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及电子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367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电路板及电子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和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的工作频率变得更高,所以电磁干扰(EMI)被认为是一种持续噪声 问题。特别地,电子产品的工作频率已经达到几十MHz,甚至几GHz,使得EMI问题变得更严 重。因此,迫切需要找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出现在电路板(board)上的EMI问题中,尤 其是出现在板边缘处的噪声问题的解决方案尚未得到充分研究,这使得难以完全阻止电路 板中的噪声。EMI噪声指的是当在一个电子电路、电子元件或电子部件中产生的电磁(EM)波 传递至另一个电子电路、电子元件或电子部件时,引起由干扰导致的噪声问题的噪声。EMI 噪声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种类型,即辐射噪声(图1中的参考标号10和30)和传导噪声 (conduction noise)(图 1 中的参考标号 20)。通常,可以通过用屏蔽罩(shield can)(图2的40)覆盖板的上部或者通过附接 EMI场吸收涂层(EMI field absorber)(图3的42)吸收EMI噪声,来屏蔽从电子产品的板 辐射的EMI噪声。然而,在使用屏蔽罩40的情况下,由于由天线效应而产生新的辐射噪声 10’,所以难以屏蔽所有朝着板外部辐射的EMI噪声,并且存在EMI场吸收涂层42可吸收的 频率范围的限制,使得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屏蔽方法。屏蔽罩40在其自身附接上存在一些问题。此外,不仅屏蔽罩的厚度受到限制,而 且屏蔽也增加了轻质电子装置的重量。而且,在EMI场吸收涂层42的情况下,难以开发出 能够屏蔽各种频率的EMI噪声的材料,并且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开发此材料,从而增加了 生产成本。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易于吸收各种频率、易于应用而没有任何 天线效应,并且能节省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和电子产品,能够易于吸收各种频率,易于应用而没 有任何天线效应,并且节省制造成本。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板,其上安装有电子元件; 以及第二板,位于第一板的上侧上并覆盖第一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其中,将EBG 结构插入第二板中,以屏蔽从第一板向上辐射的噪声。第二板可以通过粘合剂粘接至第一板的上表面,并且可以被连接至覆盖第一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屏蔽罩。这里,屏蔽罩可连接至第一板的地(ground),以及第二板的 EBG结构可以被接地至屏蔽罩。而且,可在屏蔽罩中形成开孔(open hole),并且第二板可 以以覆盖开孔的方式连接至屏蔽罩的一部分。这里,开孔可在电子元件的上表面中形成。电子元件可安装在第一板的表面上,并且,第二板可堆叠在第一板的上表面上,同 时,与电子元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被打开。第二板可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分别设置在不同表面上;第三导体,设置在 与第二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以及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其上设置有第二导体的表 面将第一导体连接至第三导体,并且其中,穿引通孔单元与第二导体电隔离。第二板可包括一对第四导体,分离地设置在同一表面上;第五导体,设置在与第 四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第六导体,设置在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的表面上;以及 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第五导体将一对第四导体彼此连接,并且其中,穿引通孔单元与第 六导体电隔离。第二板也可以具有与第一板的形状相对应的弯曲形状。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外壳;第一板,位于外壳内部;以 及第二板,其中插入有EBG结构,并且其中,第二板连接至面向第一板的外壳的内部,以屏 蔽从第一板辐射的噪声。第二板可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分别设置在不同表面上;第三导体,设置在 与第二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以及的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第二导体设置于其上的 表面将第一导体连接至第三导体,并且其中,穿引通孔单元与第二导体电隔离。第二板可包括一对第四导体,分离地设置在同一表面上;第五导体,设置在与第 四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第六导体,设置在第四导体与第五导体之间的表面上;以及 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第五导体将一对第四导体彼此连接,并且其中,穿引通孔单元与第 六导体电隔离。第二板也可具有与第一板的形状相对应的弯曲形状。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的一部分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一部分从描述中将是显 而易见的,或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来获知。


图1至图3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图4至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二板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产品的剖视图。图1 0至图1 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插入到印刷电路板中的EBG结 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本发明考虑到了各种改变和多种实施例,所以将在图中示出并在书面描述中 详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然而,这不意指将本发明限制于具体的实践模式,应当理解的是,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范围的前提下,所有改变、等价物和替代物都包含在本发明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当认为相关技术的某些详细说明可能会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本质 不明显时,则省去这些详细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和电子产 品。无论是在哪个附图中,那些相同或相应的元件均由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从而省略了多 余的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提供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可以通过覆盖安装 有电子元件110的板的上表面(使用其间插入有EBG结构的另一个板来覆盖),屏蔽从电子 元件110或从用于驱动安装在板上的电子元件110的驱动电路辐射出的EMI噪声。为此,根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板100,其上安装有电子元件110 ;以及第二板 200,位于第一板100的上表面上并覆盖第一板100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以能够屏 蔽从第一板100向上辐射的噪声的方式将EBG结构(参照图10至图14的参考标记280a、 280b,280c和280d)插入第二板中。第二板200是与其上安装有电子元件110的第一板100不同的单独的板,并可通 过在其中插入EBG结构280a、280b、280c和280d来屏蔽噪声。这里,EBG结构可由形成于 板内的金属层、通孔和图案(pattern)组成。因而,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通过仅增加第二板200,而不使用昂贵的吸 收涂层(图3的42)来屏蔽从第一板100向上辐射的噪声,所以其可以提供期望的或甚至 更好的噪声屏蔽效果,且具有比使用吸收涂层的情况更低的成本。而且,由于不会出现天线 效应,故根据本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可以提供比仅使用屏蔽罩(图2的40)的传统技术好 得多的噪声屏蔽效果。插入第二板200的EBG结构的各种可能的实施例将在后文中描述。可使用粘合剂290将第二板200连接至第一板100的上表面。更具体地,如果 电子元件110安装在第一板100的表面上,如图4所示,则可通过粘合剂290将第二板 200连接至电子元件110的上表面。可在未涂覆粘合剂290的相反表面上形成阻焊剂 (s0lderresist)270,从而可以保护用于形成EBG结构的各种图案。同时,如图5所示,在屏蔽罩300覆盖第一板100的上表面的情况下,第二板200 可通过连接至屏蔽罩300而覆盖第一板100的上表面。而且,在屏蔽罩300通过焊料(未示出)连接至第一板100的地的情况下,可通过 使第二板200的EBG结构接地至屏蔽罩300而将EBG结构连接至第一板100的地(未示 出)。使用此构造,地可以被更为广泛地获取,从而改善了噪声屏蔽效果。为此,如图6所示,在第二板200的EBG结构的一部分(即,金属层或图案)被设 置为粘接至屏蔽罩300之后,可通过使用固定工具(例如,胶带205)将第二板200固定至 屏蔽罩300。在图6中,胶带205覆盖第二板200的整个上表面,但是应当显而易见的是,其 也可以仅覆盖第二板200的一部分,这取决于设计要求。虽然第二板200可连接至屏蔽罩300的整个下表面或上表面,但是,第二板200仅 连接至屏蔽罩300的某一部分也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可在屏蔽罩300中 形成开孔310,并且可以连接第二板200以覆盖开孔310。因而,通过将第二板200选择性地 设置在某一部分上,可选择性地屏蔽用户所期望的部分中的噪声,并且,可避免第二板200 的过量使用,从而可以期望成本的节约。
考虑到噪声通常从电子元件向上辐射,开孔可以形成在屏蔽罩的与电子元件的上 侧对应的一部分中。然而,应当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因而根据设计要求, 可修改开孔的位置、数量和形状。同时,如果问题是从电子元件110周围的驱动电路辐射的噪声,而不是从安装在 第一板100上的电子元件110的上表面辐射的噪声,那么第二板200可具有对应于电子元 件Iio的位置打开的部分,然后将第二板堆叠在第一板100的上表面上。这样,如图7所示, 第二板200可介于每两个电子元件110之间,因而,可防止印刷电路板的整体厚度不必要地
变得过厚。同时,如果第一板100具有除矩形以外的形状,那么第二板200也可具有其周界弯 曲的形状,以对应于第一板100的形状。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板200的一部分可以具有 与第一板100的外部形状对应的半圆形,或三角形等,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可将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和其它移动装 置的各种电子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第二板200可连接至电子产品1000的外壳400的 内部,如图9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其间插入有EBG结构的第二板200容易地置于电 子产品1000的外壳400上,而不需要额外的屏蔽罩。接下来,将在下面描述插入第二板200中的前述EBG结构的各种可能的实施例。首先,图10示出了穿引通孔(stitching via)型EBG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带隙 (bandgap)结构280a可包括第一导体230a_l和第二导体210a,二者设置在不同表面上; 第三导体230a-2,设置在与第二导体210a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穿引通孔单元240a,用于 通过设置有第二导体210a的表面将第一导体230a-l连接至第三导体230a_2,但是,该穿引 通孔单元与第二导体210a是电隔离的。以下描述的是图10中所示的结构可用作阻止某些频带的信号的电磁带隙结构的 原理。介入第二导体210a与第一导体230a-l和第三导体230a_2之间的可以是介电层 220a。这在第二导体210a与第一导体230a_l和第三导体230a_2之间以及在相邻的第一 导体230a-l和第三导体230a-2之间形成电容元件。通过经由第一通孔241a —连接图案 243a —第二通孔242a连接的穿引通孔单元240a,在两个相邻导体230a_l和230a_2之间 形成电感元件。这里,电容元件的值可根据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第二导体210a与第一导 体230a-l和第三导体230a-2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两个相邻导体230a_l和230a_2之间的 间隔距离、形成介电层220a的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以及导体的大小、形状和面积。并且,电 感元件的值可根据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第一通孔241a、第二通孔242a和连接图案243a 的形状、长度、深度、宽度和面积。因此,适当地调节并设计各种上述所提及的因素可使图1 0的结构用作电磁带隙结构(即,带阻滤波器),以消除或阻止目标频带的某些噪声或某些 信号。通过图11的等效电路,可以容易地理解本文的描述。将图11的等效电路与图10的电磁带隙结构进行对照,电感元件Ll对应于第一通 孔241a,而电感元件L2对应于第二通孔242a。电感元件L3对应于连接图案243a。Cl是 由第一导体230a-l和第三导体230a-2以及任何其它可以位于第一导体230a_l和第三导 体230a-2上方的介电层(未示出)和可以位于该介电层(未示出)上方的另一导体(未示 出)形成的电容元件。C2和C3是由位于与连接图案243a相同的平面上的第二导体210a 以及任何其它可以位于第二导体210a的下方的介电层(未示出)和可以位于该介电层(未示出)下方的另一导体(未示出)形成的电容元件。根据上述等效电路,图10所示的电磁带隙结构280a可用作阻止某些频带的信号 的带阻滤波器。换句话说,如图11的等效电路所示,低频带中的信号(参照图11中的参考 标记“X”)和高频带中的信号(参照图11中的参考标记“y”)可通过电磁带隙结构,并且, 电磁带隙结构阻止了低频带与高频带之间的某些频带范围内的信号(参照图11中的参考 标记 “zl”,“ζ2” 和 “ζ3,,)。图12所示的是EBG结构280b的另一实施例,包括一对第四导体210b,分离地设 置在同一表面上;第五导体230b,设置在与第四导体210b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第六导体 220b,设置在第四导体210b与第五导体230b之间的表面上;以及穿引通孔单元240b,用于 通过第五导体230b将一对第四导体210b彼此连接,但是该穿引通孔单元与第六导体220b 是电隔离的。在图12的EBG结构(是图10的EBG结构280a的修改)中,额外的电容元件不仅 形成在第四导体210b和第六导体220b之间,而且也形成在第五导体230b和第六导体220b 之间。此外,将第四导体210b连接至第五导体230b的通孔240b可以足够长以获得足够的 电感元件的值。因此,可提高阻止某一频带中的信号的效率。在图1 3中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是蘑菇型EBG280C。蘑菇型EBG 280c 具有这样的结构多个蘑菇形EBG单元(参照图1 3中的参考标记230c)插入用作(例如) 电源层和接地层的两个金属层210c和220c之间。为了图示方便,图1 3仅示出了四个EBG 单元230c。参照图13,在蘑菇型EBG 280c中,在第一金属层210c和第二金属层220c之间额 外地形成金属板231c,一个金属层用作接地层,而另一个金属层用作电源层,并且,重复地 布置利用通孔232c将第一金属层210c连接至金属板230c的蘑菇型结构230c。这里,第一 介电层215c插入第一金属层210c和金属板231c之间,以及第二介电层225c插入金属板 231c和第二金属层220c之间。在这种蘑菇型EBG 280c中,由第二金属层220c、第二介电层225c和金属板231c 形成的电容元件和由穿过第一介电层215c将第一金属层210c连接至金属板231c的通孔 232c形成的电感元件在第一金属层210c与第二金属层220c之间以L-C串联方式连接,从 而使蘑菇型EBG 280c用作一种类型的带阻滤波器。在图14中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是共面EBG 280d。在共面EBG中,遍及 任何用作电源层或接地层的金属层重复布置多个某一图案的EBG单元(参照图14中的参 考标记220d)。为了图示方便,图14也仅示出了四个EBG单元220d。参照图14,共面EBG 280d具有这样的形状将任一金属层210d和位于另一平面 上的多个金属板221d通过金属板的某一部分(在图14的情况中,是每个金属板的拐角的 端部)用金属分支(metalbranch)222d彼此桥接在一起。这里,具有大尺寸的金属板221d组成低阻抗区域,而具有小尺寸的金属分支组成 高阻抗区域。因此,共面EBG 280d变为用作可通过交替重复低阻抗区域和高阻抗区域的结 构来阻止某一频带的噪声的带阻滤波器。这种共面EBG结构280d具有仅用两个层就可以组成电磁带隙结构的优点。虽然用四个实例280a,280b,280c和280d描述了插入第二板200的EBG结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也可将EBG结构的其它改进形式插入第二板200。虽然已参照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质,但是所述实施例仅是为了示意 性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发明。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改变或修改所述实施例。这样,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发现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的许多实施例。
权利要求
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板,其上安装有电子元件;以及第二板,位于所述第一板的上侧上,并覆盖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板中插入有EBG结构,以屏蔽从所述第一板向上辐射的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板通过粘合剂粘接至所述第一 板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包括屏蔽罩,覆盖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 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板连接至所述屏蔽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屏蔽罩连接至所述第一板的地,所述 第二板的EBG结构被接地至所述屏蔽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屏蔽罩中形成有开孔,所述第二板以 覆盖所述开孔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屏蔽罩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开孔形成于所述电子元件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 所述电子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的表面上;以及所述第二板堆叠在所述第一板的上表面上,同时,与所述电子元件的位置相对应的部 分被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分别设置在不同表面上;第三导体,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以及 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导体的表面将所述第一导体连接至所述 第三导体,所述穿引通孔单元与所述第二导体电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 一对第四导体,分离地设置在同一表面上;第五导体,设置在与所述第四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 第六导体,设置在所述第四导体与所述第五导体之间的表面上;以及 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五导体将所述一对第四导体彼此连接,所述穿引通孔 单元与所述第六导体电隔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板的形状相 对应的弯曲形状。
11.一种电子产品,包括 夕卜壳;第一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以及 第二板,其中插入有EBG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板连接至面向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外壳的内部,以屏蔽从所述第一板辐 射的噪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产品,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 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分别设置在不同表面上;第三导体,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以及 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导体的表面将所述第一导体连接至所述 第三导体,所述穿引通孔单元与所述第二导体电隔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产品,其中,所述第二板包括 一对第四导体,分离地设置在同一表面上;第五导体,设置在与所述第四导体的表面不同的表面上; 第六导体,设置在所述第四导体与所述第五导体之间的表面上;以及 穿引通孔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五导体将所述一对第四导体彼此连接,所述穿引通孔 单元与所述第六导体电隔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产品,其中,所述第二板具有与所述第一板的形状相 对应的弯曲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和电子产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上安装有电子元件,第二板位于第一板的上侧上并覆盖第一板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将EBG结构插入第二板中,以屏蔽从第一板向上辐射的噪声。因此,印刷电路板易于吸收各种频率,易于被应用而没有任何天线效应,并可在制造中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H05K9/00GK101990361SQ200910261878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9日
发明者柳彰燮, 金汉 申请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