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接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2708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纸张接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纸张接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该纸张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纸张片材的纸张接收构件;第一检测器,该第一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是否大于第一尺寸;第二检测器,该第二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是否小于第二尺寸,该第二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小;以及开放状态检测器,在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时,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
【专利说明】
纸张接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纸张接收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背景技术】
[0002]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平05-316279以及特开2004-238158号公报中提出了涉及图像读取装置的技术。根据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平05-316279号公报,要读取的原稿由盒子保持,并且盒子被设置至扫描仪。一次将一个盒子传送至稿台。每个盒子会经过这样的预定定位过程,该预定定位过程用于使盒子沿垂直于第二扫描方向以及水平旋转方向定位在稿台上。自动执行用于制版的扫描。为了防止定位过程中每个盒子与传送辊接触并干涉传送辊,传送辊形成成半圆形,使得传送辊的外周表面被部分切除,并且控制转数以及传送辊的相位。
[000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特开2004-23815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括在将原稿片材传送至原稿读取单元的自动原稿馈送器或将纸张片材馈送至图像形成单元的纸张馈送装置中的纸张托盘。纸张托盘包括:纸张接收面,原稿片材或纸张片材放置在该纸张接收面上;以及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设置在纸张接收面上以检测原稿片材或纸张片材。检测单元是包括可移动检测器的接触检测传感器,该可移动检测器具有沿大体垂直于纸张接收面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可移动检测器的突出部在纸张接收面上设置成其布置方向既不基本平行也不基本垂直于原稿片材或纸张片材的传送方向。
【发明内容】

[0004]不同于纸张存在/不存在检测传感器仅检测纸张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实现在不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0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纸张接收装置,该纸张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纸张片材的纸张接收构件;第一检测器,该第一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是否大于第一尺寸;第二检测器,该第二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是否小于第二尺寸,该第二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小;以及开放状态检测器,在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时,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纸张接收装置,该纸张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纸张片材的纸张接收构件;第一检测器,该第一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第二检测器,该第二检测器比所述第一检测器接近所述纸张接收构件的纸张馈送侧,并且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以及开放状态检测器,在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存在所述纸张片材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时,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中,通过响应于所述纸张接收装置的开闭运动改变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
[0008]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的纸张接收装置中,所述开闭运动是所述纸张接收装置通过绕支轴旋转而打开或闭合的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致动器与传感器,并且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或闭合时,所述致动器因自身重量而移位,从而改变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000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者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中,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第二检测器均包括:移位构件,当该移位构件与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接触时,所述移位构件移位;以及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光学检测所述移位构件的位置。
[0010]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五方面的所述纸张接收装置中,当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时以及当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所述检测构件都未检测所对应的所述移位构件时,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移动至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所述检测构件检测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的位置。
[0011]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中,所述第一检测器包括: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根据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而移位;以及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移位而检测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根据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而移位;以及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移位而检测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中,所述第二检测器还包括:第三致动器,当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旋转时,该第三致动器移位。所述第一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一致动器从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下的位置移位至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下的位置。所述第二致动器与所述第三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旋转时,保持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者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原稿传送单元,该原稿传送单元将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接收的原稿传送至读取位置;以及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由所述原稿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所述图像。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不同于纸张存在/不存在检测传感器仅检测纸张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不同于纸张存在/不存在检测传感器仅检测纸张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不同于纸张存在/不存在检测传感器仅检测纸张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结构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18]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第二检测器不包括致动器与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均不包括移位构件和检测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如下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纸张接收装置的开闭状态误检的危险,所述情况即在除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时以及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所述检测构件都未检测所对应的所述移位构件时以外的时刻,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移动至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所述检测构件检测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的位置。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不同于纸张存在/不存在检测传感器仅检测纸张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不同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不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的情况,能够在不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相比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能够用少量的部件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并且能够简化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相比使用用于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能够用少量的部件检测纸张接收装置是打开还是闭合,并且能够简化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附图说明】
[0025]将基于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26]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
[0027]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剖面图;
[0028]图3是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的立体图;
[0029]图4是示出处于打开状态下的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的立体图;
[0030]图5A与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部分结构;
[0031]图6A是第一致动器的平面图,并且图6B是第一致动器的前视图;
[0032]图7A至图7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部分结构;
[0033]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部分结构;
[0034]图9是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电路的框图;
[0035]图10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0036]图1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真值表;以及
[0037]图12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8]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39]示例件实施方式
[0040]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3 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总体结构.
[004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
[0042]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例如是彩色复印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 读取原稿片材6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3 ;以及用作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部分2,该图像形成单元根据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图像读取装置3由位于设备本体la 上方位置处的支撑件4支撑,所述设备本体容纳图像形成部分2。图像读取装置3与设备本体la之间设置这样的空间,该空间用于在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后接收记录介质。
[0043]如图1与图4所示,图像读取装置3包括位于前壁311上部的控制面板101,前壁 311位于图像读取装置3的壳体31的前侧。控制面板101用作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与图像读取装置3的操作单元。控制面板101还用作为使用者显示操作菜单、警告、消息等的显示单元,并且包括用于接收例如关于所显示的操作菜单的各种设定的触摸屏102以及多个操作按钮103。
[0044]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分2包括多个图像形成装置10、中间转印装置20、纸张馈送装置50以及定影装置40。每个图像形成装置10形成借助显影剂中包含的色调剂显影的色调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20承载由图像形成装置10形成的色调剂图像,并且将色调剂图像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在二次转印处理中,色调剂图像在该二次转印位置被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记录片材5上。纸张馈送装置50容纳并传送待供应至中间转印装置20的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片材5。定影装置40使在二次转印处理中由中间转印装置 20转印到记录片材5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设备本体la包括例如支撑结构构件以及外覆盖部。
[0045]纸张馈送装置50布置在曝光装置13下方。纸张馈送装置50主要包括:多个纸张容器51:至513 (或单个纸张容器),所述纸张容器均以堆叠方式容纳期望尺寸、类型等的记录片材5 ;以及传送装置52和53,这些传送装置从纸张容器51:至513—次馈送一张记录片材5。各个纸张容器51例如附接至设备本体la,使得可以朝设备本体la的前侧(操作过程中面对使用者的那侧)拉出纸张容器51。
[0046]将每张记录片材5从纸张馈送装置50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的多个纸张传送辊54 与55以及具有传送引导构件(未示出)的纸张传送路径56设置在纸张馈送装置50与中间转印装置20之间。在二次转印位置的紧前方沿纸张传送路径56布置的纸张传送辊55 用作例如用于调节每张记录片材5的传送正时的配准辊。将记录片材5输出至输出纸张接收器57的输出辊58在记录片材5的传送方向上布置在定影装置40的下游。
[0047]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四个图像形成装置10Y、10M、10C以及10K,这四个图像形成装置10Y、10M、10C以及10K相应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每个图像形成装置10 (Y、M、C或者K)均包括:感光鼓11,该感光鼓旋转,并且用作图像载体的实施例;充电装置12,该充电装置将感光鼓11的可形成有图像的外周表面(图像承载表面)充电至特定电势;曝光装置13,该曝光装置用基于图像信息(信号)的光LB照射感光鼓11的带电外周表面,从而形成具有电势差的静电潜像(针对相应的颜色);显影装置14,该显影装置通过利用相应颜色(Y、M、C或者K)的色调剂使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图像;用作一次转印单元的实施例的一次转印装置15,该一次转印装置在一次转印处理中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20 ;以及鼓清洁装置(未示出),该鼓清洁装置通过移除一次转印处理后余留在图像承载面上的诸如色调剂之类的物质而清洁感光鼓11的图像承载面。
[0048]中间转印装置20包括中间转印带21以及多个传送辊22至24以及26,这些传送辊沿箭头所示的方向传送中间转印带21。二次转印装置25执行二次转印处理,在该二次转印处理过程中,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同时被转印到记录片材5上,二次转印装置 25布置成与中间转印带21接触,并且面对传送辊23,中间转印带21介于其间。
[0049]定影装置40包括加热旋转体41与按压旋转体42。加热旋转体41与按压旋转体 42的接触部形成定影处理单元,该定影处理单元使色调剂图像定影至记录片材5。
[0050](图像形成设备的基本操作)
[0051]现在将描述由图像形成设备1执行的基本的图像形成操作。
[0052]将描述用于通过利用四个图像形成装置10(Y、M、C以及K)结合四种颜色(Y、M、C 以及K)的色调剂图像而形成全色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
[0053]当图像形成设备1收到要求图像形成操作(打印)的指令信息时,四个图像形成装置10 (Y、M、C以及K)、中间转印装置20、二次转印装置25以及定影装置40被启动。
[0054]图像形成装置10 (Y、M、C以及K)形成利用相应颜色的色调剂显影的四种颜色(Y、 M、C以及K)的色调剂图像。当由图像形成装置10 (Y、M、C以及K)形成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到达相应的一次转印位置时,一次转印装置15执行一次转印处理,使得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以重叠的方式相继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20的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21上。在中间转印装置20中,中间转印带21旋转而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纸张馈送装置50根据图像形成处理将记录片材5馈送至纸张传送路径56。用作配准辊的纸张传送辊55沿纸张传送路径56根据传送正时将记录片材5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
[0055]在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装置25执行二次转印处理,在该二次转印处理中,中间转印带21上的色调剂图像同时被转印到记录片材5上。在二次转印处理后的中间转印装置20中,带清洁装置(未示出)通过移除二次转印处理后余留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的诸如色调剂之类的物质而清洁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
[0056]从中间转印带21以及二次转印装置25释放二次转印处理中已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片材5,并将其传送至定影装置40。在定影装置40中,执行定影处理(加热并按压),从而使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定影至记录片材5。经过定影处理的记录片材5由输出辊 58排出至布置在例如设备本体la中的输出纸张接收器57。
[0057]作为上述操作的结果,通过将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有全色图像的记录片材5被输出。
[0058](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
[0059]图2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纸张接收装置的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以及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60]图像读取装置3主要包括:壳体31,该壳体具有位于顶部的原稿读取面;原稿按压盖32,该原稿按压盖以可以打开或闭合的方式附接至壳体31 ;以及设置在原稿按压盖32 — 端的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
[0061]图像读取装置3可以响应于使用者执行的操作在第一读取模式与第二读取模式之间切换。在第一读取模式下,原稿片材6在被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次自动传送一张的情况下被读取。在第二读取模式下,原稿片材6在放置于以下将描述的稿台76上的情况下被读取。图2示出第一模式下读取原稿片材6的状态下的部件。
[0062]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包括原稿接收器60以及原稿传送机构,原稿接收器60是接收堆叠状态下的原稿片材6的纸张接收装置的实施例。原稿传送机构包括:馈送棍61,该馈送辑从原稿接收器60馈送原稿片材6 ;分离辑62,该分离辑使被馈送棍61馈送的原稿片材6相互分离;传送辊63至67,这些传送辊将原稿片材6传送至原稿读取位置; 以及输出辊69,该输出辊将原稿片材6输出至输出原稿接收器68。读取原稿片材6时,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馈送棍61、分离辊62、传送辊63至67以及输出辊69。传送辊64起配准辊的作用,并且布置在传送辊64上游的传送辊63起预配准辊的作用。传送辊67按压原稿片材6的上表面(背面)。
[0063]沿传送原稿片材6的传送方向布置的传送辊63和64起用于机械校正每张原稿片材6相对于传送方向的偏斜的校正单元的作用。传送辊63位于原稿片材6的传送方向的上游区域,该传送辊包括起驱动辊作用的传送辊63b以及起从动辊作用的传送辊63a。如图 2所示,传送辊63b借助诸如驱动马达(未示出)之类的驱动单元可沿正向Ra以及反向Rb 旋转。传送辊63a在挤压传送辊63b的同时借助传送辊63b的旋转而旋转。在此,传送辊 63b的旋转方向与传送辊63a的旋转方向相反。
[0064]类似地,传送辊64位于原稿片材6的传送方向的下游区域,该传送辊包括起驱动车昆作用的传送辑64b以及起从动辑作用的传送辑64a。传送辑64b借助诸如驱动马达(未示出)之类的驱动单元可沿正向Ra以及反向Rb旋转。传送辊64a在挤压传送辊64b的同时借助传送辊64b的旋转而旋转。在此,传送辊64b的旋转方向与传送辊64a的旋转方向相反。
[0065]传送辊63形成机械歪斜校正单元,该机械歪斜校正单元通过如下方式校正被传送的原稿片材6相对于传送方向的歪斜:使原稿片材6的前端与下游的呈静止状态的传送辊64接触从而使原稿片材6弯曲(下文称作“歪斜校正”)。类似地,传送辊64形成机械歪斜校正单元,该机械歪斜校正单元通过如下方式校正被传送的原稿片材6相对于传送方向的歪斜:使原稿片材6的前端与下游的呈静止状态的传送辊65接触从而使原稿片材6弯曲。传送辊63和64被控制器控制成仅在需要时执行机械歪斜校正。因此,传送辊63和64 通常沿正向Ra旋转。不需要借助传送辊63和64对每张原稿片材6执行两步歪斜校正,相反,可以仅借助传送辊63或传送辊64对每张原稿片材6执行歪斜校正。
[0066]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还包括:弯曲的读取引导器70,该读取引导器将每张原稿片材6引导至读取位置,并且还从读取位置沿输出方向引导原稿片材6 ;板形正反射器72,该正反射器在读取窗71上方的位置处设置在读取引导器70上,并且用作用于原稿片材6的支承板;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该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用作用于检测原稿片材6 在第二扫描方向上的尺寸的第一检测器的实施例;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该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用作用于检测原稿片材6在第二扫描方向上的尺寸的第二检测器的实施例;以及背面读取单元75,该背面读取单元根据需要读取原稿片材6的背面上的图像。
[0067]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与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设置在作为纸张接收装置的实施例的原稿接收器60上。
[0068]图像读取装置3的壳体31是具有位于其顶端表面中的开口的长方体形箱。壳体31 包括与原稿按压盖32相对的顶壁312、与顶壁312相对的底壁313、在第二扫描方向(图2 中的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底壁313布置在其间的侧壁314和315、上述的前壁311 (参见图1)以及在第一扫描方向(垂直于图2的纸面的方向)上与前壁311相对的后壁316。
[0069]壳体31的顶壁312具有开口 317,该开口所处的位置对应以第二读取模式读取原稿片材6的原稿读取位置。稿台76 (台板玻璃)是透明的,并且支撑原稿片材6,该稿台布置在开口 317中。读取窗71是透明的,并且穿过该读取窗以第一读取模式读取每张原稿片材6,该读取窗设置在稿台76的接近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的一端附近。在第一读取模式下引导原稿片材6的引导构件77布置在读取窗71与稿台76之间。
[0070]图像读取装置3包括布置在壳体31中的光源78、反射器79、第一镜80、第二镜81、 第三镜82以及图像读取单元。光源78包括发射用于照射原稿片材6的光的照明灯、发光二极管(LED)等。反射器79用作朝原稿片材6反射从光源78发射的部分光的反射构件。第一镜80接收被原稿片材6反射的光。第二镜81接收被第一镜80反射的光。第三镜82接收被第二镜81反射的光。图像读取单元包括成像透镜84,该成像透镜将被第三镜82反射的光聚焦在诸如带电耦合器件(CXD)之类的图像读取元件83上。光源78、反射器79、第一镜80、第二镜81以及第三镜82布置成沿第一扫描方向延伸(垂直于图2的纸面的方向)。 光源78朝正反射器72和反射器79发射光。
[0071]光源78、反射器79以及第一镜80沿第一扫描方向延伸,并且固定至由可沿第二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形成的第一移动体85。第一移动体85被设置在壳体31的后壁316上的沿第二扫描方向延伸的第一轨道86引导,并且在沿第二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照射原稿片材6的目标区域。被原稿片材6反射的光借助第一镜80朝设置在第二移动体87上的第二镜81反射。
[0072]第二镜81与第三镜82布置成沿第一扫描方向延伸,并且固定至由可沿第二扫描方向移动的滑架形成的第二移动体87。第二移动体87被设置在壳体31的底壁313上的沿第二扫描方向延伸的第二轨道88引导,并且在沿第二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朝图像读取单元的成像透镜84反射被原稿片材6反射的光。第一轨道86和第二轨道88布置成在第一扫描方向上的两端彼此相对。
[0073]在图像读取单元中,透镜84以及供安装图像读取元件83的基板90固定至由底壁 313支撑的底板89。图像读取单元构造成使得被第三镜82反射的光穿过成像透镜84,并且在诸如CCD之类的图像读取元件83上聚焦,图像读取元件83读取原稿片材6上的图像,并输出图像数据。
[0074]在第二读取模式下,第一移动体85与第二移动体87被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 在第一移动体85沿第二扫描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二移动体87移动成其移动量为第一移动体85的移动量的一半,从而从原稿片材6的图像读取位置到以下将描述的图像读取元件 83的光路的长度不变。图2中,双点划线示出第一移动体85移动到原稿片材6的在第二扫描方向上的端部附近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移动体85与第二移动体87的位置。
[0075](纸张接收装置的结构)
[0076]如图3所示,作为纸张接收装置的实施例的原稿接收器60包括原稿接收构件601, 该原稿接收构件接收成堆叠状态的原稿片材6。原稿接收构件601是其外周朝背面弯曲的大体板形构件。原稿接收构件601以小角度倾斜布置成:其位于片材馈送侧的近端部601a 附接至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壳体301,并且其远端部60lb位于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壳体301上方。作为引导构件的实施例的侧面引导器602和603设置在原稿接收构件601的近端部601a。侧面引导器602和603与原稿片材6的在第一扫描方向 (与传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端部接触,检测原稿片材6在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并且沿传送方向引导原稿片材6。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采用所谓的中心配准方法,其中通过用原稿片材6在第一扫描方向上的中心作为基准传送原稿片材6。侧面引导器602和603 根据原稿片材6在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朝彼此移动,也可以相互远离地移动。
[0077]如图4所示,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的供附接原稿接收构件601的壳体 301附接至图像读取装置3的壳体31,使得壳体301可以通过绕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3的壳体31的背面的支轴604旋转而打开或闭合。
[0078]此外,如图3所示,用于检测原稿片材6在第二扫描方向(原稿片材6的传送方向)上的尺寸的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与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设置在原稿接收构件 601上,处于原稿片材6在第一扫描方向上的中央区域中。在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A4并且原稿片材6被放置在原稿接收构件601上使得原稿片材6的短边位于传送方向上的前端时,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邻近原稿片材6的外侧布置。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检测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否较大。在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A4并且原稿片材6被放置在原稿接收构件601上使得原稿片材6的长边位于传送方向上的前端时,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邻近原稿片材6的内侧布置。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检测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否较小。
[0079]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与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布置在原稿接收构件601的背面,并且基本具有相似的结构。如图5A与图5B所示,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包括:第一致动器731,该第一致动器用作当与被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接触时移动的移位构件;以及第一光学传感器732,该第一光学传感器是光学检测第一致动器731的位置的检测构件的实施例。
[0080]第一致动器731附接至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的背面的支撑构件733,使得第一致动器731可绕支轴734旋转。在原稿接收构件601没有接收原稿片材6的状态下,第一致动器731的远端部731a略微从形成在原稿接收构件601中的开口 735伸出。在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原稿片材6的状态下,远端部731a与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那叠原稿片材 6的背面接触,从而被向下推,由此第一致动器731在图5A与图5B中逆时针旋转。在图5A 与图5B中,为了方便,将原稿接收构件601图示成大体水平延伸。然而,实际上,如图3所示,原稿接收构件601以小角度倾斜布置成远端部601b向上移位。
[0081]图6A与图6B示出第一致动器731的结构。以支轴734为中心的远端部731a与近端部731b各自的重量与长度(形状)适当设定成使得当无原稿片材6被原稿接收构件 601接收时第一致动器731大体水平延伸。当原稿接收构件601被打开时,第一致动器731 也大体水平延伸。
[0082]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在与设置在第一致动器731的近端部731b上的遮光板731c 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的背面。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包括:布置在第一部分732a上的诸如LED之类的发光元件;以及布置在第二部分732b上的诸如光电晶体管之类的光接收元件,从而发光元件与光接收元件之间提供使得第一致动器731的遮光板731c能够移动穿过的间隙G。光从发光元件发射,并且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基于光是否被第一致动器731的遮光板731c遮挡而检测是否存在原稿片材6。
[0083]如图5A所示,当不存在原稿片材6时,第一致动器731以支轴734为中心的旋转位置为使得第一致动器731大体水平延伸,并且第一致动器731的遮光板731c遮挡从第一光学传感器732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因此,检测到不存在原稿片材6 (输出“0”作为输出信号)。如图5B所示,当存在原稿片材6时,第一致动器731的远端部731a被由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向下按压,使得第一致动器731在图5B中逆时针旋转,并且遮光板731c移离对于第一光学传感器732而言的遮光位置。因此,布置在第二部分732b上的光接收元件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从而检测到存在原稿片材6 (输出“ 1”作为输出信号)。
[0084]如图7A至图7C所示,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包括:第二致动器741,该第二致动器用作当与被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接触时移动的移位构件;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742,该第二光学传感器是光学检测第二致动器741的位置的检测构件的实施例。
[0085]第二致动器741附接至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背面的支撑构件743,使得第二致动器741可绕支轴744旋转。在原稿接收构件601没有接收原稿片材6的状态下,第二致动器741的远端部741a略微从形成在原稿接收构件601中的开口 745伸出。在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原稿片材6的状态下,远端部741a与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那叠原稿片材 6的背面接触,从而被向下推,由此第二致动器741在图7A至图7C中逆时针旋转。在图7A 至图7C中,为了方便,将原稿接收构件601图示成大体水平延伸。然而,实际上,如图3所示,原稿接收构件601以小角度倾斜布置成远端部601b向上移位。
[0086]参照图6A与图6B,第二致动器741的结构类似第一致动器731的结构。更具体地说,以支轴744为中心的远端部741a与近端部741b各自重量与长度(形状)适当设定,使得当无原稿片材6被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时第二致动器741大体水平延伸。当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被打开时,第二致动器741也大体水平延伸。
[0087]如图8所示,第二光学传感器742在与设置在第二致动器741的近端部741b上的遮光板741c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的背面。第二光学传感器742 包括:布置在第一部分742a上的诸如LED之类的发光元件(未示出);以及布置在第二部分742b上的诸如光电晶体管之类的光接收元件(未示出),从而发光元件与光接收元件之间提供使得第二致动器741的遮光板741c能够移动穿过的间隙G。光从发光元件发射,并且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第二光学传感器742基于光是否被第二致动器741的遮光板741c 遮挡检测是否存在原稿片材6。
[0088]如图7A所示,当不存在原稿片材6时,第二致动器741以支轴744为中心的旋转位置为使得第二致动器741大体水平延伸,并且第二致动器741的遮光板741c遮挡从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因此,检测到不存在原稿片材6 (输出“0”作为输出信号)。如图7B所示,当存在原稿片材6时,第二致动器741的远端部741a被由原稿接收构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向下按压,使得第二致动器741在图7B中逆时针旋转,并且遮光板741c移离对于第二光学传感器742而言的遮光位置。因此,布置在第二部分742b上的光接收元件接收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从而检测到存在原稿片材6 (输出“ 1”作为输出信号)。
[0089]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7A至图7C所示,提供作为用于原稿接收构件 601的开放状态检测器的实施例的第三致动器750。当原稿接收构件601响应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相对于图像读取装置3的壳体31打开/闭合而打开或闭合时,第三致动器 750移动。当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打开时,通过改变位于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的检测结果,第三致动器750检测出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 被打开。
[0090]如图7A至7C所示,第三致动器750附接至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背面的支撑构件751,使得第三致动器750可绕支轴752旋转。第三致动器750被构造成使得在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闭合时,第三致动器750的近端部750b的重量大于其远端部750a 的重量,并且不管原稿片材6是否位于原稿接收构件601上,设置在近端部750b上的遮光板750c都与第二光学传感器742分离。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背面的支撑构件751设置有第一限制部751a,该第一限制部限制第三致动器750的位置。
[0091]如图7C所示,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被打开时,第三致动器750响应由原稿接收构件601的打开运动引起的第三致动器750的重心移动而逆时针旋转,并且设置在近端部750b上的遮光板750c遮挡第二光学传感器742中的光。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601 背面的支撑构件751还设置有第二限制部751b,该第二限制部限制第三致动器750的逆时针运动。
[0092]如图7C所示,当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被打开时,固定至原稿接收构件 601背面的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移动至与响应于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打开运动而倾斜的原稿接收构件601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如上所述,设置在第三致动器 750的近端部750b上的遮光板750c遮挡朝第二光学传感器742传播的光。
[0093]如图9所示,来自分别包括在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 中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信号通过线束761和762输入至控制装置180的电路板181上的阈值电路182,并且从阈值电路182输入至起控制单元作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183。阈值电路182将从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 输出的信号与预定阈值对比,并当从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输出的信号小于预定阈值时输出“〇”,当从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输出的信号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时输出“1”。CPU 183基于从阈值电路182输入的信号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是否被打开以及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
[0094](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
[0095]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3按如下所述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 (DADF) 33是否被打开以及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
[0096]S卩,如图10所示,当图像形成设备1被启动或从睡眠模式恢复时,CPU 183通过阈值电路182接收包括在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中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状态(步骤101),并且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 (DADF) 33是否被打开(步骤102)。
[0097]此时,参照图11,CPU 183基于包括在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中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状态(“0”或“1”)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是否被打开。当来自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的输出状态是“1”并且来自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的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状态是“0”时,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被打开。在此情况下,控制面板101的触摸屏102上显示说明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被打开的信息(步骤103),以提示使用者闭合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33。然后,CPU 183返回步骤101。
[0098]当确定图像读取装置3的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闭合时,CPU 183接收作为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原稿设定传感器的输出状态(步骤104),从而确定原稿片材6是否位于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构件601上(步骤105)。
[0099]参照图11以及图12的纵列(a),当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对应于存在第一致动器731和第二致动器741的状态(输出为“0”)时,CPU 183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构件601上没有原稿片材6, S卩,不存在原稿片材6。
[0100]参照图11以及图12的纵列(b)和(c),当仅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的输出对应于存在第一致动器731的状态(输出为“0”)时,或者当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对应于不存在第一致动器731和第二致动器741的状态(输出为“1”)时,CPU 183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构件601上有原稿片材6。
[0101]当确定存在原稿片材6时,CPU 183获取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状态(步骤106),并且确定原稿片材6的尺寸(步骤107)。然后,CPU 183等待下一个指令(步骤108)。当确定不存在原稿片材6时,CPU 183返回至步骤101。
[0102]参照图11以及图12的纵列(b),当仅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的第一光学传感器 732的输出对应于存在第一致动器731的状态(输出为“0”)时,CPU 183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较小。
[0103]参照图11以及图12的纵列(c),当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的第一光学传感器732和第二光学传感器742的输出对应于不存在第一致动器731 和第二致动器741的状态(输出为“1”)时,CPU 183确定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 的原稿接收构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较大。
[010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仅利用用于检测原稿片材6的尺寸的第一尺寸检测传感器73和第二尺寸检测传感器74检测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是打开还是闭合。因此,与设置用于检测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是打开还是闭合的专用开闭状态检测器的情况相比,可以借助少量的部件检测自动双面原稿馈送器(DADF) 33 (原稿接收部件601)是打开还是闭合。
[0105]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接收构件描述成纸张接收装置的实施例。然而,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而可以适用于诸如人工馈送托盘之类的纸张接收装置,所述人工馈送托盘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上使得人工馈送托盘可以打开或闭合。
[0106]为说明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多个变型和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适合于所构想的具体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纸张接收装置,该纸张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纸张片材的纸张接收构件;第一检测器,该第一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是否大 于第一尺寸;第二检测器,该第二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是否小 于第二尺寸,该第二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小;以及开放状态检测器,在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并 且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片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时,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 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2.—种纸张接收装置,该纸张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纸张片材的纸张接收构件;第一检测器,该第一检测器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 第二检测器,该第二检测器比所述第一检测器接近所述纸张接收构件的纸张馈送侧, 并且检测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以及开放状态检测器,在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存在所述纸张片材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检 测到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时,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其中,通过响应于所述纸张接收装置的开 闭运动改变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 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开闭运动是所述纸张接收装置通 过绕支轴旋转而打开或闭合的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致动器与传感器,并且其中,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或闭合时,所述致动 器因自身重量而移位,从而改变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第 二检测器均包括:移位构件,当该移位构件与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接触 时,所述移位构件移位;以及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光学检测所述移位构件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其中,当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打开时以及当所 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所述检测构件都未检测所对应的所述移位构件时,所述 开放状态检测器移动至所述第二检测器的所述检测构件检测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包括:第一致动器,该第一致动器根据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而移 位;以及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移位而检测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 的状态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第二致动器,该第二致动器根据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接收的所述纸张片材存在与否而移 位;以及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根据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移位而检测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器还包括:第三致动器,当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旋转时,该第三致动器移位,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旋转时,所述第一致动器从表 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下的位置移位至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下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致动器与所述第三致动器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纸张接收构件旋转时,保 持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表示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 测到表示不存在所述纸张片材的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开放状态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纸张接收 装置打开。9.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接收装置;原稿传送单元,该原稿传送单元将所述纸张接收装置接收的原稿传送至读取位置;以 及图像读取单元,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由所述原稿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10.—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形成被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图像。
【文档编号】H04N1/00GK105991872SQ201510568516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发明人】李真求, 玄基命, 林承根, 李俊基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