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厢上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8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厢上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厢上扶手,更具体的是涉及在电梯的厢上部作业时设置在厢上部的扶手。
背景技术
图21是表示装设在传统的电梯用厢600上部的扶手610的模式图,图21A是主视图,图21B是图21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21所示,在电梯用厢600上具有厢2和扶手610。
扶手610具有左侧面扶手620、右侧面扶手630和背面扶手640。各扶手620、630、640分别被安装设在支承架4上。又,支承架4通过固定柱62固定在厢2上。在固定柱6的上部具有绳索通路8,能使电梯用厢600升降用的绳索通过配置于厢2下部的卷扬轮(未图示)上。
又,左侧面扶手620和背面扶手640分别由相对厢2的顶面沿垂直方向配置的2个纵架14以及相对纵架14垂直状配置于该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上段横架22构成。又,右侧面扶手630由分别组合有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的2个纵架以及相对纵架16、18垂直状配置于该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上段横架22构成。
为了节省空间,扶手610在电梯用厢600的上部是以安装配件32以及贯通于纵架14或下段纵架16中的安装螺钉34为中心轴向90度内侧回转并可以折叠状态进行收纳。又,扶手610折叠后,右侧面扶手630的纵架是将上段纵架18相对下段纵架16设置于下侧。
又,在扶手610上具有可检测出扶手已被收纳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由设置于右侧面扶手630的安全开关92和通过股绳94安装于左侧面扶手620的固定件96构成。收纳扶手610时,通过固定件96使安全开关92为ON(接通),可检测出扶手已被收纳的状况。
在折叠具有这种构造的扶手610时,如图21C、21D所示,可将左侧面扶手620重叠在右侧面扶手630的上段纵架18和上段横架22上。这样,即使是左右侧面扶手620、630的高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在折叠左右侧面扶手620、630时,也可防止扶手相互间碰合和相互干扰。因此,采用这种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可抑止扶手610的收纳所需要的高度,可实现省空间化,并且,即使是小空间也可设置一定程度高的扶手。
然而,电梯作动时,扶手610和包含厢上机器12的电梯用厢600上的空间最好是尽可能地小。另一方面,在登上厢2上进行维修等作业时,从安全性出发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扶手高度。
但是,在上述的构造中,要想在狭小的电梯用厢上设置高的扶手,在折叠扶手时,例如为了不使厢上机器12等与扶手碰擦,必需要有一定程度高的纵架弯曲位置即安装螺钉34的位置。因此,即使是将扶手折叠式收纳,也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高度。
又,在电梯用厢上进行安全维修等的作业时,从装备有电梯的建筑物的最上层楼的电梯乘口登上厢的上面,在此场合,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人在登上电梯用厢的上面之前,首先需要组装扶手。但是,从乘口进行扶手的组装作业很困难。因此在作业时增加了设置扶手所需的时间,延长了整个作业时间,使电梯长时间停止,增加了对电梯利用者的不便。
并且,作业时若不解除安全装置,则不能登上厢的上面。又,作业结束后,为了使电梯作动,必需使安全装置作动,对扶手的收纳情况作出检测。该安全装置的开关在扶手收纳后需要从乘口放入,但因安全开关的配置位置,难以从乘口进行作业。又,即使在二方向具有乘口的电梯中,也会因安全开关的配置而在登上厢的上面或从厢上面下来的方向上受到制约。因此,一般认为,会延长作业所需的时间,使电梯长时间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即使在小空间中也能设置可收纳的高的扶手,可缩短扶手的设置、收纳以及安全装置的作动所需的时间,以此为目的提出一种改良型的电梯用厢上的扶手的方案。
本发明的电梯用厢上扶手具有装设在电梯的厢上的扶手;支承所述扶手的支承架;以及将所述支承架固定在所述厢上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与所述厢对向的2侧面平行、装设在所述厢上部的侧面扶手;以及与所述侧面扶手垂直、装设在所述厢上部的背面扶手,所述扶手中的至少侧面扶手具有可调整高度的调整装置,并且,所述各扶手具有在与所述厢的上面水平方向上可折叠式收纳的收纳装置。
由此,可在小空间中收纳高的扶手。
又,本发明的电梯用厢上扶手具有装设在电梯的厢上部的扶手;支承所述扶手的支承架;以及将所述支承架固定在所述厢上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具有分别沿平行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梯的2侧面的2个侧面扶手;以及设置在与所述侧面扶手垂直方向上的背面扶手,所述侧面扶手具有一旦将一方收纳、另一方也可被收纳的自动收纳装置。
由此,可缩短扶手的设置、收纳所需的时间,可缩短在电梯用厢上进行的整个作业时间。
又,本发明的电梯用厢上扶手具有确认收纳及/或设置的状态的安全装置,所述自动收纳装置在收纳或设置所述扶手的同时使所述安全装置作动或停止。
由此,可缩短安全装置的作动或停止所需的时间,可缩短在电梯用厢上进行的整个作业时间。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设置在电梯用厢上部的扶手的立体图。
图2A~图2C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梯用厢的上部组装有扶手状态的模式图。
图3A~图3C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扶手收纳后的状态的图。
图4A~图4F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左侧面扶手的收纳工序说明用的剖视图。
图5A、5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对设置在电梯用厢上部的扶手说明用的剖视图。
图6A、6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扶手收纳后的状态说明用的模式图。
图7A~图7F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对左侧面扶手的收纳状态说明用的包括局部透视图的模式图。
图8A、8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设置在电梯用厢上部的扶手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左右侧面扶手的纵架的剖面模式图。
图10~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左侧面扶手的收纳工序说明用的剖面模式图。
图13A、13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扶手收纳后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4A、14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电梯用厢的上部设置有扶手状态的模式图。
图15A、15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扶手收纳后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6A~图16C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对扶手的左右侧面扶手的折叠状态说明用的包括局部透视图的主视图。
图17A、17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电梯用厢的上部设置有扶手状态的模式图。
图18A、18B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扶手收纳后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左右侧面扶手的收纳途中状态的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收纳用回转盘处于收纳状态时按压安全装置的开关状态的模式图。
图21A~D是表示装设在传统的电梯用厢上部的扶手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图中,同一或相当的部分标记同一符号,并简化乃至省略其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设置在电梯用厢100上部的扶手11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电梯用厢100上具有厢2和扶手110。又,扶手110具有左侧面扶手120、右侧面扶手130和背面扶手140。各扶手120、130、140被安装设在支承架4上。支承架4通过固定柱6固定在厢2上。又,在固定柱6的上部设置有绳索通路8。绳索通路8的用途是为了使电梯用厢100升降,能将升降用钢丝绳通过厢2下方的卷扬轮(未图示)。又,在厢2的上部设置有厢上机器12。
图2是表示在电梯用厢100的上部组装有扶手110状态的模式图,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主视图,图2C是图21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各扶手120、130、140分别具有将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组合的2个纵架;以及相对纵架16、18垂直状配置于该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上段横架22。
下段纵架16是中空的方角柱。在下段纵架16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贯通孔24、26。又,上段纵架18是方角柱。在上段纵架18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设置用贯通孔28和收纳用贯通孔30。
安装配件32是2面大致垂直状交叉的L字形的配件,一面固定在支承架4上。安装螺钉34贯通于安装配件32的另一面以及设置于各下段纵架16的贯通孔24中,由此将各下段纵架16与支承架4连接。
又,在设置有扶手110的状态下,安装螺钉36贯通于下段纵架16的贯通孔26和上段纵架18的设置用贯通孔28中,由此将上段纵架18与下段纵架16固定。
下段横架20在2个下段纵架16的上端附近之间配置成与下段纵架16垂直。又,上段横架22在2个上段纵架18的上端附近之间配置成与上段纵架18垂直。
图3是表示扶手110的收纳状态的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主视图,图3C是图3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在将扶手110收纳的状态下,各上段纵架18被收纳在各下段纵架16内部。在将上段纵架18收纳的状态下,各扶手120、130、140以安装螺钉34为中心轴可向90度内侧进行折叠。又,背面扶手140相对左右侧面扶手120、130并被配置在下方,扶手收纳时可防止各扶手之间发生干扰。
下面参照图4说明扶手110的收纳状态。
图4是表示左侧面扶手120的收纳工序说明用的剖视图,图4A、4C、图4E表示与正面平行的剖面,图4B、4D、图4F表示与侧面平行的剖面。
如图4A、4B所示,在设置状态下,下段纵架16由安装配件32安装在支承架4上,并相对厢2的上面沿垂直方向进行固定。上段纵架18通过将安装螺钉36贯通于下段纵架16的贯通孔26和上段纵架18的设置用贯通孔28中,并以左侧面扶手120为最高的状态被固定在下段纵架16上。
从此状态开始,在将左侧面扶手120收纳时,首先将上段纵架18固定在下段纵架16上的安装螺钉36取出。由此可将上段纵架18从下段纵架16取下。在此状态下,如图4C、4D所示,将上段纵架18向下方拉下,滑动式地收纳于下段纵架16的内部。然后,将安装螺钉36贯通于上段纵架18的收纳用贯通孔30和下段纵架的贯通孔26中进行固定。
其次,如图4E、4F所示,以安装螺钉34为中心轴,将收纳有上段纵架18的下段纵架16向大致90度内侧回转进行折叠。在此状态下将左侧面扶手120收纳。
另外,右侧面扶手130和背面扶手140也可同样地被收纳。
这样,将扶手120折叠成两层。可防止左右侧面扶手在折叠时发生干扰,且不会对厢上机器12等造成妨碍,可在小空间中收纳扶手。
如上所述,在厢2的上面具有左侧面扶手120、右侧面扶手130和背面扶手140。但不限定于这种在3面具有扶手的结构,也可在所有的4个面上设置扶手、或者只在左右设置扶手。
在实施例1中,各扶手120、130、140是可折叠成2层的结构,但例如也可是只能左右折叠,对背面扶手只能折叠成1层。又,不限定于折叠成2层,考虑到与上面的空间以及扶手的强度、高度等,也可采用3层以上的折叠方法。
在实施例1中,将下段纵架16作成中空的方角柱,在其内部可滑动式收纳上段纵架18。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可相反地将上段纵架18作成中空的方角柱,可将下段纵架16收纳在上段纵架18的内部。
又,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各纵架、横架和安装配件等的形状及其配置位置等不限定于实施例1中说明过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例1中,下段纵架16相当于本发明的下段扶手。上段纵架18相当于本发明的上段扶手。下段纵架16的包含贯通孔26、设置用贯通孔28、收纳用贯通孔30和安装螺钉36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调整装置及其安装装置。又,下段纵架的包含贯通孔24、安装配件32和安装螺钉34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收纳装置。
下面参照图5~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对设置在电梯用厢200上部的扶手210说明用的剖视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图5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扶手210在已设置的状态下,与实施例1中的扶手110一样,包括左侧面扶手220、右侧面扶手230和背面扶手240。
左侧面扶手220和右侧面扶手230分别由将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组合的2个纵架、以及垂直状配置于该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和上段横架22的4根构架杆所构成。
在实施例2中,在下段纵架16上的下方和上方设置有贯通孔24、26、40。在上段纵架18上设置有贯通孔42。在下段纵架16与上段纵架18的连接部分配置有安装配件44。安装配件44的上下具有2个贯通孔。安装螺钉46贯通于安装配件44下侧的贯通孔和下段纵架的贯通孔40中。又,安装螺钉48贯通于安装配件44上侧的贯通孔和下段纵架18的贯通孔42中。由此,下段纵架16与上段纵架18通过安装配件44进行连接。安装配件44以安装螺钉46为中心轴可回转。又,上段纵架18以安装螺钉48为中心轴可回转。
另一方面,背面扶手240具有下段横架20和横架上段22,但纵架不是象左右侧面扶手220、230那样构成2段,由1根柱构成的纵架14,相对2个上下横架20、22分别垂直状地配置在2个上下段横架20、22的两端。
与实施例1一样,通过将安装螺钉34贯通于设置在各下段纵架16或纵架14下方的贯通孔24以及安装配件32中,将各扶手220、230、240可回转地安装在支承架4上。
图6是扶手210的收纳状态说明用的模式图。图6A是主视图,图6B是图6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左侧面扶手220和右侧面扶手230的上段纵架18分别在设置于下段纵架16与上段纵架18间的安装配件44上向内侧180度回转进行折叠。又,在此状态下,在安装下段纵架16和支承架4的安装配件32上向90度内侧回转进行折叠。即,左右侧面扶手220、230可以双层折叠的状态进行收纳。
另一方面,背面扶手240在安装支承架4和纵架14的安装配件32上向90度内侧折曲。此时,背面扶手240被配置在左右侧面扶手220、230的下面。
图7是对左侧面扶手120的收纳状态说明用的包括局部透视图的模式图。图7A、7C、7E是主视图,图7B、7D、7F是在图7A、7C、7E中从左方看时的侧视图。另外,图7中的支承架4和安装配件32、44的部分,对内部作了透视表示。
下面参照图7说明左侧面扶手220的收纳工序。
首先,如图7A、图7B所示,左侧面扶手220为设置在厢2上部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下段纵架16通过安装配件32安装设在支承架4上,相对厢2的上面以垂直状态进行固定。又,上段纵架18通过安装配件44,以与下段纵架16的上部相同的方向层叠状进行连接。
图7C、7D表示在下段纵架16与上段纵架18之间、上段纵架18向180度内侧折曲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安装配件44以贯通于安装配件44的贯通孔和下段纵架16的贯通孔40的安装螺钉46为中心轴向90度内侧进行回转。又,上段纵架18以贯通于该贯通孔42的安装螺钉48为中心轴回转90度向内侧进行折叠。这样,如图7C、7D所示,将上段纵架18向180度内侧进行折叠并配置在与下段纵架16平行的位置。
图7E、7F表示扶手210被折叠的状态。
此时,在保持上段纵架18向180度内侧折叠的状态下,以下段纵架16下方的安装螺钉34为中心轴将纵架下段向90度内侧进行回转后折叠。由此,可将上段纵架16和下段纵架18一起以水平的状态折叠在厢2的上部。
上面对左侧面扶手220的收纳工序作了说明,对于右侧面扶手230也是同样地进行收纳。背面扶手240由1个纵架14构成,如图6所示,仅在以安装螺钉34为中心轴向90度内侧回转并折叠的状态下进行收纳。这样,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可将扶手210收纳。
此时,背面扶手240因对向的正面侧没有扶手,故即使象左右侧面扶手220、230那样不折叠成2层,也不会造成装设在对向的面上的扶手相互间的干扰。因扶手折叠时容易成为障碍的厢上机器12配置在正面附近,故将背面扶手240折叠后也不会防碍厢上机器12。由此,可将背面扶手240折叠成1层。
如上所述,收纳扶手210时,左右侧面扶手220、230相互间不会碰合而发生干扰,也不会对厢上机器12等造成障碍。由此,即使是开间狭小的电梯,也可在省空间化的同时,可设置高的扶手。
在实施例2中,因将上段纵架18向内侧折叠,故可将安装螺钉46、48贯通于安装配件44中的构件作为回转装置使用,但不限定于此,也可将上段纵架18折叠1次。
又,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安装配件44和安装螺钉46、48等的配置及其形状等不限定于实施例2中说明过的结构。
其它因与实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实施例2中,贯通孔40、42、安装配件44和安装螺钉46、48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调整装置及其连接部分。
下面参照图8~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设置在电梯用厢300上部的扶手310的模式图,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图8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8所示,扶手310具有左侧面扶手320、右侧面扶手330和背面扶手340。与实施例1一样,各扶手320、330、340被安装在支承架4上。
又,左侧面扶手320和右侧面扶手340具有将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组合的2个纵架;以及相对纵架垂直状配置于该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上段横架22。下段横架20被配置2个下段纵架16的中间部附近。又,上段横架22被配置2个上段纵架18的上方。
另一方面,背面扶手240的纵架由1个纵架14构成。背面扶手240具有2个纵架14以及相对纵架14垂直状配置在其中间的下段横架20、上段横架22。
图9是表示左右侧面扶手320、330的纵架的模式图,图9A是表示下段纵架16的模式图。图9B是表示上段纵架18的模式图。又,图9A、9B中分别是左侧表示正面,右侧表示侧面。
下段纵架16的一面是具有开放面的中空的方角柱。如图9A所示,在下段纵架16的上端部设置有纵U字槽52。纵U字槽52是将下段纵架16的上方挖成纵向的U字型而形成。在纵U字槽52的下方具有与下段纵架16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凸出的下段卡合桩54。在图9A的纸面左侧表示的主视图中,下段卡合桩54相对图面在垂直的方向上凸出于正反两面,在图面右侧的侧视图中,被设置成向下段纵架16垂直的左右方向凸出的状态。又,在下段卡合桩54的下方,设置有横U字槽56。横U字槽56是相对下段纵架16的纵向,在垂直方向上挖成U字型而形成。又,在设置有该横U字槽54的面上即、在图9A左侧的主视图中,位于左侧的侧面是将一面形成开放面。与实施例1、2一样,在上段纵架18的下方设置有贯通孔24。
如图9B所示,在上段纵架18的下方设置有椭圆孔58。椭圆孔58是在图9B的纸面左侧表示的主视图中,相对图面在垂直的方向上的贯通上段纵架18的椭圆形的孔。在椭圆孔58的上部设置有上段卡合桩60。上段卡合桩60在与下段纵架16的下段卡合桩54相同的方向即在图9B的纸面左侧表示的主视图中相对图面在垂直的方向上凸出于正反两面,在纸面右侧表示的主视图中被设置成向上段纵架18垂直的左右方向凸出的状态。
图10~12是对左侧面扶手120的收纳工序说明用的剖面模式图,图10A、11A、12A是主视图。图10B、11B、12B是侧视图。又,图13是表示扶手310收纳状态的模式图,图13A是主视图,图13B是图13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10所示,下段纵架16通过将安装螺钉34贯通于安装配件32和贯通孔40中而安装在支承架4上。
下段纵架16的纵U字槽52与上段纵架18的上段卡合桩60卡合,将下段纵架16的下段卡合桩54插入于上段纵架18的椭圆孔58的上方部分。这样,将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组合,构成配置在一直线上状态的纵架。又,装设在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和上段横架22成为沿厢2的上面大致平行的状态。
如图11所示,从这种设置的状态开始,通过将上段纵架18向上方拉起,可使上段纵架18形成可回转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与纵U字槽52卡合的上段卡合桩60偏向上方而从纵U字槽52中取出。下段卡合桩54通过将纵架上段拉起而偏向于椭圆孔58的下方。
在此状态下,上段纵架18可左右移动,为了将扶手310折叠,如图12所示,上段纵架18以下段卡合桩54为中心轴向约180度的外侧回转而翻倒。在此状态下,上段纵架18的一部分从下段纵架16的开放面被收纳于内部。但是,因上段纵架的上方部分和上段横架22与支承架4相碰,故上段纵架18不能完全回转180度而在收纳到上段纵架18途中的状态下停止。
对于右侧面扶手330,也是在与上述左侧面扶手320相同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下段纵架16以安装螺钉34为中心向90度内侧折曲后收纳,此时与支承架4相碰,未被完全收纳的上段纵架18的上方部分和上段横架22的部分,也被完全收纳。
其它部分因与实施例1或2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段、下段纵架的长度关系不限定于实施例3中说明过的结构。但若作成实施例3那样的结构,则因可将扶手的长度作得更长,故能在小的空间中设置可收纳的高的扶手。
在本发明中,纵U字槽52、下段卡合桩54、横U字槽56、椭圆孔58、上段卡合桩60等的形状及其配置位置不限定于实施例3中说明过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例3中,包含纵U字槽52、下段卡合桩54、横U字槽56、椭圆孔58、上段卡合桩60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调整装置及其连接部分。
下面参照图14~图1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电梯用厢400的上部设置有扶手410状态的模式图,图14A是正面图,图14B是图14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面图。
如图14所示,扶手410具有左侧面扶手420、右侧面扶手430和背面扶手440。
左右侧面扶手420、430分别具有通过安装配件70将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组合的2个纵架以及相对纵架垂直状配置于该2个纵架间的下段横架20、上段横架22。
在设置于左右侧面扶手420、430的下段纵架16与上段纵架18之间的安装配件上安装着收纳杆72。收纳杆72如后所述,其一端可回转地被安装设在左侧面扶手420的安装配件70的左上方,可以改变收纳杆72与安装配件70的配置角度。又,另一端可回转地被安装设在右侧面扶手430的安装配件70的左下方,可以改变收纳杆72与安装配件70的配置角度。
图15是表示扶手410收纳状态的模式图,图15A是主视图,图15B是图15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15所示,扶手410的左右侧面扶手420、430在安装配件70上向内侧以90度折叠状态进行收纳。又,背面扶手440在左右侧面扶手420、430的下侧以安装螺钉34为中心轴在向90度内侧回转并在折叠状态下进行收纳。
从图14所示的设置状态开始,在将扶手410折叠成图15的收纳状态时,通过折叠左侧面扶手420将右侧面扶手430自动折叠。
图16A~图16C是对扶手410的左右侧面扶手420、430的折叠状态说明用的包括局部透视图的主视图。图16A~图16C中对安装配件70的部分作了透视表示。
如图16所示,安装配件70在右下方通过安装螺钉74可回转地安装在左侧面扶手420正面侧的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上。又,别的安装配件70在右上方通过安装螺钉74可回转地安装在右侧面扶手420正面侧的下段纵架16和上段纵架18上。
上段纵架18与安装配件70接合固定。收纳杆72在一端通过安装螺钉76可回转地安装在左侧面扶手420的安装配件70的左上方。又,收纳杆72在另一端通过安装螺钉76可回转地安装在右侧面扶手430的安装配件70的左下方。
在将这种构造的左右侧面扶手420、430向90度内侧折叠时,首先在图16中以安装螺钉74为中心轴沿着箭头①所示的方向将左侧面扶手420的上段纵架18向内侧回转进行折叠。
此时,随着左侧面扶手420的上段纵架18的动作,固定于上段纵架18的安装配件70以安装螺钉74为中心轴在图16B中沿着箭头②所示的方向进行回转,在左侧面扶手420的安装配件70回转的同时,安装有收纳杆72的安装螺钉76一边适当改变收纳杆72与安装配件70的配置角度一边进行回转,沿着箭头③的方向推压收纳杆72。由此,在设置于右侧面扶手430的安装配件70上安装有收纳杆72的安装螺钉76被推向箭头④的方向以安装螺钉74为中心轴回转。此时,右侧面扶手430的安装配件70也与安装螺钉76一起沿着箭头④的方向回转。该回转时,可以适当改变收纳杆72与安装配件70的配置角度。固定于右侧面扶手430的安装配件70上的上段纵架18也与安装配件70一起进行回转,并倒向箭头⑤的方向。
在此,对通过折叠左侧面扶手420、自动收纳右侧面扶手430的场合作了说明,反之,通过将右侧面扶手430沿着箭头⑤所示的方向进行折叠,也可自动地折叠左侧面扶手420。在此场合,与从左侧面扶手420的折叠方式相反,若将右侧面扶手430倒向箭头⑤的方向,则将安装配件70沿着箭头④的方向进行回转,将收纳杆72拉向箭头③的方向。由此,将安装配件70沿着箭头②的方向进行回转,沿箭头①的方向将左侧面扶手420折叠。
又,若在不折叠左右侧面扶手420、430的状态下沿箭头③所示的方向对收纳杆72施力,则在左侧面扶手420的安装配件70上施加有箭头②的方向的力,在右侧面扶手430的安装配件70上施加有箭头④的方向的力。由此,左右侧面扶手420、430可分别沿着箭头①、⑤的方向折叠并自动地进行收纳。
上面对收纳扶手的场合作了说明,对于左侧面扶手420、右侧面扶手430或收纳杆72,通过施加与上述相反方向的力,也可进行扶手的设置。
其它部分因与实施例1~3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在收纳或设置左右侧面扶手420、430时,只需要向一方的扶手或收纳杆7施加力,就可将左右侧面扶手的双方一次性地进行收纳或设置。由此,即使是在开间狭小的电梯中,也能简单且快速地进行扶手的收纳、设置,可缩短扶手的收纳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实施例2中,包含安装配件70、收纳杆72、安装螺钉72、74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自动收纳装置。
下面参照图17~图2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5。
图17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电梯用厢500的上部设置有扶手510状态的模式图,图17A是主视图,图17B是图17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视图。
如图17所示,与实施例4一样,装设在实施例5中的电梯用厢500上部的扶手510具有左右侧面扶手520、530和背面扶手540,具有将左右侧面扶手520、530一次性折叠的功能,但其构造不同。又,在实施例5中,在将左右侧面扶手520、530收纳或设置时,可自动地将安全装置的开关置于ON(接通)或OFF(关闭)。
如图17所示,各扶手520、530、540分别具有2个纵架14、以及相对纵架14垂直状配置在2个纵架14之间的下段横架20和上段横架22。各纵架14通过将安装螺钉34贯通于设置于下方的贯通孔24和安装配件32中,可在支承架4上安装成向内侧折叠状。在左右侧面扶手520、530正面侧的纵架14上,安装配件32的上方以可回转的状态安装着收纳杆80、82,该收纳杆80、82分别可随着与纵架14的配置角度变化而变化。
又,收纳杆80、82的另一端可回转地被安装设在收纳用回转盘84上,可以改变收纳杆80、82与收纳用回转盘84的配置角度。收纳用回转盘84被安装在收纳用回转轴盘86上,以中心轴88为中心进行回转。在收纳用回转轴盘86的内侧,在当收纳用回转盘84回转时位于收纳用回转盘84的位置上具有安全装置的开关90。
图18是扶手510收纳状态的模式图,图18A是主视图,图18B是图18A中从右侧看时的侧面图。
如图18所示,在将扶手510收纳的状态下,纵架14以向90度内侧折叠的状态进行收纳。与实施例4一样,在将背面扶手540折叠的基础上将左右侧面扶手520、530进行折叠。
图19是表示在左右侧面扶手520、530的收纳途中状态的图。
收纳时,在图19中,如箭头①所示,若将左侧面扶手620向内侧折叠,则收纳杆80在两端的安装螺钉74的部分进行回转,一边适当改变与纵架14或收纳用回转盘84的配置角度,一边沿着箭头②的方向变动。由此,收纳用回转盘84被推向箭头③的方向,以中心轴88为中心进行回转,收纳杆82被拉向箭头④的方向。随着这一动作,装设在收纳杆80、82另一端上的右侧面扶手530的纵架14沿着箭头⑤的方向被推倒。这样,扶手510形成了左侧面扶手520一旦被收纳、同时右侧面扶手530也被收纳的状态。
图20是表示收纳用回转盘84收纳状态时、按下安全装置的开关90状态的模式图,图20A表示安全装置的开关90的OFF状态,图20B表示安全装置的开关90的0N状态。
如图20A所示,在设置有扶手510的状态下,因收纳用回转盘84处于收纳用回转轴盘86的上方,故安全装置的开关90处于OFF状态。另一方面,当扶手510为收纳状态时,如图20B所示,因收纳用回转盘84正处于安全装置的开关90上,故在扶手510收纳状态下,安全装置的开关90始终处于0N状态。
上面对通过将左侧面扶手520折叠而使右侧面扶手530折叠的场合作了说明,但也可通过将右侧面扶手530折叠而使左侧面扶手520折叠。在此场合,与从左侧面扶手520进行折叠的场合相反,在图19中,向右侧面扶手530施加箭头⑤方向的力,向收纳杆82施加箭头④方向的力,向收纳用回转盘84施加箭头③方向的力,向收纳杆80施加箭头②方向的力,左侧面扶手520在箭头①方向进行折叠。即使对收纳杆80或82也施加了箭头②或④方向的力,也可同时收纳左右侧面扶手520、530。又,即使通过使收纳用回转盘84沿着箭头③方向进行回转,也能传递箭头②、①方向以及④、⑤方向的力,可同时收纳左右侧面扶手。无论采用哪种收纳方法,均可将安全装置的开关90自动地置于0N。
上面对收纳左右侧面扶手520、530的场合作了说明,通过向左右侧面扶手520、530、收纳杆80、82、收纳用回转盘84的任1方施加与上述相反方向的力,即可一次性地设置左右侧面扶手520、530。在此场合,无论采用哪种设置方法,均能将安全装置的开关90自动性置于OFF,可自动解除安全装置。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收纳杆80、82及收纳用回转盘84、收纳用回转轴盘86、中心轴88及安全装置的开关90等的形状及其配置位置不限定于实施例5中说明过的结构。
其它部分因与实施例1~4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可用简单的功能一次性地将左右侧面扶手折叠。又,可在扶手的收纳、设置的同时自动进行安全装置的作动及解除。由此可缩短扶手的设置等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实施例5中,包含收纳杆80、82、收纳用回转盘84、收纳用回转轴盘86及中心轴88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调整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具有调整扶手高度的调整装置,因此,可在缩短侧面扶手高度的状态下进行折叠式收纳。由此,可将电梯用厢上扶手设置成一定程度的高度,避免侧面扶手相互间的收纳时的干扰以及与厢上机器的干扰,在小的空间中也能进行收纳。
又,在本发明中由于具有了自动收纳装置,因此,若将侧面扶手的一方收纳或设置,则另一方的侧面扶手也可进行收纳或设置。由此,可缩短电梯维修等时的扶手的设置、收纳所需的时间,可缩短作业整体所需的时间。
又,在本发明中由于可自动进行安全装置作动或停止,因此,可缩短安全装置作动、停止所需的时间,由此,还可缩短电梯的维修等的作业整体所需的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用厢上扶手,具有装设在电梯的厢上部的扶手;支承所述扶手的支承架;以及将所述支承架固定在所述厢上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具有分别沿平行的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梯的2侧面的2个侧面扶手;以及设置在与所述侧面扶手垂直方向上的背面扶手,所述侧面扶手具有一旦将一方收纳、另一方也可被收纳的自动收纳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厢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纳装置具有收纳杆,该收纳杆的一端安装设在所述侧面扶手的一方,另一端安装设在所述侧面扶手的另一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用厢上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厢上扶手具有对收纳及/或设置的状态进行确认的安全装置,所述自动收纳装置在收纳或设置所述扶手的同时使所述安全装置作动或停止。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用厢上扶手具有装设在电梯用厢(2)上的扶手(110);支承扶手(110)的支承架(4);以及将支承架(4)固定在所述厢(2)上的固定柱(6)。扶手(110)包括与厢(2)对向的2侧面平行、装设在厢(2)上部的侧面扶手(120、130);以及与侧面扶手(120、130)垂直、装设在厢(2)上部的背面扶手(140)。并且,扶手(110)中的至少侧面扶手(120、130)具有可调整高度的调整装置(26、30),并且,各扶手(110)具有在与厢(2)的上面水平方向上可折叠式收纳的收纳装置(32、34)。
文档编号B66B11/02GK1769156SQ20051009911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日
发明者宫原英树, 岩嵜大明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