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8903发布日期:2021-11-18 12:3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


背景技术:

2.手机套主要是用以容纳、保护行动电话,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行动电话。而一般行动电话是靠内藏电池提供运作电力,当电池电力耗尽后手机即无法运作,为避免其电力突然耗尽而无法使用,使用者一般多会携带一或两个事先已充电之电池备用,但其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于是就衍生出太阳能充电手机套。
3.市场上的手机套在使用中不具有储电功能,同时具有储电功能的手机套不具有太阳能充电效果,充电较为不便,较不环保,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机套在使用中不具有储电功能,同时具有储电功能的手机套不具有太阳能充电效果,充电较为不便,较不环保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包括防护机构、连接壳、散热机构和储电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右侧一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储电机构;
6.所述储电机构包括:
7.太阳能接收板;
8.第一输送条,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的左侧上下端;
9.第二输送条,焊接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的左侧上下端;
10.第二储电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条的左侧;
11.第一储电板,贴合于所述第一输送条的左侧。
12.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接收板与第一输送条之间相连通,且第一储电板通过第一输送条与太阳能接收板构成可拆卸结构。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储电板与第一储电板之间形状大小相匹配,且第二储电板与第一储电板之间相贴合。
14.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
15.壳盖;
16.排气孔,设置于所述壳盖的外侧边缘。
17.优选的,所述排气孔沿壳盖的外侧边缘均匀分布,且排气孔设置有七个。
18.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
19.套壳;
20.防滑表层,贴附于所述套壳的外部表面;
21.摄像头孔,固定于所述套壳的上端;
22.固定槽,安装于所述套壳的顶部。
23.优选的,所述防滑表层与套壳之间为胶接一体结构,且固定槽沿套壳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设置的防护机构通过防滑表层来增加手掌与套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使用时手机从手掌脱落,在壳盖的边缘安装有七个固定的排气孔,用来对太阳能板进行散热,同时设置两个储电板使得电流储存的更加饱和,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同时太阳能充电较节约资源,较为环保。
25.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在手机套壳的外部表面设有一层防滑表层,通过防滑表层来增加手掌与套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使用时手机从手掌脱落,同时套壳的顶部设有固定的固定槽方便对手机进行卡合安装。
26.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排气孔沿壳盖的外侧边缘均匀分布,且排气孔设置有七个,在壳盖的边缘安装有七个固定的排气孔,用来对太阳能板进行散热,可防止在进行太阳能转能时产生高温,可避免导致出现故障的问题。
27.通过储电机构的设置,将第二储电板与第一储电板贴合安装在套壳的内部,同时套壳下方留有充电头,方便手机壳对手机进行充电,同时设置两个储电板使得电流储存的更加饱和,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储电机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防护机构;101、套壳;102、防滑表层;103、摄像头孔;104、固定槽;2、连接壳;3、散热机构;301、壳盖;302、排气孔;4、储电机构;401、太阳能接收板;402、第一输送条;403、第二输送条;404、第二储电板;405、第一储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包括:防护机构1,防护机构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壳2,连接壳2的右侧一端设置有散热机构3,散热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储电机构4,防护机构1还包括:套壳101;防滑表层102,贴附于套壳101的外部表面;摄像头孔103,固定于套壳101的上端;固定槽104,安装于套壳101的顶部,防滑表层102与套壳101之间为胶接一体结构,且固定槽104沿套壳101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在手机套壳101的外部表面设有一层防滑表层102,通过防滑表层102来增加手掌与套壳10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使用时手机从手掌脱落,同时套壳101的顶部设有固定的固定槽104方便对手机进行卡合安装。
33.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散热机构3还包括:壳盖301;排气孔302,设置于壳盖301的外侧边缘,排气孔302沿壳盖301的外侧边缘均匀分布,且
排气孔302设置有七个,在壳盖301的边缘安装有七个固定的排气孔302,用来对太阳能板进行散热,可防止在进行太阳能转能时产生高温,可避免导致出现故障的问题。
34.如图3所示,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储电机构4包括:太阳能接收板401;第一输送条402,连接于太阳能接收板401的左侧上下端;第二输送条403,焊接于太阳能接收板401的左侧上下端;第二储电板404,安装于第二输送条403的左侧;第一储电板405,贴合于第一输送条402的左侧,太阳能接收板401与第一输送条402之间相连通,且第一储电板405通过第一输送条402与太阳能接收板401构成可拆卸结构,在太阳能接收板401的内侧连接有两组输送条,分别与第一储电板405和第二储电板404相连接,通过储电板进行电流的储存,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之间形状大小相匹配,且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之间相贴合,将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贴合安装在套壳101的内部,同时套壳101下方留有充电头,方便手机壳对手机进行充电,设置两个储电板使得电流储存的更加饱和,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同时太阳能充电较节约资源,较为环保。
35.综上,该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首先,将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贴合安装在套壳101的内部,然后将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分别通过输送条与壳盖301表面的太阳能接收板401进行连接,壳盖301的边缘设有固定的排气孔302,用于太阳能板吸收光能产生的高温进行散热,可避免导致出现故障的问题,同时可根据太阳能接收板401的大小来设置排气孔302的数量,在套壳101下方留有充电头,方便手机壳对手机进行充电,同样可根据现有的手机型号来安装充电头,较为大众化,同时在套壳101的内部设置两个储电板使得电流储存的更加饱和,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同时太阳能充电较节约资源,较为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防护机构(1)、连接壳(2)、散热机构(3)和储电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壳(2),所述连接壳(2)的右侧一端设置有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储电机构(4);所述储电机构(4)包括:太阳能接收板(401);第一输送条(402),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401)的左侧上下端;第二输送条(403),焊接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401)的左侧上下端;第二储电板(404),安装于所述第二输送条(403)的左侧;第一储电板(405),贴合于所述第一输送条(402)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401)与第一输送条(402)之间相连通,且第一储电板(405)通过第一输送条(402)与太阳能接收板(401)构成可拆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之间形状大小相匹配,且第二储电板(404)与第一储电板(405)之间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还包括:壳盖(301);排气孔(302),设置于所述壳盖(301)的外侧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302)沿壳盖(301)的外侧边缘均匀分布,且排气孔(302)设置有七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还包括:套壳(101);防滑表层(102),贴附于所述套壳(101)的外部表面;摄像头孔(103),固定于所述套壳(101)的上端;固定槽(104),安装于所述套壳(101)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表层(102)与套壳(101)之间为胶接一体结构,且固定槽(104)沿套壳(101)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包括防护机构、连接壳、散热机构和储电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右侧一端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储电机构;所述储电机构包括:太阳能接收板;第一输送条,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的左侧上下端;第二输送条,焊接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的左侧上下端。该具有多层储电结构的太阳能充电手机套,设置的防护机构通过防滑表层来增加手掌与套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使用时手机从手掌脱落,在壳盖的边缘安装有七个固定的排气孔,用来对太阳能板进行散热,同时设置两个储电板使得电流储存的更加饱和,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可避免电量不足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沈昱成 陈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昱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