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0466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调频收音机FM收音机已经是手机最基本的模块, 结合身份识别、在线支付、近场传输等功能的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的推广,NFC也成了中高端智能机必不可少的功能,而现有的NFC近场通信多采用感应线圈作为天线。此外,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逐渐引入到智能穿戴及无线通信领域,具有无限充电功能也成为智能手机的一大卖点,目前常用的无线充电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能量变化实现无线充电,充电的接收模块前端采用耦合线圈作为充电接收天线。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调频收音机、NFC近场通信和无线充电之间的切换主要是通过手动方式的物理开关来实现通断控制的,存在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
[0007]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如下任意一种: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无线充电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三工作模式为无线充电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
[0008]进一步地,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在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0009]进一步地,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在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0010]进一步地,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在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三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三工作模式。
[0011]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到用于启动收音机的触发信号,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收音机模块工作。
[0012]进一步地,在电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生成提不信号。
[00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通信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包括下述任意两个:收音机子模块、近场通讯子模块和无线充电子模块, 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天线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接收天线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并控制接收天线与通信模块导通。
[0014]进一步地,上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子模块,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输出端口连接,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通信模块连接;CPU子模块,CPU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CPU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CPU 子模块,用于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接收天线与通信模块导通。
[0015]进一步地,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三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0016]进一步地,当通信模块包括近场通讯子模块和收音机子模块时,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一电阻与 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电感与第三电阻串联接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近场通讯子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 控制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近场通讯子模块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近场通讯子模块的第二端口,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的第二端与近场通讯子模块连接,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收音机子模块连接,接收天线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
[0017]进一步地,当通信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子模块和收音机子模块时,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一电阻与 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连接,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电感与第三电阻串联接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无线充电子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 控制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无线充电子模块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无线充电子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 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的第二端与无线充电子模块连接,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收音机子模块连接,接收天线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
[0018]进一步地,移动终端还包括:滤波模块,分别与接收天线的第一端和收音机子模块连接,用于对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0019]进一步地,移动终端还包括:电量检测模块,与无线充电控制子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〇〇2〇]进一步地,接收天线为金属线圈。[0021 ]进一步地,接收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外壳内侧表面。
[002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其中,目标工作模式包括下述至少之一:近场通讯子模式、无线充电子模式和收音机模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1]实施例1
[003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 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3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4:
[0034]步骤S102: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〇〇35]步骤S104: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〇〇3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如下任意一种: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 第二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无线充电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三工作模式为无线充电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
[00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近场通讯子模块、无线充电子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可以采用同一个金属线圈作为天线,还解决了受天线长度限制,智能手机收音机FM模块的接收天线不能内置或者难以内置的问题,而且能实现天线的三合一功能。
[0038]在本实施例中,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其中,上述接收天线可以是线圈,例如可以是金属线圈,该金属线圈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外壳上,当移动终端开机或关机时小系统运行后,该金属线圈的两端默认与控制模块即地连接,结合图2所述,此时S11、S23通路打开,当有目标设备(该目标设备用于发射天线信号)靠近接收天线(例如可以是金属线圈)时,对该移动终端的目标工作模式进行判断,具体地,通过控制模块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者频率大小确定是否是近场通讯子模块或者无线充电子模块的发射天线靠近,当系统检测到近场通讯子模块的发射天线靠近时,控制模块控制智能开关使得S12、S21通路接通,其它通路均断开;当检测到无线充电子模块的发射天线靠近时, 控制模块控制智能开关使得S13,S22通路接通,其余通路断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收音机模块功能可以与近场通讯子模块或者无线充电子模块同时打开或者单独打开。[0039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述,本申请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如下:以上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为准,上述接收天线可以是设置在手机后壳上的线圈,具体不做限定。
[0040] 步骤S201:开始;[〇〇41 ] 步骤S202:工作状态判断;[〇〇42] 步骤S203:NFC功能打开;[〇〇43] 步骤S204: S12、S21通路接通,其余断开;[〇〇44] 步骤S205:无线充电功能打开;[〇〇45] 步骤S206: SI 3、S22通路接通,其余断开;
[0046] 步骤S207:NFC功能与无线充电两个均不打开;[〇〇47] 步骤S208: SI 1、S23通路接通,其余断开;[〇〇48] 步骤S209:结束。
[00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其中,目标工作模式为如下任意一种: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无线充电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三工作模式为无线充电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近场通讯子模块、无线充电子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可以采用同一个金属线圈作为天线,还解决了受天线长度限制,智能手机收音机FM模块的接收天线不能内置或者难以内置的问题,而且能实现天线的三合一功能。
[005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步骤S1042:在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005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步骤S1044:在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〇〇52]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步骤S1046:在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三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第三工作模式。[〇〇53]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0054]步骤S10:获取到用于启动收音机的触发信号。
[0055]步骤S12: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收音机模块工作。
[0056]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电量检测模块检测到移动终端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生成提不彳目号。[〇〇57]在本实施例中,仍旧以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结合图2所述,当移动终端开机或关机时小系统运行后,该金属线圈的两端默认与控制模块即地连接,其中,上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子模块和CPU子模块,其中,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输出端口连接,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通信模块连接,CPU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CPU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上述CPU子模块,用于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子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接收天线与通信模块导通。[〇〇58]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三预设频率范围时, 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005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子模块还包括:单片机U1和单片机U2,当目标工作模式为近场通讯子模式时,单片机U1的S11端口通过第一电阻R1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GP10端口)连接,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R2 接地,单片机U2的S23端口通过电感Lm与第三电阻R3串联接地;单片机U1的S1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该第一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1端口)连接,单片机U1的S12端口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ANT j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该输入端可以是A1)与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连接;
[0060]单片机U2的S2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该第二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2端口)连接,单片机U2的S21端口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的第二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ANT_2端口)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该输入端可以是A2)与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连接;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与收音机子模块301连接,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00611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子模块还包括:单片机U1和单片机U2,当目标工作模式为无线充电子模式时,单片机U1的SI 1端口通过第一电阻R1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GP10端口)连接,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 R2接地,单片机U2的S23端口通过电感Lm与第三电阻R3串联接地;单片机U1的S10端口与CPU 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该第一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OUT j端口)连接,单片机U1的S13端口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5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L1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该输入端可以是A1)与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5连接;[〇〇62]单片机U2的S2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该第二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2端口)连接,单片机U2的S22端口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5的第二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L2端口)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该输入端可以是A2)与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3连接;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收音机子模块连接,接收天线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〇〇63]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300还包括:滤波模块36,分别与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和收音机子模块301连接,用于对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0064]可选地,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近场通讯子模块、无线充电子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可以采用同一个金属线圈作为天线,解决了受天线长度限制,智能手机收音机FM模块的接收天线不能内置或者难以内置的问题,进而能够实现天线的三合一功能
[0065]由此可知,针对现有技术中收音机模块、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移动装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接收天线检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幅值或频率控制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其中,目标工作模式为如下任意一种: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无线充电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第三工作模式为无线充电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还解决了受天线长度限制,智能手机收音机FM模块的接收天线不能内置或者难以内置的问题,而且能实现天线的三合一功能。
[0066]实施例2
[006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移动终端300包括:[0〇68]通信模块30,其中,通信模块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收音机子模块301、近场通讯子模块303和无线充电子模块305。[〇〇69]接收天线32,用于接收天线信号。
[0070]控制模块34,分别与接收天线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 并控制接收天线与通信模块导通。[0071 ]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4包括:
[0072]控制子模块,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的输出端口连接,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通信模块连接。[〇〇73] CPU子模块,CPU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CPU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0074]其中,CPU子模块,用于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子模块, 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接收天线与通信模块导通。
[0075]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二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CPU子模块在检测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三预设频率范围时, 生成第三控制信号。[〇〇76]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通信模块包括近场通讯子模块303和收音机子模块301 时,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和第二控制子模块(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〇〇77]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的S11端口) 通过第一电阻R1与CHJ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GP10端口)连接, 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的S23端口)通过电感Lm与第三电阻R3串联接地;[〇〇78]第一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的S1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该第一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1端口)连接, 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的S12端口)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ANTj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 (该输入端可以是A1)与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连接;
[0079]第二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的S2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该第二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2端口)连接, 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的S21端口)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的第二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ANT_2端口)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 (该输入端可以是A2)与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与近场通讯子模块303连接;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与收音机子模块301连接,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
[008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通信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子模块305和收音机子模块301 时,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
[0081]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的S11端口) 通过第一电阻R1与CHJ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GP10端口)连接, 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的S23端口)通过电感Lm与第三电阻R3串联接地;[〇〇82]第一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的S1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该第一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1端口)连接, 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1的S13端口)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5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L1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该输入端可以是A1)与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 32的第一端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5连接;[〇〇83]第二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的S20端口)与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该第二输出端口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CPU子模块的0UT_2端口)连接, 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例如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单片机U2的S22端口)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5的第二端口(该第一端口可以是L2端口)连接,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该输入端可以是A2)与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接收天线 32的第二端与无线充电子模块303连接;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与收音机子模块301连接,接收天线32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〇〇84]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300还包括:滤波模块36,分别与接收天线32的第一端和收音机子模块301连接,用于对天线信号进行滤波处理。[〇〇85]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300还包括:[〇〇86]电量检测模块38,与无线充电控制子模块303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终端300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
[0087]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天线32可以是金属线圈。[〇〇88]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接收天线32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300的外壳内侧表面。[〇〇89]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通信模块30,其中,通信模块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收音机子模块301、近场通讯子模块303和无线充电子模块305,接收天线32,用于接收天线信号,控制模块34,分别与接收天线和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并控制接收天线与通信模块导通,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收音机模块、 近场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之间需要通过手动切换开关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控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近场通讯子模块、无线充电子模块和收音机模块可以采用同一个金属线圈作为天线,还解决了受天线长度限制,智能手机收音机FM模块的接收天线不能内置或者难以内置的问题,而且能实现天线的三合一功能。
[0090]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91]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〇〇92]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0093]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94]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095]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0M,Read-0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9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根据所述幅值或频率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如下 任意一种: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第三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收音 机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收音机子模块和无线充 电子模块共同工作的模式,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为无线充电子模块和近场通讯子模块共同工 作的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幅值或频率控制 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在所述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 第一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幅值或频率控制 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在所述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 第二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幅值或频率控制 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在所述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 第三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切换至所述第三工作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到用于启动收音机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收音机模块工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量检测模块检测到所 述移动终端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8.—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下述任意两个:收音机子模块、近场通讯子模块和 无线充电子模块;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天线信号;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天线和所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天线信号的幅值 或频率,并控制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通信模块导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子模块,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天线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控制子 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CPU子模块,所述CPU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CPU子 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CPU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天线信号的幅值或频率,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 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接收天线与所述通信模块导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子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天线信 号的幅值属于第一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一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CHJ子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二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二预 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所述CPU子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天线信号的幅值属于第三预设幅值范围,或,频率属于第三预设频率范围时,生成第三控制信号。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近场通讯子模 块和收音机子模块时,所述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CHJ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 连接,所述CHJ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 端口通过电感与第三电阻串联接地;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 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近场通讯子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 入端与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接收天 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近场通讯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 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近场通讯子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 与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接收天线的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近场通讯子模块连接;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收音机子模块连接,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 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子模 块和收音机子模块时,所述控制子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和第二控制子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CHJ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 连接,所述CHJ子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口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第一输出 端口通过电感与第三电阻串联接地;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CPU子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 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无线充电子模块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块的输 入端与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接收天 线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子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CPU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 子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口与所述无线充电子模块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块的输 入端与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接收天 线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无线充电子模块连接;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收音机子模块连接,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二端通过电感与 第一电阻串联并接地。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天线的第一端和所述收音机子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天线 信号进行滤波处理。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电量检测模块,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子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电量 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生成提示信号。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为金属线圈。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内侧表面。
【文档编号】H04B5/00GK106027114SQ20161050910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9日
【发明人】徐彭飞, 杨萍, 唐晓晖, 苏文益, 张龙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