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3245发布日期:2022-04-30 21:1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在军用、民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对无人机进行控制需要在无人机上安装有通讯模块,利用地面上的接收通讯模块对无人机进行控制,现有的无人机接收通讯模块需要人员一直拿持,不易行走,且无人机不飞行时也要拿持影响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包括底板、立柱、竖板、外置板、保护栏、滚轮、无人机通讯模块,所述底板的后背焊接有竖板,底板与竖板呈直角分布,底板上设有螺钉安装的立柱,立柱的顶部向外延伸,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螺钉安装的滚轮,底板上部两侧设有螺钉安装的保护栏,所述竖板上设有接收通讯模块,竖板的背面外侧设有外置板,无人机通讯模块与无人机连接,无人机通讯模块经云端与接收通讯模块连接。
6.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有一体成型的搭板,且搭板向底板处延伸,竖板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翻折板,翻折板与搭板在同一水平线上,外置板与翻折板、搭板连接组成一个临时平台,接收通讯模块放在外置板上。
7.优选的,所述保护栏上开设有多个圆孔,外加柱与圆孔连接,底板、竖板、立柱、保护栏组成的空间能将无人机进行停放,竖板上设有螺钉安装的方形框,接收通讯模块与方形框插接。
8.优选的,所述保护栏的底部开设有凹槽,锥形块上与凹槽连接,锥形块与保护栏连接后将其固定在底板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竖板上的方形框易于接收通讯模块的固定,当需要使用时将外置板与搭板、翻转板连接组成一个平台,易于接收通讯模块的放置、观看、数据记录;当不使用无人机时,能将无人机放在立柱、保护栏、竖板组成的空间内,利用滚轮易于无人机的快速运输便于行走;保护栏底部的锥形块能对凹槽提供一个外扩力进而防止保护栏与底板分离。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的外置板安装后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的保护栏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4.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包括底板1、立柱2、竖板3、外置板4、保护栏5、滚轮6、无人机通讯模块12,所述底板1的后背焊接有竖板3,底板1与竖板3呈直角分布,底板 1上设有螺钉安装的立柱2,立柱2的顶部向外延伸,立柱2的顶部安装有把手11,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螺钉安装的滚轮6,底板1上部两侧设有螺钉安装的保护栏5,所述竖板3上设有接收通讯模块8,竖板3的背面外侧设有外置板4,无人机通讯模块12与无人机连接,无人机通讯模块12经云端与接收通讯模块8连接,立柱2上设有一体成型的搭板10,且搭板10向底板1处延伸,竖板3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翻折板9,翻折板9与搭板10在同一水平线上,外置板4 与翻折板9、搭板10连接组成一个临时平台,接收通讯模块8放在外置板4上,保护栏5上开设有多个圆孔13,外加柱7与圆孔13连接,底板1、竖板3、立柱2、保护栏5组成的空间能将无人机进行停放,竖板3上设有螺钉安装的方形框14,接收通讯模块8与方形框14插接,保护栏5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5,锥形块16上与凹槽15 连接,锥形块16与保护栏5连接后将其固定在底板1上。
15.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包括底板(1)、立柱(2)、竖板(3)、外置板(4)、保护栏(5)、滚轮(6)、无人机通讯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后背焊接有竖板(3),底板(1)与竖板(3)呈直角分布,底板(1)上设有螺钉安装的立柱(2),立柱(2)的顶部向外延伸,立柱(2)的顶部安装有把手(11),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螺钉安装的滚轮(6),底板(1)上部两侧设有螺钉安装的保护栏(5),所述竖板(3)上设有接收通讯模块(8),竖板(3)的背面外侧设有外置板(4),无人机通讯模块(12)与无人机连接,无人机通讯模块(12)经云端与接收通讯模块(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设有一体成型的搭板(10),且搭板(10)向底板(1)处延伸,竖板(3)的顶部设有一体成型的翻折板(9),翻折板(9)与搭板(10)在同一水平线上,外置板(4)与翻折板(9)、搭板(10)连接组成一个临时平台,接收通讯模块(8)放在外置板(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栏(5)上开设有多个圆孔(13),外加柱(7)与圆孔(13)连接,底板(1)、竖板(3)、立柱(2)、保护栏(5)组成的空间能将无人机进行停放,竖板(3)上设有螺钉安装的方形框(14),接收通讯模块(8)与方形框(14)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栏(5)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5),锥形块(16) 上与凹槽(15)连接,锥形块(16)与保护栏(5)连接后将其固定在底板(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盲区的通讯智能系统,包括底板、立柱、竖板、外置板、保护栏、滚轮、无人机通讯模块,所述底板的后背焊接有竖板,底板与竖板呈直角分布,底板上设有螺钉安装的立柱,立柱的顶部向外延伸,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螺钉安装的滚轮,底板上部两侧设有螺钉安装的保护栏,所述竖板上设有接收通讯模块,竖板的背面外侧设有外置板,无人机通讯模块与无人机连接,无人机通讯模块经云端与接收通讯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保护栏的设计能对无人机进行保护防止移动时无人机滑落。保护防止移动时无人机滑落。保护防止移动时无人机滑落。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陨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