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无线终端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739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无线终端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无线终端(1),其被配置为使得:(a)在要利用无线帧内的第一子帧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计算方法来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以及(b)在要利用无线帧内的第二子帧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不同于第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这样例如可以便于以子帧为单位来调整编码后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位的冗余。
【专利说明】
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无线终端和基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尤其涉及从无线终端向基站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的发送。
【背景技术】
[0002] 以下说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长 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所使用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结构、时分复用 (time division duplex,TDD)和上行链路发送的概要。此外,说明近来在3GPP版本12中所 论述的增强的干扰减轻和业务自适应(enhanc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traffic adaptation,eIMTA)〇
[0003] 首先说明LTE无线帧结构。在3GPP版本8及其后续版本(即,LTE)中,定义了两种无 线帧结构。其中一种称为帧结构类型1,该帧结构类型1适用于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另一种称为帧结构类型2,该帧结构类型2适用于TDD。如图1所示, 在类型1和类型2这两者的帧结构中,1个无线帧的长度是10ms,并且1个无线帧包括10个子 帧。在TDD的情况下,前5个子帧(#0~#4)和后5个子帧(#5~#9)统称为半帧。各个半帧的长 度是5ms。1个子帧的长度是lms。此外,1个子帧分割成2个时隙,这2个时隙各自具有0.5ms的 长度。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1个时隙包括7个符号(针对上行链路为单载波频分多址 (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_FDMA)符号;针对下行链路 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0FDM)符号)。因而,I个 子帧在时域中包括14个符号。
[0004] 图2示出不仅考虑到时域而且还考虑到频域的无线资源。最小资源单位是资源元 素 (resource element),其中资源元素包括时域中的1个符号时间以及频域中的1个子载 波。子载波间隔是15kHz。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是以2个连续资源块(子帧时 间长度)为单位来进行的。1个资源块在时域中具有7个与半个子帧相对应的符号(0.5ms)并 且在频域中具有12个子载波。
[0005] 以下说明TDD LTE所支持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结构(UL-DL结构)。在TDD LTE的情 况下,上行链路子帧(UL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DL子帧)是在1个无线帧中共存的。各UL子帧 是进行从无线终端向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的子帧,并且各DL子帧是进行从基站向无线终端 的下行链路发送的子帧。UL-DL结构提供1个无线帧中的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的不 同的配置。
[0006] 图3示出非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7个上行链路-下行链路结构(UL-DL结构)。在图3 中,"D"表示DL子帧,"U"表示UL子帧,并且"S"表示特定子帧。在半帧的第二个子帧中(即,在 子帧 #1和#6中)进行从下行链路发送(DL子帧)向上行链路发送(UL子帧)的切换。在进行从 下行链路发送(DL子帧)向上行链路发送(UL子帧)的切换的情况下,配置特定子帧。特定子 帧包括进行下行链路发送的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不进 行发送的保护期(guard period,GP)以及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的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在TDD LTE中,以无线帧周期(IOms)为单位来使用图3所示的UL-DL结构中的任何之一。
[0007] 以下说明3GPP版本8及其后续版本(即,LTE)中从无线终端向基站的上行链路控制 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 ion,UCI)的发送。UCI可以包含与下行链路通信有关的控 制信息。与下行链路通信有关的控制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ACK/NACK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r^CSIhCSI 包含链路自适应所用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CQI),并且还包含与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ΜΙΜ0)有关的反馈(即,预编码矩阵 指不(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s,PMI)和秩指不(rank indicators,RI)) 〇
[0008] 在将UCI在没有针对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分配无线资源的子帧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UCI是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发送的。另一方面,在将UCI在针对PUSCH分 配了无线资源的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UCI是在PUSCH上发送的。在3GPP版本8和9中,PUCCH 不与PUSCH在同一子帧内发送。这是由于,如果在同一子帧内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则上 行链路发送信号的峰值与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增大。具体 地,在用于生成SC-FDMA信号(离散傅立叶变换展开OFDM(DFTS-OFDM)信号)的DFT展开之前 将UCI复用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数据(即,包含用户数据 的传输信道)上。注意,在3GPP版本10及其后续版本中,定义了在同一子帧中同时发送PUSCH 和PUCCH的发送模式。然而,由于如上所述该发送模式使得PAPR增加,因此该发送模式通常 仅适用于位于基站附近的少数无线终端。因此,在3GPP版本10及其后续版本中,相对于基站 距离大的无线终端通常使用将UCI复用在UL-SCH数据上然后在PUSCH中发送的发送模式(也 就是抑制PAPR的发送模式)。
[0009] 图4示出用于将UCI (即,CQI/PMI、HARQ ACK/NACK和RI)连同UL-SCH数据符号一起 复用在针对PUSCH所调度的资源元素上的处理的一个示例。注意,图4示出与包含14个符号 和12个子载波的2个资源块相对应的168个资源元素。如图14所示,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41 (即,解调参考符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ymbol,DMRS))配置在各时隙 的第4个SC-(FDMA(DFTS-〇FDM)符号上。如图4所示,编码后的CQI/PMI符号43配置在可用无 线资源的开头以使得可以连续占用1个子载波的SC-FDMA符号。为了防止UL-SCH数据对于 CQI/PMI发送被打断(punctured),UL-SCH数据的速率大致与CQI/PMI位匹配以使得可以在 剩余的无线资源42中发送该UL-SCH数据。通过在信道交织器(channel interleaver)中打 断UL-SCH数据来将编码后的HARQ ACK/NACK符号44配置在参考符号(RS)41的SC-FDMA符号 旁。编码后的RI符号45与图4所示的HARQ ACK/NACK符号44是否实际存在于当前子帧中无关 地配置在HARQ ACK/NACK符号44的位置旁。
[0010]基于PUSCH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即,调制阶 次(Qm))以及偏移参数β G offset、 0HARQ-ACK〇ffsedP0RI〇ff set在无线终端中确定针对各CQI/PMI、 HARQ ACK/NACK和RI所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数量(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偏移参数 和妒lQffset以半静态的方式设置在无线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上层信令(具体地, RRC建立过程)中。具体地,如非专利文献3的第8.6.3部分所述,为了向UE通知偏移参数 ^迅^和#1迅^,基站向1^发送与偏移参数的值相关联的索引1%迅^、 Ifiw^offset 和 I^ffset 的集合。
[0011]如非专利文献2的第5.2.2.6部分所述,使用以下等式(I)来确定进行PUSCH发送的 情况下针对HARQ ACK/NACK和RI所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数量(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0013] 在以上等式⑴中,Q'是编码后符号的数量。〇是HARQ ACK/NACK位或RI位的数量。 Mpusefls。是针对传输块所用的当前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发送所调度的子 载波的数量。N pus^initlalsymb是针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PUSCH发送所用的各子帧的单载波频 分多址(SC-FDMA)符号的数量。M pusefwnitialsc、C和Kr是根据针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物理下行 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F1DCCH)所获得的参数。具体地, Mpus^initlalsc是初始PUSCH发送时所分配到的子载波的数量,C是代码块的数量,并且K r是代 码块索引为的代码块大小。此外,是偏移参数,并且在HARQ ACK/NACK的情况下 使用0_-AOirffset,在RI的情况下使用P ciffseto
[0014]此外,如非专利文献2的第5.2.2.6部分所述,使用以下等式(2)来确定进行PUSCH 发送的情况下针对CQI/PMI所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数量(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0016] 在以上等式(2)中,Q'是编码后符号的数量。0是CQI位的数量。L是CQI/PMI所应用 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位的数量。Mpusefls。是针对传输块所用的 当前子帧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发送所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N puseflsymb是当前 子帧中的PUSCH发送所用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的数量。Npusawnitlalsymb是针对同 一传输块的初始PUSCH发送所用的各子帧的SC-FDM符号的数量。(^是当前子帧中所发送的 秩指示位的数量。所应用的调制方式中的各符号的发送位的数量。M pusawnitlalsc、 C和Kr是根据针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所获得的参数。具体地,Mpusawnitialsc是初始PUSCH发送时所分配到的子载 波的数量,C是代码块的数量,并且K r是代码块索引的代码块大小。此外,PpusaVfset是偏移 参数,并且在CQI/PMI的情况下使用
[0017] 无线终端基于以上等式(1)或(2)来确定上行链路信息信道(UCI)的信道编码中的 HARQ ACK/NACK、RI和CQI/PMI各自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然后,无线终端根据以下等 式(3)~(5)、基于PUSCH所分配到的调制阶次(Q m)和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来确定编码后的 HARQ ACK/NACK位的数量、编码后的RI位的数量以及编码后的CQI/PMI位的数量。此后,无线 终端基于所确定出的编码后的HARQ ACK/NACK位的数量、所确定出的编码后的RI位的数量
[0018] 和所确定出的编码后的CQI/PMI位的数量,针对HARQ ACK/NACK位、RI位和CQI/PMI位进行信 道编码(即,循环重复(circular repetition)或重复编码(repetition coding))。
[0019]
[0020]
[0021]以下参考图5来说明非专利文献1和2中所述的用于生成物理信道PUSCH的针对传 输信道UL-SCH和UCI的处理。由于这里主要关注UCI的信道编码,因此省略以下内容的说明: 针对UL-SCH数据位(传输块)的传输块CRC附着(transport block CRC attachment)、代码 块分段(code block segmentation)和代码块CRC附着(code block CRC attachment)、UL_ SCH的信道编码、速率匹配和代码块级联。
[0022] 信道编码单元501对CQI/PMI位进行信道编码并由此生成编码后的CQI/PMI位。信 道编码单元502对RI位进行信道编码并由此生成编码后的RI位。信道编码单元503对HARQ ACK/NACK位进行信道编码并由此生成编码后的HARQ ACK/NACK位。信道编码单元501~503 根据以上的等式(1)或(2)来确定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确定编码后的UCI位的数 量,然后根据编码后的UCI位的数量进行信道编码。
[0023] 复用器504复用编码后的UL-SCH数据位和编码后的CQI/PMI位以使得如图4所示编 码后的CQI/PMI符号43映射在可用无线资源的开头。
[0024] 信道交织器505使复用器504的输出位、编码后的HARQ ACK/NACK位和编码后的RI 位交织,以使得如图4所示HARQ ACK/NACK符号44和编码后的RI符号45在时域中配置在参考 信号(RS)41周围。
[0025]加扰器506将信道交织器505的输出乘以加扰序列。调制器507将加扰后的位的块 映射至调制后的符号并由此生成调制符号序列。资源元素映射器508将调制符号序列映射 至针对HJSCH发送所分配的资源块中的资源元素。
[0026] SC-roMA信号发生器509根据调制符号序列生成SC-roMA信号。具体地,SC-roMA信 号发生器509对与1个子帧中所分配到的无线资源相对应的M个调制后的符号进行DFT展开, 根据资源元素映射器508所进行的映射将DFT展开后的M个频域信号映射至子载波,然后通 过进行N点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生成SC-FDMA信号(DFTS-0FDM信号)。注意,由于M通常 小于N,因此将0插入至DFT输出信号直至达至Ij IFFT (即,ODFM调制)的N子载波的大小为止。 [0027]以下说明3GPP版本12中所论述的WMTA的概念及其操作的示例。根据3GPP版本8~ 11的定义,以半静态的方式来利用UL-DL结构。具体地,根据3GPP版本8~10的定义,针对各 基站确定1个UL-DL结构,并且基站发送包含预定的UL-DL结构的下行链路广播信息。无线终 端从基站接收该UL-DL结构并由此确定特定子帧是UL子帧还是DL子帧。然而,由于半静态的 UL-DL结构无法跟随通信业务的急增或者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业务量的变化,因此指出了 不能高效地利用无线资源的问题。有鉴于此,在3GPP版本12及其后续版本中,论述了以短的 间隔(例如,以1 〇~80ms为间隔)来动态地切换UL-DL结构的操作。(自2013年12月起)该操作 被称为工作项"e頂TA"并且当前正在进行讨论。
[0028]图6A示出应用了 3GPP中所研究的eMTA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在图6A的示 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宏小区基站601和小小区基站602。宏小区基站601具有覆盖区域 (宏小区)611。小小区基站602的覆盖区域(小小区)612小于覆盖区域(宏小区)611,并且被 覆盖区域(宏小区)611完全覆盖,或者与覆盖区域(宏小区)611至少部分地重叠。使用小小 区基站602来卸载(off load)宏小区基站601的业务。
[0029] 图6B示出在针对图6A所示的小小区基站602应用eHlTA的情况下UL-DL结构的变化 的一个示例。在时间# 1,小小区基站60 2使用与宏小区基站601相同的UL-DL结构#0。注意,假 定宏小区基站601以半静态的方式使用该UL-DL结构#0。然后,在覆盖区域612中下行链路业 务暂时增长的情况下,例如,小小区基站602在时间#2将UL-DL结构从结构#0改变为结构#1。 因此,子帧#4和#9从UL子帧改变为DL子帧。因而,小小区基站602可以应对增长的下行链路 业务。在覆盖区域612中的下行链路业务进一步增长的情况下,小小区基站602在时间#3将 UL-DL结构从结构#1改变为结构#2。因此,除子帧#4和#9以外,子帧#3和#8也从UL子帧改变 为DL子帧。以这种方式,利用e WTA技术,例如可以随着业务负荷的变化而动态地切换UL-DL 结构。
[0030] 说明3GPP中针对e MTA的论述中所定义的2个子帧的概念以进行以下论述。其中一 个子帧被称为固定子帧,其中在该固定子帧中,发送方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是半静态且 不变的。另一个子帧被称为可变子帧或珍贵子帧(valuable subframe),其中在该可变子帧 或珍贵子帧中,发送方向如图6B的示例中那样是可变的。对于图6B的示例,子帧#0、#1、#2、# 5、#6和#7是固定子帧,并且子帧#3、M、#8和#9是可变子帧。
[0031] 现有技术文献
[0032] 非专利文献
[0033] 非专利文献 1:3GPP TS 36.211V8.9.0(2009-1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版本8)〃, 2009年12月
[0034]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V8.8.0(2009-1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版本8)",2009 年12月
[0035]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 V8.8.0(2009-09)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版本8)〃,2009年9月

【发明内容】

[003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37] 本发明人研究了与应用6^?^的情况下的干扰有关的问题。具体地,在如上所述使 UL-DL结构发生动态改变的情况下,在可变子帧中,小区间干扰有可能会变得特别显著。这 是由于,在可变子帧中,如图6B所示,发送方向(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在邻接基站之间可能 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图6B的可变子帧(即,子帧#3、#4、#8和#9)中,从小小区基站602发送来 的下行链路信号有可能会与宏小区基站601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发生干扰。换句话说, 基站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中所包含的干扰水平在可变子帧中可能与在固定子帧中有 所不同,具体地,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干扰水平在可变子帧中比在固定子帧中高。 [0038]以下是由于小区间干扰而发生的问题的一个示例。例如,针对UCI (CQI/PMI、HARQ ACK/NACK和RI)发送不使用HARQ重传机制。因而,在邻接基站(例如,小小区基站602)使用可 变子帧的子帧中的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601)在PUSCH上接收到UCI符号的情况下,UCI的 接收质量可能会由于上述的小区间干扰而劣化。UCI的接收质量的劣化影响系统的优化并 且可能引起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0039]注意,UCI的接收质量的劣化不仅会在应用eMTA且在LTE TDD中使用可变子帧的 情况下发生。在第一个示例中,可以考虑在邻接的2个基站中设置不同的UL-DL结构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和另一基站的下行链路发送可以同时发生。 在第二个示例中,邻接的2个基站的无线帧之间的同步不足。如果无线帧之间的同步不足, 则即使邻接的2个基站使用相同的UL-DL结构,其中一个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和另一基站的 下行链路发送也可以同时发生。在第三个示例中,可能存在来自其它系统的周期性干扰对 各周期性无线帧内的特定子帧产生影响。在第三种情况下,上行链路信号中所包含的干扰 水平不仅对于TDD LTE中的各子帧而言有所不同而且对于H)D LTE中的各子帧而言也有所 不同。
[0040] 从以上可以看出,PUSCH上发送来的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对于各子帧而言 可以根据该子帧是固定子帧还是可变子帧或者其它原因(例如,UL-DL结构的不同、无线帧 之间的同步不足或者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而大不相同。然而,应注意,用以计算针对UCI (CQI/PMI、HARQ ACK/NACK或RI)所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数量(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方法是无 论子帧如何而共通的。具体地,上述等式(1)和(2)中的偏移参数β ρυ5εΗ^set (即,Keiciffset、 和妒lQffset)所代入的值对于所有子帧而言是半静态设置的并且是共通的。因 此,难以仅针对特定子帧中的UCI选择性地增加资源元素的数量(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因而 难以仅提高特定子帧中的编码后的UCI位的冗余。
[0041] 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以子帧为单位来调整编 码后的UCI位的冗余的方法、无线终端、基站和程序。根据说明书或附图的描述,其它目的或 问题以及新颖的特征将变得明显。
[004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43] 在一方面,一种方法包括:(a)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帧的第一子帧中 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计算方法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 数量,以及(b)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帧的第二子帧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 通过不同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 后符号的数量。
[0044] 在一方面,一种无线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生成上行链路信号;以及收发器,用于 将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发送至基站。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帧 的第一子帧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计算方法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 编码后符号的数量。此外,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帧 的第二子帧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所 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0045] 在一方面,一种方法包括:(a)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代入到用于确定上行链路控制 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计算公式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中的第一值和第二值,或者发 送分别表示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在无线帧的第一子帧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值代入到所述无线 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以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 所述无线帧的第二子帧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值代入到所述无 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以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0046] 在一方面,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用于生成下行链路信号;以及收发器,用于将所 述下行链路信号发送至无线终端。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包括代入到用于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 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计算公式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中的第一值和第二值,或者所述 下行链路信号包括分别表示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在将所述上 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帧的第一子帧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值 代入到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以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在将所述上行 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帧的第二子帧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 值代入到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以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0047] 在一方面,一种程序包括使计算机执行以上方法中的任一方法的指令。
[0048] 发明的效果
[0049]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一种便于以子帧为单位来调整编码后的UCI位的冗余的 方法、无线终端、基站和程序。
【附图说明】
[0050] 图1是示出LTE的无线帧结构和子帧结构的图;
[0051 ]图2是示出一个子帧的无线资源网格的图;
[0052]图3是示出针对TDD LTE所定义的6个UL-DL结构的表;
[0053]图4是示出用于复用与针对HJSCH所调度的资源元素有关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UCI)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0054] 图5是示出无线终端所进行的针对传输通道UL-SCH和UCI的处理的图;
[0055] 图6A是示出应用了eBlTA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图;
[0056]图6B是示出应用了eBlTA的情况下的UL-DL结构的变化的一个示例的图;
[0057]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的图;
[0058]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终端所进行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0059]图9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应用了eBlTA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图; [0060]图9Β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应用了eMTA的情况下的UL-DL结构的变化的一个 示例的图;
[0061]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将偏移参数^usaVfse3t从基站发送至无线终端的过 程的一个示例的顺序图;
[0062]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示例的框图;以及
[0063]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贯穿附图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 同或相应的要素并且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使得说明明确。
[0065] 第一实施例
[0066] 图7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例。该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例如语 音通信、分组数据通信或它们两者等的通信服务。参考图7,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终端1 和基站2。无线终端1生成上行链路信号并将该上行链路信号发送至基站2。基站2生成下行 链路信号并将该下行链路信号发送至无线终端1。本实施例是基于无线通信系统是3GPP版 本8及其后续版本(即,LTE)中的系统这一假设来进行描述的。具体地,无线终端1对应于支 持LTE的用户设备(UE),并且基站2对应于eNodeB(eNB)。
[0067]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1所进行的用于计算针对UCI(CQI/PMI、HARQ ACK/NACK或RI)所使用的资源元素的数量(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过程。无线终端1进行操作 以在各周期性无线帧内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改变用以计算UCI(CQI/PMI、HARQ ACK/ NACK或R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方法。具体地,在无线终端1将UCI(CQI/PMI、HARQ ACK/NACK或RI)在无线帧的第一子帧内发送的情况下,利用第一计算方法来确定UCI所用的 编码后符号的数量。此外,在无线终端1将UCI在同一无线帧的第二子帧内发送的情况下,利 用不同于第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
[0068] 通过应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即使在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诸如UCI位的数量(0) 和针对PUSCH发送所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M pusefU等的其它参数是相同的,也可以使UCI所 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在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有所区分。如先前所述,UCI所用的 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确定一个子帧中所发送的编码后的UCI位的数量,并且还确定通过 信道编码(例如,循环重复或重复编码)所获得的UCI位的冗余。因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 终端1可以便于以子帧为单位来调整编码后的UCI位的冗余。例如,无线终端1可以仅增加特 定子帧(例如,第二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由此仅提高该特定子帧中 的编码后的UCI位的冗余。
[0069] 以下说明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的多个示例。在第一个示例中,第一子帧可以是应 用了 eMTA的情况下的固定子帧,并且第二子帧可以是应用了 eMTA的情况下的可变子帧。 如先前所述,固定子帧是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或下行链路方向中 的任何之一的子帧。另一方面,可变子帧是发送方向在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之间 动态切换的子帧。
[0070] 注意,如参考图6A和6B根据以上说明可以理解的,在与基站2邻接的邻接基站使用 可变子帧并且将UL子帧切换为DL子帧的情况下,基站2在从无线终端1接收到的UCI符号上 所经历的来自邻接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干扰可能成问题。也就是说,可以不通过基站2而 通过邻接基站来操作基于eIMTA的固定子帧和可变子帧。因此,在第一个示例中,第一子帧 和第二子帧可以分别被视为不同于与无线终端1进行通信的基站2的邻接基站中所使用的 固定子帧和可变子帧。
[0071] 在第二个示例中,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是基站2在上行链路信号(特别是PUSCH上 所发送的UCI符号)上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彼此不同的2个子帧。如先前所述,对于各子帧而 言,PUSCH上所发送的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可能由于一些原因(例如,UL-DL结构的 不同、无线帧之间的同步不足或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而大不相同。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不 仅在TDD LTE中可能成问题,而且在FDD LTE中可能也成问题。因而,第二个示例不仅是针对 TDD LTE的,而且是针对H)D LTE的。此外,由于上述的第一个示例是TDD LTE中特别关注的 小区间干扰的特殊情况,因此第一个示例可以被视为第二个示例中所包括的一个特定示 例。
[0072]在与第一无线帧和第二无线帧有关的上述第一个示例中,第一计算方法和第二计 算方法优选被定义使得可变子帧(或邻接基站中的可变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 数量Q'大于固定子帧(或邻接基站中的固定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在 与第一无线帧和第二无线帧有关的上述第二示例中,第一计算方法和第二计算方法优选被 定义为使得PUSCH上所发送的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相对高的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 码后符号的数量Q'与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相对低的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 号的数量Q'相比更大。无线终端1由此可以在可变子帧或者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高 的子帧中使用较大数量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资源元素)。因此,无线终端1可以提高可 变子帧或者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高的子帧中的UCI位的冗余,由此提高UCI位的接 收质量。换句话说,即使在UCI符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在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有所不 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的UCI位的接收质量的变动。
[0073]注意,基站2可以以子帧为单位来估计所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中所经历的干扰 的水平并且基于该上行链路干扰水平来区分子帧。然后,基站2可以基于该干扰水平以子帧 为单位来确定用于获得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干扰电力估计算 法来进行上行链路信号所经历的干扰的水平的估计。此外,在TDD LTE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与从无线终端1所接收到的下行链路信号有关的CQI来进行上行链路信号中的干扰的水平 的估计。
[0074]以下说明第一计算方法和第二计算方法的多个示例。在非专利文献2中定义了如 等式(1)和(2)所示的用于获得UCI(CQI/PMI、HARQ ACK/NACK或R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 量(资源元素的数量)的计算公式。因而,为了使现有基站和无线终端的规格变化的影响最 小化,优选修改等式(1)和(2)以使得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在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有 所不同。
[0075]因此,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计算方法和第二计算方法优选使用相同的计算公式 (即,等式(1)或(2))以确定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注意,然而,第二计算方法代 入等式(1)或(2)中的P pusefVf set的值不同于第一计算方法代入PpusefVf set的值。具体地,通过 在同一无线帧内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使用不同的PpuseVfse3t的值,可以利用现有的计 算公式(即,等式(1)或(2))在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容易地区分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 的数量(Q')。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的计算所 使用的β ρ_的值表示为广seH offset 1或β?。同样地,将第二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 数量(Q'2)的计算所使用的 i3PUSGH 的值表示为 i3PUSGVfset 2 或 fejPUSGVfset 和 i3PUSGVfset 2 (&)可以通过以下等式(6)或⑴而关联。等式(6)和(7)中的A0p_Qffset可以是小区中的所 有无线终端共通的共通值或者可以是各无线终端专用的UE专有值或专用值。 、喊 β:==β=Η 端=? …(6) β=2Η=β:ΖΗ+_=Η …⑵
[0078] 作为特定示例,考虑将2 ( β2 )的值设置为PPUSeH〇f f set 1 ( β? )的值的两倍的 情况。根据等式(6)的定义,△矿1^%^* = 2。在这种情况下,如从等式(1)和(2)可以明显看 出,作为通用原则(即,除非超过4 ·Μρυ5%。),第二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Q'2)是第一子帧中的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的两倍。
[0079]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终端1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8假定应用 了eMTA的情况。在步骤Sll中,无线终端1判断当前子帧是否是可变子帧(或邻接基站中的 可变子帧)。在当前子帧是固定子帧的情况下(步骤Sll为否),在步骤S12中无线终端1通过 使用等式(1)或(2)以及固定子帧所用的偏移参数P pusaVfset i(m)来计算UCI所用的编码后 符号的数量(Q'l·)。另一方面,在当前子帧是可变子帧的情况下(步骤Sll为是),在步骤S13 中无线终端1通过使用公式(1)或(2)以及可变子帧所用的偏移参数P pusaVfset 2来计算编码 后符号的数量(Q'2)。
[0080] 图9A和9B示出针对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应用eMTA的示例。如图9A所示, 基站2具有覆盖区域21并且在该覆盖区域21内与无线终端1进行通信。基站3是基站2的覆盖 区域21内所配置的小小区基站,并且具有小于覆盖区域21的覆盖区域31。在图9A中,针对基 站3应用e頂TA,并且基站3动态地改变其UL-DL结构。
[0081] 图9B示出基站2和3在特定时间点的UL-DL结构以及无线终端1所使用的用于计算 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的贝塔偏移PpusaVfset。在图9B的示例中,基站2使用UL-DL 结构#〇,并且基站3使用UL-DL结构#2。因而,在子帧#3、#4、#8和#9中,并行进行从无线终端1 到基站2的上行链路发送以及基站3所进行的下行链路发送。基站3的子帧#0、#1、#2、#5、#6 和#7是固定子帧。基站3的子帧#3、#4、#8和#9是可变子帧。无线终端1通过使用固定子帧所 用的贝塔偏移P pusaVfset Km)来计算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T1)以在子帧#2和#7 (对应于基站3中的固定子帧中的一部分)的PUSCH上发送UCI。另一方面,无线终端1通过使 用可变子帧所用的贝塔偏移P pusraciffset 2(β2)来计算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2)以在 子帧#3、#4、#8和#9 (对应于基站3中的可变子帧)的PUSCH上发送UCI。
[0082] 以下说明将2个偏移参数PpusaVfse3t Km)和^usaVfset 2(β2)从基站2发送到无线终 端1的过程。图10是示出m和β2的通知过程的一个示例的顺序图。在图10的示例中,基站2在 RRC建立(RRC Se tup)过程期间向无线终端1发送β?和β2的值或者分别表示β?和β2的值的第 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在步骤S21中,无线终端1将RRC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 息发送至基站2。在步骤S22中,基站2响应于该RRC连接请求消息而发送RRC建立消息。步骤 S22中的RRC建立消息表示分别表示β?和β2的值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在步骤S23中,无线 终端1根据RRC建立消息建立RRC连接并且将RRC建立完成(RRC setup complete)消息发送 至基站2。
[0083] 例如,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可以包含在RRC建立消息的radioResourceConfigDedi cated信息内的pusch-Conf igDedicated信息元素中。现有的pusch-Conf igDedicated信息 元素包含匕6七&0打861:-厶〇(-111(16叉、匕6七&0打8 61:-1?1-111(16叉和匕6七&0打8 61:-〇(>)1-111(16叉。 betaOffset-ACK-Index、匕6七8〇打8 61:-1?1-111(16叉和匕6七&0打8 61:-〇(>)1-111(16叉分别表不 ^HARQ-ACK〇ffset、^RI〇ffset 和沪QI〇ffset〇 另一方面,代替 beta〇ffset_ACK_Index 或者除 匕6七3(^€861:-40(-111(161以外,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后的口118(311-(]〇11;1^8〇6(1;^3七6(1信息元素 可以包含 betaOf?set-ACK-Indexl和betaOf?set-ACK-Index2。betaOfTset-ACK-Indexl表 示与β?相关联的第一索引,并且betaOffset-ACK_Index2表示与β2相关联的第二索引。同样 地,代替betaOffset-RI-Index或者除betaOffset-RI-Index以外,修改后的pusch-ConfigDedicated信息元素可以包含betaOffset-RI-Indexl和betaOffset-RI-Index2。此 外,代替betaOff set-CQI-Index或者除betaOf f set-CQI-Index以外,修改后的pusch-ConfigDedicated 信息元素可以包含 betaOffset-CQI-Indexl 和 beta0ffset-CQI_Index2 〇
[0084] 注意,图10的示例仅是m和β2的通知过程的一个示例。在另一示例中,基站2可以 通过使用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将β?和β2的值或者第一 索引和第二索引发送至无线终端1。
[0085] 此外或可选地,基站2可以将等式(6)或(7)所定义的A0puseHQffset连同P pusaiciffset丄 (β1)的值或者相应的第一索引一起发送至无线终端UA以是对于小区内的所 有无线终端共通的值或者可以是各无线终端专用的UE专有值或专用值。在Aii pusaVfset是对 于小区内的所有无线终端共通的值的情况下,基站2将Δ Ppusraciffse3t包括在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例如,系统信息块2(SIB2)的radioResourceConf igCommon信息元素内的 pusch-Conf ig信息元素)中以将Δ 0PUSGHQffset&送至无线终端1。在Δ专有值 的情况下,基站2可以通过使用RRC建立消息或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内的信息元素(例如, radioResourceConf igDedicated信息元素内的pusch-ConfigDedicated信息元素)来将 Δ i3PUSaVfset发送至无线终端1〇
[0086] 如上所述,在第一计算方法和第二计算方法中使用共通的计算公式(即,等式(1) 或(2))来确定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这具有使得现有基站和无线终端的规格 变化的影响最小化的优点。然而,在第一计算方法和第二计算方法的另一示例中,第二计算 方法可以使用与第一计算方法所使用的计算公式(例如,等式(1)或(2))不同的计算公式来 确定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例如,第一计算方法可以使用等式(1)并且第二计算方法可以 使用以下等式(8)。等式(8)是等式(1)的变形,并且将右侧的向上舍入函数乘以权重参数W。 权重参数W与上述的等式(6)中的AP pusraciffset以基本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0087]
[0088] 以下,说明无线终端1和基站2的结构示例。图11是示出无线终端1的结构示例的框 图。在图11的示例中,无线终端1包括处理器101和收发器102。收发器102还可以被称为射频 (radio frequency,RF)单元。处理器101生成上行链路信号(即,基带SC-DFMA信号)。收发器 102通过对处理器101所生成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上变频来生成上行链路RF信号,并且放大 和发送该上行链路RF信号。
[0089] 处理器101被配置为在生成上行链路信号(基带SC-DFMA信号)的处理中在各周期 性无线帧内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之间改变用以计算UCI(CQI/PMI、HARQ ACK/NACK或RI) 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方法。具体地,在处理器101将UCI (CQI/PMI、HARQ ACK/NACK或 RI)在无线帧的第一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计算方法来确定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 的数量。此外,在处理器101将UCI在同一无线帧的第二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于第 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UC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Q')。
[0090] 图12是示出基站2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在图12的示例中,基站2包括处理器201和收 发器202。收发器202还可以被称为射频(RF)单元。处理器201生成下行链路信号(即,基带 OFDM信号)。收发器202通过对处理器201所生成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上变频来生成下行链 路RF信号,并且放大和发送该下行链路RF信号。
[0091] 处理器201向无线终端点1发送要代入用于确定UCI(CQI/PMI、HARQ ACK/NACK或 RI)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计算公式(例如,等式(1)或(2))中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例 如,偏移参数i3 pusaVfse3t)中的第一值和第二值(m和β2)或者表示该第一值和第二值的第一 索引和第二索引。
[0092] 其它实施例
[0093]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2可以将偏移参数i3PUSeH。 ffset 1(β1)和β affset 2(β2)或者 表示这些参数的索引包括在经由基站间接口( χ2接口)或与核心网的接口( SI-MME接口)来 发送以进行无线终端1的入站和出站切换的消息(例如,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 或需要切换(handover required)消息)中。换句话说,基站2可以将偏移参数0puseH〇ffset ι(β 1)和PpusaVfse3t 2(β2)或者表示这些参数的索引作为要在目的地基站中进行设置的无线接 入承载(radio access bearer,RAB)的信息来发送。
[0094] 第一实施例主要是通过使用与LTE系统有关的特定示例来进行说明的。然而,第一 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其它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适用于与LTE同样使用上行链路通信方式 (即,OFDM或DFTS-0FDM)的无线通信系统。
[0095] 在第一实施例中,主要说明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发送。然而,第一实施例 中所述的用于确定编码后符号的数量(资源元素的数量)的技术可以适用于上行链路用户 数据(UL-SCH数据)的发送。
[0096]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终端1和基站2的操作可以通过使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例如,微处理器、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i^MI^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计算机执行程序来实现。具体地,可以向计算机供给包含指令的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这些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与参考图8~10所述的无线终端1或基站2有 关的算法。
[0097]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 i 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a)来存储该程序并且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tangible storage media)。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 括:磁性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或硬盘驱动器等);磁光记录介质(例如,磁光盘);紧凑 型光盘只读存储器(00-1?01)、00-1?、00-1?/1;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膜冊1、?冊1 (Programmable R0M,可编程ROM)、EPR0M(Erasable PR0M,可擦除PR0M)、闪速R0M、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来将该程序提供至计算机。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气信号、光学信号和电磁波。 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者无线通信线路将程序 提供至计算机。
[0098]此外,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这些技术思想 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当然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0099]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4年1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04945的优先权,其 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0100] 附图标记说明
[0101] 1无线终端
[0102] 2 基站
[0103] 3 基站
[0104] 21,31覆盖区域
[0105] 101处理器
[0106] 102收发器
[0107] 201处理器
[0108] 202收发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从无线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帖的第一子帖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计算 方法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W及 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帖的第二子帖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 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 数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方法使用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所使 用的计算公式相同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并且所述第二计算方法代入 到所述计算公式中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中的值不同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代入到所述第一参 数中的值。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 NACK即HARQ ACK/NACK、秩指示即RI、信道质量指示即CQ巧日预编码矩阵指示即PMI其中之 O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NACK即HARQ ACK/NACK和秩指示即RI 其中之一,W及 所述计算公式由W下等式表示:其中,Q'是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O是HARQ ACK/NACK位的数量或RI位的数量, M?sEHsc是针对传输块所用的当前子帖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即PUSCH发送所 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 NPUSGH-initialsymb是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PUSCH发送所用的各子帖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 即SC-FDMA符号的数量, MPUSGH-initialsc、c和Kr是根据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即PDCCH发 送所获得的参数,W及 炉USEVfset是与所述第一参数相对应的偏移参数。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信道质量指示即CQI,W及 所述计算公式由W下等式表示:其中,Q'是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O是CQI位的数量, L是应用于作为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CQI的循环冗余校验位即CRC位的数量; mPuseHsc是针对传输块所用的当前子帖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即PUSCH发送所 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 NPUSGHsymb是当前子帖中的PUSCH发送所用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即SC-FDMA符号的数 量, NPUSGH-initialsymb是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PUSCH发送所用的各子帖的SC-抑MA符号的数量, 化I是当前子帖中所发送的秩指示的位的数量, Qm是应用于PUSCH的调制方式中的各符号的发送位的数量, MPUSGH-initialsc、c和Kr是根据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即PDCCH发 送所获得的参数,W及 炉USEVfset是与所述第一参数相对应的偏移参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 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发送方向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 可变子帖。7.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在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静态 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在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在所 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可变子帖。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方法和所述第二计算方法被定 义为使得所述可变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大于所述固定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 号的数量。9. 一种无线终端,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上行链路信号;W及 收发器,用于将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发送至基站,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帖的第一子帖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计算方法 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W及 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帖的第二子帖中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 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的第二计算方法来确定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 数量。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方法使用与所述第一计算方 法所使用的计算公式相同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并且所述第二计算方 法代入到所述计算公式中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中的值不同于所述第一计算方法代入到所述 第一参数中的值。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混合自动重传请 求ACK/NACK即HARQ ACK/NACK、秩指示即RI、信道质量指示即CQ巧日预编码矩阵指示即PMI其 中之一。12. 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 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发送方向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 可变子帖。13. 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在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静态 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在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在所 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可变子帖。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计算方法和所述第二计算方 法被定义为使得所述可变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大于所述固定子帖中的所述编 码后符号的数量。15. -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 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6. -种基站所进行的方法,所述基站用于控制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所述方法包 括: 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代入到用于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的 计算公式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中的第一值和第二值,或者发送分别表示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 二值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 其中,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帖的第一子帖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 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值代入到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W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 的数量,W及 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帖的第二子帖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 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值代入到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W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 的数量。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ACK/NACK即HARQ ACK/NACK、秩指示即RI、信道质量指示即CQ巧日预编码矩阵指示即PMI其中 之一。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 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发送方向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 可变子帖。19.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在与所述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 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在与所述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 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可变子帖。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或者所述第一索 引和所述第二索引被定义为使得所述可变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大于所述固定 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21. 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包括通过使用RRC连接 建立消息和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中之一来发送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包含在所述RRC 连接建立消息和所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中之一内的地ysicalConfigDedicated信息元 素中。23. 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ACK/NACK即HARQ ACK/NACK和秩指示即RI 其中之一,W及 所述计算公式由W下等式表示:其中,Q'是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0是HARQ ACK/NACK位的数量或RI位的数量, M?sEHsc是针对传输块所用的当前子帖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即PUSCH发送所 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 NPUSGH-initialsymb是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PUSCH发送所用的各子帖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 即SC-FDMA符号的数量, MPUSGH-initialsc、c和Kr是根据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即PDCCH发 送所获得的参数,W及 炉USEVfset是与所述第一参数相对应的偏移参数。24. 根据权利要求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信道质量指示即CQI,W及 所述计算公式由W下等式表示:其中,Q'是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O是CQI位的数量, L是应用于作为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CQI的循环冗余校验位即CRC位的数量; M?sEHsc是针对传输块所用的当前子帖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即PUSCH发送所 调度的子载波的数量, NPUSGHsymb是当前子帖中的PUSCH发送所用的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即SC-FDMA符号的数 量, NPUSGH-initialsymb是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PUSCH发送所用的各子帖的SC-抑MA符号的数量, 化I是当前子帖中所发送的秩指示的位的数量, Qm是应用于PUSCH的调制方式中的各符号的发送位的数量, MPUSGH-initialsc、c和Kr是根据对同一传输块的初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即PDCCH发 送所获得的参数,W及 炉USEVfset是与所述第一参数相对应的偏移参数。25. -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下行链路信号;W及 收发器,用于将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 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包括代入到用于确定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所用的编码后符号的数量 的计算公式所包含的第一参数中的第一值和第二值,或者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包括分别表示 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的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 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无线帖的第一子帖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情况 下,将所述第一值代入到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W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 量,W及 在将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所述无线帖的第二子帖中从所述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 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值代入到所述无线终端中的所述第一参数中,W确定所述编码后符号 的数量。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ACK/NACK即HARQ ACK/NACK、秩指示即RI、信道质量指示即CQ巧日预编码矩阵指示即PMI其中 之一 D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 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发送方向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 可变子帖。28.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终端被配置为进行时分复用操作即TDD操作, 所述第一子帖是在与所述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静态或半静态地固定为上 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其中之一的固定子帖,W及 所述第二子帖是在与所述基站不同的邻接基站中发送方向在所述上行链路方向和所 述下行链路方向之间动态切换的可变子帖。29.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或者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被定义为使得所述可变 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大于所述固定子帖中的所述编码后符号的数量。30. 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包括包含所述 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和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中之一。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包含在所述RRC 连接建立消息和所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其中之一内的地ysicalConfigDedicated信息元 素中。32. -种用于存储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 求16~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文档编号】H04L27/01GK105917608SQ20148007342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发明人】桶谷贤吾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