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759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模块可上下及前后移动于平台部上的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桌上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而言,桌上型计算机至少包括一计算机主机及一计算机屏幕,且计算机屏幕包括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屏幕及平面显示器。由于平面显示器具有阴极射线管屏幕所没有的轻薄短小、无辐射及画面柔和等优点,更让平面显示器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屏幕的市场占有率,并普遍地成为现代人所使用的计算机屏幕。
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其分别绘示的是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在图1A及图1B中,平面显示器10至少包括平台部12、支撑部14、摆动部16及显示器模块18。显示器模块18具有一正面18a、一背面18b及一显示面板20,显示面板20配置于显示器模块18的正面18a上,用以显示画面,且显示器面板20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 panel,LCD panel)。支撑部14的底端与平台部12的一端连接,而支撑部14倾斜地配置于平台部12上,且支撑部14及平台部12通常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摆动部16以可摆动的方式配置于支撑部14的顶端上,用以与显示器模块18的背面18b连接。摆动部16的底端通过一枢轴结构28与支撑部14的顶端轴向连接,使得显示器模块18及摆动部16可以沿着图1B的箭头50的方向同步地前后摆动。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可以依其个人喜好而调整显示器模块18的倾斜角度。
美中不足的是,当使用者要拉近或推远显示器模块18以调整视线距离时,使用者必须搬动整台笨重的平面显示器10,相当费力。甚至,传统的显示器模块10只能前后摆动,并不能在平台部12上上下移动。导致使用者必须调整自己的视线高度及角度,才可目视到显示面板20所显示的画面,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可以让使用者在平台部上上下及前后移动显示器模块,本发明利于使用者容易地拉近或推远显示器模块以调整视线距离,也利于使用者上下移动显示器模块,以适合于使用者视线高度及角度,与传统必须搬运整台平面显示器来调整视线距离的方式相比,本发明确实具有相当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平面显示器。平面显示器包括一平台部、一支撑部、一悬臂部及一显示器模块。支撑部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与一支撑部第二端,支撑部第一端与平台部轴向枢接,使支撑部可相对平台部转动。悬臂部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与一悬臂部第二端,悬臂部第一端与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悬臂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支撑部相接上。显示器模块与悬臂部第二端连接,显示器模块通过支撑部的转动而相对平台部前后移动,且显示器模块以一滑动的方式相对悬臂部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提出一种平面显示器。平面显示器包括一平台部、一支撑部、一悬臂部、一承载部及一显示器模块。支撑部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与一支撑部第二端,支撑部第一端与平台部轴向枢接,使支撑部可相对平台部转动。悬臂部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与一悬臂部第二端,悬臂部第一端与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悬臂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支撑部相接上。承载板具有一承载板正面及一承载板背面,承载板背面与悬臂部第二端连接,承载板可与悬臂部同步摆动。显示器模块与承载板正面连接,显示器模块通过支撑部的转动而相对平台部前后移动,且显示器模块以一滑动的方式相对承载板上下移动。


图1A及图1B分别为传统的平面显示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图2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平面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平面显示器的侧视图;图3A为本发明的悬臂部及滑槽以一连接方式相连状态的部分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yz平面为剖面线且由x方向所视的部分剖视图;图4A为本发明的悬臂部及滑槽以另一连接方式相连状态的部分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xz平面为剖面线且由-y方向所视的部分剖视图;图5A及图5B为本发明的显示器模块位于二不同高度时的侧视图;图6A及图6B为本发明的显示器模块位于二不同视线距离时的侧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平面显示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请参照图2A及图2B,其分别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平面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及侧视图。在图2A及图2B中,平面显示器110至少包括平台部112、支撑部114、显示器模块118、悬臂部116a、116b。显示器模块118具有一正面118a及一背面118b。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悬臂部116a、116b,但可依照不同需求,设计仅具有单一个悬臂部或多个悬臂部的平面显示器也可。也就是说,悬臂部的数量可视需求而增减,并不限定如图2A中所显示的数量。如图2B所示,本发明可在显示器模块118的正面118a上配置一显示面板120,显示面板120用以显示画面。支撑部114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及一支撑部第二端,支撑部第一端与平台部112轴向枢接,使支撑部114可以沿着图2B的箭头150的方向相对平台部112摆动。此外,本发明利用一第一枢轴结构142来连接支撑部114及平台部112,使得支撑部114以第一枢轴结构142为轴心而相对平台部112摆动。当使用者的施力大于第一枢轴结构142的扭力时,支撑部114将可以摆动;当施力被移除时,第一枢轴结构142可以使得支撑部114固定在平台部112上,并呈现至少一倾斜角度于平台部112上。
悬臂部116a、116b各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及一悬臂部第二端,悬臂部116a、116b的悬臂部第一端是相互隔开地与支撑部114的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悬臂部116a、116b以可沿着图2B的箭头160的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支撑部114相接上。一第二枢轴结构144连接支撑部114和悬臂部116a及116b,悬臂部116a、116b是以第二枢轴结构144为轴心而转动在支撑部114上。当使用者的施力大于第二枢轴结构144的扭力时,悬臂部116a、116b将可以摆动;当施力被移除时,第二枢轴结构144可以使得悬臂部116a、116b固定在支撑部114上,此时,悬臂部116a、116b和支撑部114形成对应的夹角。
显示器模块118的背面118b是与悬臂部116a、116b的悬臂部第二端连接。显示器模块118通过支撑部114的转动而相对平台部112前后移动。显示器模块118也以一滑动的方式沿着图2B的箭头170的方向相对于悬臂部116a、116b上下移动。此外,显示器模块118也通过悬臂部116a、116b的摆动,相对于平台部112呈一倾斜角度。
滑槽132a、132b配置于显示器模块118的背面118b上,滑槽132a、132b用以分别与悬臂部116a、116b对应且连接,使得显示器模块118可以相对悬臂部116a、116b上下滑动。至于悬臂部116a、116b如何与对应的滑槽132a、132b配合以达到上述的显示器模块118的滑动效果,本发明将以二个例子

如下,并以悬臂部116a及滑槽132a为例作说明。
请参照图3A及图3B,图3A为本发明的悬臂部及滑槽以一连接方式相连时的状态的部分示意图,而图3B为图3A的yz平面为剖面线且由x方向所视的部分剖视图。在图3A中,悬臂部116a具有一凹槽162、一弹簧166及一第一卡勾163,凹槽162与滑槽132a相对。此第一卡勾163位于凹槽162的开口旁。一第二卡勾164位于滑槽132a的开口旁,此第二卡勾164用以与此第一卡勾163抵接。本发明还包括弹片165及钢珠167,弹片165配置于滑槽132a中。弹片165具有数个突出部165a,这些突出部165a沿着滑槽132a的延伸方向排列。钢珠167配置于弹片165及弹簧166之间,用以固定图2B的显示器模块118于一预定位置。当图2B的显示器模块118被一外力驱使而沿着图3A的箭头650的方向在悬臂部116a上滑动时,钢珠167可在弹片165上滑动,又如图3B所示。当此外力被移除,且钢珠167卡合于相邻两突出部165a之间时,图2B的显示器模块118即固定于此预定位置。
请同时参照图4A及图4B,图4A为本发明的悬臂部及滑槽以另一连接方式相连时的状态的部分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xz平面为剖面线且由-y方向所视的部分剖视图。在图4A及图4B中,悬臂部116a具有一第一卡勾173、弹性体177、178。滑槽132a具有第二卡勾174、槽壁175、176。此第二卡勾174与此第一卡勾173抵接,弹性体177及178分别与槽壁175及176接触。当图2B的显示器模块118被一外力驱使而沿着图4A的箭头750的方向在悬臂部116a上滑动时,弹性体177及178可沿着图4B的箭头750分别滑动于槽壁175及176上。当此外力被移除时,弹性体177及178分别与与槽壁175及176抵接,用以将图2B的显示器模块118固定在一预定位置。
当使用者觉得显示器模块118的高度太低时,如图5A所示,在使用者与显示器模块118保持不变的视线距离下,使用者可以施力于显示器模块118上,使得显示器模块118可以沿着图5A的箭头450的方向滑动。利用悬臂部116a、116b与滑槽132a、132b,可以调高显示器模块118的高度,如图5B所示。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迅速调整到所需要的显示器模块118的高度,而不改变使用者与显示器模块的距离,省去使用者调整自己的视线及视角的麻烦。
当使用者觉得显示器模块118太靠近时,如图6A所示,首先,使用者可以推动支撑部114,使得支撑部114沿着图6A的箭头550的方向摆动。接着,当支撑部114摆动到一适当位置时,可符合使用者与显示器模块118所需的距离。之后,使用者可以施力于显示器模块118上,使得显示器模块118可以沿着图6A的箭头560的方向向下滑动,以调低显示器模块118的高度,以恢复到使用者对显示器模块原有的视线,如图6B所示。也就是说,原本显示器模块118与平台部112之间具有一高度H,当通过支撑部114的转动,使显示器模块118与平台部112的距离由一第一距离移动至一第二距离时,显示器模块118相对悬臂部116a、116b滑动而保持高度H不变。在维持显示器模块118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将显示器模块118推远或拉近。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以迅速调整到其与显示器模块118之间的视线距离,而不需要像传统的平面显示器必须整台被搬动、且需同时调整角度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视线高度与距离。
实施例二请参照图7,其绘示的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平面显示器的侧视图。在图7中,平面显示器810包括平台部812、支撑部814、至少一悬臂部816、承载部855及显示器模块818。显示器模块818具有一正面818a及一背面818b,显示面板820配置在显示器模块818的正面818a上。支撑部814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及一支撑部第二端,支撑部814的支撑部第一端可通过第一枢轴结构842与平台部812轴向枢接,使支撑部814沿着图7的箭头850的方向相对平台部812转动。
悬臂部816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及一悬臂部第二端,悬臂部816的悬臂部第一端通过第二枢轴结构844与支撑部814的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悬臂部816以沿着图7的箭头860的方向转动的方式与支撑部814相接上。承载部855具有一承载板正面855a及一承载板背面855b,承载板背面855b与悬臂部816的悬臂部第二端连接,承载板855可与悬臂部816同步摆动。显示器模块818具有一正面818a及一背面818b,显示器模块818的正面818a配置有显示面板820,显示器模块818的背面818b与承载板正面855a连接。显示器模块818通过支撑部814的转动而相对于平台部812前后移动,且显示器模块818以一可沿着图7的箭头870的方向滑动的方式相对于承载板855上下移动。
平面显示器810还包括一滑动部845及一滑槽832,滑动部845配置于显示器模块818的背面818b,滑槽832配置于承载板正面855a,滑动部845与滑槽832相对。滑动部845及滑槽832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同图3A~图3B中及图4A~图4B中所示的悬臂部116a及滑槽132a之间的连接方式,说明如下。
例如,滑槽832具有一槽壁,滑动部845具有一弹性体,其与槽壁接触。当显示器模块818被一外力驱使而滑动于承载板855上时,弹性体可滑动于槽壁上。当外力被移除时,弹性体与槽壁抵接,用以将显示器模块818固定于一预定位置。此外,滑动部845具有一第一卡勾,滑槽832具有一第二卡勾,第二卡勾与第一卡勾抵接,类似图4A所示,在此不在赘述。
另外,滑动部845可包括一凹槽与一弹簧,弹簧配置在凹槽中。平面显示器810还包括弹片及钢珠,弹片配置在滑槽中,钢珠配置于弹片及滑动部845的弹簧间,用以将显示器模块818固定于一预定位置。弹片具有数个突出部,这些突出部沿着滑槽832的延伸方向排列。当显示器模块818被一外力驱使而滑动于承载板855上时,钢珠可滑动于弹片上。当外力被移除,且钢珠卡合在相邻两突出部之间时,显示器模块818即固定于预定位置。滑动部845的凹槽具有一第一开口,滑槽832具有一第二开口,平面显示器818还包括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第一卡勾位于第一开口旁,第二卡勾位于第二开口旁,第二卡勾用以与第一卡勾抵接。类似图3A以及图3B所示,在此不在赘述。
若原本显示器模块818与平台部812之间具有一高度,当通过支撑部814的转动,使显示器模块818与平台部812的距离由一第一距离移动至一第二距离时,显示器模块818相对承载板855滑动而保持高度不变。另外,显示器模块818可通过承载板855及悬臂部816的同步摆动,相对于平台部812呈一倾斜角度。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平面显示器,可以让使用者在平台部上上下及前后移动显示器模块。本发明利于使用者容易地拉近或推远显示器模块以调整视线距离,也利于使用者上下移动显示器模块,以适合于使用者视线高度及角度。与传统必须搬运整台平面显示器来调整视线距离的方式相较,本发明确实具有相当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显示器,至少包括一平台部;一支撑部,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与一支撑部第二端,该支撑部第一端与该平台部轴向枢接,使该支撑部可相对该平台部转动;一悬臂部,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与一悬臂部第二端,该悬臂部第一端与该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该悬臂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该支撑部相接;以及一显示器模块,与该悬臂部第二端连接,该显示器模块通过该支撑部的转动而相对该平台部前后移动,且该显示器模块以一滑动的方式相对该悬臂部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模块与该平台部之间具有一高度,当通过该支撑部的转动,使该显示器模块与该平台部的距离由一第一距离移动至一第二距离时,该显示器模块是相对该悬臂部滑动而保持该高度不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模块是通过该悬臂部的摆动,相对于该平台部呈一倾斜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悬臂部具有一凹槽与一弹簧,该弹簧配置于该凹槽中,该平面显示器还包括一滑槽,配置于该显示器模块的一背面,该滑槽与该凹槽相对;一弹片,配置于该滑槽中;以及一钢珠,配置于该弹片及该弹簧之间,用以固定该显示器模块于一预定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弹片具有多个突出部,这些突出部是沿着该滑槽的延伸方向排列,当该显示器模块被一外力驱使而滑动于该悬臂部上时,该钢珠可在该弹片上滑动;当该外力被移除,且该钢珠卡合于相邻两该突出部之间时,该显示器模块即固定于该预定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悬臂部的该凹槽具有一第一开口,该滑槽具有一第二开口,该平面显示器还包括一第一卡勾,位于该第一开口旁;以及一第二卡勾,位于该第二开口旁,该第二卡勾用以与该第一卡勾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模块设有一滑槽,该滑槽具有一槽壁,该悬臂部具有一弹性体,与该槽壁接触,当该显示器模块被一外力驱使滑动于该悬臂部上时,该弹性体可在该槽壁上滑动;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弹性体与该槽壁抵接,用以固定该显示器模块于一预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悬臂部具有一第一卡勾,该滑槽具有一第二卡勾,该第二卡勾与该第一卡勾抵接。
9.一种平面显示器,至少包括一平台部;一支撑部,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与一支撑部第二端,该支撑部第一端与该平台部轴向枢接,使该支撑部可相对该平台部转动;一悬臂部,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与一悬臂部第二端,该悬臂部第一端与该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该悬臂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该支撑部相接上;一承载板,具有一承载板正面及一承载板背面,该承载板背面与该悬臂部第二端连接,该承载板可与该悬臂部同步摆动;以及一显示器模块,与该承载板正面连接,该显示器模块通过该支撑部的转动而相对该平台部前后移动,且该显示器模块以一滑动的方式相对该承载板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模块与该平台部之间具有一高度,当通过该支撑部的转动,使该显示器模块与该平台部的距离由一第一距离移动至一第二距离时,该显示器模块相对该承载板滑动而保持该高度不变。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模块通过该承载板及该悬臂部的同步摆动,相对于该平台部呈一倾斜角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显示器,还包括一滑动部,设置于该显示器模块的一背面,该滑动部包括一凹槽与一弹簧,该弹簧配置于该凹槽中;一滑槽,配置于该承载板正面,该滑槽与该滑动部的该凹槽相对;一弹片,配置于该滑槽中;以及一钢珠,配置于该弹片及该滑动部的该弹簧间,用以将该显示器模块固定于一预定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弹片具有多个突出部,这些突出部是沿着该滑槽的延伸方向排列,当该显示器模块被一外力驱使而在该承载板上滑动时,该钢珠可在该弹片上滑动;当该外力被移除,且该钢珠卡合于相邻两该突出部之间时,该显示器模块即固定于该预定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滑动部的该凹槽具有一第一开口,该滑槽具有一第二开口,该平面显示器还包括一第一卡勾,位于该第一开口旁;以及一第二卡勾,位于该第二开口旁,该第二卡勾用以与该第一卡勾抵接。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承载板设有一滑槽,该滑槽具有一槽壁;该显示器模块设有一滑动部,该滑动部具有一弹性体,与该槽壁接触;当该显示器模块被一外力驱使而在该承载板上滑动时,该弹性体可在该槽壁上滑动;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弹性体与该槽壁抵接,用以将该显示器模块固定于一预定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滑动部具有一第一卡勾,该滑槽具有一第二卡勾,该第二卡勾与该第一卡勾抵接。
全文摘要
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一平台部、一支撑部、一悬臂部及一显示器模块。支撑部具有一支撑部第一端与一支撑部第二端,支撑部第一端与平台部轴向枢接,使支撑部可相对平台部转动。悬臂部具有一悬臂部第一端与一悬臂部第二端,悬臂部第一端与支撑部第二端轴向枢接,使悬臂部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支撑部相接。显示器模块与悬臂部第二端连接,显示器模块通过支撑部的转动而相对平台部前后移动,且显示器模块以一滑动的方式相对悬臂部上下移动。
文档编号G12B5/00GK1595538SQ0315665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8日
发明者朱耀文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