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电梯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449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杂物电梯曳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特别是一种专用于运送杂物的且载
重量不超过350Kg的小型杂物电梯曳引机,属于升降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载重量不超过3S0Kg的小型杂物龟梯曳引机,例如业界所 熟知的F100K、 F120K系列,它的结构由图l所晰示,主要包括电机6、通 过制动盘和联轴节与电机6传动连结的减速机4、与减速机4连结的曳引轮3、 枢置在减速机4的动力输出轴轴端而藉以对曳引轮3起支承作用的挂脚2、延 设在减速机4的减速箱底部的机座1以及用于对曳引轮3转动进行制动的制 动器5,其中所述的电机6是通过电机机架63安装在曳引机机架61上,曳引 机机架61延设在减速机4的箱体上并位于电机6的下方,在曳引机机架61 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承电机6的支撑杆62。上述电机6的安装方式为卧置, 即电机6卧置于曳引机机架61上,并由电机机架63来调整电机6的安装髙 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安装方式对于小型杂物电梯曳引机的卧 式装配是很难保证电机6的输出轴与减速机4的蜗杆轴在同一轴心线上,即 两者之间的同轴精度存在有误差,当误差过大会导致整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 震动,并会伴有噪声,以至影响曳引机的产品质量,而且,还使得制动器与 制动盘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制动接触面产生变化,导致制动器的刹车间隙 有左、右不对称现象,中心偏移而影响曳引机的制动效果;另外,由于同轴 精度差,还会降低曳引机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杂物电梯曳引机,它能确保电机的输出 轴与减速机的蜗杆轴之间的同轴精度、提高曳引机的制动稳定性和功效、降 低噪声及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杂物电梯曳引机,它包括具输
出轴19的电机6、与输出轴19连接的联轴节21、具蜗杆轴28的减速机4、 一端与蜗杆轴28连接,而另一端与联轴节21连i^的制动盘23、与减速机4 连结的曳引轮3、枢置在减速机4的动力输出轴轴端而藉以对曳引轮3起支承 作用的挂脚2、延设在减速机4的箱体底部的机座1以及用于对曳引轮3转动 进行制动的制动器5,其特点是所述的电机6在靠近输出轴19一端的端部 形成有一电机法兰座17,而所述的减速机4在靠近蜗杆轴28 —侧的箱体上形 成有一曳引机座圏架10,在曳引机座圈架10上设有一电机法兰座圈14,所 述的电机6通过电机法兰座17固定在电机法兰座圏14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法兰座圈14的截面形状呈环状,与此相对应的电 机法兰座17的截面形状呈盘状,所述的电机法兰座17通过其边缘部窄縮的 齿口 32嵌入曳引机座圈架10的电机法兰座圈14内,两者之间通过第一螺钉 18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曳引机座圈架10的中间形成有用于容置制动盘23 的制动盘腔25。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电机法兰座圏14的左、右两側分别设置有一对制动 臂轴座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法兰座鑭14设在曳引机座鬭架10的外侧鳙都上,
两者之间通过一支撑板33联为一体,该支撑板33垂设在机座1上并与蜗杆 轴28的轴向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器5包括一对回位弹簧11、 一对弹簧拉杆9、 一 对制动臂7、 一对制动摩擦片8和两只电磁阀24,所述的一对回位弹篱ll分 别设在一对弹簧拉杆9上, 一对弹簧拉杆9通过支架分别安装在曳引机座圈 架10的顶部, 一对制动臂7位于曳引机座圈架10的两側,其中部分别枢置 在一对制动臂轴座27上,而上、下端部分别与一对弹簧拉杆9、延设在两只 电磁阀24上的一对连接蠊杆26连接, 一对制动摩擦片8分别对称地设在一 对制动臂7上,并与制动盘23对应,两只电磁阀24分别固定在支撑板33的 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5上还设置有一对分离據脚12, 一对分离撑 脚12之间通过销轴枢接,并分别由第二蠊钉13安装在制动器5的一对制动臂 7上。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盘上形成有胶圏孔15,胶圈孔15内设置有缓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胶圈16为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体为橡胶弹性体或聚醚、聚脂类弹性体或热塑性 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适用于小型(载重量不大于350Kg)杂物电梯曳引机 上的电机由原来的卧式安装改为立式安装后,优点之一、无需再对电机的安 装高度作调整,故安装简便;之二、定位正确,能确保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 机的蜗杆轴之间的同轴精度,从而可提高曳引机的制动稳定性和功效;之三、
曳引机在工作中运行平稳而无髏动、噪声低、使用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已有技术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中l.机座、2.挂脚、3.曳引轮、4.减速机5.制动器、6.电机、61.曳引机机 架、62.支撑杆、63.电机机架、7.制动臂、8.制动摩擦片、9.弹簧拉杆、10.曳 引机座圈架、ll.回位弹簧、12.分离撑脚、13.第二螺钉、14.电机法兰座圈、 15.胶圈孔、16.缓冲胶圈、17.电机法兰座、18.第一螺钉、19.输出轴、20.第一 轴孔、21.联轴节、22.第二轴孔、23.制动盘、24.电磁阀、25.制动盘腔、26, 连接蟓杆、27.制动臂轴座、28.蜗杆轴、29.轴座、30.第三轴孔、31.小轴、32. 齿口、 3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申请人在下面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质,并且还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更趋明朗,但实施例不应构 成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任何限制。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6在靠近输出轴19 一端的端部扩设 有一电机法兰座17,电机法兰座17的截面形状呈盘状,输出轴19位于立式 盘状电机法兰座17的中心位置处,且在立式盘状电机法兰座17的边缘部位 窄縮成有用于与电机法兰座圈14的内圈紧密嵌配而藉起定位作用的齿口 3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机4在靠近蜗杆轴28 —侧的箱体上一体地形成有一曳 引机座圏架IO,曳引机座豳架10的中间形成有制动盘腔25,制动盘腔25内 容置有制动盘23以及用于与制动盘23配合的减速机4的蜗杆轴28和用于固 定蠊杆轴28的轴座29,在曳引机座圈架10的外侧端部上设有一电机法兰座
圈14,在电机法兰座圈14的左、右两侧一体地形成有一对制动臂轴座27,电 机法兰座鬭14与曳引机座圈架10同时由一块与蜗杆轴28方向一致并垂设于 机座1上的支撺板33相互固定而联为一体,其支撑板33同时又作为制动器5 的两只电磁阀24的固定座,电机法兰座圈14的截面形成呈环状,其尺寸大 小应与电机法兰座17的尺寸大小相吻合,减速机4上的蜗杆轴28的轴向对 准环状电机座圏14的中心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盘23上形成有 胶圈孔15,胶圏孔15内设置有缓冲胶圈16,缓冲胶圈16为弹性体,该弹性 体可以是橡胶弹性体,也可以是聚醚、聚脂类弹性体,还可以是热塑性弹性 体。制动盘23的一端通过第二轴孔22与蜗杆轴28连接,而另一端通过缓冲 胶圈16与联轴节21的一端传动连接,联轴节21的另一端通过其中间的第一 轴孔20与电机6的输出轴19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曳引轮3固定在减速 机3的动力输出轴上,在曳引轮3外的动力输出轴轴端还固设有一用于支承 曳引轮3的挂脚2,挂脚2的下端固定在机座1上。
请继续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器5包括一对回位弹簧11、 一 对弹簧拉杆9、 一对制动臂7、 一对制动摩擦片8和分别具连接蠊杆26的两 只电磁阀24,所述的一对回位弹簧11分别套设在一对弹簧拉杆9上, 一对弹 簧拉杆9通过支架分别安装在曳引机座圈架10的顶部, 一对制动臂7位于曳 引机座圈架10的两侧,其中部分别通过小轴31在穿过第三轴孔30后枢置在 一对制动臂轴座27上,而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螺母与一对弹簧拉杆9、延设在 两只电磁阀24上的一对连接螺杆26连接, 一对制动摩擦片8分别对称地固 设在一对制动臂7的内侧,并与制动盘腔25内的制动盘23相对应,两只电 磁阀24固定在支槺板33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制动器5上还增设有 一对分离撑脚12, 一对分离撑脚12分别通过第二螺钉13枢置于制动器5的
一对制动臂7上,两者之间由销轴铰接而成,这样,当向上扳动分离撑脚12时, 能带动一对副动臂7的上端向外位移,使一对制动库擦片8与制动盘23分离开 来,而当向下扳动分离撑脚12时,能带动一对副动臂7的上端向内位移,使一对 制动摩擦片8与制动盘23抱合在一起。 一对分离撑脚12的作用是便于曳引 机的运输及维修,即当曳引机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一对制动摩擦片8与制动 盘23抱合在一起时,这时可通过向下扳动分离撑脚12来实现;而当曳引机 需要修理维护时,需要一对制动摩擦片8与制动盘23分离开来,这时可通过 向下扳动分离撑脚12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对制动臂7分别受控于 一只电磁阀24,因此它们之间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即当一只电磁阀24失电而 使相对应一侧的制动臂7失效时,而另侧的电磁阀24及相对应的制动臂7应 仍能继续有效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工作的,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开关使制动器5处于 通电工作状态,将一对制动臂7打开,同时电机6转动,由电机6带动联轴 节21、制动盘23及蜗杆轴28、蜗轮运转,再将动力传递给减速机4的动力 输出轴,由动力输出轴最终带动曳引轮3旋转,从而由曳引轮3上的绳索带 动电梯轿厢上行,当轿厢运行到预定的某一目标楼层时,通过操动控制开关 使电机6停转,同时由制动器5制动。制动原理当电机6断电,制动器5 的电磁阀24失电, 一对副动臂7通过回位弹簧11弹力的作用锁紧制动盘23, 由一对副动臂7上的制动摩擦片8与制动盘23之间的摩擦力,使输出轴19 迅速停止转动,将蜗杆轴28、蜗轮、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及曳引轮3固定在 每一位置上,从而使电梯轿厢得以稳定地停层。下行较上行时仅电机6作反 方向运行,其过程与上行同理。
权利要求1、一种杂物电梯曳引机,它包括具输出轴(19)的电机(6)、与输出轴(19)连接的联轴节(21)、具蜗杆轴(28)的减速机(4)、一端与蜗杆轴(28)连接,而另一端与联轴节(21)连接的制动盘(23)、与减速机(4)连结的曳引轮(3)、枢置在减速机(4)的动力输出轴轴端而藉以对曳引轮(3)起支承作用的挂脚(2)、延设在减速机(4)的箱体底部的机座(1)以及用于对曳引轮(3)转动进行制动的制动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6)在靠近输出轴(19)一端的端部形成有一电机法兰座(17),而所述的减速机(4)在靠近蜗杆轴(28)一侧的箱体上形成有一曳引机座圈架(10),在曳引机座圈架(10)上设有一电机法兰座圈(14),所述的电机(6)通过电机法兰座(17)固定在电机法兰座圈(14)上。
2、 根裾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法 兰座圈(14)的截面形状呈环状,与此相对应的电机法兰座(17)的截面形状呈盘 状,所述的电机法兰座(17)通过其边缘部窄縮的齿口 (32)嵌入曳弓I机座圈架 (10)的电机法兰座圈(14)内,两者之间通过第一螺钉(18)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曳引 机座鬮架(IO)的中间形成有用于容置制动盘(23)的制动盘腔(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机 法兰座圈(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制动臂轴座(2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法 兰座圈(14)设在曳引机座圏架(10)的外侧端部上,两者之间通过一支撑板(33) 联为一体,该支撑板(33)垂设在机座(1)上并与蜗杆轴(28)的轴向保持一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5) 包括一对回位弹簧(ll)、 一对弹簧拉杆(9)、 一对制动臂(7)、 一对制动摩擦片 (8)和两只电磁阀(24),所述的一对回位弹簧(11)分别设在一对弹簧拉杆(9)上,一对弹簧拉杆(9)通过支架分别安装在曳引机座園架(10)的顶部, 一对制动臂 (7)位于曳引机座圈架(10)的两侧,其中部分别枢置在一对制动臂轴座(27)上, 而上、下端部分别与一对弹簧拉杆(9)、延设在两只电磁阀(24)上的一对连接 嫘杆(26)连接, 一对制动摩擦片(8)分别对称地设在一对制动臂(7)上,并与制 动盘(23)对应,两只电磁阀(24)分别固定在支撑板(33)的两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制动器(5)上还设置有一对分离撑脚(12), 一对分离撑脚(12)之间通过销轴枢 接,并分别由第二螺钉(13)安装在制动器(5)的一对制动臂(7)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制动 盘上形成有胶圈孔(15),胶圈孔(15)内设置有缓冲胶圈(16)。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胶 圈(16)为弹性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杂物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 为橡胶弹性体或聚醚、聚脂类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一种专用于运送杂物的且载重量不超过350Kg的小型杂物电梯曳引机,属于升降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电机、联轴节、减速机、制动盘、曳引轮、挂脚、机座以及制动器,其特点是所述的电机在靠近输出轴一端的端部形成有一电机法兰座,而所述的减速机在靠近蜗杆轴一侧的箱体上形成有一曳引机座圈架,在曳引机座圈架上设有一电机法兰座圈,所述的电机通过电机法兰座固定在电机法兰座圈上。优点电机由原来的卧式安装改为立式安装后,无需再对电机的安装高度作调整,故安装简便;定位正确,能确保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蜗杆轴之间的同轴精度,从而可提高曳引机的制动稳定性和功效;曳引机在工作中运行平稳而无震动、噪声低、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66C11/04GK201012880SQ20072003543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6日
发明者陈惠良 申请人:常熟市佳能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