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硅炉用把持器和铜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9933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业硅炉用把持器和铜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硅炉所用设备,特别涉及工业硅炉用把持器和铜瓦装置。
迄今为止,工业硅炉都套用自培电极铁合金炉的模式,设置把持器和铜瓦长而笨重,其下端到高温料面的距离只有200~300mm。该装置的主要缺点是水圈与铜瓦长期工作在高温区,易损坏,且维修条件恶劣,影响炉子作业率。铜瓦对电极的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并无改善,且耗铜量大,铜件的功率损失明显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淘汰传统工业硅炉的老式装置,提供一种氧化减小,节能、节水、节铜材,损失率大大降低的工业硅炉用的新型把持器和铜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电极(1)上设有烟罩(6),在烟罩(6)的上面设有铜瓦(2)、导电铜管(3)、水圈(5),在水圈(5)上设有隔磁板(4)。该隔磁板(4)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水圈(5)轴向的两侧,隔磁板(4)可选用奥氏体不锈钢。
铜瓦(2)下沿距料面(7)的高度H为2300~2500mm。本实用新型电极和铜瓦的接触电流密度控制在6~8A/cm2之间,使铜瓦(2)与电极(1)的接触面积为原有铜瓦的一半左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电极把持器及铜瓦改型变小并进行有效隔磁处理,将整个装置放置在矮烟罩之上,使整体远离料面高温区,氧化减小,损失率大大降低,安装维修方便,节能、节水、节铜材,炉子作业率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极1、铜瓦2、导电铜管3、水圈5、矮烟罩6构成。铜瓦2、导电铜管3、水圈5均设置在矮烟罩6的上面。铜瓦2被水圈5紧固在电极1上。三根导电铜管3分别与三块铜瓦2连接。在水圈5上还设有隔磁板4,该隔磁板4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水圈5轴向的两侧,隔磁板4可选用奥氏体不锈钢。
正常生产情况下,铜瓦2下沿距料面7的高度H为2300~2500mm。传统模式均按电极和铜瓦的接触电流密度不大于3.5A/cm2选取,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和铜瓦的接触电流密度可控制在6~8A/cm2之间,这样一来可使铜瓦2与电极的接触面积比原有的铜瓦减少一半左右,故铜材明显节省。
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硅炉用把持器和铜瓦装置,在电极(1)上设有烟罩(6),在烟罩(6)内设有铜瓦(2)、导电铜管(3)、水圈(5),其特征在于将铜瓦(2)、导电铜管(3)、水圈(5)设置在烟罩(6)之上,在水圈(5)上设有隔磁板(4)。
2.根据权利1所述的把持器和铜瓦装置,其特征在于铜瓦(2)下沿距料面(7)为2300~2500mm。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把持器和铜瓦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磁板(4)为两块,且对称设置在水圈(5)轴向的两侧,隔磁板(4)可选用奥氏体不锈钢。
4.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把持器和铜瓦装置,其特征在于铜瓦(2)与电极(1)的接触面积只是原有铜瓦的一半左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硅炉用把持器和铜瓦装置。在电极(1)上设有烟罩(6),在烟罩(6)的上面设有铜瓦(2)、导电铜管(3)、水圈(5),在水圈(5)上设有隔磁板(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电极把持器及铜瓦改型变小并进行有效隔磁处理,将整个装置放置在矮烟罩之上,使整体远离料面高温区,氧化减小,损失率大大降低,安装维修方便,节能、节水、节铜材,炉子作业率提高。
文档编号H05B7/00GK2483934SQ0124042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1日
发明者俞景禄, 王忠涛, 池延斌, 巨建涛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