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4371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屏蔽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特别是一种屏蔽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识别的各类磁条技术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信用卡、银行卡、记帐卡、IC卡、VIP卡、优惠卡、存拆、护照和身份证等等,他们具有方便人们随身附带、使用和安全等的优点,但由于识别磁条容易受磁铁、家用电器、电源线、手机和包上的磁扣等外界产生的强磁、弱磁和电磁波影响,均会因此造成识别磁条掉磁和损坏,以至给使用者造成经济的损失和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的一种屏蔽外界磁场和电磁波对磁条识别卡类影响的一种屏蔽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屏蔽包,包括由面料层构成的包体,其中所述的包体内设有与面料层合为一体的屏蔽布层。
所述的包体内附设有不少于一层的夹卡层,所述的夹卡层置于屏蔽布层内侧。
所述的屏蔽布层内侧设有内衬料层,屏蔽布层夹设在面料层和内衬料层之间。
所述的包体内附设有不少于一层的夹卡层,所述的夹卡层置于内衬料层内侧。
所述的屏蔽布层为纯铜布或纯镍布或铜镍布或双层镍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屏蔽包,在构成的包体的面料层内侧设置屏蔽布层,通过屏蔽布层屏蔽作用使包内的磁条识别卡类不受外界磁场和电磁波的影响,延长磁条识别卡类使用寿命;在包内置于屏蔽布层内侧设置与各类卡大小相适的夹卡层,方便包内插各种不同大小的卡。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包体,11为面料层,12为屏蔽布层,14为内衬料层,13为夹卡层,15为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但不代表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仅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屏蔽包,其为对折包,包括由面料层11缝合构成的包体1,包体1内设有与面料层11缝合为一体的屏蔽布层12,屏蔽布层12为纯铜布,在屏蔽布层12内侧设两折合后相对的夹卡层13,在两折合后相对的夹卡层13间设相粘合的魔术贴15。
如图2所示,一种屏蔽包,包括由面料层11和内衬料层14缝合构成的包体1,面料层11和内衬料层14之间夹设屏蔽布层12,屏蔽布层12纯镍布,在屏蔽布层12内侧设两折合后相对的夹卡层13,在两折合后相对的夹卡层13间设相粘合的魔术贴15。
使用时,把各类卡插入包内的夹卡层13并封闭包体,屏蔽布层12包裹对包内形成屏蔽保护,使包内的磁条识别卡类不受外界磁场和电磁波的影响,延长磁条识别卡类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屏蔽包,包括由面料层(11)构成的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体(1)内设有与面料层(11)合为一体的屏蔽布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体(1)内附设有不少于一层的夹卡层(13),所述的夹卡层(13)置于屏蔽布层(12)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布层(12)内侧设有内衬料层(14),屏蔽布层(12)夹设在面料层(11)和内衬料层(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屏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体(1)内附设有不少于一层的夹卡层(13),所述的夹卡层(13)置于内衬料层(14)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屏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布层(12)为纯铜布或纯镍布或铜镍布或双层镍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包,包括由面料层构成的包体,其中所述的包体内设有与面料层合为一体的屏蔽布层;本实用新型能保证使包内的磁条识别卡类不受外界磁场和电磁波的影响,延长磁条识别卡类使用寿命的目的。
文档编号G12B17/02GK2932934SQ20062006142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李文斌 申请人:李文斌, 冯曙光, 吴世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