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械室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546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机械室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械室电梯,在该无机械室电梯中,以吊索悬吊电梯轿厢的侧部两侧,并且电梯轿厢侧与平衡重锤侧的吊索缠绕(roping)比不同。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梯,例如有如图3和图4所示的无机械室电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即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2000-351552号公报)。图3为现有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俯视图,而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在图3和图4中,1表示电梯轿厢2和平衡重锤3升降的升降通道的壁面,4表示吊索,5和6表示转向滑轮,8表示设置在升降通道顶部的支承转向滑轮5、6的梁,9表示电动机,10表示设置在平衡重锤3锤上的滑轮,11表示固定吊索4一端的吊索固定端,12表示检修台,13表示设置在检修台12上的栅栏,14表示控制盘,15表示金属带,71表示绳轮,72表示转向滑轮。
在上述现有的电梯中,吊索4连接在电梯轿厢2的上部,并且通过转向滑轮5、6延伸至绳轮71和转向滑轮72。并且,吊索4卷绕在绳轮71上,通过在电动机9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经过滑轮72而到达平衡重锤3的滑轮10,其端部延伸至检修台12的吊索固定端11。
在此,电梯轿厢2与电动机9之间的吊索缠绕比为1∶1,电动机9与平衡重锤3的吊索缠绕比为2∶1。由于前者的吊索缠绕比低于后者的吊索缠绕比,所以与电梯轿厢2的铅直方向的移动量相比,平衡重锤3的铅直方向的移动量变小。因此,在平衡重锤3的上部拧出了平衡重锤3不移动的空间,因此可以将该空间作为具有相同作用的机械室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在该空间可以设置电动机和控制盘等。
在所述现有技术中,虽然没有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机械室,但需要在电梯轿厢铅直投影的上部设置滑轮5、6来缠绕一端与电梯轿厢2连结的吊索4,并且同样地还需要用于支承该滑轮5、6的梁8。因此,为了确保电梯轿厢上部的间隙,必须增大顶部空间的尺寸,以便能够设置滑轮5、6和梁8。并且,在上述现有的电梯中,由于在电梯轿厢的铅直投影之外的位置设置检修台12,设置控制盘14以及电动机9,确保与机械室具有相同作用的机械室空间,因此难以做到进一步缩小电梯坑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械室电梯,该无机械室电梯能够在电梯轿厢的上下方确保更多的有效空间,同时能够以相对于电梯轿厢的尺寸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升降通道的尺寸来进行安装、维修和保养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无机械室电梯中,通过卷扬机以吊索悬吊驱动电梯轿厢的侧部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左右,该左右的吊索分别通过滑轮以及转向滑轮卷绕在卷扬机上,在所述电梯轿厢侧为1∶1的吊索缠绕比,然后,将已卷绕在所述卷扬机上之后的左右的吊索合并成一组吊索,使得在平衡重锤侧为2∶1的吊索缠绕比,并且,所述卷扬机以及所述滑轮和所述转向滑轮的配置位置,位于电梯轿厢的铅直投影之外。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能够在电梯轿厢的上部以及下部确保更大的空间,能够缩小顶部空间的尺寸,缩小电梯坑的尺寸,并且能够更方便地设置电梯轿厢上下方的机器设备,能够缩短组装和维修保养的时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由于在电梯轿厢的投影面积以外,并且在由一对电梯轿厢用导轨以及一对平衡重锤用导轨构成的平面内设置滑轮,所以能够实现升降通道尺寸的省空间化。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现有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中101-升降通道;102-电梯轿厢;103-平衡重锤;104a、b-电梯轿厢用导轨;105a、b-平衡重锤用导轨;106a、b-吊索;107-电梯轿厢连结用吊索挂钩;108a、b-滑轮;109a、b-滑轮;110a、b-转向滑轮;111-卷扬机;112-绳轮;113-滑轮;114-升降通道连结用吊索挂钩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无机械室电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机械室电梯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在图1和图2中,电梯轿厢102以及平衡重锤103在升降通道101内升降。在电梯轿厢102以及平衡重锤103的侧面的上下方安装有未图示的引导装置,通过该引导装置的引导,电梯轿厢102沿电梯轿厢用导轨104a、104b升降。平衡重锤103也与电梯轿厢102一样,沿平衡重锤用导轨105a、105b在升降通道内畅通地升降,并且不会使电梯轿厢产生倾斜。
此外,在电梯轿厢102中,其重心附近的两侧侧部通过固定吊索106a、106b(在此左右分别表示了一根吊索,但一般情况下在左右分别设置多根吊索)的端部的吊索挂钩107a、107b被直接连结,或者借助固定用设备而被连结。该吊索106a、106b卷绕在位于其正上方的滑轮108a、108b上,并且被卷绕延伸至与所述滑轮108a、108b高度相同、但水平方向的位置不同的滑轮109a、109b。然后,经过设置在正下方的转向滑轮110a、110b,卷绕在与卷扬机111一体形成的绳轮112上。因此,电梯轿厢102以1∶1的吊索缠绕比进行升降。
另一方面,卷绕在绳轮112上的吊索106a、106b被合并成一组,经过设置在位于其铅直延长线上的平衡重锤103的上部的滑轮113,被用于将端部固定在升降通道顶部的吊索挂钩114直接连结,或者借助固定用设备而被连结。因此,平衡重锤侧成为2∶1的吊索缠绕比。
而且,将所述卷扬机111以及所述滑轮108a、108b和滑轮109a、109b、以及所述转向滑轮110a、110b的配置位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铅直投影外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较,在电梯轿厢102的上部以及下部能够确保更大的空间,因此能够缩小顶部空间尺寸,缩小电梯坑的尺寸,并且能够更方便地设置电梯轿厢102上下方的机器设备,能够缩短组装和维修保养的时间。
并且,通过在由一对电梯轿厢用导轨104a、104b以及一对平衡重锤用导轨105a、105b构成的平面内,配置滑轮108a、108b,滑轮109a、109b以及所述转向滑轮110a、110b,能够实现升降通道尺寸的省空间化。
而且,由于电梯轿厢用导轨104a、104b以及平衡重锤用导轨105a、105b的轨距的尺寸相同,所以不仅平衡重锤用导轨105a、105b之间具有足够宽敞的空间来收容转向滑轮110a、110b以及卷扬机111等,而且导轨的安装变得更加容易。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械室电梯,通过卷扬机以吊索悬吊驱动电梯轿厢的侧部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左右,该左右的吊索分别通过滑轮以及转向滑轮卷绕在卷扬机上,在所述电梯轿厢侧为1∶1的吊索缠绕比,然后,将已卷绕在所述卷扬机上之后的左右的吊索合并成一组吊索,使得在平衡重锤侧为2∶1的吊索缠绕比,并且,所述卷扬机以及所述滑轮和所述转向滑轮的配置位置,位于电梯轿厢的铅直投影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室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以及所述转向滑轮设置在由一对电梯轿厢用导轨以及一对平衡重锤用导轨构成的平面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械室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用导轨和所述平衡重锤用导轨的轨距的尺寸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械室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的吊索被构成为,上述左右的吊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两个侧部各自连结,然后将左右的吊索分别卷绕在分开设置在左上方和右上方的滑轮上,然后卷绕在分别设置在左下方和右下方的转向滑轮上而使其转向,之后卷绕在设置在上方的卷扬机的绳轮上,并在该绳轮处使所述左右的吊索合并成一组吊索,并将其卷绕在设置在绳轮下方的铅直延伸线上的平衡重锤上部的滑轮上,最后连结在升降通道的上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无机械室电梯,其能够在电梯轿厢的上下方确保更多的有效空间,同时能够以相对于电梯轿厢的尺寸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升降通道的尺寸来进行安装、维修和保养。在无机械室电梯中,卷扬机(111)以吊索(106)悬吊驱动电梯轿厢(102)侧部两侧,其中,所述吊索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左右,该左右的吊索(106a、b)分别通过滑轮(108a、b)以及转向滑轮(110a、b)卷绕于卷扬机,在所述电梯轿厢侧为1∶1的吊索缠绕比,然后,使已卷绕在所述卷扬机上之后的左右的吊索作为一组吊索,以使在平衡重锤侧(103)为2∶1的吊索缠绕比,并且,所述卷扬机以及所述滑轮和所述转向滑轮的配置位置,位于电梯轿厢的铅直投影之外。
文档编号B66B11/04GK1884031SQ200610092579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0日
发明者藤田晃英, 萩谷知文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