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3805发布日期:2021-12-29 16:4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对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


背景技术:

2.工程车辆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由于施工场地较为复杂,工程车辆施工时需要其他人员辅助指导,沟通周围环境,降低事故的发生,此过程多需要对讲机。由于施工现场声音较为嘈杂,导致整体的通讯质量差,通讯中断或者沟通不清楚容易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旨在提高车载对讲机的通讯质量,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子端对讲系统、以及与子端对讲系统通过移动无线网络相连接的云服务器,其中任一子端对讲系统设于车辆上;所述子端对讲系统包括传声器、对讲机、播放器、音箱和降噪系统,其中,所述降噪系统包括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自适应控制装置和阵列振荡器。
5.进一步,所述数字处理单元与所述传声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阵列振荡器连接,所述自适应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声器以及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适应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连接。
6.进一步,所述传声器与所述音箱的间隔为60

70公分。
7.进一步,所述传声器为双向传声器。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噪系统,可过滤掉现场的杂音,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讯质量,避免通讯过程中杂音过多导致信息接收不完全或者不准确,导致操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子端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1.1、云服务器2、子端对讲机系统21、传声器22、降噪系统23、对讲机24、播放器25、音箱。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3.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车载对讲机23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子端对讲系统2、以及与
子端对讲系统2通过移动无线网络相连接的云服务器1,其中任一子端对讲系统2设于车辆上。
14.所述子端对讲系统2包括传声器21、对讲机23、播放器24、音箱25和降噪系统22,所述述传声器21与对讲机23的音频写入端连接,传输音频信号,所述降噪系统22与传声器21的输入端连接。
15.其中,所述降噪系统22包括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自适应控制装置和阵列振荡器,所述传声器21为双向传声器21。
16.其中,所述数字处理单元与所述传声器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阵列振荡器连接,所述自适应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声器21以及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适应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传声器21与所述音箱25的间隔为60

70公分。
1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子端对讲系统、以及与子端对讲系统通过移动无线网络相连接的云服务器,其中任一子端对讲系统设于车辆上;所述子端对讲系统包括传声器、对讲机、播放器、音箱和降噪系统,其中,所述降噪系统包括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自适应控制装置和阵列振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处理单元与所述传声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阵列振荡器连接,所述自适应控制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声器以及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适应控制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声器与所述音箱的间隔为60

70公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声器为双向传声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对讲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子端对讲系统、以及与子端对讲系统通过移动无线网络相连接的云服务器,其中任一子端对讲系统设于车辆上;所述子端对讲系统包括传声器、对讲机、播放器、音箱和降噪系统,其中,所述降噪系统包括音频数字处理单元、自适应控制装置和阵列振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噪系统,可过滤掉现场的杂音,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讯质量,避免通讯过程中杂音过多导致信息接收不完全或者不准确,导致操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隐患。致操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隐患。致操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林 朱新红 郑友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瑞格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