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外板及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15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外板及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机柜,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结构以及该门体结构的外板。
背景技术
现有通讯机柜,特别是户外通讯机柜的门结构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的类别有钣金门、型材门等。而钣金门由于其可塑性高,相较于型材门更加的轻便,而为大多通讯机柜所采用。现有的钣金门的结构形式较多,通常由金属板体并在金属板体的边缘弯折出连接折边而构成。现有的钣金门不能形成同时安装防水条和屏蔽条的位置,也没有排水槽。通常防水条的安装结构和排水槽都是设计在机柜的主体结构上,增加了机柜主体的加工及安装难度;而且这些钣金门通常为单层结构,其保温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钣金门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讯机柜门体的外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排水槽的、可安装防水条的、具有隔热功能的通讯机柜门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外板,所述外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包括外板、内板及外板和内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外板上,内板固定在连接件上,所述外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进一步的,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形腔,所述形腔内可填充隔热材料,用于隔热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的门体中,所述内板包括内板主体,所述内板主体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围框;所述围框的外侧用于安装屏蔽条;所述围边的外侧面与内板主体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门体的内板中,从所述内板主体的围框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用于加强和安装相关附件的围边。
本实用新型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相连接固定的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门体的内板中,所述内板的边缘向所述外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围框,并在所述围框的末端弯折出与所述外板的内侧相接触的折边。或者,所述内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外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折边、在所述第一折边末端水平延伸出第二折边、并在所述第二折边末端向所述外板的方向弯折出第三折边,形成围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板的板状主体上弯折出围边,从而使得防水条可以安装在围边上;同时,外板的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使用该外板组成门体后应用到通讯机柜上,机柜的防水性能好,生产制造相对简单;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门体采用外板与内板结合的方式构成,具有隔热保温的优点,采用了加强件连接后,其强度好,不易变形。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讯机柜的门体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外板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通讯机柜的门体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讯机柜的门体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讯机柜的门体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通讯机柜的门体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的门体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外板10以及安装在所述外板10上的内板30。
所述外板10由一整块钣金折弯后形成,包括板状主体11。在所述主体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12,所述折叠边12与所述板状主体11相紧贴。在所述折叠边12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13,在所述折边13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14。在所述围边14上可以套设安装防水条50,从而无需在机柜的主体结构上面安装防水条50,简化了机柜主体的设计。所述折叠边12、折边13和围边14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15,便于外界雨水的排出。
所述内板30包括内板主体31,所述内板主体31的边缘弯折形成围框32。所述围框32位于所述围边14的外侧,作为用于安装屏蔽条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面为与所述围边14的外侧壁面相垂直的安装面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框32从所述内板主体3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外板10的一侧弯折形成内板围边35,该围边35能够有效加强内板的强度,它还可以安装门磁等相关门附件。在所述外板10和内板30之间设有将两者固定连接的加强条70。所述加强条70是联接外板10与内板30的联接件,不仅起到联接作用,更能够加强门的整体强度。所述加强条70与所述外板和内板30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焊接、铆接等各种方式实现。在所述内板30拼装后,其四周形成一个安装面33,该安装面34与外板10的围边14的外壁面成相互垂直角度,可以安装防电磁泄露的屏蔽条(图未示)。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的门体的第二实施例,其外板10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其区别在于内板30A结构。本实施例的内板30A包括内板主体31A,所述内板主体31A的边缘弯折形成围框32A。所述围框32A从所述内板主体31A的边缘向所述外板10的板状主体11的方向弯折,并在所述围框32A的末端弯折出与所述外板10的板状主体11内侧相接触的折边33A。所述围框32A位于所述外板10的折边13的内侧,并且一段与外板10的折边13重叠,另一段位于所述外板10的围边14的外侧形成安装部34A。所述安装部34A的外壁面与所述围边14的外壁面相垂直,用于安装防电磁泄露的屏蔽条。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一实施例的加强条,结构更加的简单,便于组装。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的门体的第三实施例,其外板10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区别在于内板30B结构。本实施例的内板30B包括内板主体31B,所述内板主体31B的边缘弯折形成围框。所述围框包括从所述内板主体31B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外板10的一侧弯折的第一折边321、在所述第一折边321末端水平延伸的第二折边322、以及在所述第二折边322末端向所述外板10的板状主体11的方向弯折的第三折边323。所述第三折边323位于所述外板10的折边的内侧,并且一段与外板10的折边重叠,另一段位于所述外板10的围边14的外侧形成安装部33B。所述安装部33B的外壁面与所述围边14的外壁面相垂直,用于安装防电磁泄露的屏蔽条。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一实施例的加强条,结构更加的简单,便于组装。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的门体的第四实施例,它的结构形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点在于内板30上省略了围边35。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的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上可以安装有防水条,折叠边上可以安装铰链。
3.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外板、内板及外板和内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外板上,内板固定在连接件上,所述外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封闭的形腔,所述形腔内可填充隔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通讯机柜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包括内板主体,所述内板主体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围框;所述围框的外侧用于安装屏蔽条;所述围边的外侧面与内板主体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通讯机柜门体,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板主体的围框边缘向内侧弯折形成用于加强和安装相关附件的围边。
7.一种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边缘向所述外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围框,并在所述围框的末端弯折出与所述外板的内侧相接触的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外板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折边、在所述第一折边末端水平延伸出第二折边、并在所述第二折边末端向所述外板的方向弯折出第三折边,形成围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通讯机柜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外板、内板及外板和内板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外板为板状主体,在所述主体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折叠边,在所述折叠边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在所述折边的末端再向外弯折形成与所述主体平行的围边;所述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外板的板状主体上的折边形成连续的围边,从而使得防水条可以安装在围边上;同时,外板的折叠边、折边和围边的外壁共同围成排水槽,使得采用此种外板的通讯机柜门体具有可安装防水条、密封防水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内板的折边可以装屏蔽条;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通讯机柜门体采用外板与内板结合的方式构成,具有隔热保温的优点。
文档编号G12B9/00GK2872800SQ20062005425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9日
发明者廉纪奎 申请人:廉纪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