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噪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064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抗噪麦克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噪麦克风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麦克风主要由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拾音头组成,外壳上开设有拾音通孔,外部声音通过拾音通孔进入外壳内部,由拾音头拾取后传递给音频设备。传统麦克风使用时,拾音头会同时拾取噪音和正常声音,由于原始拾音中包含的噪声较大,后期降噪处理的效果也有限,尤其是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基本无法把声音清晰传输出去。综上所述,传统麦克风存在着噪声大,拾音效果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声小,拾音效果好的抗噪麦克风。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抗噪麦克风,包括外壳、拾音头,所述外壳是一整体封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由一振动膜片分隔成上下各一个子腔,其中的上子腔为第一子腔,下子腔为第二子腔;
[0005]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多个拾音通孔;
[0006]所述第二子腔由一隔板分隔成上下各一个腔室,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导音中孔,隔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环绕导音中孔一圈的减振垫,所述拾音头安装在减振垫上。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噪麦克风,利用振动膜片对振动信号强弱比较敏感的特性,屏蔽掉进入外壳的噪音,并利用减振垫吸收掉振动噪音,使得拾音头可以拾取到基本纯净的正常声音,具有噪声小,拾音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噪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噪麦克风,包括外壳1、拾音头2,所述外壳I是一整体封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的内腔由一振动膜片3分隔成上下各一个子腔,其中的上子腔为第一子腔,下子腔为第二子腔;
[0011]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多个拾音通孔11 ;
[0012]所述第二子腔由一隔板4分隔成上下各一个腔室,隔板4的中部开设有导音中孔41,隔板4的下表面固定有环绕导音中孔41 一圈的减振垫5,所述拾音头2安装在减振垫5上。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外部声音通过拾音通孔11进入第一子腔,在第一子腔中,正常声音和噪音同时被衰减,正常声音和噪音到达振动膜片3时,由于振动膜片对振动信号的强弱比较敏感,噪音在第一子腔中已衰减的较弱,振动膜片对弱信号的噪音基本不会传输,而正常声音要远大于噪音,其振动信号依然较强,可以正常通过振动膜片进入到第二子腔,进入第二子腔的声音中会夹杂有轻微的振动噪音,而减振垫5对250Hz以下信号吸音比较明显,可以吸收掉第二子腔中的振动噪音,而正常声音在280Hz?4200Hz之间,可以通过导音中孔41进入到拾音头,拾音头所拾取的基本是纯净的正常声音。
【主权项】
1.一种抗噪麦克风,包括外壳、拾音头,所述外壳是一整体封闭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腔由一振动膜片分隔成上下各一个子腔,其中的上子腔为第一子腔,下子腔为第二子腔; 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多个拾音通孔; 所述第二子腔由一隔板分隔成上下各一个腔室,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导音中孔,隔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环绕导音中孔一圈的减振垫,所述拾音头安装在减振垫上。
【专利摘要】一种抗噪麦克风,涉及电声器材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拾音效果的技术问题。该麦克风包括外壳、拾音头,所述外壳是一整体封闭的壳体,外壳的内腔由一振动膜片分隔成上下各一个子腔,其中的上子腔为第一子腔,下子腔为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的腔壁上开设有多个拾音通孔;所述第二子腔由一隔板分隔成上下各一个腔室,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导音中孔,隔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环绕导音中孔一圈的减振垫,所述拾音头安装在减振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噪声小,拾音效果好。
【IPC分类】H04R1/08
【公开号】CN204859479
【申请号】CN201520583441
【发明人】张木云
【申请人】上海超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