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7826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尤其是用于移开矿层以及在台阶状采掘带上水平推进开采时附带产生的尾矸,此时形成了一个随开采深度加大而向上相应逐渐变宽的开采漏斗。
在地面进行采矿作业时必须先剥离去位于矿层上方的地表层,接着运走矿层和尾矸,为此在所谓梯段上,也就是台阶状的采掘带上采掘矿物和剥离物。考虑到岩土的强度、机器装备以及生产经济等因素,梯段高度平均约达15m,同时为了排矸,在梯段之间开拓出了倾斜的平面作为运输通道。开采的矿层越深,那么由此形成的开采漏斗的向上扩宽约400-600的开口也就越大。通过打眼或爆破(硬岩、坚硬矿石)而采落的待开采材料以及矸石通常都用自卸式重载卡车从开采地点经过这布置于梯段之间的运输通道而被运送至地表。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形成了越来越长的盘弯道路,此时向上行驶的速度约达10km/h,向下约35km/h,这要求司机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且总是会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提出一种提升设备,使用此设备就能够将矿层或剥离物(或者尾矸)从几个方面来说都是更经济地排除或者排移开,并且能够适应继续推进的开采深度,运行可靠,而不需要较大的费用。
按照本发明,这个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在一台以地表漏斗边缘延伸至漏斗底部的倾斜提升机上具有一个可行驶载重卡车的移动平台,该平台至少通过一根钢丝绳与布置在地面的,缠绕上钢绳的提升机相连接。钢绳的上段和下段各自通过一个单独的钢绳滑轮,上段的绳端固定在提升平台上,而下段绳端则固定在一个配重上。由于这种倾斜提升机随着漏斗的斜角形成了到达底部的运输通道,因而就不再需要沿迂回线运输了,这样,一方面大大简化了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同时也减轻了卡车的负载。因为在漏斗底部装载的卡车只需要在那里停放在降下了的装备有车轮止动装置的移动平台上,然后无人驾驶地向上输送,到上面后再登上一个司机继续运输。因此可以实现一种很机动灵活而经济的变化交替,为此在漏斗底部可以使用与地表面时不同的司机。如在提升机中众所周知的配重总是与可移动平台反向运动的,尤其是在向上运输时,移动平台与装载的卡车组合一起,总重量很高,例如500t,因此只需要使净负载、载重卡车、移动平台和提升机的钢丝绳重量总和的一部分运动。此时最好单段运行,也就是说在其中一段使净负载移动,而在另一段里则使配重移动。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提出,在提升机前面连接有一个布置在钢丝绳段之间的转向滚轮或者用于每根钢绳的单独的滑轮,钢丝绳在上面缠绕后就退回到提升机,最好是戈培式(Typ Koepe)提升机的绳轮上。如果转向滚轮与提升机之间的布置距离最好是变化的话,那么这种布置就可以用作为钢丝绳库,用于运输行程加长时的钢绳储备。若起运底部更深了,因而由于相应的运输行程的加长而要求较长的钢丝绳,而其中总是有多根由于其重量大已在提升设备上配置好了,那么只需要使锚固在水泥地基上的转向滚轮松开并在预期的开采之后而马上确定的固定点处重新固定。直径例如为9m的转向滚轮的线性移动例如可以在一个滑动通道上进行,转向滚轮也可以由钢绳数所给定的单独滑轮组成。沿着滑动通道所产生的力例如由一台液压设备来承受。为了加快提升,还可以在开采漏斗里布置多个这样的倾斜提升机。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是使转向轮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布置,提升机的钢绳滚筒对每根钢绳都有两个沟槽使其双重缠绕。这样就可以使一种在采矿业中常用于提升装置的戈培式提升机能够用作这里的提升机,因为通过双重缠绕钢丝绳就可以以足够大的附着摩擦而在钢绳滚筒上转向,即使当需要提升的负荷很大时也可以带动钢丝绳,而当这样的戈培式提升机在通常的180°缠绕时,这就不太可能。由于双重缠绕,在两个沟槽上产生一个绳压力,通过该压力就阻止了当所运输的重量很大时钢绳的滑脱。另一种可选择的滚筒式提升机与之相比就不得不再做得很大,因此就比较昂贵,因为例如要并排缠绕多根700m长的钢丝绳。转向滚轮或单独的滑轮由于是倾斜布置,使钢丝绳能够一方面轴向地,另一方面倾斜地导入而实现双重缠绕。
有利的是使上段绳滑轮和下段绳滑轮相对于提升机的钢丝绳滚筒在垂直方向上偏置。上段绳和下段绳因而切向地绕上转向滚轮或者离开这滚轮,而不会影响经过这转向滚轮返回的钢丝绳的反向运动。
按照本发明另一种实施形式,为了在提升机上实现较大的钢绳缠绕并考虑到在输送车绳段和配重绳段之间的载荷比很大,为了保证在钢丝绳和绳环之间具有必须的摩擦力,建议上滑轮和下滑轮都相对提升机侧向偏置,也就是最好在相反方向偏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大约240°的包绕。从输送车来的钢绳经过上滑轮,然后以例如0.7°的微小偏转而接触到提升机上的摩擦衬板上。
因为提升机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滑轮的轴线并垂直于提升方向,但绳中心相对于上滑轮侧向滑移了,从而实现了钢丝绳的偏转。钢丝绳在提升机的绳环的沟槽里经过240°之后又以例如0.7°的角度离开,当然是向着相反侧,也就是向着下滑轮并继续向着配重运动。下滑轮的绳中心也相对于提升机稍有偏置。由于这种布置或偏置,在绳进入和离开的交叉点上就形成了一个距离,它足够使钢丝绳即使发生了在运行中不能排除的钢绳振动也不相互触碰。这个角度或者偏置量因而达到了钢绳正常运行的要求,但同时是足够小的,以便阻止钢绳的跳开或脱落。对于多绳设备来说也相同,此时这些单个的钢绳就以均匀的间距相互平行地布置在所有范围内。
这种微小的在滑轮上作为对顶角的离开角和进入角则可以抵消了,其方法是使滑轮轴线相应地在地基上倾斜地布置。钢绳中心的侧向滑移,一是在上滑轮和提升机之间,二是在提升机和下滑轮之间,这种滑移还可以进行补偿,就是使配重的重心相应不对称地与钢丝绳相连接。
另外一种可选择的提升机具有钢丝绳储备库以适应开采的向下延伸,这种提升机要求提升平台的机架或者配重都备有一个为每根钢绳都配的设计用于多重缠绕的卷绕滚筒。同时为了有足够的摩擦而设计的具有2×360°包绕的卷绕滚筒也提供了位置,用以对应于所想要的钢绳储备任意地继续卷绕。当卷绕滚筒的直径为3m,钢绳寿命为2年以及开采每年向下延伸约15m时,例如就还要3个绕卷的钢丝绳。在配重上布置这种钢绳储存卷绕滚筒会带来的优点将是,卷绕滚筒连同储备钢绳的重量可以同时作为配重部分被一起移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建议,使卷绕滚筒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设于支承框架内的公共轴上。因此需要时就能用简单的方式准备提供必须的钢绳储备。为此最好使卷绕滚筒可以由一个马达通过链条来驱动,钢绳储备的开卷当然要在钢丝绳无载状态下进行。
当采用多绳布置时每个卷绕滚筒(对倾斜提升机总体上来说有利的)都配置一个液压缸和一个调绳装置。因而有一个承载装置,它与卷绕滚筒的可旋转性相配合还能使钢丝绳再张紧,这可以借助于液压缸来达到。如同液压缸一样作用在相同的支承框架上的、在采矿界常用的调绳装置则使单个钢绳在张紧之后固定住。钢绳、液压缸和调绳装置都处在大致一个受力方向,因此卷绕滚筒的轴和驱动装置就卸载了。
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是使移动平台作成两部分结构,由一个提升机架和一个松动地放在其上面的卸车底板组成。这个措施提高了运输安全性,因为作成两部分结构就能使带有装载卡车的很大重量的卸车底板上、下总是保持在倾斜提升机的相同的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上,而装载时钢绳的加长或卸载时钢绳的缩短对卸车底板的高度位置不产生影响。在卸车底板的四角部位按本发明应设置卡爪啮入固定件,在其上面的和下面的监视位置的端位置上配置有在提升行程内按信号动作可以向内摆动的夹紧卡爪。一旦移动平台接到慢速运动状态,或者就在停车之前,所希望的端部位置可以通过终端开关或其它的电气监控装置来确定,那么夹紧卡爪就向内摆动到移动通道内,或者由上、或者由下啮入夹紧啮入固定件里,从而就不再能继续升起或降落了,即使在卸车底板的下终端位置上支承机架还超出该位置在不确定的运行中向下继续移动。
按照另一种设计方案在机架的四角部位布置了止动插销,它啮入到卸车底板里,在该底板上有与此对应配合的孔。这些插销固定住了平常是松动放置于机架上的卸车底板。
关于卡爪布置的一个优选建议就是在卸车底板的端部位置,在所有四个角上各配置两个机械学上独立的夹紧卡爪,其中一个从上面夹住卸车底板,另一个则从下面夹住。这样即使钢绳张力减小或者增大,如在卸载的或装载的卡车情况下,也能够使卸车底板总是确定地或者与上面夹住的或者与下面夹住的夹紧卡爪相接触。
如果有利地使所有八个上面的或者破折号在带有卸车底板的倾斜提升机的下面端部位置-这八个下面的卡爪同时加上一个用于向外摆动的控制信号,那么在有控制信号时,被卸车底板加载的卡爪也就松开,这些卡爪由于至少与卸车底板形成摩擦锁合的连接就不可能向外摆动了,因为液压缸的力不足以克服摩擦连接和/或形状连接。也就是,当机架与卸车底板在运动中偏离,并且因此而松开各自四个加载有重量的卡爪时总是会发生这种情况,因而根据所有的控制信号也就能够使这些卡爪向外摆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见权利要求书和随后的说明,其中对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图示为

图1一个剖开的倾斜提升机的侧视图;图2作为图1所示倾斜提升机的布置于地表部分的细节,以原理图表示钢绳转向采用了串接于提升机钢绳滚筒的转向滚轮,它们具有很明显夸张表示的直径差别;图3沿着图2中线III-III的一个剖视图,夸张表示了倾斜位置,以及提升机钢绳滚筒和转向滚轮的明显不同的直径差别;图4图3中用X表示的提升机钢绳滚筒上圆圈内部位的局部详图;图5为清楚起见,用夸大表示的倾斜位置表示了布置在倾斜提升机地基上的转向滚轮的细节情况;图6图5中用X标志的用点划线圈起的部位的剖面图;图7图1侧视图中倾斜提升机的布置于地表面上的部分的放大图,它具有当开采水平向下延伸后相对于其初始位置而必须移动的转向滚轮;图8倾斜提升机的由一个支承机架和一个卸车底板所组成的两部分结构移动平台的局部侧视图;图9按图8所示移动平台的机架的前视图,其中表示出了组合在里面的卷绕滚筒钢丝绳储存库;图10以侧视图表示的图8中一个配置于卷绕滚筒钢丝绳储存库的承载装置;图11以侧视图表示了在倾斜提升机的上端部布置的卡爪,图示正处于啮入卸车底板内的安全制动位置;图12图11中啮合入的卡爪的前视图;图13支承机架的局部图,表示布置于所有四角部位的止动插销之一,正处于啮入卸车底板的位置上图14按图11所示实施形式的相应说明,具有与此相对应的卸车底板,但在其上端部位置(如图所示)和下端部位置的所有四角上分别都配置有两个卡爪;图15按图2所示钢丝绳转向原理图的细节的相应说明,与此相对的是在前面没有连接转向滚轮,而具有相对于提升机侧向偏置的滑轮;
图16夸大表示的按图15提升机细节部分的俯视图,表示了各自以一个角度导入和导出的钢丝绳的活动变化情况;图17多绳提升设备的俯视图,表示了按图15的16原理的一种钢丝绳活动变化情况。
图1表示了布置在开采漏斗1里的倾斜提升机2,必要时可以有多台这样同样形式的提升机。该提升机形成于水泥地基3上,并从地表4一直延伸到漏斗底部5,在实施例中该底部位于离地表4大约100m的深度处。倾角α约为50°的倾斜输送机或倾斜提升机2具有一个移动平台6和一个配重7,它们通过钢丝绳8至8n沿相反方向运动,其中绳端一侧固定在移动平台6上,另一侧固定在配重7上。钢绳8至8n经过滑轮9或10运动并包围住一台位于地面的提升机12的钢绳滚筒11,此外它们还通过一个位于上下绳段13或14之间布置的转向滚轮转向,并反向运动地被送回钢绳滚筒11。移动平台6在确保安全的位置上支承了一辆载重卡车16,按图1所示该车辆已从漏斗底部5装载了开采物向上运输,因此配重7就位于向着漏斗底部5的下部位置上。移动平台6和配重7在运动时靠轮子17在铺设在倾斜地基上的运行轨道18(见图7)上运行。
接在提升机12的钢绳滚筒11前的转向滚筒15——它也可以由每根钢丝绳8至8n的单个滑轮组成——一方面用于提高在钢绳滚筒11上的摩擦力,该滚筒也就由每根钢丝绳8至8n双重缠绕了。为此转向滚筒15在地基3上倾斜于水平面H设置(见图3至5)。以相对钢绳滚筒11垂直向上偏置的滑轮9切向转向钢绳滚筒11的钢绳8至8n——在图3和5中为简化起见仅表示了一个钢绳衬板19,其上面有一个沟槽用于接纳一根钢丝绳8,但事实上根据设备的要求有多根钢丝绳8至8n-在钢绳滚筒11上第一次缠绕之后经过转向滚筒15,这个滚筒15既在倾斜上又在轴向上使钢绳8-8n转向,因而对每根钢绳8至8n都作成各有两个沟槽19a,19b(见图4)的钢绳滚筒11-在图3也为了简化起见仅表示了钢绳8的两个沟槽19a,19b-被每根钢绳8至8n所缠绕。
经过滑轮9导入的钢绳8,然后按图2所示的符号a1绕上钢绳滚筒11,在滚筒11上缠绕180°之后按b1运动至转向滚筒15,并从滚筒15缠绕180°之后按b2返回至钢绳滚筒11,然后在钢绳滚筒11上另外再缠绕180°后按a2所示绕上滑轮10,其中,该运转的钢绳下段14固定到配重7上(见图1)。图3表示了钢绳滚筒11上一个是以滑轮9来的,另一个是从转向滚筒15来的钢绳8的导入点20和21,以及钢丝绳8向转向滚筒的导出点22或向滑轮10的导出点23,而在转向滚筒15上以提升机钢绳滚筒11来的导入点用24表示,向钢绳滚筒11的导出点用25表示。
转向滚筒15另一方面可以用作为钢绳储存库。为此目的可以使转向滚筒15至钢绳滚筒11的距离改变,如图7所示,由此当开采深度加大而需要较大的钢绳长度时可以使转向滚筒15以位置II移到位置I处并因而移至离钢绳滚筒11的很短的距离,这样对应于两倍偏移尺寸的较大的钢绳长度就可供使用。水泥地基3一开始就设有必要的固定点,如所示的位置I和II。因而只需要松开转向滚筒15的锚固并使转向滚筒15移至新的位置,然后在这位置上再借助于例如螺栓紧固件被固定住。为了在松开锚固后抬起转向滚筒15,在水泥地基3上布置了液压管路26(见图5和6),它们可与一个未表示出的压力介质源相连。然后转向滚筒15连同其轴承座27就能够在一个滑动轨道上移动至其新的安装位置。所必须的力例如可由液压施加。
钢绳储存库的另一种方案见图8所示。那里,在一个布置于支承框架28里的公共轴29上可旋转地支承有多个卷绕滚筒30,其中卷绕滚筒30的数量取决于现有的钢绳8至8n的数量(见图9)。带有卷绕滚筒30的支承框架28布置在两部分结构的移动平台6的提升机架31中,两部分结构的移动平台6也就是还具有一个松动放置于提升机架31上的卸车底板32。若不是这样则卷绕绳库也可以设置在配重上。卷绕滚筒30的宽度设计对应于所需要的钢绳储备量,以便允许所属的钢丝绳8能够实现多重缠绕,如图9中例如对于各个位于外面的卷绕滚筒30所示。为使所必需的钢绳储备展开,给卷绕滚筒30配置了一个由马达33加载的链式驱动装置34。此外在卷绕滚筒装置上还作用有一个承载装置35,它包括一个液压缸36用于对钢绳8至8n再拉紧,还有一个作用在该相同支座上的调绳装置37(见图10),用此装置能使钢绳8至8n在缩短的长度上固定并使轴29和驱动装置33,34卸载。如图10详细表示的那样,调绳装置37和液压缸36经过连板38或39铰接于卷绕滚筒30,该滚筒具有位于一个分度圆上的孔40或41,它们既用于调绳装置37的连板38,也用于液压缸36的连板39,因此通过改变连板38或39的铰接点就能够缩短钢绳8至8n。
为使卸车底板32固定在移动平台6的提升机架31上,在机架31所有的角上都布置了一个在图13中表示用于一个角部位的止动插销42。该插销在倾斜提升机的运动方向上啮合入卸车底板32的互补孔43里,并使底板32位置准备地固定在提升机架31上。移动平台6作成两部分结构式所具有的优点是上面具有装载卡车16的静止载荷的卸车底板32总是能保持准确的位置,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为此目的在卸车底板32的四角部位上都布置了卡爪固定件44(也见图8),为此固定件44在上部和下部的各自监控位置的终端配置了图11所示的卡爪45,当达到终端位置时借助于调整油缸46以信号操作地使其向内摆动到提升通道内,如对于图11所示,上面的一个卡爪45就啮入到各自的上部的固定件44(见图12),或者在下部位置上图11为简化起见用点划线简化表示了同样地在下面有卡爪47-啮入,并阻止了卸车底板32在上面移出这个位置。
图14表示了图11所示卡爪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它用于准确地对卸车底板32的上、下终端位置定位。这里在卸车底板的所有四角各配有两个表示在角部位的卡爪45a、45b。卡爪45a、45b虽然借助于调整油缸46可以相互在机械方面独立地加载,但所有八个上卡爪或所有八个下卡爪在达到各自终端位置以固定卸车底板32时则借助于一个未表示出的信号设备同时被控制用于装卸载,从而就一起向里回转,直到这些卡爪啮入卸车底板32上的对应于这些卡爪设置的凹槽里(见图12)。
因此对于卡爪45a,45b就能够达到以下的,分别对于卸车底板32的上、下终端位置所述的作用方式。
上终端位置由载重卡车施加了载荷的卸车底板32借助于信号设备而停在规定的位置上。所有八个卡爪都同时被控制并向内摆动。在这位置上卸车底板32理论上可以向上或向下运动少许几个厘米(见图14),直至其接触于上卡爪或下卡爪45a或45b。
当载重卡车离开此卸车底板之后,由于钢绳张力减小,卸车底板32将靠到从上面围住的卡爪45b上。紧接着再对卸车底板32加载。钢绳由此又加大了张力。通过这种张力卸车底板32又能够与卡爪45b脱开接触,因而所有八个卡爪45a,45b都松开。
重新加载也可能较小,从而使卸车底板32和从上面围卡住的卡爪45b之间仍保持接触。所有八个卡爪45a,45b同时都得到控制以向外摆动。从下面围卡住卸车底板32的卡爪45a就都松开并立即向外摆动开。但从上面围卡住卸车底板32的卡爪45b不能摆动离开,因为至少与卸车底板有一个摩擦连接。对于这种工况的先决条件是,由液压缸46所产生的力很小,因而它不会抵消在卡爪45b和卸车底板32之间的摩擦连接和力连接。
接着使提升机架和卸车底板32向下运动。通过此运动使得卸车底板32和从上面围卡住的卡爪45b之间的连接松开,然后这些卡爪也就能向外摆动离开,因为相应的信号仍然存在着。
下终端位置借助于信号设备使卸车底板32停在一个规定的位置上。所有八个卡爪45a,45b同时受到控制向内摆动。在这位置上卸车底板32理论上可以向上或向下运动几个厘米,直至它与卡爪碰上。提升机架然后稍为继续向下移动,从而使卸车底板32和机架之间松开接触。卸车底板置于下卡爪45a上。
在此位置使卸车底板32卸载再重新加载。紧接着使其一直置于从下部围卡住的卡爪45a上。这样所有八个卡爪就都收到信号要向外摆动离开。从上面围卡住的卡爪45b可以立即向外摆动离开,而从下面围卡住的卡爪45a仍向内摆动,因为液压力小于在卸车底板和卡爪之间由摩擦连接或力连接而产生的力。
然后再使提升机架向上运动,从而使卸车底板32重新放置并通过止动插销42(见图13)而固定在提升机架上。随后提升行程的增加就使以下面围卡住的卡爪松开并同样向外摆动离开。通过所述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对上部或下部终端位置上卡爪45a,45b的简单而同时的控制。尽管如此,也使卸车底板32可靠地固定在各自的终端位置上。
对于在图15至17中所示的提升机12的布置中的上部或下部滑轮9、10来说,在提升机12上达到了约240°的缠绕,因而产生较小的钢绳张力,但还是在容绳装置或由其所支承的钢丝绳衬板19(见图16)和各根钢绳8至8n之间存在有足够高的摩擦力。此外,滑轮9、10稍稍向外偏置于配有钢绳滚筒11的提升机12,如由图17可见。以提升车或移动平台6(见图1)来的钢绳8-或者按图17的多绳设备为8a至8n-因而经过上部滑轮9以一个小角度48导入到提升机12的摩擦衬板19上,并相反地以一个同样的角度49从这里再导出至下部滑轮10(见图16)或者至与该绳端连接的配重7(见图1)。在各个导入和导出钢绳8a或8a至8n的交叉点50上由于这种布置而形成了一个足够大的钢绳间距51(见图16),它使钢绳8或8a至8n排除了发生接触。
权利要求
1.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尤其是用于将水平推进的、在台阶状采掘带上开采时产生的矿层和尾矸排移开,其中形成了一个随开采深度加大而向上相应逐渐扩展的开采漏斗,其特征在于,在一台从地表面(4)上的开采漏斗(1)边缘处延伸至漏斗底部(5)的倾斜提升机(2)上具有一个可行使载重卡车(16)的移动平台(6),该平台至少经过一根钢丝绳(8至8n)与布置在地面(4)的缠绕有钢绳(8至8n)的提升机(12)相连接,其中钢绳的上段(13)和下段(14)各自经过一个单独的钢绳滑轮(9;10),上段的绳端固定在提升平台(6)上,而下段绳端则固定在一个配重(7)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12)前连有一个置于钢绳段(13,14)之间的转向滚筒(15),或者对每根钢绳(8至8n)来说是单独的滑轮,经过这些滑轮使钢绳(8至8n)在缠绕后返回到钢绳滚筒(11)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向滚轮(15)相对水平面为倾斜布置,而且提升机(12)的钢绳滚筒(11)对于每根钢绳(8至8n)都有两个沟槽(19a,19b)用于双重缠绕。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上下段钢绳滑轮(9;10)相对于提升机(12)的钢绳滚筒(11)在垂直方向上偏置。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向滚轮(15)至提升机(12)具有可变的布置距离。
6.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上、下滑轮(9、10)相对提升机(12)为侧向偏置的。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滑轮(9,10)为相互反向偏置。
8.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平台(6)的提升机架(31)或配重(7)都有附装于每根钢绳(8至8n)上的用于多重缠绕的一个卷绕滚筒(30)。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卷绕滚筒(30)是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布置于一个支承框架(28)里的公共轴(29)上。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卷绕滚筒(30)配有一个液压缸(36)和一个调绳装置(37)。
11.按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卷绕滚筒(30)可由一个马达(33)通过一根链条(34)驱动。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平台(6)作成两部分结构式的,它由一个机架(31)和一个松开放置于其上面的卸车底板(32)组成。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架(31)的四角部位上布置了在倾斜提升设备的提升方向上啮合入卸车底板(32)的止动插销(42)。
14.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在卸车底板(32)的四角部位布置了卡爪啮入固定件(44),它们在上、下监控位置的终端位置都配有可依信号操作地向内摆动进入提升通道的卡爪(45)。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卸车底板(32)的终端位置在所有四角各配有两个机械学上独立的卡爪(45a,45b),其中一个在上面卡住卸车底板(32),另一个则在下面卡住。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八个上部的或八个下部的卡爪(45a,45b)同时地受一个控制信号作用而向外摆动离开。
全文摘要
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尤其用于将水平推进的在台阶状采掘带上开采时产生的矿层和尾矸排移开,形成一个随开采深度加大而向上相应逐渐扩展的开采漏斗。该设备能够更经济地排除或排移开剥离物或尾矸,适应继续推进的开采深度,运行可靠费用不大。该设备具有一台从开采漏斗边缘一直延伸至漏斗底部的倾斜提升机,该提升机上有一个可驶行载重卡车的移动平台,它至少经过一根钢丝绳与一台布置在地面的缠绕有钢丝绳的提升机相连接。
文档编号B66B9/06GK1269324SQ0010165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2日
发明者W·伊森伯格, P·-G·吕蒂克, F·罗尔曼, W·施勒德, W·舒伯特, K·辛米希 申请人:斯玛特兰斯普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