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线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163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输线线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线线扣,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于电子装置外壳表面的孔洞中,用于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的传输线线扣。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为传输电子装置的各种电讯,如电子讯号、电源讯号等,而需要制造大量、各式的讯号线以及电源线等电讯传输线,以传输种种电讯。
有部分电讯传输线是必须进出于电子装置外壳的内侧以及外侧,相对于外表光滑美观的各式电子装置外壳,若多条电讯传输线杂乱无章的挂在外壳表面,除了易受拉扯而损坏电子装置的内部组件外,更严重地破坏了电子装置美丽的外观,影响使用者使用电子装置的方便性,不论此电子装置功能再好,消费者必定将对此电子装置的印象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针对电讯传输线进出于电子装置外壳的内侧以及外侧,除了于外壳表面制作一孔洞供电讯传输线穿过外,还会于外壳表面的孔洞中设置一线扣来固定电讯传输线。
如图1所示,传统的线扣2分为左线扣202和右线扣204,左线扣202以及右线扣204用于包夹一电讯传输线4,并插入固定于电子装置外壳6的孔洞8中,利用左线扣202以及右线扣204的侧向环状沟槽12与外壳6配合以固定于外壳上。进一步,右线扣204以一突起物14与左线扣202的凹洞16配合,于线扣2插入孔洞8后一起压迫电讯传输线4变形,藉此使电讯传输线4不易滑动。
该传统技术中的线扣固然解决了电讯传输线4难以固定与布置的问题,然而,该传统的线扣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下列缺点(1)每一条电讯传输线4进出电子装置外壳的内、外侧,皆须设置一相对应的线扣2,因此针对每一个线扣2,皆须于电子装置外壳6上开挖一相对应的孔洞8。若电子装置的电讯传输线4超过一条,则电子装置外壳6就必须开挖复数个孔洞8。若孔洞8过多除了有碍观瞻以及增加制程步骤外,还会衍生电子装置内部电子零件通过孔洞8受外界静电放电(ESD)干扰的问题。每个开孔皆有使电子装置内部电子零件受外界静电放电影响的可能,因此较敏感的电子零件必须回避开孔的位置,于产品设计以及电路设计时,都会造成限制或产生额外的困扰。
(2)利用右线扣204的突起物14与左线扣202的凹洞16压迫电讯传输线4使其变形,藉此使电讯传输线4不易滑动,但也因此对电讯传输线4内部的导线形成某种程度的破坏,例如因内部导线跟着变形,而导致电性传输不良,甚至断路。
(3)电讯传输线4通过线扣2后的方向,皆与电子装置外壳6垂直。若电子装置放置于一狭小空间中,或紧邻墙壁、或其它电子装置,则必须顾虑导出电子装置外壳6的电讯传输线4与墙壁、其它电子装置等外部障碍物的相对位置,不能使电讯传输线4与外部障碍物相冲突,也因此限制了电子装置的摆设与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以减少电子装置外壳表面的孔洞,减少衍生静电放电问题机会的传输线线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包夹固定电讯传输线时,可减少电讯传输线受压迫而产生的变形量,以避免因内部导线变形而导致电性传输不良,甚至断路问题的传输线线扣。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藉由导向板对电讯传输线进行导向,以避免电子装置放置于一狭小空间时,电子装置的电讯传输线会与紧邻的墙壁、或紧邻的其它电子装置等外部障碍物发生干扰冲突,因此限制电子装置摆设与放置的传输线线扣。
本发明中的传输线线扣用于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于一电子装置外壳,并使该至少二电讯传输线通过外壳的孔洞连通外壳的内侧与外侧,该电讯传输线用于传输电讯,该传输线线扣包含有一线扣主体,该线扣主体中央具一用于放置其中之一电讯传输线的沟槽,使该其中之一的电讯传输线自外壳的内侧穿过外壳的孔洞,而至外壳的外侧;至少一侧壁表面凹槽,该表面凹槽位于所述线扣主体的一侧,用于放置另外的电讯传输线,使该另外的电讯传输线自外壳的内侧穿过外壳的孔洞,而至外壳的外侧。
所述线扣主体中央的沟槽为一U型沟槽,该U型沟槽由线扣主体一侧向中央方向延伸,并连通外壳的内侧与外侧,用于放置电讯传输线,使该其中之一电讯传输线自该外壳的内侧穿过外壳的孔洞,而至外壳的外侧。
所述传输线线扣包含一导向板,该导向板用于连通至外壳外侧的另外电讯传输线转向,并与该电子装置外壳的表面方向平行。
所述传输线线扣包含一栓塞,该栓塞嵌入所述线扣主体的U型沟槽,并与线扣主体包夹所述其中之一的电讯传输线,其中,藉由该线扣主体以及嵌入该线扣主体的栓塞插入外壳的孔洞中,以包夹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并使该二电讯传输线连通外壳的内侧以及外侧。
因此,藉由本发明中的传输线线扣可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藉此减少电子装置外壳孔洞的设置,减少衍生静电放电问题的机会。
藉由本发明线扣主体以及栓塞锯齿状表面的设计,于包夹固定电讯传输线时,减少电讯传输线受压迫而产生的变形量,避免因内部导线变形而导致电性传输不良,甚至断路的问题。
藉由传输线线扣导向板的设计,并对电讯传输线进行导向,避免电子装置放置于一狭小空间时,电子装置的电讯传输线会与紧邻的墙壁、或紧邻的其它电子装置等外部障碍物发生干扰冲突,因此限制电子装置的摆设与放置。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传统线扣的侧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传输线线扣安装于电子装置外壳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传输线线扣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传输线线扣与安装后的剖面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线扣主体及栓塞包夹电讯传输线的接触面;以及图5是本发明中传输线线扣插入外壳孔洞时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提供的可固定包含讯号线、电源线等电讯传输线的传输线线扣34包含一线扣主体342以及一栓塞344。传输线线扣34用于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33a、33b于一电子装置的外壳30,并使这些电讯传输线33a、33b通过外壳30的孔洞连通外壳30的内侧与外侧,图2中所示的传输线线扣34固定了两条电讯传输线33a、33b。
电讯传输线33a、33b用于传输电讯,电讯包含电子装置所需的电子讯号以及电源讯号。当电讯传输线33a、33b传输电子讯号时,电讯传输线33a、33b俗称为讯号线,当电讯传输线33a、33b传输电源讯号时,电讯传输线33a、33b俗称为电源线。
如图3所示,制造线扣主体342的材质可选用橡胶,线扣主体342包含一U型沟槽40,U型沟槽40由线扣主体342一侧向中央方向延伸,以连通电子装置外壳30的内侧与外侧。U型沟槽40中放置一条电讯传输线33a,使电讯传输线33a自外壳30的内侧穿过外壳30的孔洞,而至外壳30的外侧。
线扣主体342的另一侧包含至少一侧壁表面凹槽42,以连通外壳30的内侧与外侧。侧壁表面凹槽42用于放置其它的电讯传输线33b,使电讯传输线33b自外壳30的内侧穿过外壳30的孔洞,而至外壳30的外侧,其中这些侧壁表面凹槽42与U型沟槽40可使电讯传输线33a、33b平行分布。本发明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仅设置有一个侧壁表面凹槽42,而在实际使用时可设置多个侧壁表面凹槽42。
于电子装置外壳30外侧的侧壁表面凹槽42的出口处设置一导向板44,导向板44可以于制造线扣主体342时,与线扣主体342一体成形。导向板44与线扣主体342固定连接并形成L型,电讯传输线33b沿着侧壁表面凹槽42由外壳30内侧向外侧延伸,遇到与线扣主体342L型连接的导向板44后,被导向板44压迫并引导成L型转向,使电讯传输线33b与电子装置外壳30的表面方向平行。藉由传输线线扣34的导向板44,对电讯传输线3 3b进行导向,以避免当电子装置放置于一狭小空间时,由于如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电讯传输线4与紧邻的墙壁、或紧邻的其它电子装置等外部障碍物发生干扰冲突,而限制了电子装置的摆设与放置。
制造栓塞344的材质可选用橡胶,栓塞344用于嵌入线扣主体342的U型沟槽40中,并与线扣主体342一起包夹电讯传输线33a。藉由线扣主体342以及嵌入线扣主体342的栓塞344插入外壳30的孔洞中,以包夹固定这些电讯传输线33a、33b,并使这些电讯传输线33a、33b连通外壳30的内侧以及外侧。关于插入外壳30孔洞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5所示。藉由本发明的传输线线扣34,可以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33a、33b,每增加一条电讯传输线33b则只需要增加一个侧壁表面凹槽42,藉此可减少电子装置外壳30的孔洞,以减少衍生静电放电问题的机会。
如图4所示,传输线线扣34中线扣主体342以及栓塞344接触电讯传输线33a的表面46为锯齿状表面。藉由本发明线扣主体342以及栓塞344的锯齿状表面46,于包夹固定电讯传输线33a时,除了可固定电讯传输线33a不受抽拉而位移之外,更减少电讯传输线33a受压迫而产生的变形量,以避免因变形而导致电性传输不良,甚至断路的问题。
如图5所示,其中线扣主体342表面与电子装置外壳30接触的位置设置一第一环状沟槽482,第一环状沟槽482用于卡合孔洞32的边缘。配合图3所示,可以了解第一环状沟槽482环绕线扣主体342侧向表面,而被U型沟槽40中断于U型沟槽40的两侧沟壁之间。
另外,栓塞344异于所包夹的电讯传输线33a一侧的另一侧,设置一第二环状沟槽484,于栓塞344嵌入线扣主体342的U型沟槽40中时,第二环状沟槽484会与第一环状沟槽482连接,以形成一个环绕传输线线扣34周围一圈的环状沟槽48。
前述的传输线线扣34,其中栓塞344位于电子装置外壳30内侧的一侧,设置一圆弧导角50,配合图4所示,更可以清晰看出圆弧导角50的位置。圆弧导角50用于自外壳30的外侧向内侧,可以更容易地安装传输线线扣34进入外壳30的孔洞32中。另外,为了将传输线线扣34便于自外壳30的内侧向外侧安装进入孔洞32中,也可以将圆弧导角设置于栓塞344位于电子装置外壳30外侧的一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传输线线扣具有下列优点1.藉由本发明传输线线扣34可固定至少二条电讯传输线33a、33b,减少电子装置外壳30孔洞32的设置,减少衍生静电放电问题的机会。
2.藉由本发明线扣主体342以及栓塞344的锯齿状表面46,于包夹固定电讯传输线33a时,减少电讯传输线33a受压迫而产生的变形量,以避免因内部导线变形而导致电性传输不良,甚至断路的问题。
3.进一步藉由传输线线扣34的导向板44,对电讯传输线33b进行导向,以避免电子装置30放置于一狭小空间时,电子装置30的电讯传输线33b会与紧邻的墙壁、或紧邻的其它电子装置30等外部障碍物发生干扰冲突,因此限制了电子装置30的摆设与放置。
另外,以上虽然对本发明中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其并不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基于上述说明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加以修改或变化,因此,凡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精神而所作出的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线扣主体,该线扣主体中央具一用于放置其中之一电讯传输线的沟槽,使该其中之一的电讯传输线自外壳的内侧穿过外壳的孔洞,而至外壳的外侧;至少一侧壁表面凹槽,该表面凹槽位于所述线扣主体的一侧,用于放置另外的电讯传输线,使该另外的电讯传输线自外壳的内侧穿过外壳的孔洞,而至外壳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主体中央的沟槽为一U型沟槽,该U型沟槽由线扣主体一侧向中央方向延伸,并连通外壳的内侧与外侧,用于放置电讯传输线。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线扣包含一导向板,该导向板用于连通至外壳外侧的另外电讯传输线转向,并与该电子装置外壳的表面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线扣包含一栓塞,该栓塞嵌入所述线扣主体的U型沟槽,并与线扣主体包夹所述其中之一的电讯传输线。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主体以及栓塞接触电讯传输线的表面为锯齿状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扣主体表面与电子装置外壳接触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一环状沟槽,该第一环状沟槽用于卡合孔洞的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沟槽设置环绕于线扣主体侧向表面周围,且中断于所述U型沟槽的两侧沟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异于所包夹其中之一电讯传输线一侧的另一侧,设置有一第二环状沟槽,该第二环状沟槽与所述第一环状沟槽连接形成一环状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位于外壳内侧的一侧,设置有一圆弧导角。
10.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传输线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位于外壳外侧的一侧,设置有一圆弧导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线线扣,其包含有一线扣主体以及一栓塞。线扣主体包含连通电子装置外壳内外的U型沟槽,U型沟槽中放置一条导通外壳内外的电讯传输线。线扣主体另外包含至少一个连通外壳内外侧壁表面的凹槽,侧壁表面凹槽中放置其它导通外壳内外的电讯传输线。侧壁表面凹槽出口处设置一导向板,用于导向电讯传输线。栓塞嵌入U型沟槽中,与线扣主体包夹电讯传输线。藉由线扣主体以及嵌入线扣主体的栓塞插入外壳的孔洞中,包夹固定至少二电讯传输线,并使这些电讯传输线连通外壳的内侧以及外侧。
文档编号H05K7/00GK1607900SQ200310100540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6日
发明者邓伟志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