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接合驱动电路板用的设备、方法及其盒式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018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应、接合驱动电路板用的设备、方法及其盒式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及其盒式外壳、 一种驱 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及其一种接合方法,以及一种具有所述接合设备的 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且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 的设备及其盒式外壳、 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及其一种接合方法,以及一种可缩短接合工艺的生产间歇(tact time)的具有所述接合设备 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器面板是可实现高质量图像的图像显示元件。平板显示器 面板作为高质量图像的下一代移动监视器、壁挂式电视和多媒体图像设 备而受到喜爱,因为其具有高清晰度色化、宽视角和低电功率消耗的优 点。近来,对于平板显示器面板的关注已大大增加,且已实行其大规模 生产及其不断的研究。平板显示器元件面板包括等离子显示器面板(PDP)、液晶显示器 (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等。平板 显示器元件面板的趋势是其厚度持续变薄,而其尺寸持续变大。为了进 一步满足所述趋势,将驱动电路板(例如,PCB、 TCP、 CBF等)直接接 合到平板显示器面板(即,衬底)并制造成统一化产品。如果将驱动电路板直接粘合到衬底,那么其组装和维修较容易,因 为不需要复杂的配线,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配线空间而使产品小型化的 缘故,可制造出非常适销的产品。因此,已不断地开发将驱动电路板接合到衬底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 系统。接合系统的接合工艺主要包括将驱动电路板附着在衬底的短边缘上 的SUS附着工艺,和将驱动电路板附着在村底的长边纟彖上的ADD附着工 艺。SUS附着工艺和ADD附着工艺包含ACF附着工艺、预接合工艺和最 终接合工艺。ACF附着工艺是将各向异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粘合到衬底的工艺。预接合工艺是预先将驱动电路板接合在衬底上 的ACF所粘合到的区域上的工艺。最终接合工艺是最终将驱动电路板粘
合到村底的接合表面的工艺,所述接合表面通过使用包含加热器的接合 器工具进行热压而被预按压。在最终接合工艺中,预按压在衬底上的驱动电路板(例如,TCP)的 末端通过接合器工具而被接触按压。通过维持由接合器工具冲包含的加 热器加热的按压状态持续约12到15秒而将TCP最终接合在衬底上。同时,大型显示器应将多于20个TCP附着在衬底的长边缘上。通常, 优点是,在TCP附着工艺中可通过一次按压而缩短附着TCP的工艺时间。 然而,如果长边缘长度增加,那么按压表面长度增加。因此,由于机器 加工引起的误差或加热器引起的热变形等缘故,难以维持受压表面的良 好的平面性(与衬底的接合表面平行的程度)。如果受压表面的平面性变差,那么施加到接合表面的按压力不可能 均匀。因此,衬底可能在施加有强按压力的位置处受到损坏,且在施加 有弱按压力的位置处TCP不可能完全按压在衬底上。为了解决所述问题,已考虑一种通过在接合器工具的上部上制备具 有螺栓部件形状的高度调节部件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述高度调节部 件来调节按压表面的平面性的方法。在驱动电路板的常规接合设备中,安装在螺栓部件形状的末端的头 部应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便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具有螺栓 部件形状的高度调节部件。由于螺栓部件形状相对较长且头部形成在螺 栓部件形状的末端上,所以需要较大扭矩来移动螺栓部件形状。因此, 存在的问题是,当将较大扭矩施加到螺栓部件形状的头部时,头部会断 裂。另外,由于螺栓部件形状的变形随着螺栓部件形状的长度的不断增 加而扩大,所以调节受压表面的平面性变得困难,借此使生产间歇延长。驱动电路板的常规接合系统仅包含一个载有衬底的工作台。因此, 当一个工作台运作时(例如,ACF附着工艺、预接合工艺和最终接合工 艺等),无法在同一工艺中进行任何工作。因此,工作过程时间变得非常 长,且工艺效率变低。为了缩短工艺时间并改进工艺效率,已尝试提高工作台的转移速度 和接合工作的速度。然而,工作台中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加,且接合工 作期间误差增加。在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中,依据驱动电路板的类型来选择和使用 各种类型的供应设备,下文将以示意方式解释供应附着在村底的短边缘 上的CBF (common block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共同块柔性印刷 电路)的CBF供应设备。如图1所示,通常将多个驱动电路板3、 4和5附着在一个长边缘和底G用于约50英寸的PDP。约三个CBF 3附着在衬底G的短边缘中的一 者上。约六个FPC 5附着在另一短边缘上,且约20个TCP 6附着在衬 底G的长边缘中的一者上。图2是说明常规CBF盒式外壳的示意透视图,且图3是说明包含图 2的常规CBF盒式外壳的CBF供应设备的示意前视图。如图2和3所示, CBF供应设备包括盒式外壳IO,其中多个CBF供应盘30形成为预定框 架以便接纳CBF 3,并在垂直方向上层压;板零件20,其用于安装盒式 外壳10;和驱动器50,其使板零件20在预定方向上移动。盒式外壳10接纳在垂直方向上层压的约15个CBF供应盘30。 CBF 供应盘30形成为预定框架以便接纳CBF 3。工人隔离CBF 3并将CBF 3 放置在CBF供应盘30上。每一CBF 3因为其被制成薄膜形状而产生静电, 且因此工人应在将CBF 3放置在CBF供应盘30上的同时执行去除静电的 过程。CBF供应盘30可接纳15个CBF 3,因为5个CBF 3在水平方向上配 置且3个CBF 3在垂直方向上配置。 一个盒式外壳10可接纳约225个 CBF3,因为由于CBF供应盘30本身的高度的缘故,盒式外壳10通常接 纳15个层压的CBF供应盘30。驱动电路板的常规供应设备,尤其是常规CBF供应设备具有的问题 是,如果应将3个CBF 3供应在一个衬底G的短边缘上,那么仅可将CBF 3供应到约75个衬底G。另外,由于每当处理衬底G时将CBF 3手动配 置在每一CBF供应盘30上,所以应安排在岗工人。因此,操作效率显著 减小,因为在将CBF 3供应在几个衬底G上之后需要再配置时间。参看图1,驱动电路板(即,TCP 6)附着在衬底的长边缘上。为了 将TCP附着在村底上,首先附着ACF,其向形成在衬底上的图案部分施 加绝缘和粘合特性。在单独的工艺中通过ACF附着设备预先进行此过程。 接着,通过将完成了 ACF附着的衬底移动到预接合单元(即,TCP接合 设备)并将TCP附着在衬底上来附着TCP。下文揭示TCP接合设备。图4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的示 意平面图。常规TCP接合设备700包括围绕轴向中心线731旋转的旋转 机构730、耦合到旋转机构730的下表面以便与旋转机构730 —起旋转 的四个头750、形成在衬底G上的眼标记(eye-mark) 715,和由头750 抓取并转移以便接连地拍摄TCP 6的对准位置的视觉相机760。两个头之间隔开为90度的四个头750耦合到旋转机构730的下表面 的圆周表面。当四个头750分别围绕旋转机构730旋转时,它们通过TCP 装载站(#10 )、 TCP居中站(#20 )、 TCP附着站(#30 )和回收/等待站(#40 )。 为了便于解释,将四个头750分别命名为第一到第四头751、 752、 753 和754。如果通过集中于第一头751来解释每一头750的附着工艺,则第一 头751吸收一个TCP 6并将其装载在TCP装载站(MO)。如果第一头751 完成了 TCP 6的装载,那么第一头751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移动到 TCP居中站(#20),且对装载在所述位置处的TCP 6进行简单居中。第 四头754继续工作以将另一 TCP 6装载在TCP装载站(#10)。如果第一头751完成了 TCP 6的居中,那么第一头751再次顺时针 方向旋转并移动到TCP附着站(#30),且将TCP 6附着在衬底G的TCP 附着表面711上。在第一头751将TCP 6附着在衬底G的TCP附着表面711上之前, 应进行衬底710的对准。可通过以下步骤将衬底G对准在衬底台770的 精确位置处将支撑衬底G的衬底台770移动到视觉相机760的一位置 以便对准村底G (步骤1 ),检查衬底上的对准标记713之后通过衬底10 的移动而使衬底台770后退(步骤2),和通过根据对准标记713的信息 对准衬底台770而将衬底G移动到TCP附着站(#30)(步骤3)。完成衬底G的对准后,通过视觉相机760再次检查提供在TCP附着 表面711上的眼标记715。接着应进行眼标记715的对准。可在完成衬 底G和形成在衬底G的TCP附着表面711上的眼标记715的对准之后附 着TCP 6。如果完成了眼标记715的对准,那么第一头751可在垂直方向上移 动并将TCP6预按压在衬底G上。如果预按压工艺完成,那么第一头751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移动到回收/等待站(#40)。当附着工艺期间产 生有缺陷的TCP 6时,第一头751在回收/等待站(#40)处回收有缺陷 的TCP 6。当未产生有缺陷的TCP 6时,第一头751等待以便在预定时 间过去之后从回收/等待站(#40)移动到TCP装载站(#10)。其它头752、 753和754以预定时间隔开进行与第 一头751相同的操 作。当第一头751在回收/等待站(#40)处进行预定工艺时,第二头752 在TCP附着站(#30)处进行TCP 6附着工艺,且第三头753在TCP居中 站(#20)处进行TCP 6居中工艺,且第四头754在TCP装载站(#10) 处进行TCP 6附着和装载工艺。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70G中,头750 仅在Z轴方向上移动,且应进行上述步骤3以便对准整个衬底G的位置。 由于每次可通过进行衬底G上存在的眼标记715的对准来完成TCP 6附 着对准,所以附着一个TCP 6需要进行许多操作,借此使生产间歇变长 且生产率降级。TCP 6不对准而是在TCP居中站(#20)处简单地居中,且因此可在 TCP附着站(#30)处,通过进行检查TCP 6和衬底G的眼标记与视觉相 机760的对准位置的过程来进行TCP6附着工艺。因此,存在的问题是, 因为检查过程使生产间歇变长而导致生产率降低。旋转机构730的每个被分为4个部分的区域与一个头750耦合。因 此,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每单位时间附着许多TCP。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可通 过当调节按压衬底的接合表面的接合器工具的按压表面的平面性时防止 螺栓部件发生断裂损坏,并容易地调节受压表面的平面性,借此来缩短 接合工艺的生产间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及其一种 接合方法,和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其可缩短生产间歇并改进操 作效率而不会过分对工作台使用过度。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及其 盒式外壳,其可通过有效地供应驱动电路板并显著减少供应驱动电路板 所需的在岗人力来改进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操作效率。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可缩 短在衬底上附有驱动电路板时所需的生产间歇且每单位时间附有更多的 驱动电路板,借此改进制造效率。以下描述内容中将部分地陈述本发明的额外优点、目的和特征,且 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通过查看以下描述将部分地了解所述额外优 点、目的和特征,或可通过实践本发明来了解所述额外优点、目的和特 征。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所述接合 设备包含按压单元,其将驱动电路板按压在附有驱动电路板的衬底的 接合表面上,其中按压单元包括按压主体,其经提供以便接近上村底 上的接合表面和与接合表面隔开;接合器工具,其具有按压表面,当将 驱动电路板按压到接合表面时,按压表面接触在驱动电路板上;多个高 度调节部件,其调节按压表面相对于接合表面的位移以获得接合器工具 的按压表面的平面性;旋转调节零件,其提供在高度调节部件上,且提高度调节部件的旋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所述接 合设备包含工作单元,其执行将驱动电路板接合在衬底上的工作;多 个工作台,其在支撑衬底的同时将衬底转移到工作单元;多个装载/卸载
零件,其将村底装载到工作台或从工作台卸载衬底;以及控制单元,其 控制所述多个工作台彼此交替地向工作单元的移动,使得当所述多个工 作台中的一者放置在工作单元处以便执行接合驱动电路板的工作时,其 它工作台在每一装载/卸载零件处执行装载或卸载工作。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所述接 合方法包含将装载有第一衬底的第一工作台移动到工作单元,在所述 工作单元处驱动电路板接合在村底上;当在工作单元处执行第一衬底的 工作的同时将第二衬底装载在第二工作台上;以及在第一衬底的工作完 成时,将第一工作台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以卸载第一衬底,并将第 二工作台移动到工作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所述接 合系统包含驱动电路板的多个接合设备,其用于将驱动电路板接合到 装载在工作台上的衬底;以及装载器,其分别提供在驱动电路板的所述 多个接合设备冬间以便将从一个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卸载的衬底装载 到驱动电路板^另 一相邻的接合设备,其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包含 工作单元,其执行将驱动电路板接合在衬底上的工作;第一和第二工作 台,其在支撑村底的同时将衬底转移到工作单元;第一和第二装载/卸载 零件,其彼此相对而配置并在所提供的工作单元之间隔开以便对应于第 一和第二工作台;以及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以使得当第一工作台放置 在工作单元处以执行接合驱动电路板的工作时,第二工作台将衬底装载 在第二装载/卸载零件上,且当第一工作台从第一装载/卸载零件卸载衬 底时,第二工作台放置在工作单元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供应设备,所述供 应设备包含多个盒式外壳,其接纳待层压作为供应对象的多个驱动电 路板;外壳移动单元,其将所述多个盒式外壳彼此交替地移动到工作位 置,从驱动电路板从盒式外壳卸载的工作位置转移到与所述工作位置隔 开预定距离的等待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供应设备的盒式外 壳,所述盒式外壳包含第一外壳体,其接纳待层压的多个驱动电路板, 并在一个表面上具有卸载单层驱动电路板的卸载零件;第二外壳体,其 耦合到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相对的另一表面;支撑零件,其支撑层压在第一外壳体中的驱动电路板;以及弹性部件,其提供在支撑零件与第二外 壳体之间以便在支撑零件相对于第二外壳体彼此隔开的方向上弹性偏移。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所述接 合设备包含至少一个头,其抓取驱动电路板并附着在衬底的驱动电路
板的附着表面上;驱动机构,其耦合到至少一个头以便移动至少一个头; 对准位置检测单元,其获得形成在驱动电路板的附着表面上的眼标记的 对准位置信息和由头抓取的驱动电路板的对准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控制单元,其基于从对准位置检测单元获得的信息来控制头的移动,使 得由头抓取的驱动电路板对准以便对应于眼标记的对准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所述接 合方法包含获得关于形成在衬底G的驱动电路板的附着表面上的眼标 记的对准位置的信息,以设定驱动电路板的附着位置的标准;获得关于 驱动电路板在抓取待附着在驱动电路板的附着表面上的驱动电路板的头 上的对准位置的信息;以及基于在眼标记的对准位置信息获取步骤和驱 动电路板的对准位置信息获取步骤中获得的信息来控制头的相对移动, 使得驱动电路板的对准位置可与眼标记的对准位置对准。


从以下结合附图而作出的详细描述中将更加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 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其中 图1是说明村底的透视图。图2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CBF盒式外壳的示 意透视图。图3是说明包含CBF盒式外壳的CBF供应设备的示意前视图。 图4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的平 面图。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 备的示意图。图6和7分别是说明图5的预接合单元和按压单元的视图。图8和9是说明图7的按压单元的上按压单元的前视图和分解侧视图。图10和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按压单元的上 按压单元的分解侧视图。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 系统的示意模拟图。图13和14分别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ACF附着单元的构造的示意模拟图和前视图。图15和16分别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预接合单元的构造的示意模拟图和前视图。图17和18分别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按压单元的构造的示意模拟图和前视图。图1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CBF供应设备的平面图。图20和21是图19的前视图和侧视图。图22是示意说明图19所示的CBF盒式外壳的透视图。图23是图22的分解横截面图。图2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 设备的透视图。图25是图24的平面图。图26是解释图24所示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的头结构的透视图。 图27是说明图24所示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的控制方框图。 图28是说明图24所示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的接合方法的流程图。图2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 设备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参看附图 参照待详细描述的实施例,将了解本发明的各方面和特征以及实现所述 方面和特征的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文揭示的实施例,而是可以 各种形式实施。描述中界定的内容(例如,具体构造和元件)只是为了 帮助所属领域的 一 般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特定细节,且本 发明仅界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对本发明的整个描述中,各 图中,相同附图参考标号用于表示相同元件。下文中,衬底可以是可用于LCD、 PDP和OLED中的平板显示器面板 的任何衬底。电3各板可以是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 刷电路)、TCP (tape carriage package, 带载封装)、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和CBF ( common block FPC,共同块FPC) 中的任何一者。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 备的示意图。参看图5,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100包含台零件102、装载/卸载 零件104、 ACF附着单元llO、预接合单元120和最终接合单元130。台零件102安全地接收衬底G (其用于衬底G上表面上的平板显示 器面板),并将所接收的衬底G移动到装载/卸载位置、预受压位置和受 压位置。
装载/卸载零件104将衬底G装载到台零件102,并将完成的衬底G 卸载到台零件102。ACF附着单元110切割ACF (各向异性导电膜),将ACF附着在衬底 G的接合表面上,并对其进行按压。ACF插在驱动电路板C与衬底G的接 合表面之间,并将驱动电路板C粘合在衬底G的接合表面上。参看图6,预接合单元120包含预接合单元122。预接合单元122 包含上/下方向上的上按压单元122b和下支撑件122a。预接合单元122轻柔地将驱动电路板C按压在衬底G的接合表面上 并使其固定。上按压单元122b通过配置在预接合单元122的上部中的圓 柱体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提供下支撑件122a,使其面积大于受压的 驱动电路板C。在预接合单元120中,进一步提供视觉单元(未图示)以便通过精 确地测量衬底G和驱动电路板C的每一位置而将驱动电路板C设定在衬 底G的接合表面的精确位置上。驱动电路板C应精确地按压在衬底G的 接合位置处。这是因为需要精确地抓取衬底G和驱动电路板C的位置, 且因此提供视觉单元。视觉单元包含用于对准衬底G的视觉装置和用于 对准驱动电路板C的视觉装置。衬底G和驱动电路板C通过使用由两个 视觉装置测量到的位置信息而精确地相符。预接合单元122额外包含筒形加热器(未图示)以将预接合单元122 的温度提高到适当温度。筒形加热器安装在下支撑件122a和上按压单元 122b上,使得通过在施加压力时提高衬底G和驱动电路板C的温度而容 易地进行驱动电路板C的预接合。参看图7,最终接合单元130包含硅片的自动巻取单元160、特氟纶 片的自动巻取单元160、上按压单元140和支持按压单元150。硅片的自动巻取单元160分别配置在上按压单元140的左侧和右侧, 并自动巻取硅片。特氟纶片的自动巻取单元160分别配置在上按压单元 140的左侧和右侧,并自动巻取特氟纶片。上按压单元140通过配置在 上按压单元140中的圆柱体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且因此在从驱动电路 板C的上部向下部的方向上施加压力。支持按压单元150配置在上按压单元14G的下侧以便支撑衬底G的 下部,且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最终接合期间,由预接合单元120预按压的衬底G和驱动电路板 C配置在最终接合单元130的上按压单元140与支持按压单元150之间, 并通过上按压单元140的向下移动而被按压。最终接合单元130包含配置在上按压单元140和支持按压单元150 的受压表面上的电离器(未图示),用于去除衬底G和驱动电路板C上存
在的离子。图8是图7的最终接合单元的上按压单元的前视图,且图9是图4 的最终接合单元的上按压单元的分解侧视图。参看图8和9,上按压单元140包含最终接合体142、接合器工具 146、高度调节部件144,和调节高度调节部件144的旋转的旋转调节零 件145。最终接合体142接收圆柱体的驱动力并将按压力通过多个高度调节 部件144而转移到接合器工具146。最终接合体142通过上/下移动而接 近配置在支持按压单元150上的衬底G的接合表面和与所述接合表面隔 开。在最终接合体142的下端部分上形成多个内侧具有螺紋的第一螺旋 孔142a,使得高度调节部件144可耦合到螺杆。参看图9,接合器工具146包含支撑体146b、加热器146c和按压棒 146d。在支撑体146b的上端部分上形成第二螺旋孔146a,用于螺旋耦合 到高度调节部件144,且用于对按压棒146d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46c安 装在支撑体146b内部。在按压衬底G之前,加热器146c对按压棒146d进行加热,且当衬 底G被按压时ACF通过按压棒146d将热量传递到电路板和村底G,以便 通过ACF施加电流并通过ACF而以物理形式接触。按压棒146d—体式地提供在支撑体146b的下表面上。按压棒146d 的下表面(即,按压表面147)与电路板接触以便按压衬底G的接合表 面。高度调节部件144耦合到接合器工具146和预接合主体以调节按压 表面147围绕接合表面的位移,以获得接合器工具146的按压表面l47 的平面性。提供多个高度调节部件144并使其彼此隔开。每一高度调节 部件144可调节按压表面147中预定区域的按压表面147围绕接合表面 的相对位移。高度调节部件144包含主体144a、提供在主体144a的上端部分上 的第一螺旋零件144b,和提供在主体144a的下端部分上的第二螺旋零 件144c。第一螺旋零件144b —体式地形成在主体144a的上端部分上。在第 一螺旋零件的圆周处形成与按压主体14 2的第 一螺旋孔14 2a的内侧中形 成的螺紋相同方向的螺紋,使得第 一螺旋零件144b具有可螺旋耦合到第 一螺旋孔142a的结构。第二螺旋零件144c 一体式地形成在主体l"a的下端部分上。在第 二螺旋零件144c的圓周处形成与接合器工具的第二螺旋孔146a的内侧 中形成的螺紋相同方向的螺紋,使得第二螺旋零件14 4c具有可螺旋耦合 到第一螺旋孔146a的结构。形成在第一螺旋孔142a和第一螺旋零件144b中的螺紋的方向为左 旋螺紋,且形成在第二螺旋孔146a和第二螺旋零件144c中的螺紋的方 向为右旋螺紋,以便彼此形成在相对方向上。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是可 能的。旋转调节零件145 —体式地形成,以便在高度调节零件144的第一 螺旋零件144b与第二螺旋零件144c之间主体144a的纵向方向的中部, 朝向半径方向突出。旋转调节零件145具有六边形螺母形状,且可通过 使用例如扳手等工具施加扭矩而使高度调节零件144顺时针或逆时针旋 转。旋转调节零件145与高度调节零件144 一体式地形成,但不限于这 种情况。因此,由单独部件形成的旋转调节零件145可耦合到高度调节 零件144的主体144a。参看图8和9,下文将解释调节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100的最终 接合单元130中上按压单元140的按压表面的平面性的过程。接合器工具146中提供的按压棒146d的按压表面147应维持与接合 表面平行以便将恒定压力施加到衬底G的总体接合表面。换句话说,应 恒定地维持总体按压表面147与总体接合表面之间的距离。然而,由于 机械处理引起的误差或加热器引起的热变形的缘故,可能不能恒定地维 持按压表面147与接合表面之间的距离。因而,应恒定地调节按压表面 147与接合表面之间的距离。参看图8,如果右按压表面147b的位置高于左按压表面147a,也就 是说,如果从右按压表面147b到接合表面的距离长于从左按压表面147a 到接合表面的距离,那么下文将解释调节按压表面147的平面性的方法。由于每一高度控制零件144的第一螺旋零件144b与第二螺旋零件 144c分别由左旋螺紋和右旋螺紋组成,所以当使高度控制零件144逆时 针旋转时,接合器工具146与最终接合体142隔开。通过使用扳手而使提供在高度调节零件144中在右按压表面147b 附近的旋转调节零件145逆时针旋转,使得右按压表面与最终接合体142 隔开直到右按压表面的高度变为与左按压表面的高度相同为止。接着, 接合器工具146的按压表面147大体上变为平行于衬底G的接合表面。 提供在高度调节零件144中在左按压表面147b附近的旋转调节零件145 顺时针旋转,使得从左按压表面147b到接合表面的距离可增加。每一螺旋零件144b和144c分别提供在高度调节部件144的主体 144a的上部和下部,且旋转调节零件145提供在高度调节部件144的主 体144a的中心区域上以便将扭矩施加到高度调节部件144。接着,从旋
转调节零件145到高度调节部件144的螺旋零件144b和144c的距离与 常规情况相比近似减d、一半,且通过相同扭矩施加到螺旋零件144b和 144c的应力近似减小一半。为此,与常规情况相比,高度调节部件144 损坏和形状变形的可能性显著减小。高度调节部件144的螺旋零件144b和144c提供在两个位置处,以 便彼此在相对方向上形成螺紋。因此,当旋转调节零件145的旋转角度 相同时,接合器工具146接近预接合主体142或与预接合主体142隔开 的距离增加,使得容易调节接合器工具146的按压表面147的高度,且 可通过缩短调节时间而缩短接合工艺的生产间歇。下文中,将解释本发明的其它示范性实施例。下文将省略对于与一 个示范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和操作相同的构成和操作的解释。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最终接合单元的上按压 单元的分解透视侧视图。最终接合单元的上按压单元240包含按压主体242、接合器工具246、 高度调节部件244和旋转调节零件245。外侧形成有螺紋的第一螺旋突出部242a —体式地提供在按压主体 242的下端部分上。外侧形成有螺紋的第二螺旋突出部246a —体式地提 供在接合器工具246的上部上。内侧形成有螺紋的第一螺旋孔244b提供在每一高度调节部件244 的主体244a的上端部分上。内侧形成有螺紋的第二螺旋孔244c提供在 主体244a的下端部分上。按压主体242和高度调节部件244可通过第一螺旋突出部242a与第 一螺旋孔244b之间的螺旋耦合而耦合。高度调节部件244和接合器工具 246可通过第二螺旋孔244c与第二螺旋突出部246a之间的螺旋耦合而 耦合。形成在第一螺旋突出部242a与第一螺旋孔244b之间以及第二螺旋 孔244c与第二螺旋突出部246a之间的螺紋彼此在相对方向上。因此, 通过使高度调节部件244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使接合器工具146接近 预接合主体142或与预接合主体142隔开,且可通过适当调节多个高度 调节部件244来调节接合器工具246的按压表面247相对于接合表面的 相对位移。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按压单元的上按压 单元的分解侧视图。参看图11,如上述实施例,旋转调节零件345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在 高度调节部件344的主体344a的中部。然而,与所述实施例不同, 一对 工具插入凹槽345提供在垂直于中心轴的方向上。旋转杆插入到工具插
入凹槽345中,使得高度调节部件344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因此, 可通过适当调节多个高度调节部件344来调节接合器工具346的按压表 面347相对于接合表面的相对位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包含预接合单元和最终接 合设备。按压单元包含最终接合设备的上按压单元。根据本发明的驱动 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可以是预接合单元本身或最终接合单元本身。如果根 据本发明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是预接合设备,那么根据本发明的按 压单元可以是预接合单元。
图12是示意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 接合系统的模拟图。图13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ACF附着单 元的构造的示意模拟图。图14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ACF附 着单元的构造的前视图。图15是说明图12的摔合系统中包含的预接合 单元的构造的示意模拟图。图16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预接 合单元的构造的前视图。图17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按压单 元的构造的示意模拟图。图18是说明图12的接合系统中包含的按压单 元的构造的前视图。
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400包含ACF附着单元410,其将各向异性 导电膜(ACF)附着到衬底G;预接合单元420,其将驱动电路板C固定 在附着有ACF的衬底G上;最终接合单元430,其最终接合由预接合单 元420固定在衬底G上的驱动电路板C;和转移设备,其分别提供在ACF 附着单元410与预接合单元420之间以及预接合单元420与最终接合单 元430之间。
参看图12, ACF附着单元410包含工作台411a和411b,其支撑 衬底G;.装载和卸载单元412a和412b,其将衬底G装载在工作台411a 和411b上或从工作台411a和411b卸载村底G; ACF附着单元415,其 将ACF粘合到装载在工作台411a和411b上的衬底G并对应于ACF附着 单元410的工作单元;和控制单元(未图示),其大体上控制ACF附着单 元410的工作。
衬底Gi文置在工作台411a和411b的上表面上。工作台411a和411b 通过移动导引件111而在装载/卸载零件412a和412b与ACF附着单元 415之间往复运动。需要工作台411a和411b真空吸收衬底G以便稳定 地支撑衬底G。为此,需要在工作台411a和411b处形成与真空泵(未 图示)连通的真空吸收孔,但不限于这种情况。
工作台411a和411b包含第一工作台411a和第二工作台411b。两 个工作台411a和411b分别对应于第一和第二装载/卸载单元412a和 412b,使得两项工作(即,ACF附着工作和衬底G的装载/卸载工作)同
时执行。装载/卸载零件412a和412b包含第 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和第二装 载/卸载零件412b,其提供在ACF附着单元415的两端以便彼此相对。 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对应于第一工作台411a,在笫一装载/卸载零 件412a处,衬底G装载在第一工作台411a上,或从第一工作台411a 卸载衬底G。类似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12b对应于第二工作台411b, 在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12b处,衬底G装载在第二工作台411b上,或从 第二工作台411b卸载村底G。ACF附着单元415将ACF切割、附着并按压在村底G上。如图14所 示,ACF附着单元415包含膜切割单元416,其将ACF切割成所需尺寸; 保护带剥离单元417,其从切割的ACF剥离保护带;膜移动单元418,其 将切割的ACF移动到附着区;和膜粘合单元419,其将ACF粘合到衬底G。需要膜切割单元416通过不完全切割方法将ACF切割成必需的尺寸, 但不限于这种情况。保护带剥离单元417剥离覆盖的保护带以便保护ACF 使其不受空气中的湿气或外来物质的影响。膜粘合单元419将ACF粘合 在衬底G的粘合表面上并施加热和压力以便粘合ACF。控制单元大体上控制ACF附着单元410的电和机械操作。控制单元 包含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孩i处理器和 微控制单元等,或可由其中任一者组成。将以ACF附着单元410的功能 原理来解释控制单元的控制过程。参看图13,如果第一衬底Gl放置在第一工作台411a的上表面上, 那么第一工作台411a真空吸收第一衬底Gl,并在稳定支撑状态下跟随 移动导引件414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如果第一衬底Gl进入ACF 附着单元415中,那么膜切割单元416将ACF切割成适当尺寸,并通过 保护带剥离单元417在剥离状态下将ACF移动到膜粘合单元419。膜粘 合单元419通过按压ACF将ACF附着在第一衬底Gl上。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同时,将第二衬底G2装载在位于第二装载/卸载 零件412b处的第二工作台411b上。如图13所示,如果ACF附着在第一衬底G1上,那么第一工作台411a 跟随移动导引件414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同时,第二工作 台411b跟随移动导引件414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如果第二衬底 G2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那么膜切割单元416将ACF切割成适当尺 寸,并通过保护带剥离单元417在剥离状态下将ACF移动到膜粘合单元 419。膜粘合单元419通过按压ACF将ACF附着在第二衬底G2上。在进行第二衬底G2的工作的同时,从位于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 处的第一工作台411a卸载第一衬底G1,并装载第三衬底(G3,图12所示)。类似地,如果ACF附着在第二衬底G2上,那么第二工作台411b跟 随移动导引件414移动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12b,且第一工作台411a 跟随移动导引件414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当将ACF附着在装载在 第一工作台411a上的第三衬底G3上时,从第二工作台411b卸载第二衬 底G2,并装载第四衬底(G4,图12所示)。控制单元控制ACF附着单元410以便重复地连续执行上述程序。参看图15,预接合单元420包含工作台421a和421b;装载/卸载 零件422a和422b,其将衬底Gl装载在工作台421a和421b上;预接合 单元425,其对应于预接合单元420的工作单元,其中驱动电路板固定 在装载在工作台421a和421b上的衬底G上;和控制单元(未图示),其 大体上控制预接合单元420的操作。对于工作台421a和421b以及装载/卸载零件422a和422b的解释将 与ACF附着单元410中的解释同样适用。参看图16,预接合单元425包含预接合单元426,其将驱动电路板 C不牢固地按压并固定在衬底G上。预接合单元426包含支撑衬底G的 下部的下支撑件427,和从衬底G的上部提供压力的上加压器428。上加 压器428可通过气压或水压致动器将压力施加在驱动电路板C上。然而, 考虑到衬底G的工作是在需要高清洁度的清洁室中实行的,更合乎需要 的是,通过例如线性马达等驱动单元将压力施加到驱动电路板C。控制单元大体上控制预接合单元42G的电和机械操作。参看图15, 将以预接合单元42G的功能原理来解释控制单元的控制过程。如果第一衬底G1放置在第一工作台421a的上表面上,那么第一工 作台421a真空吸收第一村底Gl,并在稳定支撑状态下跟随移动导引件 424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如果第一村底Gl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并 放置在下支撑件上,那么驱动电路板C放置在第一衬底G1的上部,且上 加压器428以向下方向移动并施加较低温度和压力,借此将驱动电路板 C固定在第一衬底Gl上。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同时,将第二村底G2装载在放置在第二装载/卸 载零件("2b)处的第二工作台421b上。如果驱动电路板C固定在第一衬底Gl上,那么第一工作台421a跟 随移动导引件424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22a)。同时,第二工作 台421b跟随移动导引件424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如果第二衬底G2 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并放置在预接合单元的下支撑件427上,那么驱 动电路板C;^文置在第二衬底G2的上部,且上加压器428以向下方向移动 并施加较低温度和压力,借此将驱动电路板C固定在第二衬底G2上。
在进行第二衬底G2的工作的同时,从放置在第一装载/卸载零件 (422a)处的第一工作台421a卸载第一衬底Gl,并装载第三衬底G3。
类似地,如果驱动电路板C固定在第二衬底G2上,那么第二工作台 421b跟随移动导引件424移动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22b)。接着,第 一工作台421a跟随移动导引件414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当将驱动电 路板C附着在装载在第一工作台411a上的第三衬底G3上时,从第二工 作台411b卸载第二村底G2,并装载第四衬底G4。
控制单元控制预接合单元420以便重复地连续执行相同程序。过去, 在进行针对一个衬底的工作的同时,无法实行任何其它工作。因此,缩 短了生产间歇,并可改进低工艺效率。
参看图17,最终接合单元430包含工作台431a和431b,其支撑 衬底G;装载/卸载零件432a和432b,其将衬底Gl装载在工作台431a 和431b上并从工作台431a和431b卸载衬底Gl;最终接合零件435,其 对应于最终接合单元430的工作单元,其中驱动电路板最终接合在装载 在工作台431a和431b上的衬底G上;和控制单元(未图示),其大体上 控制最终接合单元430的操作。
对于工作台431a和431b以及装载/卸载零件432a和432b的解释将 与ACF附着单元410中的解释同样适用。
参看图18,最终接合单元435包含支撑衬底G的下部的下支撑件 436,和从衬底G的上部施加压力以便将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村底G 上的上加压器437,和将热量施加到下支撑件436和上加压器437的加 热器(未图示)。上加压器437可通过气压或水压致动器将压力施加在驱 动电路板C上。然而,考虑到衬底G的工作是在需要高清洁度的清洁室 中实行的,更合乎需要的是,通过例如线性马达等驱动单元将压力施加 到驱动电路板C。加热器将高温热量施加到下支撑件436和上加压器437。 需要所述温度在标准温度到35 0 C范围内。
控制单元大体上控制最终接合单元4 3 0的电和机械操作。参看图17 , 将以最终接合单元430的功能原理来解释控制单元的控制过程。
如果第一衬底Gl放置在第一工作台431a的上表面上,那么第一工 作台431a真空吸收第一村底Gl,并在稳定支撑状态下跟随移动导引件 434进入最终接合零件435中。如果第一衬底Gl进入最终接合零件425 中并放置在下支撑件436上,那么上加压器437以向下方向移动以便施 加高压,且加热器施加高温,使得驱动电路板C完全按压在第一衬底G1 上。
在进行这项工作的同时,将第二衬底G2装载在放置在第二装载/卸 载零件(432b)处的第二工作台431b上。 如果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第一衬底G1上,那么第一工作台431a 跟随移动导引件434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32a )。同时,第二工 作台431b跟随移动导引件434进入最终接合零件435中。如果第二村底 G2进入最终接合零件425中并放置在下支撑件436上,那么上加压器437 以向下方向移动以^f更施加高压并通过加热器施加高温,4吏得驱动电踏_板 C完全按压在第二衬底G2上。在进行第二村底G2的工作的同时,从放置在第一装载/卸载零件 432a处的第一工作台431a卸载第一衬底Gl,并装载第三衬底G3。类似地,如果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第二衬底G2上,那么第二工 作台431b跟随移动导引件434移动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32b。接着, 第一工作台431a跟随移动导引件434进入最终接合零件435中。当将驱 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装载在第一工作台431a上的第三衬底G3上时, 从第二工作台431b卸载第二衬底G2,并装载第四衬底G4。控制单元控制最终接合单元430以便重复地连续执行相同程序。过 去,在进行针对一个衬底的工作的同时,无法实行一f壬何其它工作。因此, 可解决生产间歇增加和工艺效率低下的问题。一对装载器440提供在ACF附着单元410与预接合单元420之间以 及预接合单元420与最终接合单元430之间。下文中,图12所示的四个 装载器440将简单命名为第一到第四装载器441、 442、 443和444。第 一装载器441从衬底供应设备450带来村底G,以便将衬底G装载在ACF 附着单元41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的第一工作台411a上,并从放 置在ACF附着单元41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处的第一工作台411a 卸载完成了 ACF附着的衬底G,并将完成的衬底G装载在放置在预接合 单元42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22a处的第一工作台421a上。提供第二 装载器442以便与第一装载器441相对,第二装载器442相对于第二装 载/卸载零件412a执行与第一装载器441相同的功能。第三装载器443从放置在预接合单元42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 422a处的第一工作台421a卸载固定有驱动电路板C的村底G,并将完成 的衬底G装载在放置在最终接合单元43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32a处 的第一工作台431a上。提供第四装载器444以便与第三装载器443相对, 第四装载器444相对于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22b执行与第三装载器443 相同的功能。用于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400的装载器440包含吸收单元(未图 示),其可吸收衬底G,并经构成以便从装载/卸载零件吸收衬底G,并通 过围绕旋转轴旋转到预定角度来将衬底G装载在其它装载/卸载零件上, 但不限于这种情况。通常用于自动工艺系统的装载器可同样适用,且可
经构成以通过传送带等将村底G从一个装载/卸载零件转移到其它装载/ 卸载零件。因此,用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的装载器440可由所属领域的 技术人员以各种形式实施,但所有设计变化均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内。下文将详细解释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400的功能原理。将省略对 于ACF附着单元410的膜附着工艺、预接合单元420的预接合工艺和最 终接合单元430的最终接合工艺的解释。第一装载器441吸收衬底供应单元450的第一衬底Gl,并将第一衬 底Gl装载在放置在ACF附着单元41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处的第 一工作台411a上。装载有第一村底Gl的第一工作台411a跟随移动导引 件414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当ACF附着在第一村底Gl上时,第二 装载器442吸收第二衬底G2,并将第二衬底G2装载在放置在ACF附着 单元410的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12b处的第二工作台411b上。如果膜固定在第一村底Gl上,那么第一工作台411a跟随移动导引 件414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同时,装载有第二衬底G2的第 二工作台411b跟随移动导引件414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当在ACF 附着单元415处ACF附着在第二衬底G2上时,第一装载器441吸收装载 在第一工作台411a上的第一衬底Gl,并将第一衬底G1装载在放置在预 接合单元42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22a处的第一工作台421a上。第一 装载器441从衬底供应设备450吸收新的第三衬底G3,并将第三衬底G3 装载在放置在ACF附着单元42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12a处的第一工 作台411a上。如果膜固定在第二村底G2上,那么第二工作台411b跟随移动导引 件414移动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12b。同时,装载有第三衬底G3的第 一工作台411a跟随移动导引件414进入ACF附着单元415中。当在ACF 附着单元415处ACF附着在第三衬底G3上时,第二装载器442吸收装载 在第二工作台411b上的第二衬底G2,并将第二衬底G2装载在放置在预 接合单元420的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22b处的第二工作台421b上。第二 装栽器442吸收新的第四村底G4,并将第四衬底G4装载在放置在ACF 附着单元410的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12b处的第二工作台411b上。完成膜附着工作之后,上面装载有第一村底G1的第一工作台421a 跟随移动导引件424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当在预接合单元425处驱 动电路板C附着在第一衬底G1上时,第二装载器442将完成了膜附着工 作的第二衬底G2装载在放置在预接合单元420的第二装载/卸载零件 422b处的第二工作台421b上。如果驱动电路板C固定在第一衬底G1上,那么第一工作台421a跟
随移动导引件424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2a)。同时,装载有第二 衬底G2的第二工作台421b跟随移动导引件424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 当在预接合单元415处驱动电路板C附着在第二衬底G2上时,第三装载 器441吸收装载在第一工作台421b上的第一衬底Gl,并将第一衬底Gl 装载在放置在最终接合单元430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32a处的第一工 作台431a上。第一装载器441从放置在ACF附着单元410的第一装载/ 卸载零件412a处的第一工作台411a吸收第三衬底G3,并将第三衬底G3 装载在预接合单元420的第一工作台421a上。如果驱动电路板C固定在第二衬底G2上,那么第二工作台421b跟 随移动导引件424移动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22b。同时,装载有第三 衬底G3的第一工作台411a再次跟随移动导引件414进入预接合单元415 中。当在预接合单元415处驱动电路板C附着在第三衬底G3上时,第四 装载器444吸收装载在第二工作台421b上的第二衬底G2,并将第二衬 底G2装栽在放置在最终接合单元430的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32b处的第 二工作台421b上。第二装载器442从放置在ACF附着单元410的第二装 载/卸载零件412b处的第二工作台411b吸收完成了膜附着工作的第四衬 底G4,并将第四衬底G4装载在放置在ACF附着单元410的第二装载/卸 载零件412b处的第二工作台421b上。完成膜附着工作之后,上面装载有第一衬底Gl的第一工作台421a 跟随移动导引件424进入预接合单元425中。当在预接合单元425处驱 动电路板C附着在第一衬底Gl上时,第二装载器442将完成了膜附着工 作的第二村底G2装载在放置在预接合单元420的第二装载/卸载零件 422b处的第二工作台421b上。完成驱动电路板C的预接合工作之后,上面装载有第 一衬底G1的第 一工作台431a跟随移动导引件434进入最终接合单元435中。当在最终 接合单元435处驱动电路板C最终附着在第一衬底Gl上时,第四装载器 444从预接合单元420的第二工作台421b吸收完成了驱动电路板C的预 接合工作的第二衬底G2,并将第二衬底G2装载在最终接合单元430的 第二工作台431b上。如果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第一衬底G1上,那么第一工作台431a 跟随移动导引件424移动到第一装载/卸载零件(432a)。同时,装载有 第二衬底G2的第二工作台431b跟随移动导引件434进入最终接合单元 435中。当在最终接合单元435处,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第二衬底 G2上时,第三装载器443从第一工作台431b吸收上面完成了所有工作 的第一衬底G1,并将第一衬底G1移动到面板输出单元460。第三装载器 443从预接合单元420的第一工作台421b吸收上面完成了驱动电路板C
的预接合工作的第三衬底G3,并将第一村底Gl装载在最终接合单元430 的第一工作台431a上。
如果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第二衬底G2上,那么第二工作台431b 跟随移动导引件434移动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432b。同时,装载有第 三衬底G3的第一工作台431a再次跟随移动导引件434进入最终接合单 元435中。当在最终接合单元435处,驱动电路板C最终接合在第三衬 底G3上时,第四装载器444吸收上面完成了所有工作的第二衬底G2, 并将第二衬底G2移动到面板输出单元460。第四装载器444从预接合单 元420的第二工作台421b吸收上面完成了驱动电路板C的预接合工作的 第四衬底G4,并将第四村底G4装载在最终接合单元430的第二工作台 431b上。
通过连续重复上述工艺,将ACF附着在衬底G上,且将驱动电路板 C固定并最终接合,从而可完成衬底G的电路板接合工作。在根据本示 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100中,在操作一个工作台的同时, 在另一工作台上装载或卸载村底,借此使生产间歇缩短一半并显著提高 工艺效率。
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解释了通过机器人臂吸收面板的若干装载器, 但不限于这种情况。如果上面完成了一个工艺的面板可通过传送带等自 动进行到下一工艺,那么可使用任何类型的装载器。
图1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 示范性实施例的CBF供应设备的平面 .图。图20是图19的前视图,且图20是图19的侧视图。图22是示意说 明图19所示的CBF盒式外壳的透视图。图23是图22的分解横截面图。
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电路板供应设备以便将例如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FPC、 TCP和CBF等驱动电路板供应到例 如PDP、 LCD、 OLED和VFD的平板显示器面板。然而,为了便于解释,下 文将仅解释供应CBF的情况。
参看图19和23, CBF供应设备5 00包含接纳多个层压封套3的四个 盒式外壳510、配置四个盒式外壳510使其具有相等角度的板520、使板 520在圆周方向上沿着轴核心551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550、去除待层压 并接纳在盒式外壳510中的CBF 3的静电的电离器、将盒式外壳510固 定在板520上的夹具,和收集有缺陷的CBF 3的有缺陷电路板的收集盒。
四个盒式外壳510具有长方体形状,且在板上围绕圓周方向配置成 相等角度。如图7和8所示,每一盒式外壳510包含第一外壳体511, 其具有通常待层压的1,300个CBF 3的预定接纳空间;第二外壳体515, 其耦合到第一外壳体511的下表面;支撑零件517,其支撑经层压以接 纳在第一外壳体511中的CBF 3;和弹性部件518,其耦合在支撑零件
517的下表面与第二外壳体515的上表面之间以提供预定弹力,使得可 向外部供应层压在支撑零件517中的CBF 3。
卸载了单片CBF 3的卸载单元512提供在第一外壳体511的上表面 上,且多个锁定脊状物513围绕着层压CBF 3而提供在第一外壳体511 的四个侧壁的内表面的上部区域上。开口 514提供在四个侧壁的每一表 面上以形成去除CBF 3之间产生的静电的离子可流动通过的路径。下文 将对此进行详细解释。
特别地,锁定脊状物513分离并支撑到达第一外壳体的上部的若干 CBF 3,使得可根据CBF 3的层压次序来供应单片CBF 3。
当支撑零件517通过耦合到支撑零件517的下部的弹性部件518的 操作而依次上升时,锁定脊状物513中的单片CBF 3以向上方向逐步移 动,且最终通过卸载单元而卸载到外部。未卸载的CBF 3通过例如机械 手(未图示)的转移设备而转移到村底的预接合和接合工作位置,所述 转移设备通过使用真空吸收来转移对象。
如上所述,四个盒式外壳以相等角度配置在板520上。由于约1300 个层压CBF 3接纳在盒式外壳中,所以CBF供应设备500可接纳约5200 个CBF 3。
在常规CBF供应设备(参看图3)供应约200到300个CBF 3之后, 工人必须手动将CBF 3重新配置在预定的CBF供应盘30的框架(参看图 3)中。然而,由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每循环可供应总共5200个CBF 3, 所以可供应的CBF 3的量远远高于常规CBF 3的供应量,借此允许显著 改进操作效率。尽管常规盒式外壳10 (参看图2)可将CBF 3供应到75 片衬底G,但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包含盒式外壳510的CBF供应设备500 可基于计算值将CBF 3供应到约1700片衬底(G,参看图2),而不需要 特殊改变或手动工作,借此显著提高操作效率。
旋转驱动单元550使支撑盒式外壳510的板520旋转,使得四个盒 式外壳依次循环以便执行预定工作。旋转驱动单元550可使板520围绕 轴核心551旋转。
每一盒式外壳510并不同时供应CBF 3。在盒式外壳510由旋转驱 动单元550旋转的区域上存在第一工作站(#1 )和第二到第四等待站(#2、 #3和#4)。当一个盒式外壳510在第一工作站(#1)处供应约1300个CBF 3时,放置在第二到第四等待站(#2、 #3和#4)处的三个盒式外壳510 保持在等待状态。如果放置在第一等待站(#1 )处的盒式外壳510的CBF 3供应工作完成,那么以相同方法通过逆时针旋转90度来供应接纳在其 它盒式外壳510中的所有层压CBF 3。
由于CBF 3是薄膜,所以存在的问题是,CBF 3之间会产生静电,
且不容易一个接一个地供应单片。因此,将电离器540安装在邻近于第 一工作站(#1)的区域中。
电离器540通过向提供在盒式外壳510的四个壁表面上的开口 514 喷射负电荷离子以便通过放电而去除从盒式外壳510供应的CBF 3之间 的静电,来防止CBF 3之间粘住。由于电离器540向侧部方向或CBF 3 的开口 514喷射离子,所以几乎可去除CBF 3上存在的静电。去除了静 电的CBF 3以单片状态通过第一外壳体511的内部区域和锁定脊状物 513,且最终可以单片状态通过卸载单元512。安装电离器来去除静电, 但也可使用气枪来去除静电。
夹具560安装在CBF供应设备500中的每一盒式外壳510与板520 的接触区域中。夹具560强有力地耦合到盒式外壳510和板520,使得 盒式外壳510不会从板520移动或振动,且如果必要,可通过释放夹具 560的锁定单元而使盒式外壳510与板520分离。如果在CBF供应设备 500中完成供应工作的一个循环,那么层压CBF 3应再次接纳在盒式外 壳中,因为在盒式外壳510与板520分离之后可能较易于工作。
有缺陷电路板的收集盒570提供在CBF供应设备500中邻近于第一 工作站(#1 )的位置处。有缺陷电路板的收集盒570收集有缺陷的CBF 3, 借此防止有缺陷的CBF 3预先附着到衬底。有缺陷电路板意味着CBF 3 因静电的缘故而以多片而非单片的形式提供,或CBF 3具有损坏部分。
下文将解释CBF供应设备500的操作方法。
首先,将CBF堆填充到四个盒式外壳510的预定高度。接纳层压CBF 的每一盒式外壳510配置在板520上以便通过夹具560耦合到板520。 每一盒式外壳510通过由旋转驱动单元550旋转板520而位于第一工作 站(#1)和第二到第四等待站(#2、 #3和#4)处。
放置在第一工作站(#1)处的盒式外壳510经由卸载单元512借助 提供在盒式外壳510中的弹性部件518的弹力来供应单片CBF 3。提供 在第一外壳体511中的支撑零件517支撑多个CBF 3,且借助弹性部件 518的弹力在依次与第二外壳体515隔开的方向上上升。此时,必须使 用具有适当弹性系数的弹性部件518而经由卸载单元512来弹出单片 CBF 3。
根据由支撑零件517堆叠的CBF 3的向上移动,通过提供在第一外 壳体511的上部区域的内壁表面上的多个锁定脊状物513来分离单片 CBF 3。多个锁定脊状物513用于通过较确定地将CBF 3划分为单片而经 由卸载单元512供应单片CBF 3。也就是说,尽管锁定脊状物513 (提供 在图23中的底部上的锁定脊状物)在CBF 3第一次到达时对所述多个 CBF 3进行捕获,但CBF 3在移动到下一锁定脊状物513期间被再次捕
获,且另外,CBF 3在移动到下一锁定脊状物513期间被又一次捕获, 使得CBF 3被较确定地划分为单片。
此时,可通过将离子连续供应到提供在第一外壳体511的壁表面上 的开口 514,而借助放电来去除CBF之间存在的静电,借此经由卸载单 元512提供解除了静电的单片CBF 3。
在支撑零件517借助弹性部件518的弹力上升到顶部从而供应了堆 叠在盒式外壳510中的所有CBF 3之后,该支撑零件通过旋转驱动单元 550而隔开90度以便使配置在第二工作站(#2)处的盒式外壳510逆时 针方向旋转,并将盒式外壳510定位在第一工作站(#1)处,且类似地 执行如上所述的供应工作。此时,可连续执行供应工作,而不会由于在 配置到第四等待站(#4)的盒式外壳510中再次堆叠CBF 3而中断。
如此,因为CBF 3供应设备500可接纳常规供应设备的几十倍的CBF 3,所以不仅使工作效率最大化,而且还存在一个益处,即可不雇佣常规 操作人员来配置CBF 3,因为与需要操作人员频繁地配置CBF的常规CBF 供应设备(图2和3所示)不同,CBF 3堆可直接堆叠在多个盒式外壳 510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盒式外壳耦合到圆形板并由旋转驱动器旋转,但 可通过驱动耦合到通过移动驱动器而沿着直线移动的轨道的多个盒式外 壳来执行CBF供应工作。
此外,在所述实施例中,总共有四个盒式外壳耦合到板,但盒式外 壳的数目可能多于或少于四个。
图2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 备的透视图,且图25是图24的平面图,且图26是说明图24所示的驱 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的头结构的透视图,且图27是图24所示的驱动电 路板的接合设备的控制方框图,且图28是说明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的 接合方法的流程图。仅为了清楚地解释图24到26中的驱动电路板的附 着表面611,以较小数目来说明附着表面611的数目。
此处,为了便于解释,将仅针对附着TCP的情况来解释驱动电路板 的接合设备和接合方法,且因此,将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称为TCP接 合设备。
如图所示,TCP接合设备600包含旋转装置630,其可围绕轴核心 旋转;四对头650,其耦合到旋转装置630的下表面以便由旋转装置630 旋转,并将TCP 6附着在衬底G的TCP附着表面611上;对准位置检测 单元660,其用于获得关于TCP 6的对准位置的信息和关于形成在衬底G 的TCP附着表面611上的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的信息;和控制单元680, 其基于对准位置检测单元660获得的信息来控制头650相对于旋转装置
630的移动。
此处,TCP 6配置在旋转装置630的外围,并通过由头650抓取而 转移。对准位置检测单元660包含TCP对准视觉相机661,其用于获得 关于TCP 6的对准位置的信息;和两对眼标记对准-见觉相才几665,其用 于获得关于形成在村底G的TCP附着表面611上的眼标记的对准位置的信息。
此外,根据所述情况,对准位置检测单元660可包含衬底对准视觉 相机663,其用于获得关于整个衬底G的对准位置的信息以便改进附着 工作的准确性。下文将对此进行解释。
首先,旋转装置630围绕轴核心631有规律地旋转,使得耦合到旋 转装置630的下表面的四对头650执行附着工作。
头650直接装载并对准TCP 6,并将TCP 6附着到衬底G的TCP附 着表面611并等待再次工作。总共有四对头650耦合到旋转装置630的 下表面,但不限于这种情况。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将四对头650分 别称为第一到第四头651、 652、 653和654。所有头的附着工艺依次执 行且实质上相同。因此,将主要解释第一头651的附着工艺,且将简要 解释或省略其它头652、 653和654的附着工艺。
第一头651通过旋转装置630的旋转而依次循环经过TCP装载站 (#10)、 TCP对准站(#20)、 TCP附着站(#30)和回收/等待站(#40)。 每一站(#10到#40)表示对应于旋转装置630的下部区域中的四对头650 的预定位置,且头650可通过旋转装置630的旋转而依次移动到每一站 (#10到#40)。
下文中,将依次解释每一站(#10到#40)中执行的过程,且将通过 解释与每一过程有关的元件来更有效地解释TCP接合设备600。
首先,在TCP装载站(#10)处,向第一头651供应TCP 6。第一头 651配置在TCP供应表面(未图示)上以便使TCP 6与已配置有多个TCP 6的TCP供应表面脱离,且通过吸收力来吸收TCP 6。此时,因为第一头 651具有可在X、 Y、 Z和Q轴上调节其位置的结构,所以第一头651可 容易地使TCP 6与TCP供应表面脱离。
第一头651吸收TCP 6之后,第一头651旋转90度并移动到TCP 对准站(#20)以进行下一工作。然而,在TCP对准站(#20)处未完成 TCP 6的对准。因为TCP对准^L觉相才几661安装在TCP对准站(#20)处, 所以TCP对准视觉相机661获得对准位置信息(例如,由第一头651转 移的TCP 6围绕眼标记615盘旋的程度),并将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680, 如下文所述。
换句话说,TCP对准站(#20)是TCP对准视觉相机661获得TCP 6
的对准位置信息的位置。当吸收TCP 6的第一头651从TCP对准站(#20 ) 循环到TCP附着站(#30)时,基于TCP 6的对准位置信息、由眼标记对 准视觉相机665获得的信息,和由衬底对准视觉相机663获得的信息完 成TCP 6的实质对准。TCP附着站(#30)是在第一头651的循环期间已完成对准的TCP 6 附着到形成有衬底G的眼标记615的TCP附着表面611的位置。衬底台 670的移动的预定路径形成在TCP附着站(#30)的下部区域中以便将衬 底转移到工作区域。衬底对准标记613和眼标记615形成在村底G上, 所述衬底G在安装于衬底台670上的情况下转移到TCP附着站(#30 )的 下部区域。衬底对准标记613是用于将整个衬底G精确地对准在衬底台 670上的标记,且在衬底G的长側的两端均进行了标记以便提供关于整 个衬底G的对准位置的信息。另一方面,在衬底G的TCP附着表面611 上形成眼标记615以便对每一 TCP附着表面611的对准位置进行标记。TCP接合设备600包含单独的视觉相机663和665,其用于通过对衬 底对准标记613和眼标记615进行拍摄来获得关于衬底对准标记613和 眼标记615的信息。首先,衬底对准视觉相机663安装在衬底台670的从外部装载衬底 G的上部区域中,以便拍摄衬底G在精确的对准位置上的装载状态,并 将信息转移到控制单元680。控制单元680可通过从衬底对准视觉相机 663转移的信息来控制盘旋的程度。因为衬底台670可在平面方向(X轴、Y轴和Q轴的方向)上移动, 所以村底台6 7 0可根据从控制单元68 0接收的命令来对准衬底G的但置。 然而,村底台670无法在平面方向上控制位置,而是可沿着轨道671在 预定方向(X轴方向)上往复运动。这是即使衬底G以盘旋状态在预定 方向上移动时也可将TCP 6适应性地附着到盘旋的衬底的原因,因为在 所述实施例中,可在所有方向(X、 Y、 Z和Q轴)上控制吸收并转移TCP 6的头650的位置。因为仅可在垂直方向上控制常规头750 (图4所示)的位置,所以 应单独控制村底G的位置,但所述实施例的头650的位置可通过相对于 旋转装置630的移动而控制成对应于形成在衬底G上的TCP附着表面 611,且因此,简化了工作且可缩短附着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将两对眼标记对准4见觉相才几665安装在作为衬底台670 和TCP附着站(#30)的路径的轨道671附近的区域中。此处,将在眼标 记对准视觉相机665之前解释头650的结构,以便清楚地解释眼标记对 准视觉相机665获得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信息的原理。参看图24和25,因为头650具有预定体积,所以如果头650经配
置用于将TCP 6附着到延续并存在于村底G上的TCP附着表面611,那 么可能发生中断。因此, 一对第一头可将TCP6附着到TCP附着表面611 的第一和第三TCP附着表面611a和611c。接着,所述对第四头654通 过旋转90度而到达TCP附着站(#30),以便将TCP 6附着到第二和第四 TCP附着表面611b和611d。同样,所述对第三头653到达TCP附着站 (#30),以便将TCP 6附着到第五TCP附着表面611e和第七TCP附着表 面(未图示)。也就是说,每一头650具有可将TCP 6附着在两个TCP 附着表面上且使一个附着表面611插在头之间的结构。由于头的例如上文所述的结构,所以当所述对眼标记对准-见觉相才几 665a拍摄第一 TCP附着表面611a上标记的眼标记615和第三TCP附着 表面611c上标记的眼标记615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转移到控制单元 680时,控制单元680可在TCP附着站(#30)处通过在第一头651从TCP 对准站(#20)移动到TCP附着站(#30)时控制第一头6"的移动以对 准第一头651,来将TCP 6附着到衬底G的第一和第三TCP附着表面611a 和611c。实质上与此相似,另 一对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665b拍摄第二和第四 TCP附着表面611b和611d上标记的眼标记615并将位置信息转移到控 制单元680,控制单元680可在TCP附着站(#30)中通过在第四头654 从TCP对准站(#20)移动到TCP附着站(#30)时控制第四头6M的移 动以对准第四头654,来将TCP 6附着到衬底G的第二和第四TCP附着 表面611b和611d。当完成TCP 6的附着时,第一头651再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以移 动到回收/等待站(#40)。在回收/等待站(#40)中,第一头651回收有 缺陷的TCP 6或移动到TCP装载站(#10)以便等待装载另一TCP 6。如此,每一头650循环经过四个站(#10到#40)以执行附着工作, 但下文中,将解释控制单元680,其在头从TCP对准站(并20)移动到TCP 附着站(#30)时控制头650的移动。参看图27,控制单元680基于对准位置检测单元660获得的对准位 置信息来控制头650的相对移动。在所述实施例中,对准位置检测单元 660包含衬底对准视觉相机663、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665和TCP对准视 觉相机661。因此,控制单元680接收由衬底对准视觉相机663拍摄的 整个衬底G的对准位置信息、由眼标记对准一见觉相才几665拍摄的标记在 TCP附着表面611上的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信息,和由TCP对准;现觉 相机661拍摄的TCP 6的对准位置信息。控制单元680通过在头650到 达TCP附着站(#30)之前总体分析所述信息来预先完成头650的对准, 并控制头650的相对移动以便在头已到达TCP附着站(#30)之后将TCP6准确地附着到TCP附着表面611。因此,因为每一头650可在头已到达TCP附着站(#30)之后立即将 TCP 6准确地附着到TCP附着表面611,所以可快速且准确地执行附着工 作,且因此,与常规接合设备相比可显著缩短生产间歇。下文中将解释具有此构造的接合设备的接合方法。首先,四对头通过旋转装置630的旋转力而顺时针方向循环。接着, 如上所述,所述对第一头651在TCP装载站(#10)中分别吸收TCP 6。 且接着,所述对第一头651旋转90度以移动到TCP对准站(#20),且吸 收到第一头651的TCP 6的位置由安装在TCP对准站(#20)中的TCP 对准视觉相机661拍摄。已完成拍摄之后,第一头651再次旋转90度以 将TCP 6移动到TCP附着站(#30 )。此时,在第一头651从TCP对准站(#20)移动到TCP附着站(#30) 时,控制单元680完成TCP 6的对准。TCP 6的对准意味着控制单元680 控制头的移动以便将TCP 6准确地附着到包含眼标记615的村底G的TCP 附着表面611。为此,村底对准视觉相机663、眼标记对准一见觉相机665和TCP对 准视觉相机661获得衬底G、形成在衬底G上的TCP附着表面611和由 头650运载的TCP 6的位置信息,以便使那些位置4皮此准确地对准,且 控制单元680基于位置信息来控制头650的移动以便将TCP 6附着到TCP 附着表面611。将更详细地解释此过程。衬底对准视觉相机663安装在村底台的从 外部装载衬底G的上部区域中。参看图28,衬底对准视觉相机663通过 依次拍摄形成在衬底G的隅角处的两个对准标记613来获得关于整个衬 底G的对准位置信息(Sll)。将所获得的衬底G的对准位置信息转移到 控制单元680,使得控制单元可计算衬底G已向衬底台670盘旋的程度。接着,沿着轨道671安装的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665拍摄提供在衬 底G的TCP附着表面611上的村底G的眼标记615,并获得对准位置信 息(SI3)。将所获得的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信息转移到控制单元680, 使得控制单元可辨认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最后,在TCP附着站(并30)中安装TCP对准视觉相机661以获得由 头650运载的TCP 6的对准位置信息(S15 )。将所获得的TCP的对准位 置信息转移到控制单元680。控制单元680在第一头651从TCP对准站(#20)移动到TCP附着站 (#30)时基于由^1"底对准3见觉相机663、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665和TCP 对准视觉相机661获得的对准位置信息中的每一者来控制头650相对于 旋转装置630的移动(S17)。
已通过上述步骤对准以便将TCP 6准确地附着到TCP附着表面611 的头650可通过在垂直方向上下降而将TCP 6附着到更准确的位置 (S19)。当TCP 6的对准已完成时,头650上升到原始位置并顺时针方 向旋转90度以等待装载另一TCP 6。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解释此过程。当第一头651在回收/等待站(#40) 处等待时,第四头654执行附着工艺,且同时第三头653通过TCP对准 站(#20)处的TCP对准视觉相机661来提供位置信息,且第二头(652 ) 在TCP装载站(#10 )处吸收并装载村底G。如此,所述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600包含控制单元680,其通过 获得关于整个衬底G、眼标记615和TCP 6的对准位置信息并总体分析 所述对准位置信息来控制头650的相对移动。因此,TCP接合设备600 可比常规TCP接合设备700 (图4所示)更准确、有效且快速地执行附 着工作。另外,因为不另外需要用于对准的时间而是在移动的同时对准头 650,所以可快速地执行TCP 6的附着工作,且因此,不仅可缩短生产间 歇而且可显著改进生产率。此外,因为总共有四对头650耦合到旋转装置630的下表面,所以 与常规装置相比,可通过一半的旋转数来执行相同的附着工作,且可通 过每小时更多旋转数而更加改进工艺效率。图2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的示意平面 图。下文将仅解释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TCP接合设备600a包含两个线性驱动机构630a和630b,其沿着 每一线性i 各径移动;两对头651a、 652a、 651b和652b,其耦合到线性 驱动机构630a和630b的下表面并在沿着线性驱动机构630a和630b以 线性方式往复运动的同时将TCP 6附着在衬底G的TCP附着表面611上; 对准位置检测单元660,其用于获得关于TCP 6的对准位置的信息和关 于形成在衬底G的TCP附着表面611上的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的信息; 和控制单元(未图示),其经配置以基于对准位置检测单元660获得的信 息来控制相应的头651a、 652a、 651b和652b相对于每一线性驱动才几构 630a和630b的移动。与上述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四对头651、 652、 653和654 (图 24和25所示)通过由旋转装置630旋转来执行预定的附着工作)不同, TCP接合设备600a通过线性往复运动将TCP 6附着在衬底G的TCP附着 表面611上。然而,为了便于解释,将两个线性驱动机构称为第一和第 二线性驱动机构,且将耦合到第一和第二线性驱动机构的两对头称为第 一和第二头。此处,线性驱动机构630a和630b中的每一者从每一 TCP装载站 (#10a、 #10b)开始装载TCP 6,并越过TCP对准站(#20a、 #20b)来 获得TCP 6的对准位置,并到达TCP附着站(#30a)以便将TCP 6附着 到村底G。此时,当第一线性驱动机构630a的第一头651a和652a在TCP 附着站(#30)处附有TCP 6时,第二线性驱动^U勾630b的第二头651b 和652b在TCP装载站(#10b)处装载TCP 6。在根据所述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600a中,通过获得/总体分析信 息来控制头651a、 652a、 651b和652b的位置的方法实质上类似于上述 实施例。然而,因为线性驱动机构630a和630b不沿着一个路径以线性 方式往复运动,所以TCP对准视觉相机661a和661b中的每一者可安装 在每一路径的预定位置中,即在TCP对准站(#20a、 #20b)附近的区域 中。TCP对准视觉相机661a和661b中的每一者在TCP装载站(#10a、 #10b)中装载TCP6,并配置在针对TCP附着站(#30)的路径的中心区 域中以获得关于头651a、 652a、 651b和652b的位置的信息和关于由头 651a、 652a、 651b和652b吸收/运载的TCP 6在^皮此之间盘旋的程度的 信息,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未图示)。因为每一头651a、 652a、 651b和652b的位置可由控制单元(未图示)的位置控制命令单 独控制,所以由每一头651a、 652a、 651b和652b抓取的TCP 6可准确 地附着到相应的TCP附着表面611。如上文详细描述,控制单元基于TCP 6的对准位置信息、衬底G上 的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信息和整个衬底G的对准位置信息来控制头 651a、 652a、 651b和652b以及台670的位置,以便将TCP 6附着在衬 底G上的准确位置。下文中,将示意解释具有如上构造的TCP接合设备600a的TCP接合 方法。首先,从相应的TCP装载站(#10a)向在每一下表面上包含一对头 651a、 652a、 651b和652b的线性驱动机构630a和630b中的第一线性 驱动机构630a的第一头651a和652a供应两个TCP 6。接着,第一头沿 着线性路径移动到TCP附着站(#30)。此时,将TCP对准站(#20a)配 置在路径的中心区域中以通过TCP对准视觉相才几661a获得由第一头 651a和652a吸收/运载的TCP 6的对准位置信息。控制单元通过在第一线性驱动机构630a的第一头651a和652a从 TCP对准站(#20)移动到TCP附着站(#30)时,基于TCP 6的对准位 置信息、由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665获得的眼标记615的对准位置信息 和整个村底G的对准位置信息准确地控制第一头651a和652a的位置,
来完成对准。
在第一线性驱动机构630a的附着工艺的实质上相同的时间,具有不 同预定路径的第二线性驱动机构630b的第二头651b和652b在相应的 TCP装载站(#10b)中装载两个TCP 6。第二线性驱动机构630b的第二 头651b和652b还执行与第一线性驱动机构630a的第一头651a和652a 相同的对准和附着工艺。因为第一头651a和652a已将TCP 6附着到衬 底G的第一和第三TCP附着表面611a和611c,所以第二头651b和6Hb 应将TCP 6附着到第二和第四TCP附着表面611b和611d。这是无法将 TCP 6直接附着到邻近的TCP附着表面611的原因,因为每一头651a、 652a、 651b和652b占据了空间。
如此,根据所述实施例的TCP接合设备600a具有的益处是,因为头 651a、 652a、 651b和652b以线性方式移动而可缩短工作时间。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耦合到旋转装置或线性驱动机构的一个区域的 头的数目为两个,但根据每种结构,头的数目可多于或少于两个。
此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TCP对准视觉相机的数目为两个,但其 可为单个优化构造。
如上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可在控制按压衬底接合表面的接 合器工具的按压表面的平面性时螺栓部件发生损坏,并通过比现有技术 更容易地控制按压表面的平面性来缩短接合工艺的生产间歇。
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接合方法和接合系统可通过在操作一个工 作台的同时在另一工作台上装载或卸载村底来缩短工艺时间并改进工艺 效率,而不会使工作台使用过度。
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及其盒式外壳可改进驱动电路板的接合工作 效率,因为由于接纳层压驱动电路板堆的结构的缘故而更有效地供应驱 动电路板,且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及其盒式外壳显著减少了供应 常规驱动电路板所需的在岗人力。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可附有更多的驱动电路板,因 为通过控制单元获得关于整个衬底、眼标记和驱动电路板的对准位置信 息、分析所述对准位置信息并控制头的相对移动而显著缩短了将驱动电 路板附着到衬底所需的生产间歇,借此允许改进生产效率。
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了解,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 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 种替代、修改和变化。因此,应了解,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且 不应解释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将所述驱动电路板按压在附有所述驱动电路板的衬底的接合表面上,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按压主体,其经提供以便接近所述衬底的上部分上的接合表面且与接合表面隔开;接合器工具,其具有受压表面,当将所述驱动电路板按压到所述接合表面时,所述受压表面与所述驱动电路板接触;多个高度调节部件,其调节所述受压表面相对于所述接合表面的位移以获得所述接合器工具的受压表面的平面性;以及旋转调节零件,其提供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件上以便调节所述高度调节部件的旋转,且提供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件的处于所述按压主体与所述接合器工具之间的区域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高度调节部件彼此隔开以便调节所述受压表面相对于所述接合 表面的位移以获得所述接合器工具的受压表面的平面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高度调节部件分别螺旋耦合到所述按压主体和所述接合器工具,且 经处理使得形成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件与所述按压主体之间以及所述高度 调节部件与所述接合器工具之间的螺紋的方向成为彼此处于相对方向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高度调节部件包括主体;第 一螺旋零件,其提供在所述主体的上端部分上并形成第 一螺紋, 所述第 一螺紋螺旋耦合到形成在所述按压主体中的第 一螺旋孔;以及第二螺旋零件,其提供在所述主体的下端部分上并形成第二螺紋, 所述第二螺紋螺旋耦合到形成在所述接合器工具中的第二螺旋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旋转调节零件具有六边形螺母形状,所述六边形螺母形状一体式地 耦合以便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件的第 一 螺旋零件与第二螺旋零件之间朝向 所述主体的半径方向突出。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旋转调节零件提供在所述主体中处于所述高度调节部件的第 一 螺旋 零件与第二螺旋零件之间,且所述旋转调节零件是工具插入凹槽,所述 工具插入凹槽经形成使得旋转所述高度调节部件的旋转杆被插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接合器工具包含支撑体,其耦合到所述高度调节部件;按压棒,其按压所述衬底的接合表面;以及加热器,其提供在所述支撑体内部以便对所述按压棒进行加热。
8. —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扭在于其包括工作单元,其执行将所述驱动电路板接合在衬底上的工作; 多个工作台,其在支撑所述衬底的同时将所述衬底转移到所述工作 单元;多个装载/卸载零件,其对应于所述多个工作台而提供以便将所述衬 底装载在所述工作台上或从所述工作台卸载所述衬底;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多个工作台彼此交替地向所述工作单元的移 动,使得当所述工作台中的一者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处以执行接合所述 驱动电路板的工作时,其它工作台在所述装载/卸载零件处执行装载或卸 载工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当在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处的一个工作台上 进行将所述驱动电路板接合在所述衬底上的工作时,在放置在所述装载/ 卸载零件处的另一工作台上装载或卸载所述衬底。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多个工作台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且所述多个装载/卸载 零件配置在所述工作单元的两端以便彼此相对,且包括分别对应于所述 第一工作台和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一装载/卸载零件和第二装载/卸载零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装载有第一衬底的第一工作台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处时,所 述控制单元将第二衬底装载在所述第二工作台上,当所述第一衬底的工作完成时,将所述第一工作台移动到所述第一 装载/卸载零件以从所述第一工作台卸载所述第一衬底,并将所述装载有所述第二衬底的第二工作台移动到所述工作单元,当所述装载有所述第二村底的第二工作台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处 时,将第三衬底装载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以及当所述第二村底的工作完成时,将所述第二工作台移动到所述第二 装载/卸载零件以从所述第二工作台卸载所述第二衬底,并将所述装载有 所述第三村底的第一工作台移动到所述工作单元。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 中所述工作单元是选自以下各项中的任一者ACF附着单元,其中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粘合到所述衬底, 预接合单元,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在所述衬底上,以及 最终接合单元,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最终接合在所述村底上。
13. —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a)将装载有第一衬底的第一工作台移动到工作单元,所述驱动电路板在所述工作单元处接合到衬底;(b )在所述工作单元处执行所述第一衬底的工作的同时将第二衬底 装载在第二工作台上;以及(c)在所述第一衬底的工作完成时,将所述第一工作台移动到第一 装载/卸载零件以卸载所述第一衬底,并将所述第二工作台移动到所述工 作单元。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当在所述工作单元处执行所述第二衬底的工作时,将第三衬底装载 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以及在所述第二衬底的工作完成时,将所述第二工作台移动到第二装载/ 卸载零件以卸载所述第二衬底,并将所述第一工作台移动到所述工作单元。
15. —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电路板的多个接合设备,其经配置以将所述驱动电路板接合到 装载在工作台上的衬底;以及装载器,其分别提供在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多个接合设备之间以 便将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 一 个接合设备卸载的衬底装载到所述驱动电路 板的另 一相邻的接合设备,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接合设备包括工作单元,其执行将所述驱动电路板接合在所述村底上的工作;第一和第二工作台,其在支撑所述衬底的同时将所述衬底转移到所 述工作单元;第一和第二装载/卸载零件,其彼此相对而被提供且分别对应于所述 第一和第二工作台;以及控制单元,其进行控制使得当所述第 一工作台从所述第 一装载/卸载 零件卸载所述村底时,所述第二工作台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处,且当所 述第一工作台放置在所述工作单元处以执行接合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工作 时,所述第二工作台将所述衬底装载在所述第二装载/卸载零件处。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多个接合设备是ACF附着单元,其将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粘合到所述衬底; 预接合单元,其将所述驱动电路板固定到所述附有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的衬底;以及最终接合单元,其将所述由所述预接合单元固定的驱动电路板最终接合到所述衬底。
17. —种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多个盒式外壳,其接纳待层压以作为供应对象的多个所述驱动电路板;以及外壳移动单元,其将所述多个盒式外壳彼此交替地移动到工作位置, 使得所述多个盒式外壳在所述驱动电路板从所述盒式外壳卸载的所述工 作位置和与所述工作位置隔开一预定距离的等待位置之间移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移动单元包括 板,其支撑所述盒式外壳;以及旋转驱动单元,其使所述板旋转,使得在所述板上彼此隔开并被支 撑的所述多个盒式外壳依次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四个盒式外壳经配置以便在所述板上沿着圆周方向具有相等的角度间隔。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四个盒式外壳在^C所述板支撑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单元而旋转,使得所述四个盒式外壳分别围绕所述工作位置的第一工作站以 及所述等待位置的第二到第四等待站而循环。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在供应了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站处的相应盒式外壳内的所有驱动电路板之后,所述旋转驱动单元使所述板旋转。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在邻近于所述第一工作站的区域上提供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从 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站处的所述盒式外壳收集有缺陷的驱动电路板。
23.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在所述板耦合到所述盒式外壳的每一区域上提供夹具,所述夹具分别将所述盒式外壳固定在所述板上。
24.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盒式外壳包括第一外壳体,其接纳待层压的多个驱动电路板,并在一个表面上具 有卸载单片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卸载零件;第二外壳体,其耦合到与所述第一外壳体相对的另一表面;支撑零件,其支撑待层压在所述第 一外壳体中的所述驱动电路板;以及弹性部件,其提供在所述支撑零件与所述第二外壳体之间,且在所述支撑零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而彼此隔开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移。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多个锁定脊状物提供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壁表面上,使得所述驱动电路板一个接一个依次移动。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锁定脊状物提供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上端部分处的提 供有所述卸载零件的预定区域中。
27.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在邻近于所述多个盒式外壳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中进一步提供 电离器,所述电离器去除从所述盒式外壳供应的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静电, 以及预定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盒式外壳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使得从所 述电离器供应的离子被供应到层压在所述盒式外壳中的所述驱动电路 板。
2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所附着的所述衬底是PDP(等离子显示器面板) 村底,且所述驱动电路板是CBF (共同块柔性印刷电路)。
29. —种用于供应驱动电路板的设备的盒式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体,其接纳待层压的所述多个驱动电路板,并在一个表面上具有卸载单片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卸载零件;第二外壳体,其耦合到与所述第 一外壳体相对的另 一表面; 支撑零件,其支撑待层压在所述第一外壳体中的所述驱动电路板;以及弹性部件,其提供在所述支撑零件与所述第二外壳体之间,且在所述支撑零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体而彼此隔开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移。
30. —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 一 个头,其抓取所述驱动电路板以便附着到衬底的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附着表面;驱动机构,其耦合到至少一个头以便移动至少一个头;检测单元,其获得在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附着表面上的眼标记的对准位置信息与由所述头抓取的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对准位置信息之间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对准位置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其基于从所述对准位置的所述检测单元所获得的所述信息来控制所述头的移动,使得由所述头抓取的所述驱动电路板对准以便对应于所述眼标记的所述对准位置。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是TCP (带载封装),且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附着 表面是TCP附着表面。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至少一个头是多个头,且所述驱动机构是以线性方式移动所述多个 头的线性驱动;^几构,所述多个头通过所述线性驱动机构在TCP装载站与TCP附着站之间 循环,当所述抓取所述TCP的头移动到所述TCP附着站时,所述控制单元 控制所述头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被抓取的TCP对应于所述TCP附着表 面而对准。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头成两对地耦合到所述线性驱动机构,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线性驱动机构,使得一对头在所述TCP装载 站与所述TCP附着站之间彼此交替地移动。
34.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至少一个头是多个头,且所述驱动机构是围绕轴核心而旋转的旋转 装置,所述多个头耦合到所述旋转装置以便彼此隔开,并在所述旋转装置 上沿着圓周方向围绕所述TCP装载站、所述TCP对准站、所述TCP附着 站和回收/等待站而循环,以及当所述抓取所述TCP的头移动到所述TCP附着站时,所述控制单元 控制所述头的相对移动,使得所述被抓取的TCP对应于所述TCP附着表 面而7十准。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多个头沿着所述旋转装置的圆周表面彼此具有相同的角度间 隔,且四对所述头耦合到所述旋转装置,以及每一对所述头同时依次围绕所述TCP装载站、所述TCP对准站、所 述TCP附着站和所述回收/等待站而循环。
36. 根据权利要求32或3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TCP对准视觉相机,其由所述头抓取并荻得所述TCP对准位置信息;以及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其获得所述眼标记对准位置信息, 其中关于通过所述TCP对准视觉相机所获得的所述TCP对准位置信 息和通过所述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所获得的所述眼标记对准位置信息的 信息传输到所述控制单元,使得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已传输的信息来 控制所述头的移动。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TCP对准视觉相机安装在对应于所述TCP对准站的位置处,使 得在所述TCP对准站处获得所述TCP对准位置信息。
38.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4站的上部区域:',以及、 一 、;'、','; ;一对所述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依次获得所述眼标记中每个奇数的两 个眼标记信息,以及另一对所述眼标记对准视觉相机依次获得所述眼标记中每个偶数的 两个眼标记4言息。
39.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对准位置的检测单元包括衬底对准视觉相机,其通过拍摄形成 在所述衬底中的对准标记来获得衬底对准位置,以及所述控制单元基于通过所述衬底对准视觉相机所获得的所述村底对 准位置信息、通过所述TCP对准视觉相机所获得的所述TCP对准位置信 息和通过所述眼标记对准一见觉相机所获得的所述眼标记对准位置信息来 控制所述头的移动。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将所述村底转移到所述TCP附着站之前获得通过所述衬底对准视 觉相机所获得的所述衬底对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衬底对准位置信息传 输到所述控制单元。
4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进一 步包括衬底台,所述村底台在支撑所述衬底的同时沿着预定路径往 复运动,表面方向上移动,
42. —种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关于形成在衬底的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附着表面上的眼标记的对 准位置的信息,以便设定所述驱动电路板的附着位置的标准;获得关于所述驱动电路板在抓取待附着在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附 着表面上的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头上的对准位置的信息;以及基于在所述眼标记的所述对准位置信息获取步骤和所述驱动电路板 的所述对准位置信息获取步骤中获得的所述信息来控制所述头的相对移 动,使得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对准位置可相对于所述眼标记的所述对 准位置来对准。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板是TCP (带载封装),且所述驱动电路板的所述附着 表面是TCP附着表面,所述多个头以线性方式往复运动,其耦合到使所述头以线性方式往 复运动的线性驱动机构,所述多个头通过所述线性驱动机构以围绕所述TCP装载站与所述 TCP附着站而循环,以及当所述抓取所述TCP的头移动到所述TCP附着站时,执行对所述头 的移动的控制。
44.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多个头彼此隔开并耦合到围绕轴核心而旋转的旋转装置以便沿 着所述旋转装置而旋转,所述多个头在所述旋转装置上沿着圓周方向围绕所述TCP装载站、 所述TCP对准站、所述TCP附着站和所述回收/等待站而循环,以及当所述抓取所述TCP的头移动到所述TCP附着站时,执行对所述头 的移动的控制。
45. 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 在于其中当相应的头放置在所述TCP对准站处时,执行获得所述TCP对 准位置信息。
46.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控制所述头的移动之前获得关于全部衬底的对准位置的信 自
47. 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基于通过所述眼标记对准位置信息获取步骤、所述TCP对准位置信 息获取步骤和所述衬底对准信息获取步骤获得的所述信息来执行对所述 头的移动的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供应驱动电路板用的设备及其盒式外壳、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及接合方法,和具有该接合设备的驱动电路板的接合系统。驱动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包括按压单元,其将驱动电路板按压在附有驱动电路板的衬底的接合表面上,其中按压单元包括按压主体,其经提供以便接近衬底的上部上的接合表面和与接合表面隔开;接合器工具,其具有受压表面,当将驱动电路板按压到接合表面时,受压表面与驱动电路板接触;多个高度调节部件,其调节受压表面相对于接合表面的位移以获得接合器工具的受压表面的平面性;以及旋转调节零件,其提供在高度调节部件上以便调节高度调节部件的旋转,且提供在高度调节部件的处于按压主体与接合器工具之间的区域上。
文档编号H05K7/00GK101126875SQ20071010865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
发明者安廷祐, 徐志源, 朴丙敞, 朴永根, 朴赞庆, 白永焕, 金万济, 陈明出 申请人:Sfa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