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142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手机背盖,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可携式电子产品(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PDA等)也日益普及,相较于传统桌面计算机而言,可携式电子产品优点在于体积小、重量轻且携带方便。然而,对于文书编辑来说,可携式电子产品大多是利用操作显示在屏幕上的虚拟键盘来实现。由于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屏幕与虚拟键盘较小,因此十分难以操作而容易输入错误,对于需要大量进行文字输入与编辑的用户来说相当不便。除此之外,虚拟键盘也会挡住大部份的屏幕范围,不利于使用者观看与操作。
[0003]有鉴于此,多数人会另外购买一组外接实体键盘,在需要进行文字输入与编辑时,可将外接实体键盘与可携式电子产品链接,使操作上更加方便与快速。但如此一来,使用者在外出时就必须分别携带外接实体键盘与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由于一般的外接实体键盘的体积相当大,更造成携带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包括手机背盖主体、折叠键盘及电连接线。手机背盖主体包括有电性连接部。折叠键盘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可挠片、第二可挠片及盖板。第一板体上设有第一键盘部。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二键盘部。第一可挠片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使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盖合或展开,第一板体更包括有侧边,侧边是与第一可挠片分别位于第一板体之相邻两侧。第二可挠片连接于侧边与盖板之间,使盖板选择性地相对于第一板体盖合或展开,且盖板是固定连接于手机背盖主体。电连接线设置于折叠键盘,手机背盖主体之电性连接部是通过电连接线电性连接至第一键盘部与第二键盘部。
[0006]于一实施例中,电性连接部可包括多个手机导电接点,以对应电连接于一手机内部之多个导电接点。
[0007]于一实施例中,电性连接部可为手机连接端子,以对应电连接于一手机内部或一侧之一传输端子。
[0008]于一实施例中,手机背盖主体可包括相对的手机组装面与背面,盖板是固定连接于背面,盖板可包括可收折支架。
[0009]于一实施例中,盖板之背面更包括镂空槽,可收折支架可旋摆地容设于镂空槽中。
[0010]于一实施例中,可收折支架可包括有一折线,折线平行第一板体之侧边。
[0011]于一实施例中,手机背盖主体包括相对的手机组装面与背面,盖板是固定连接于手机组装面,手机背盖主体可包括有可收式支架。
[0012]于一实施例中,手机背盖主体包括透空槽,可收式支架可旋摆地容设于透空槽中。
[0013]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板体可设有第三键盘部,第三键盘部与第二键盘部分别位于第二板体的相对二面。
[0014]于一实施例中,手机背盖可包括软质保护层,覆盖于第一键盘部与第二键盘部。
[0015]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手机原有的背盖拆去,并对应组装于手机背盖主体以取代原有的背盖,且手机能电连接于手机背盖主体的电性连接部,使手机和第一键盘部、第二键盘部达成有线连接而可进行操作,藉此达到手机扩充键盘的功能,且不须通过蓝牙或加装电池供电而有效降低成本。另外,通过手机背盖主体与折叠键盘可相互折叠,达到减少手机背盖的体积而更利于携带,同时手机也可进一步受到保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一实施例之另一视角分解立体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一实施例之第一折叠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一实施例之第二折叠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第二实施例之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性连接部另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手机背盖
[0027]2手机
[0028]10手机背盖主体
[0029]11电性连接部
[0030]12手机组装面
[0031]13背面
[0032]14可收式支架
[0033]141转轴
[0034]15透空槽
[0035]20折叠键盘
[0036]21第一板体
[0037]211第一键盘部
[0038]212侧边
[0039]22第二板体
[0040]221第二键盘部
[0041]222第三键盘部
[0042]23第一可挠片
[0043]24第二可挠片
[0044]25盖板
[0045]251可收折支架
[0046]252镂空槽
[0047]2521槽边
[0048]253折线
[0049]254逃孔
[0050]26软质保护层
[0051]30电连接线
[0052]Θ1、Θ2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54]在本实用新型以下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和/或先后顺序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55]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充键盘的手机背盖一实施例之立体图。请参图1和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手机背盖1包括有手机背盖主体10、折叠键盘20及电连接线
30ο
[0056]手机背盖主体10是对应于一手机2的背盖,换言之,手机背盖主体10的结构是对应手机2背盖所设计,因此,手机2将其背盖拆下后,可对应组装于手机背盖主体10,使手机背盖主体10取代原有的背盖。也就是说,手机背盖主体10并非覆盖于手机2外部的保护套或保护壳。于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手机2是指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
[0057]于一实施例中,手机背盖主体10包括有电性连接部11,在手机2拆下原有背盖而组装于手机背盖主体10时,电性连接部11可与手机2内部的电路板电性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机背盖主体10包括相对的手机组装面12与背面13,电性连接部11为多个手机导电接点且设置在手机组装面12上,而手机2内部本身即具有相对应的电连接部位,亦即,拆除背盖的手机2本身即具有相对应的电连接部位,例如多个导电接点或弹簧连接器(Pogo pin),使手机2组装于手机背盖主体10时,能与电性连接部11电性连接。举例而言,手机2组装于手机背盖主体10时,手机2内部本身的电连接部位(例如弹簧连接器)能够接触于电性连接部11,藉此手机2能与手机背盖1电性连接。
[0058]折叠键盘20包括有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第一可挠片23、第二可挠片24及盖板25。第一板体21上设有第一键盘部211,第二板体22上设有第二键盘部221,第一可挠片23连接于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之间,使第一板体21及第二板体22可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盖合或展开。如图1所示,为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相对于彼此展开的状态,使第一键盘部211与第二键盘部221能显露于外以供使用者操作。如图3所示,为第二板体22相对于第一板体21盖合的状态,于此第二板体22是相对于第一板体21旋摆而叠置于第一板体21上。
[0059]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键盘部211、第二键盘部221可包括多个按键,用户可通过敲击第一键盘部211、第二键盘部221之按键而达到输入电子讯号的目的。
[0060]第一板体21更包括有侧边212,侧边212与第一可挠片23分别位于第一板体21之相邻两侧,第二可挠片24连接于侧边212与盖板25之间,使盖板25可选择性地相对于第一板体21盖合或展开,且盖板25是固定连接于手机背盖主体10。如第1、3图所示,为盖板25相对于第一板体21展开的状态。如图4所不,为盖板25相对于第一板体21盖合的状态,于此第二板体22是盖合于第一板体21上,盖板25再相对于第一板体21旋摆而叠置于第二板体22上。由于手机背盖1可折叠,于此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及盖板25可相互叠合,故可减少整体体积而便于携带与收纳,且第一键盘部211与第二键盘部221能够被包覆在第一板体21与第二板体22之间,达到防尘、防水与防撞等保护作用而增加使用寿命ο
[0061]如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中,盖板25是固定连接(例如黏着或热熔)于手机背盖主体10的背面13。因此,如图4所示,在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及盖板25相互叠合后,手机背盖主体10可位于盖板25与第二板体22之间,而达到进一步保护手机背盖主体10与手机2之优点。
[0062]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体21、第二板体22、第一可挠片23、第二可挠片24及盖板25整体的材质可为相同之可挠性的材质(例如皮革或橡胶)所制成,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