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对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8145582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差分对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分对识别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一 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软件中,以识别该印刷电路板上的差分对的方法。
背景技术
io 目前,电子工程师对于印刷电路板(PCB)的走线布局(Layout)
通常通过各类印刷电路板(PCB)布线软件中(例如Protd软件) 完成。在此过程中,对于电子工程师而言,差分对作为最为常用信号 线出现频率很高,(如目前大多主板上的CLK、 LAN、 USB等都是差
分对,总共至少二十对,甚至更多对)所以,对差分对的布线也变得
15 尤为重要。其中,在检查上述差分对的布线是否符合要求时最为重要 的是计算其中正、负信号线的长度差是否符合要求。我们知道,由于 需要保持差分阻抗的一致性,不仅需要保持正、负信号线适当靠近且 平行,而且需要保证正、负信号线尽量等长,即正、负信号线之间的 长度差要在一误差范围内。
20 现有的,电子工程师可以想到的是,通过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布线
软件中相应功能显示正、负信号线的长度,如allegro软件程序,其能 够显示出各信号线的相关属性,包括信号线长度,通过该软件程序显 示的内容得到上述差分对中正、负信号线的长度差就变得简单容易。 但是,因为实际应用时会为了减少反射、提高性能等需求,在正、负
25 信号线之间连接电阻元件以形成交叉网路(XNET)。这样,该软件会 将该交叉网路作为整体仅显示该交叉网路的属性,而不显示正、负信 号线的属性,导致无法通过该软件显示的内容识别出原始正、负信号 线,进而无法获悉该正、负信号线长度数据而供后续比较该二信号线 长度差是否在一误差范围内。
30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检査差分对中正、负信号
线长度是否符合,其具体做法为于印刷电路板上正、负信号线之一端
点追踪至另一端端点,以得到该正、负信号线的长度以供进行后续的 长度比对操作,但是,由于电路板上查分信号线的数目繁多,若反复 人工执行此人工检査方式,势必给电子工程师带来巨大工作量,且工 作效率低下。
5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差分对识别方法,应用于一印刷电路板的布
线软件中,以供快速识别印刷电路板上的差分对,实已成为目前业界 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10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分
对识别方法,应用于一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软件中,以供快速识别印刷 电路板上的差分对,且可提升工作效率。
为达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分对识别方法,应用于 -一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软件中,用以供识别通过该布线软件布设于该印
15刷电路板上的具不同网络(net)名称的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组成 的差分对,且该布线软件的电路板数据中具有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
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自该布线软件撷取该第一信号线的辨
识信息;(2)于该对差分对之间设置一电路元件以形成一交叉网路 (XNET),使得该第一信号线分成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该第二信号
20线分成第三线段与第四线段;(3)读取该交叉网路的线路长度数据, 该线路长度数据包括该交叉网路名称、以及该交叉网路中的第一线段、 第二线段、第三线段以及第四线段的名称及对应的线段长度;以及(4) 于该线路长度数据中的属于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的名称 前插入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
25 上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有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的第一、
第二线段的长度累加,以及将未有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的第三、第 四线段的长度累加;以及将二累加结果进行比对以确定该第一、第二 信号线长度差是否符合要求。
上述该第一信号线是为该差分对中的正信号,该第二信号线是为
30该差分对中的负信号。或者该第一信号线是为该差分对中的负信号, 该第二信号线是为该差分对中的正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差分对识别方法,主要是于第一、第二信号 线之间设置电路元件之前自该布线软件撷取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 息,以便后续于读取该第一、第二信号线所形成的交叉网路的线路长 度数据后,于属于该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第二线段名称前插入该第一 5 信号线的辨识信息,从而供后续依据该辨识信息快速获取该第一、第 二信号线的长度,进而可大幅降低工作量,相应地提供工作效率,因
而可避免现有采用人工方式识别差分对所引起的种种缺点。


10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差分对识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以及
图2及3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识别印刷电路板上差分对的具体实 施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 印刷电路板 15 Pl、 P2、 P3、 P4、 P5、 P6接点
R 电阻
Sl 正信号
S10 S13 步骤
Sl#负信号 20 Tl、 T2、 T3、 T4 线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
25 效。本发明也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 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 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如图1所示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差分对识别方法的详细步骤流程。
本发明的差分对识别方法是应用于一印刷电路板2的布线软件(例如 30Allegro)中,用以供识别通过该布线软件布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具 不同网络(net)名称的第一、第二信号线组成的差分对,且该布线软
件的电路板数据中是具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其中,该第 、第 二信号线是分别为该差分对中的正、负信号,反之也可,为简化图示 及说明,以下即以该第一、第二信号线是分别为该差分对中的正、负
信号为例,并结合第2、 3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5 如图2,印刷电路板2上具有-一有正信号Sl和负信号Sl# (其标
示方法为),其属于二不同网路(net),正信号S1的起始接点为Pl, 终止接点为P2,负信号SW的起始接点为P3,终止接点为P4。于该布 线软件的电路板数据(.brd文档)中是具有负信号的辨识信息"弁"。
实施本发明的方法识别印刷电路板2上的差分对(有Sl及Sl弁构
io 成)的详细步骤流程如下首先,在步骤SIO,自该布线软件撷取负信 号SW的辨识信息1"。接着,进至步骤Sll。
在步骤Sll中,于图2所示的正、负信号之间设置一例如电阻R 的电路元件以形成以包含该正、负信号的交叉网路(XNET),如图3 所示,该交叉网路的网路名称为Sl。如图所示,电阻R与正、负信号
15的交叉点分别为P5、 P6。进而可通过电阻R将正信号Sl分成两段, 即线段Tl 、 T2,其中,Tl为由接点Pl至P5, T2为由接点P5至P2。 同时负信号SW也被分成两段,即线段T3、 T4,其中,T3为由接点 P3至P6, T4为由接点P6至P4。接着,进至步骤S12。
在步骤S12,读取该交叉网路的线路长度数据,该线路长度数据包
20 括该交叉网路名称S1、以及该交叉网路中的线段T1、 T2、 T3以及T4 的名称及对应的线段长度,于本发明中,线段T1、 T2、 T3以及T4的 名称是由其各自的二端接点表示,例如线段T1的名称为P1: P5,线 段T2的名称为P5: P2,线段T3的名称为P3: P6,线段T4的名称为 P6: P4。于本发明中,通过例如Allegro软件提供的constraints manager
25 功能将该交叉网路的线路长度数据显示出来。接着,进至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将步骤S10撷取的负信号的辨识信息"『插入步骤 S12所读取线路长度数据中的线段T1、 T2名称前。因此,通过该辨识 信息"#"可快速识别出线段Tl、 T2属于差分对中负信号的组成部分。
后续可依据该辨识信息1"将线段T1、 T2的长度累加,以及将没 30 有辨识信息"#"的线段T3、 T4的长度累加,并将二累加结果进行比对 以判定该正、负信号的长度是否符合,即判定该正、负信号的长度差是否在一容许值范围内。
因此,本发明的差分对识别方法,主要是于正、负信号之间设置 电阻之前自该布线软件撷取该负信号的辨识信息"#",以便后续于读取 该正、负信号所形成的交叉网路的线路长度数据后,于属于该负信号 的线段(Tl、 T2)名称前插入该辨识信息"#",从而供后续依据该辨识
信息快速获取该正、负信号的长度,进而可大幅降低工作量,相应地 提供工作效率,因而可避免现有采用人工方式识别差分对所引起的工 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的缺点。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 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 权利要求所列。
权利要求
1.一种差分对识别方法,应用于一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软件中,用以供识别通过该布线软件布设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具不同网络(net)名称的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组成的差分对,且该布线软件的电路板数据中是具有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自该布线软件撷取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2)于该对差分对之间设置一电路元件以形成一交叉网路(XNET),使得该第一信号线分成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该第二信号线分成第三线段与第四线段;(3)读取该交叉网路的线路长度数据,该线路长度数据包括该交叉网路名称、以及该交叉网路中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以及第四线段的名称及对应的线段长度;以及(4)于该线路长度数据中的属于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的名称前插入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对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一信号线 是该差分对中的正信号,该第二信号线是为该差分对中的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对识别方法,其中,该第一信号线是该差分对中的负信号,该第二信号线是该差分对中的正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对识别方法,还包括将有第--信号 线的辨识信息的第一、第二线段的长度累加,以及将未有第一信号线 25的辨识信息的第三、第四线段的长度累加,以及将二累加结果进行比 对以确定该第一、第二信号线长度差是否符合要求。
全文摘要
一种差分对识别方法,应用于一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软件中,用以供识别第一、第二信号线组成的差分对,布线软件的电路板数据中具有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该方法包括于该布线软件撷取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于对差分对之间设置一电路元件以形成一交叉网路(XNET),使得第一信号线分成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第二信号线分成第三线段与第四线段;读取交叉网路的线路长度数据,线路长度数据包括交叉网路名称、以及交叉网路中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第三线段以及第四线段的名称及对应的线段长度;以及于线路长度数据中的属于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线段、第二线段的名称前插入第一信号线的辨识信息。从而能够快速识别形成交叉网路后的差分对,以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H05K3/00GK101203092SQ20061016944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杨晓萍, 杨淑敏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