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988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纤维发热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产品,特别是指一种用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 线作为导热介质的碳纤维发热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釆暖行业,金属发热电缆和电热膜从国外引进到国内已有几年 的时间,以其环保、方便、安全、舒适等特点已逐步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而 产品因自身原因在进行采暖施工时,必须现场施工,且铺设工序复杂,产品 必须由专业人员现场施工,铺设工序复杂,施工进度慢。由于上述两种产品 的本质原因,产品电热转换率低,表面材料易氧化,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发热片,它利用碳纤维发热线作为 发热体,将电能直接转换为热能,电热转换率高,抗弯曲性能好。并且本实 用新型将碳纤维发热线设置在两个面层之间,双层保护,使用更安全。用户 根据房间需要供暖的功率大小总和来选择碳纤维发热片的多少,使用时,用 户只需在需要使用的房间铺设绝热层、铺碳纤维发热片、连接金属导线、粘 贴地面砖,然后接通电源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碳纤维发热片,包括面层l,夹设于面层l表面的电导热介质,设置于面 层1外部且与电导热介质电连接的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电导热介质选用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其中导热绝缘层釆用绝 缘但导热的材质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设计还有
为保证电热垫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双面使用,且取暖效果一致,在面层1 的一侧还设有另一面层2,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和外覆绝缘层的 金属导线4夹设于面层1、 2之间。
可以显而易见的是,面层l、 2的外周边之间包括但不局限于采用缝合、 热复合、流涎复合、粘接等多种连接方式。为使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在面层1、 2中得到有效的固定, 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穿接于面层1、 2之间开设的孔道中,可以 明显地看出,孔道可以选用面层l、 2之间的彼此相邻的热合线、缝合线、搭 扣线、粘合线等结构线所形成。
为保证碳纤维发热线与接口电路的连接处更加安全,外覆导热绝缘层的 碳纤维发热线3和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4的连接处外表面封装有绝缘防护 套5。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造简单、合理,升温快、工作状态稳定,断电 不起弧,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中1-2、面层3、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4、外覆绝缘层的金 属导线5、绝缘防护套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如图示,包括面层l、 2,其中面层2设于面层1的 一侧,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和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4夹设于 面层1、 2之间。
面层l、 2的外周边之间采用热复合连接。
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穿接于面层1、 2之间开设的孔道中, 孔道选用面层1、 2之间的彼此相邻的热合线所形成的结构。
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和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4的连接处 外表面封装有绝缘防护套5。
权利要求1、碳纤维发热片,包括面层(1),夹设于面层(1)表面的电导热介质,设置于面层(1)外部且与电导热介质电连接的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导热介质选用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 一侧还设有一面层(2),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和外覆绝缘层 的金属导线(4)夹设于面层(1)、 (2)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1)、 (2)的外周边之间采用缝合、热复合、流涎复合、粘接连接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覆导热绝 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3)穿接于面层(1)、 (2)之间开设的孔道中,孔道选 用面层(1)、 (2)之间的彼此相邻的热合线、缝合线、搭扣线、粘合线中的 一种所形成的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覆导 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2)和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4)的连接处外表 面封装有绝缘防护套(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产品,特别是指一种用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作为导热介质的碳纤维发热片。包括面层,夹设于面层表面的电导热介质,设置于面层外部且与电导热介质电连接电的外覆绝缘层的金属导线;电导热介质选用外覆导热绝缘层的碳纤维发热线。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热丝在使用过程中易氧化,造成局部电流过大容易给人体造成危害等问题,具有整体技术构造简单、合理,升温快、工作状态稳定,断电不起弧,使用安全等优点。
文档编号H05B3/18GK201274583SQ20082020789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康建民 申请人:康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