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升降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485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升降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升降梯,特别是一种具有多滑轮组的安全升降梯。
背景技术
随着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人口往都市集中,为满足居住需求,进而促使建筑物往高空发展。由于建筑楼层日益提高,因此为方便使用者上下建筑物的各楼层,升降梯已成为高楼建筑不可或缺的必要设施。
由于升降梯已成为上下各楼层的主要设施,其使用率相当高,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愈来愈高,再加上升降梯的安全与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升降梯的安全性更显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升降梯,具有多个串联的滑轮组,可减轻单一滑轮组的重力负荷,减低钢索拉力,并可降低升降梯内的旋转轮的旋转扭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升降梯,其旋转轮、载重载厢与载重载厢上的滑轮组结合成一体,且安全升降梯的全部载重负荷可由旋转轮全数吸收。
上述的旋转轮具有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且可为多线吊动设计,当其中一条钢索断裂,另一条钢索可独立运作,因此安全性可获得进一步提升。
上述的安全升降梯,可应用在消防设备上,而可解决云梯所及范围广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可在紧急时,安全解救人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点为至少包括一第一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固定架上,其中第一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一滑轮固定架以及复数个第一滑轮设置在第一滑轮固定架上,这些第一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且这些第一滑轮依尺寸大小由上而下排列;一载重载厢位于第一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二串联滑轮组设置在载重载厢的顶端上,且第二串联滑轮组的位置相对于第一串联滑轮组,其中第二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二滑轮固定架以及数量与上述第一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滑轮固定架上,这些第二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且这些第二滑轮依尺寸大小由下而上排列;一旋转轮设于载重载厢中;以及一钢索连结上述的第一滑轮、第二滑轮以及旋转轮,其中此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固定架,且此钢索以固定在第一滑轮固定架的这端为起点并以向外螺旋方式,从这些第二滑轮的最小尺寸者开始交替串连上述的第二滑轮与第一滑轮,直至绕过第一滑轮的一最大尺寸者为止,并使此钢索的另一端与旋转轮连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点为至少包括一第一上滑轮组,其中第一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第一上滑轮并排设置在一固定架上;一第二上滑轮组位于第一上滑轮组的一侧旁,其中第二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第二上滑轮并排设置在固定架上;一载重载厢位于第一上滑轮组与第二上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一下滑轮,其中此第一下滑轮组的位置对应于第一上滑轮组,且第一下滑轮组至少包括数量与第一上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一下滑轮,这些第一下滑轮并排设置在载重载厢的一顶端上;一第二下滑轮组位于第一下滑轮组旁,其中此第二下滑轮组的位置对应于第二上滑轮组,且第二下滑轮组至少包括数量与第二上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下滑轮,而这些第二下滑轮并排设置在载重载厢的顶端上;一旋转轮设于载重载厢中,其中旋转轮至少包括一分隔构件,而将旋转轮区隔成一第一卷线区以及一第二卷线区;一第一钢索连结上述的第一上滑轮、第一下滑轮、以及旋转轮,其中第一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上滑轮组的另一侧旁的固定架上,且第一钢索以固定在固定架的这端为起点,且从最接近的第一下滑轮开始交替串连上述的第一下滑轮与第一上滑轮,并使第一钢索的另一端与旋转轮的第一卷线区连结;以及一第二钢索连结上述的第二上滑轮、第二下滑轮、以及旋转轮,其中此第二钢索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上滑轮组的远离第一上滑轮组的一侧旁的固定架上,且第二钢索以固定在固定架的这端为起点,且从最接近的第二下滑轮开始交替串连上述的第二下滑轮与第二上滑轮,并使该二钢索的另一端与旋转轮的第二卷线区连结。
上述的旋转轮还包括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
本发明的安全升降梯,因具有多个串联的滑轮组,可减轻钢索的重力负荷与拉力,并可降低旋转轮的旋转扭力;将旋转轮、载重载厢与载重载厢上的滑轮组结合成一体,因此安全升降梯的全部载重负荷可由旋转轮全数吸收;旋转轮具有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且可为多重吊动设计,因此当其中一条钢索断裂,其余钢索可独立运作,因此安全性可获得进一步提升。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安全升降梯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安全升降梯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安全升降梯,可降低重力负荷、钢索拉力以及旋转轮的旋转扭力,具有极为优异的安全性。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参照图1与图2的图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下列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案的一种安全升降梯结构示意图。升降梯100采用单线吊动方式,其中升降梯100主要包括滑轮组104、滑轮组114、载重载厢132、旋转轮130以及钢索124。滑轮组104设置在固定架102上,滑轮组104由滑轮固定架106、滑轮108、滑轮110以及滑轮112组成,其中滑轮108、滑轮110与滑轮112以串联方式固定在滑轮固定架106上。滑轮108、滑轮110与滑轮112的尺寸大小不一,其中滑轮108的尺寸最大,而滑轮112的尺寸最小。滑轮108、滑轮110与滑轮112依尺寸大小,由上而下串联,即滑轮108位于最上方,滑轮110位于中间,而滑轮112位于最下方。
载重载厢132位于滑轮组104的下方,其中载重载厢132的一侧面设为活动门(图中未示),以利人员及货物进出。旋转轮13则设置在载重载厢132中,其中旋转轮130固定在载重载厢132的顶板下面。旋转轮130是升降梯100非常重要的组件,因为,操纵此旋转轮130,可控制升降梯100的上升与下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旋转轮130配置有防逆转装置(图中未示),以防止旋转轮130因重力影响而产生逆转,进而可避免升降梯100产生非预期下降。旋转轮130还可另外配置手动刹车装置(图中未示),来提供进一步的安全防护。
滑轮组114固设在载重载厢132的顶板的上端,滑轮组114的位置与滑轮组104的位置相对应,滑轮组114的滑轮数量与滑轮组104的滑轮数量相等。滑轮组114由滑轮固定架116、滑轮118、滑轮120以及滑轮122所组成,其中滑轮118、滑轮120与滑轮122以串联方式固定在滑轮固定架116上。滑轮118、滑轮120与滑轮122的尺寸大小不一,其中,滑轮118的尺寸最大,而滑轮122的尺寸最小。此外,与滑轮组104相反的是,滑轮118、滑轮120与滑轮122依尺寸大小,由下而上串联,即滑轮122位于最上方,滑轮120位于中间,而滑轮118位于最下方。
滑轮组104、滑轮组114、以及旋转轮130系利用钢索124来加以连结,其中钢索124具有塑料外皮。钢索124的首端126固定在滑轮固定架106,以钢索124的首端126为起点并利用向外螺旋的方式,从滑轮组114中尺寸最小的滑轮122开始交替串连滑轮组114与滑轮组104的滑轮,直至绕过滑轮组104中尺寸最大的滑轮108为止,最后将钢索124的末端128与旋转轮130连结。也就是说,钢索124从滑轮固定架106往下串绕过滑轮122,再往上串绕过滑轮112,接下来往下串绕过滑轮120,再往上串绕过滑轮110,接着往下串绕过滑轮118,再往上串绕过滑轮108,然后将钢索124的末端128连结至旋转轮130。如此一来,通过钢索124可带动旋转轮130,进一步上升与降低升降梯100。
由于滑轮组104与滑轮组114各有三个滑轮,故在滑轮组104与滑轮组114的间,钢索124的承吊区段共有六个。而由于升降梯100的载重均分至六个承吊区段,因此可减轻钢索124的重力负荷与拉力,更可减少旋转轮130的扭力,进而达到提高升降梯100的安全系数的效果。
在一示范实施例中,钢索124内的钢缆直径约3/16时,每一段钢缆的最大吊重限度为475公斤,升降梯100中全部承吊的钢缆共有六条,因此本实施例的滑轮结构共可承受2850公斤的重量。假定载重160公斤,且滑轮组104、滑轮组114、载重载厢132与旋转轮130加起来的总重为100公斤,亦即滑轮结构共须承重260公斤,因此升降梯100的安全系数10倍以上。
在本发明中,滑轮组104与滑轮组114的滑轮数量,可依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升降梯的装置示意图。升降梯200采用双线吊动方式,其中此升降梯200主要包括滑轮组204、滑轮组226、滑轮组238、滑轮组250、载重载厢272、旋转轮264、钢索252以及钢索258。滑轮组204由并排固定在固定架202上的滑轮206、滑轮208、滑轮210、滑轮212以及滑轮214等五个滑轮所组成。而滑轮组226设置在滑轮组204旁的固定架202上,其中滑轮组226系由并排固定在固定架202上的滑轮216、滑轮218、滑轮220、滑轮222以及滑轮224等五个滑轮所组成。
载重载厢272位于滑轮组204与滑轮组226的下方,其中载重载厢272的一侧面设为活动门(图中未示),以利人员及货物进出。旋转轮264系设置在载重载厢272中,其中旋转轮264固定在载重载厢272的顶板的下面。旋转轮264为升降梯200的重要组件,操纵此旋转轮264,可控制升降梯200的上升与下降。旋转轮264更设有分隔构件266,而将旋转轮264区隔成卷线区268以及卷线区270,以避免钢索相互缠绕。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旋转轮130还配置有防逆转装置(图中未示)与手动刹车装置(图中未示),其中防逆转装置可防止旋转轮264逆转而使升降梯200产生非预期下降,而手动刹车装置则可提供进一步的安全防护。
滑轮组238由并排固定在载重载厢272的顶板的上侧面上的滑轮228、滑轮230、滑轮232、滑轮234以及滑轮236等五个滑轮所组成,其中滑轮组238的滑轮数量与滑轮组204的滑轮数量相等,且滑轮组238的位置对应于滑轮组204的位置。而滑轮组250设置在滑轮组238旁的载重载厢272顶板的上侧面上,其中滑轮组250由并排固定在载重载厢272上的滑轮240、滑轮242、滑轮244、滑轮246以及滑轮248等五个滑轮所组成,其中滑轮组250的滑轮数量与滑轮组226的滑轮数量相等,且滑轮组250的位置对应于滑轮组226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滑轮组204、滑轮组226、滑轮组238以及滑轮组250的滑轮数量可依实际需求而定,并不限于上述。在本发明中,仅需使滑轮组204与对应的滑轮组238的滑轮数量一致,以及使滑轮组226与对应的滑轮组250的滑轮数量一致即可。
钢索252将滑轮组204、滑轮组238、以及旋转轮264加以连结,其中钢索252具有塑料外皮。钢索252的首端254固定在滑轮组204较远离滑轮组226的一侧的固定架202上,以钢索252的首端126为起点,且从滑轮组238中最接近钢索252的首端126的滑轮228开始交替串连滑轮组238与滑轮组204的滑轮,最后将钢索252的末端256与旋转轮264的旋转区268连结。亦即,钢索252从固定架202往下串绕过滑轮228,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06,接下来往下串绕过滑轮230,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08,接着往下串绕过滑轮232,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10,随后往下串绕过滑轮234,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12,接着往下串绕过滑轮236,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14,然后将钢索252的末端256连结至旋转轮264的旋转区268。
与钢索252类似,钢索258将滑轮组226、滑轮组250、以及旋转轮264加以连结,其中,钢索258外包覆有塑料外皮。钢索258的首端260固定在滑轮组226较远离滑轮组204的一侧的固定架202上,以钢索258的首端260为起点,且从滑轮组250中最接近钢索258的首端260的滑轮240开始交替串连滑轮组250与滑轮组226的滑轮,最后将钢索258的末端262与旋转轮264的旋转区270连结。也就是说,钢索258从固定架202往下串绕过滑轮240,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16,接下来往下串绕过滑轮242,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18,接着往下串绕过滑轮244,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20,随后往下串绕过滑轮246,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22,接着往下串绕过滑轮248,再往上串绕过滑轮224,然后将钢索258的末端262连结至旋转轮264的旋转区270。钢索252与钢索258均可带动旋转轮264,而进一步拉升或降低升降梯200。
由于滑轮组204、滑轮组238、滑轮组226与滑轮组250各有五个滑轮,故在滑轮组204与滑轮组238之间,钢索252的承吊区段共有十个,以及在滑轮组226与滑轮组250之间,钢索258的承吊区段共有十个。由于升降梯200的载重均分至钢索252的十个承吊区段与钢索258的十个承吊区段,因此不仅可大大地减轻钢索252与钢索258的重力负荷与拉力,更可降低旋转轮264的扭力,有效提高升降梯200的安全系数。
在实施例一中,钢索252与钢索258内的钢缆直径约3/16时,每一段钢缆的最大吊重限度为475公斤,升降梯200中全部承吊的钢缆共有二十条,因此,本实施例的每一条钢索可承受4750公斤,而整个滑轮结构共可承受9500公斤的重量。假定载重320公斤,且滑轮组204、滑轮组226、滑轮组238、滑轮组250、载重载厢272与旋转轮264加起来的总重为100公斤,亦即滑轮结构共须承重420公斤,因此仅靠单一边的钢索,升降梯200的安全系数较可超过10倍。
在实施例二中,升降梯200的每一次上升与下降都是两钢索同时动作。若因工作意外,而导致升降梯200其中一边的钢索断掉,亦可由另一边的钢索来承受全部重量,继续运转,使升降梯200的安全暂时不受影响。
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在本实施例中,滑轮组的数量可依实际需求调整,并不限于以上所述,但上滑轮的组数与下滑轮的组数应相同,且相互对应。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优点之一是因为本发明的安全升降梯具有多个串联的滑轮组,因此可减轻钢索的重力负荷与拉力,并可降低旋转轮的旋转扭力。优点之二是因为本发明的安全升降梯的旋转轮、载重载厢与载重载厢上的滑轮组结合成一体,因此安全升降梯的全部载重负荷可由旋转轮全数吸收。优点之三就是因为本发明的安全升降梯的旋转轮具有防逆转装置与手动刹车装置,且可为多重吊动设计,因此当其中一条钢索断裂,其余钢索可独立运作,因此安全性可获得进一步提升。
虽然本发明公开了上述二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范围内所做的各种变更与修改,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第一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一滑轮固定架以及复数个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其依尺寸大小由上而下排列;一载重载厢位于所述第一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二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载重载厢的顶端上,所述第二串联滑轮组的位置相对于该第一串联滑轮组,其中该第二串联滑轮组至少包括一第二滑轮固定架以及数量与所述第一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轮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滑轮各具有不同尺寸,依所述第二滑轮尺寸大小由下而上排列;一旋转轮设于所述载重载厢中;以及一钢索连结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以及所述旋转轮,其中该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轮固定架,且所述钢索以该钢索的端点为起点并以向外螺旋方式,从所述第二滑轮的一最小尺寸者开始交替串连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直至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一最大尺寸者为止,并使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轮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防逆转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手动刹车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具有塑料外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载厢至少包括一活动门。
6.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一第一上滑轮组,其中该第一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第一上滑轮并排设置在一固定架上;一第二上滑轮组位于该第一上滑轮组的一侧旁,其中该第二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第二上滑轮并排设置在该固定架上;一载重载厢位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的下方;一第一下滑轮组,其中所述第一下滑轮组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上滑轮组,且所述第一下滑轮组至少包括数量与所述第一上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一下滑轮并排设置在所述载重载厢的一顶端上;一第二下滑轮组位于所述第一下滑轮组旁,所述第二下滑轮组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上滑轮组,且所述第二下滑轮组至少包括数量与所述第二上滑轮相同的复数个第二下滑轮并排设置在所述载重载厢的该顶端上;一旋转轮设于所述载重载厢中,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分隔构件,而将其中旋转轮区隔成一第一卷线区以及一第二卷线区;一第一钢索连结所述第一上滑轮、所述第一下滑轮、以及所述旋转轮,其中所述第一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上滑轮组的另一侧旁的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钢索以该端为起点,且从最接近的所述第一下滑轮开始交替串连所述第一下滑轮与所述第一上滑轮,并使所述第一钢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轮的所述第一卷线区连结;以及一第二钢索连结所述第二上滑轮、所述第二下滑轮、以及所述旋转轮,所述第二钢索的一端固定在该第二上滑轮组的远离该第一上滑轮组之一侧旁的该固定架上,且该第二钢索以该端为起点,且从最接近的所述第二下滑轮开始交替串连所述第二下滑轮与所述第二上滑轮,并使所述第二钢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轮的该第二卷线区连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防逆转装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手动刹车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索与所述第二钢索均具有塑料外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载厢至少包括一活动门。
11.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复数个上滑轮组并排设置在一固定架上,每一所述上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上滑轮并排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一载重载厢位于所述上滑轮组的下方;复数个下滑轮组并排设置在所述载重载厢的一顶端上,所述下滑轮组的数量与位置对应于所述上滑轮组,每一所述下滑轮组至少包括复数个下滑轮并排设置在所述载重载厢的该顶端上,且每一所述下滑轮组的所述下滑轮的数量与对应的所述上滑轮组的所述上滑轮的数量相同;一旋转轮设于所述载重载厢中,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复数个分隔构件,而将所述旋转轮区隔成复数个卷线区,所述卷线区的数量与所述上滑轮组的数量相等;以及复数个钢索,其钢索的数量与所述上滑轮组的数量相等,且所述钢索分别对应于所述上滑轮组与所述下滑轮组,其中每一所述钢索连结对应的所述上滑轮组与所述下滑轮组、以及所述旋转轮,其中每一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在对应的所述上滑轮组的一侧旁的所述固定架上,且每一所述钢索以该端为起点,且从对应的所述下滑轮组的所述下滑轮中最接近的一者开始交替串连所述下滑轮与对应的所述上滑轮组的所述上滑轮,并使每一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与该旋转轮中对应的所述卷线区连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防逆转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至少包括一手动刹车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均具有塑料外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载厢至少包括一活动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升降梯,其特点是至少包括第一串联滑轮组设置在一固定架上、载重载厢位于第一滑轮组的下方、第二串联滑轮组设置在该载重载厢的顶端上、旋转轮设于该载重载厢中、以及钢索。此钢索连结第一串联滑轮组、第二串联滑轮组、以及旋转轮,以减轻钢索的重力负担与拉力,达到提高升降梯的安全性的效果。
文档编号B66B11/08GK1837007SQ20051005645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3日
发明者陈枝 申请人:陈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