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通信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894583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适用于采用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技术标准来屏蔽硬件平台所采用的多种数据传输机制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具体说是一种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能够采用一套统一的操作流程,屏蔽软件无线电系统硬件平台所采用的多种底层数据传输机制,为运行在CORBA中间件上的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分布式通信,提供一致的通信协议,满足软件无线电系统中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标准通信要求。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多种通信体制的层出不穷和不断涌现,以及用户在不同场景中提出的不同通信需求,通信领域中多种通信体制共存的现实情况必将长期存在。在此情况下,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1, SDR)技术是解决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指尽可能的将数字电路靠近射频天线,同时采用可编程的软件来替代功能固化的硬件来实现多种通信体制,这样,当两个通信设备需要采用同一种通信体制相互通信时,只需要在设备上同时加载和运行实现这种通信体制的软件程序即可。也就是说,软件无线电技术使通信设备成为一种通用的平台,在同一个平台上只需加载不同的通信软件,即可实现不同的通信体制,满足用户的不同通信需求。
[0003]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是软件无线电系统平台的体系架构。当前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原美军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oint Tactical Rad1 System, JTRS)项目提出的、目前由美军联合战术网络中心(Joint Tactical Networking Center, JTNC)继续维护的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oftware Communicat1ns Architecture, SCA)。
[0004]一直以来,SCA 规范米用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作为软件无线电系统平台的“软总线”。CORBA是由0MG(Object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织)制定的一种分布式中间件技术标准,它在SCA规范出现以前已经在商业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CORBA标准的目的是使运行于多种处理器架构(例如x86、MIPS、ARM)、多种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VxWorks)、多种编程语言(例如C++、Ada、JAVA、C)的应用模块能够以统一的函数调用方式进行相互通信,而且无论相互调用的模块是部署在同一个处理器(本地),还是部署在不同的处理器(异地),函数调用的方式完全一致。而负责将处理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部署位置屏蔽起来的工作则全部由具体的CORBA中间件软件来实现,这样就使得所有运行在CORBA中间件之上的应用模块就像工作在一条统一的“软总线”一样,从而使应用模块获得了很好的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因此,CORBA软总线是实现软件无线电平台通用化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几乎所有的SCA系统都采用了 CORBA中间件技术。
[0005]目前CORBA在SCA系统中的应用存在一个很突出的技术缺陷,即CORBA无法以标准统一的方式适应SCA系统平台上多种数据传输机制。这是因为,如前所述,CORBA技术最初针对的应用背景是计算机领域,在这一领域,部署在不同计算机上的应用模块之间的底层数据传输机制只有以太网一种,因此在这些领域中应用的CORBA中间件也只需支持以太网一种方式。而与之相比,软件无线电系统是一个包含多种数据传输机制的异构处理平台,除以太网以外,还有CPC1、VME、Rapid1、EMIF、HPI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为了使CORBA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继续发挥“软总线”作用,就必然要求CORBA能够很好的支持多种不同的底层传输机制。
[0006]然而,现有CORBA中间件技术并未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所示,按照CORBA中间件标准提出的“可拔插协议框架”机制,当位于处理器-1上的应用模块-1作为服务器,需要支持ΙΙ0Ρ、ΗΡΙΙ0Ρ和R11P三种传输协议,根据该机制原理将HPI1P模块和R11P模块添加到“可插拔协议框架”中,而位于处理器-2上的应用模块-2作为客户端,仅支持I1P和HPI1P传输协议,当应用模块-2需要采用HPI1P协议与应用模块-1进行通信时,由于作为服务器的应用模块-1不能同时支持Π0Ρ、HPI1P和R11P三种协议,只能通过配置支持其中的一种,从而服务器可能选择错误的I1P或者R11P协议与之通信,这样就导致了不同处理器之间无法正常通信的情况,从而不能满足软件无线电系统对异构处理器实现无缝通信的要求;另一方面,CORBA中间件默认是只支持I1P —种传输协议,按照如图1所示,运行于处理器-1上的CORBA中间件如果需要支持HPI1P和R11P协议,则需要在“可拔插协议框架”中增加HPI1P和R11P模块,用于处理HPI1P和R11P协议报文,并且还需要在传输接口驱动层增加对HPI接口和Rapid1接口的驱动程序,因此需要修改CORBA中间件软件的源代码,修改源程序会带来破坏CORBA中间件软件内部结构、降低CORBA性能的风险,同时协议的复杂度直接影响到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不利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开发。
[0007]现有技术的缺点如下:
1.尽管已有的CORBA中间件技术标准提出了一个支持不同传输机制的“可拔插协议框架”,但根据这个框架,当一个应用模块需要支持多种传输协议时,必须指定多种协议类型而且不能同时支持多种协议,这会导致其他应用模块与该模块进行CORBA通信时,选择错误的传输协议、进而导致无法通信的情况。
[0008]2.按照CORBA现有的“可拔插协议框架”,如果要支持一种新的传输协议,必然对已有的CORBA中间件程序本身进行较大修改,这不仅会增加开发的时间和成本,更加严重的是,由于不同编程人员对CORBA技术标准的理解程度不同,很可能在修改过程中破坏CORBA本身优秀的设计模式,从而导致CORBA性能的下降。

【发明内容】

[0009]针对现有CORBA技术标准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应用时无法有效支持底层多种传输协议,导致应用模块相互通信时有可能选择错误的传输协议,同时,还会对CORBA本身代码进行大量修改,导致通信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基于这种通用的传输框架,无论底层采用何种传输协议,对于应用模块而言,都只需使用已有的基于以太网的I1Pd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互联网ORB互通协议)协议,这样就避免了应用模块相互通信时选择错误的传输协议的可能。
[0010]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包括I1P模块、Socket套接字模块、网络协议栈模块和若干虚拟网卡,其中: I1P模块,一方面,负责接收来自客户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