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26764399发布日期:2021-09-25 09:43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关键部位。桥梁在运营过程中,支座会承受压力和剪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老化变形等病害。当支座出现一系列病害时,桥梁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桥梁梁体变得不稳定,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会使主梁及桥面系产生病害。如果桥梁支座发生严重病害,极大的改变了桥梁的稳定状态,可能会引起桥梁倾覆等严重危害。
3.桥梁在养护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其中支座检测是重要的一项工作),且周期不能大于3年,而一座桥梁常常有数十甚至上千个支座,每年的桥梁支座检查工作量巨大。目前,现有的桥梁支座检测方法主要有:
4.(1)采用梯子等爬高工具为工作平台,进行人工近距离目测,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有:工作人员需要反复上下(每个支座需上下一次);检测限制较多。地形影响较大,在困难的位置难以架设梯子,支座距地面较高时梯子长度不够;梯子移动搬运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存在人员登高跌落安全隐患。
5.(2)采用检测车检测,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有:检测车台班成本较高(每台班市场价4000~8000元);检测车需占用1~2个车道,严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占道作业审批手续繁琐且限制较多;检测车工作平台收放时间较长,检测效率较低;受天气制约,较差天气不允许上路作业。
6.(3)采用无人机进行支座检测。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有:工作时间短,约30分钟就需进行充电;桥梁支座处比较狭窄,昏暗,无法取得较好拍摄角度,且容易造成碰撞损坏;受气流(风)影响较大,稳定性差,图像质量较低。
7.(4)采用在升降杆、鱼竿等装置上安装摄像头,通过录像传输到电脑上进行支座检查。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有:通过电脑传输,需多人配合;摄像头在光线较暗时无法拍摄清晰照片;该装置没有防撞设置,在狭窄处容易磕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可以高效可靠的完成桥梁支座的检测工作。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10.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碳纤维杆、手机支架和记录支架、小型云台、多机位平台、补光灯、相机防护架和内置wifi数据传输模块的高清镜头(无扭曲);所述手机支架与记录支架通过对拉安装螺丝旋紧卡在碳纤维杆上;所述小型云台通过过渡螺母安装在碳纤维杆的上端,可调节水平转向;所述小型云台通过英制螺栓与多机位平台固定,6500k补光灯固定在多机位平台上,平台仰角可自由调整;高清镜头安装在相机防护架
上。
11.进一步地,所述高清镜头通过wifi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实现通讯。
12.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杆由若干套管套接而成,可伸缩。
13.进一步地,所述相机防护架固定在多机位平台上,用于实现拍摄过程临时支点和镜头保护作用。
14.进一步地,所述记录支架采用板夹结构,用于夹持记录本。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通过照片进行桥梁支座使用状态的检查。具有造价经济;拆解安装便捷,单人即可操作;检测高度大于10米,不受地形、光线限制,适用范围更广;装置所用补光灯、相机均有备用电池,作业时间长;遥控相机拥有25倍变焦,照片清晰,可以准确检测支座状态;遥控相机通过专业软件与手机相连,可以随时查看之前照片,操作方便快捷等优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云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碳纤维杆1、手机支架2和记录支架3、小型云台4、多机位平台5、补光灯6、相机防护架7和内置wifi数据传输模块的高清镜头8(无扭曲);所述手机支架与记录支架通过对拉安装螺丝旋紧卡在碳纤维杆上,可调节高度、角度;所述小型云台4通过过渡螺母9安装在碳纤维杆1的上端,可调节水平转向;所述小型云台4通过英制螺栓与多机位平台固定,6500k 补光灯6固定在多机位平台5上,平台仰角可自由调整;高清镜头安装在相机防护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高清镜头通过wifi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实现通讯,从而实现手机内载的app与高清镜头之间数据的传输,实现桥梁支座图像数据的采集。
21.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杆由若干套管套接而成,可伸缩。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防护架7固定在多机位平台上,用于实现拍摄过程临时支点和镜头保护作用。
23.本实施例中,所述记录支架采用板夹结构,用于夹持记录本。
24.现有检测工作平台费时、费力、人力和设备成本高,而本实用新型装置无需大型设备,效率极高(是常规检测10倍以上),成本仅需3000元即可;与本实用新型较接近的技术中,相机多与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相连,成本较高 (1万元以上),且需2人以上完成工作,本实用新型可直接与手机相连,无需其他装置,操作简单,单人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较接近的技术中设备重量较大,较高距离观测无法稳定,本实用新型总重量不足1.5kg,可实现单手操作,单手记录,单人完成全部工作;与本实用新型较接近的技术中,镜头与控制装置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连接多为有线或蓝牙连接,有线连接数据线冗长、笨重,蓝牙连接距离较短(一般在5米以内),且操控延时较严重。
25.本具体实施使用时,把手机安装在手机支架上,记录板安装好准备记录数据,打开镜头与手机连接,打开补光灯,调节相机与补光灯到合适角度,调整碳纤维杆高度,把相机送到支座处,通过手机操作进行支座检测。在手机屏幕上可以看到支座是否有老化变形等病害,从而判断支座的使用状态。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杆、手机支架和记录支架、小型云台、多机位平台、补光灯、相机防护架和内置wifi数据传输模块的高清镜头;所述手机支架与记录支架通过对拉安装螺丝旋紧卡在碳纤维杆上,可调节高度、角度;所述小型云台通过过渡螺母安装在碳纤维杆的上端,可调节水平转向;所述小型云台通过英制螺栓与多机位平台固定,6500k补光灯固定在多机位平台上,平台仰角可自由调整;高清镜头安装在相机防护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清镜头通过wifi数据传输模块与手机实现通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杆由若干套管套接而成,可伸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防护架固定在多机位平台上,用于实现拍摄过程临时支点和镜头保护作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支架采用板夹结构,用于夹持记录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无线可视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碳纤维杆、手机支架和记录支架、小型云台、多机位平台、补光灯、相机防护架和内置Wifi数据传输模块的高清镜头;手机支架与记录支架通过安装扣安装在碳纤维杆上,可调节高度、角度;小型云台通过过渡螺母安装在碳纤维杆的上端,可调节水平转向;小型云台通过英制螺栓与多机位平台固定,6500K补光灯固定在多机位平台上,平台仰角可自由调整;高清镜头安装在相机防护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照片进行桥梁支座使用状态的检查。具有造价经济;拆解安装便捷,单人即可操作;检测高度大于10米,不受地形、光线限制,适用范围更广;装置所用补光灯、相机均有备用电池,作业时间长。作业时间长。作业时间长。


技术研发人员:任昱衡 任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1.27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