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7262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共振音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
【背景技术】
[0002]传统音响大多采用全频音响设计而成,为提高低音效果,一般都只能通过增加音响壳体体积来实现,但此种设计方式,存在成本高,音响体积大,使用不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音效好的立体共振音响。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包括音响壳体、设置在所述音响壳体的腔体两端的全频扬声器、设置在音响壳体的腔体中部的电控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控装置下方的低音共振扬声器,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的底座外露于所述音响壳体的下方。
[0006]其中,所述音响壳体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上表面相配合的中壳体及与所述中壳体相配合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卡接。
[0007]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中部向下凸设有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相配合的容置空间。
[0008]其中,所述全频扬声器的发生面向上设置,且所述全频扬声器的下方设置有振动膜,所述振动膜与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壁上的定位圈相配合。
[0009]其中,所述全频扬声器上方的中壳体和上壳体上贯穿设置有音孔。
[0010]其中,所述全频扬声器的下底面与所述振动膜间隔设置。
[0011]其中,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紧固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凹坑内的磁体、套设于所述磁体外圆周面的线圈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下底面紧固的弹片、埋设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弹片紧固的固定座、贯穿所述弹片与所述线圈组件紧固的底座、以及粘贴于所述底座下底面的吸盘。
[0012]其中,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金属壳及套设于所述金属壳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电控装置相连接。
[0013]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与所述底盘垂直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金属壳的下底面相连接。
[0014]其中,所述底盘和所述吸盘外露于所述下壳体的下方。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音响壳体、设置在所述音响壳体的腔体两端的全频扬声器、设置在音响壳体的腔体中部的电控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控装置下方的低音共振扬声器,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的底座外露于所述音响壳体的下方。此结构设计的音响能够使得全频扬声器与低音共振扬声器形成互补,充分提高音响的整体音效。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的主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0019]图4是图1中低音共振扬声器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中:11.上壳体、12.中壳体、13.下壳体、2.全频扬声器、3.电控装置、4.低音共振扬声器、41.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42.磁体、43.弹片、44.固定座、45.底座、451.支撑柱、46.吸盘、47.金属壳、48.线圈、5.振动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2]—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包括音响壳体、设置在所述音响壳体的腔体两端的全频扬声器2、设置在音响壳体的腔体中部的电控装置3、以及设置所述电控装置3下方的低音共振扬声器4,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4的底座外露于所述音响壳体的下方。
[0023]优选的,所述音响壳体包括上壳体11、与所述上壳体11上表面相配合的中壳体12及与所述中壳体12相配合的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3卡接,所述下壳体13的中部向下凸设有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4相配合的容置空间。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全频扬声器2的发生面向上设置,且所述全频扬声器2的下方设置有振动膜5,所述振动膜5与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3内壁上的定位圈相配合,所述全频扬声器2的下底面与所述振动膜5间隔设置,所述全频扬声器2上方的中壳和上壳上贯穿设置有音孔。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振动膜5的设置,充分提高音响的低频音效,进而提高音响的整体音效。
[00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4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41、紧固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41凹坑内的磁体42、套设于所述磁体外圆周面的线圈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下底面紧固的弹片43、埋设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41的开口端与所述弹片43紧固的固定座44、贯穿所述弹片43与所述线圈组件紧固的底座45、以及粘贴于所述底座下底面的吸盘46,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金属壳47及套设于所述金属壳的线圈48,所述线圈48与所述电控装置相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与所述底盘垂直连接的支撑柱451,所述支撑柱451贯穿所述下壳体13与所述金属壳47的下底面相连接,所述底盘和所述吸盘46外露于所述下壳体13的下方。作为优选,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41为外圆周面设置有螺纹的金属块,在金属块的腔体的下端口处设置有与固定座紧配的台阶孔,固定座的下底面与弹片43紧固。
[0026]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吸盘与外部装置紧密贴合,使得低音共振扬声器4充分与外部装置之间形成共振,以此提高低音共振扬声器4的音效,同时,配合上方壳体腔体两端设置的全频扬声器2,形成较好的立体声音,且使得音响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002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音响壳体、设置在所述音响壳体的腔体两端的全频扬声器、设置在音响壳体的腔体中部的电控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控装置下方的低音共振扬声器,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的底座外露于所述音响壳体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壳体包括上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上表面相配合的中壳体及与所述中壳体相配合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中部向下凸设有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相配合的容置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扬声器的发生面向上设置,且所述全频扬声器的下方设置有振动膜,所述振动膜与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壁上的定位圈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扬声器上方的中壳体和上壳体上贯穿设置有音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频扬声器的下底面与所述振动膜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包括开口向下设置的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紧固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凹坑内的磁体、套设于所述磁体外圆周面的线圈组件、与所述线圈组件下底面紧固的弹片、埋设于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弹片紧固的固定座、贯穿所述弹片与所述线圈组件紧固的底座、以及粘贴于所述底座下底面的吸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金属壳及套设于所述金属壳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电控装置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盘和与所述底盘垂直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金属壳的下底面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和所述吸盘外露于所述下壳体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立体声共振音响,包括音响壳体、设置在所述音响壳体的腔体两端的全频扬声器、设置在音响壳体的腔体中部的电控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控装置下方的低音共振扬声器,所述低音共振扬声器的底座外露于所述音响壳体的下方。此结构设计的音响能够使得全频扬声器与低音共振扬声器形成互补,充分提高音响的整体音效。
【IPC分类】H04R1/02, H04R1/20
【公开号】CN204836456
【申请号】CN201520509840
【发明人】彭羚, 潘启飘
【申请人】深圳市新艾丁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