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二发声单元22对应的第二前声腔221朝向壳体1的同一侧壁。第一振膜210所在平面与第二振膜220的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参照图8和图9所示,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平行设置,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0°。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个侧壁。其中两个侧壁相对设置。第一振膜210所在平面与第二振膜220的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参照图10所示,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平行设置,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0°。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分别朝向壳体1的两个不同侧壁。其中两个侧壁相对设置。第一振膜210所在平面与第二振膜220的所在平面平行设置。

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垂直设置,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与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分别朝向壳体的两个侧壁。其中两个侧壁相邻设置且相互垂直。第一振膜210所在平面与第二振膜220的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另外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还可以是在0°至90°之间的任意角度。例如第一振膜210的垂线与第二振膜220的垂线之间的夹角还可以是30°、45°或者60°等。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对两个振膜的垂线之间的角度进行限定,使得与第一发声单元2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发声单元22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位于不同壳体的侧壁上。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立体声播放效果,提高音频装置的声学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的第三侧壁13;

所述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三侧壁13、所述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三侧壁13;或,

所述第一振膜210和所述第二振膜220均朝向所述第三侧壁13;或,

所述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振膜220朝向所述第二侧壁12;或,

所述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所述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三侧壁13。

参照图1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的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3一端与第一侧壁11连接,第三侧壁13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连接。

第一振膜210朝向第三侧壁13设置,第二振膜220背离第三侧壁13设置,因此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朝向第三侧壁13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背离第三侧壁13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以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相对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的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3一端与第一侧壁11连接,第三侧壁13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连接。

第一振膜210朝向第三侧壁13设置,第二振膜220朝向第三侧壁13设置,因此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朝向第三侧壁13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朝向第三侧壁13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以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相对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参照图10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的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3一端与第一侧壁11连接,第三侧壁13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连接。

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设置。第二振膜220朝向第二侧壁12设置。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朝向第一侧壁11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朝向第二侧壁12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相对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参照图12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之间的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3一端与第一侧壁11连接,第三侧壁13另一端与第二侧壁12连接。

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设置。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三侧壁13设置。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朝向第一侧壁11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背离第三侧壁13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相对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出声孔01和所述第二出声孔0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参照图1、图3、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使得第一出声孔01和所述第二出声孔0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具体地,音频装置在使用中,第一出声孔01远离人耳设置,第二出声孔02靠近人耳设置,第一出声孔01和/或第二出声孔02在竖直方向上与用户的耳孔对应,提高了用户听到的声音的品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用户的耳孔、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的连线为同一竖直线。

参照图2所示,用户耳孔、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均位于同一竖直线a上,本例子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的位置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邻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14;

所述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四侧壁14、所述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

参照图11所示,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邻设置并相互垂直。壳体1的第四侧壁14与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壳体1的第四侧壁14与第一侧壁11相邻并垂直设置。

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四侧壁14设置。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一侧壁11设置。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朝向第四侧壁14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背离第一侧壁11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相邻的两个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弧形面16连接,所述壳体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邻设置并连接的第五侧壁15;

所述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五侧壁15、所述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五侧壁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振膜210朝向第三侧壁13、第二振膜220背离第三侧壁13;或,第一振膜210和第二振膜220均朝向第三侧壁13;或,第一振膜210朝向第一侧壁11、第二振膜220朝向第二侧壁12;或,第一振膜210朝向第一侧壁11、第二振膜220背离第三侧壁13;具体可以是:第一振膜210的正面朝向第三侧壁13、第二振膜220的正面背离第三侧壁13;或,第一振膜210的正面和第二振膜220的正面均朝向第三侧壁13;或,第一振膜210的正面朝向第一侧壁11、第二振膜220的正面朝向第二侧壁12;或,第一振膜210的正面朝向第一侧壁11、第二振膜220的正面背离所述第三侧壁13。

参照图4-图6所示,图5为图4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b方向的剖视图。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邻设置并通过弧形面15连接。即第一侧壁11、弧形面15和第二侧壁12构成壳体1的一侧表面。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弧形面15和第二侧壁12共同构成壳体1的底面。本公开中第五侧壁15均与第一侧壁11、弧形面15和第二侧壁12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五侧壁15构成与壳体1底面连接的一个侧壁。

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振膜210朝向所述第五侧壁15设置、第二振膜220背离所述第五侧壁15设置。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0朝向第五侧壁15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背离第五侧壁15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相邻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9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的第六侧壁17,所述第六侧壁17和所述第二侧壁12连接并形成夹角。

所述壳体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连接的第五侧壁15;

所述第一振膜210背离所述第五侧壁15、所述第二振膜220朝向所述第五侧壁15。

参照图7-图9所示,图8为图7中c方向的剖视图。图9所示为图7中d方向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的第六侧壁17连接。第二侧壁12与第六侧壁17连接形成钝角。

第一振膜210背离所述第五侧壁15设置、第二振膜220朝向所述第五侧壁15设置。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0背离第五侧壁15设置。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朝向第五侧壁15设置。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第一侧壁11上。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第二侧壁12上。

本例子在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不同侧壁上,以使音频组件2发出的声音信号朝向不同的方向输出,增加了声音的立体环绕效果。

一个实施例例中,所述第一发声单元21与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2相同,和/或,

所述第一出声孔01与所述第二出声孔02尺寸相同。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相同。

例如,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为结构相同、尺寸相同、型号相同的发声单元。两个发声单元可以均为低频喇叭或者均为中高频喇叭或者均为全频喇叭。

例如音频组件2包括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向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分别输入相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在靠近人耳处两个相同频率的声音信号产生叠加效果,声音的振动加强,以确保用户的听音效果;在远离人耳处两个相同频率的声音信号产生相消效果,以提高音频组件的降漏效果。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尺寸相同。

例如第一出声孔01的开孔面积与第二出声孔02的开孔面积一致。

例如第一出声孔01的开孔面积为第一振膜210面积的5%-15%。第二出声孔02的开孔面积为第二振膜220面积的5%-15%。出声孔的开孔面积过大可导致高频燥音过多,出声孔的开孔面积过小可能导致声音变小。

本公开将两个出声孔的开孔面积一致,使得从第一出声孔01传播出的声音信号性能与从第二出声孔02传播出的声音信号的性能基本一致。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相同,同时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尺寸相同,进一步改善音频装置的声学性能。

一个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的相位与由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相位相反;和/或,

由所述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的振幅与由所述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振幅相等。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的相位与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相位相反。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振膜210的振动方向与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振膜220的振动方向相反,即第一振动210和第二振膜220在振动过程中,第一振膜210和第二振膜220的相位相差180°。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的相位与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相位相反,便于第一出声孔01与第二出声孔02这两个声源发出的声音在远离人耳处相互抵消,达到降漏的目的。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的振幅与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振幅相同。第一发声单元21发出的声音信号的响度与第二发声单元22发出的声音信号的响度相同。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与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

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的第一出声孔01传出的第一声波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的第二出声孔02传出的第二声波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即第一发声单元21作为第一声源。第二发声单元22作为第二声源。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形成声偶极子效应。所谓声偶极子是指相距很近的两个声源,它们的振动幅值相同,但是相位相反,由这样的两个点声源构成的合成声源称为声偶极子。而本公开的音频装置正是利用了声偶极子的反相位降漏原理,使得第一发声单元21与第二发声单元22这两处声源发出的声音在远处相互抵消,达到降漏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能够提供两个等幅反相的声源。两个等幅反相的声源构成声偶极子,声偶极子的辐射具有指向性,指向性呈现8字型。因此音频装置在使用中,两个等幅反相的声源在靠近人耳区域存在一个有效的听音区域,在有效的听音区域内用户能够听到输入发声单元中的声音信号;两个等幅反相的声源在远离人耳区域存在一个有效的抵消区域(远场范围即远离人耳处),在抵消区域(远场范围即远离人耳处)两个出声孔处的两个声源到用户周边人耳孔的距离近似相等,这样两个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源在到达远场范围时互相抵消,达到降漏的目的,确保内容私密性。其中将与人耳的距离尺寸小于或者等于30mm定义为靠近人耳,与人耳的距离尺寸大于30mm定义为远离人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因为声偶极子的两声源距离越小时,在远离人耳处的抵消效果越好,但有效听音区域越小。因此两个出声孔之间的最佳距离其实需要根据音频装置结构到人耳的距离来决定,因此在设计时,可先根据一个出声孔距耳孔的距离来确定另一个出声孔的位置,不影响人耳听音效果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例子第二出声孔02与用户耳孔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第二出声孔01与用户耳孔之间的距离定位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差值范围为小于21mm且大于15mm,本发明人发现当上述差值范围大于21mm时,在远离人耳的范围不满足形成声偶极子效应的条件,无法实现在远离人耳处产生消音效果;但是当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差值范围小于15mm,使得用户的有效听音区域减少。当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差值范围在此范围内,对于在远离人耳的范围而言,从第一出声孔01传出的第一声波和从第二出声孔02传出的第二声波能够形成声偶极子,降低漏音效果,同时能够确保用户的听音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发声单元21辐射的第一声波与第二发声单元22辐射的第二声波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第一出声孔01和第二出声孔0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能够进一步改善音频装置的降漏效果。

优选地,参照图3所示,第一出声孔01在竖直方向的正投影面与第二出声孔02在竖直方向的正投影面重叠,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为等幅反相的两个声源,两个声源发出的声音在远离人耳处形成声偶极子效应,音频装置的降漏的效果最优。

在一个实施例中,音频装置包括侧杆,侧杆上设置有第三发声单元。第三发声单元发出的第三声波覆盖第一声波和第二声波的部分频率。例如第一发声单元21发出的第一声波为中高频声波。第二发声单元22发出的第二声波为中高频声波。第三发声单元发出的第三声波为中低频声波。本例子使得音频装置的分频效果更好,音频装置的音质效果更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智能头戴设备包括头戴主体以及分别从所述头戴主体两端向外延伸的镜腿,所述音频装置的壳体1为所述镜腿。

例如在智能头戴设备的镜腿上开设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在智能头戴设备的镜腿内设置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本公开将音频装置应用到头戴设备中,改善了智能头戴设备的声学性能。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11位于所述镜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侧壁12位于所述镜腿的下表面。例如图1、图3、图6、图10和图12所示的音频装置应用到智能头戴设备中。

或者所述第一侧壁11位于所述镜腿的内侧面、所述第二侧壁12位于所述镜腿的下表面。例如图11所示的音频装置应用到智能头戴设备中。

或者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沿镜腿的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镜腿的弧形面连接。例如图4-图6所示的音频装置应用到智能头戴设备中。

或者镜腿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的第六侧壁,所述第六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12连接并形成夹角。例如图7-图9所示的音频装置应用到智能头戴设备中。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音频组件2包括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第一发声单元21包括第一振膜210,第二发声单元22包括第二振膜220。第一振膜210和第二振膜220的垂线平行设置。当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同时发出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源,使得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发出声音的音频、音色和音量完全一致,在靠近人耳处能够进一步提升听音效果,在远离人耳处能够进一步改善漏音效果。

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所述镜腿1的上表面,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所述镜腿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

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前声腔211朝向镜腿的外侧面,第一出声孔01与第一前声腔211连通,第一出声孔01设置在镜腿的上表面且靠近外侧面,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后声腔212朝向镜腿的内侧面,第一发声单元21的第一振膜210沿镜腿的厚度方向振动。

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前声腔221朝向镜腿的内侧面,第二出声孔02与第二前声腔221连通,第二出声孔02设置在镜腿的下表面且靠近内侧面,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后声腔222朝向镜腿的外侧面,第二发声单元22的第二振膜220沿镜腿的厚度方向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智能头戴设备处于被佩戴状态下,内侧面为靠近头部的表面,外侧面为远离头部的表面。

本例子将音频装置应用到智能头戴设备中,第一发声单元21和第二发声单元22发出的声音可以在远场处(即远离人耳处)产生消音效果,改善了漏音效果。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