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360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扶梯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踢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自动扶梯梯级上所使用的踢板组件一般包括踢板、分别固定在踢板上方和下方的横梁和下底座,其中踢板的表面等距设有若干凸齿。因为踢板材料较薄,为了加强踢板的强度,凸齿表面还可设置如专利号为200420114268. X的专利所示的纵向凹槽,使得凸齿表面中间内凹两边突出。但这种结构的踢板组件有时还会因为使用或运输中大的外力作用使踢板变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踢板的强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踢板组件,其提高了踢板的强度和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梯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扶梯踢板组件,包括踢板、分别固定在踢板上方和下方的横梁和下底座,所述踢板上等距设有若干纵向的凸齿,所述凸齿表面分布有若干凹坑。该若干凹坑可以是大小相等的,也可以是大小不等的,其分布可以为整齐的行列分布,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分布。这样若干凹坑的存在,提高了踢板横向和纵向的强度和刚性。[0005]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凹坑于凸齿表面从上到下等距分布。若干凹坑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这样的凹坑加工时所需的模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踢板外形美观。[0006]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踢板的凸齿表面加工若干凹坑,提高了踢板的刚度和强度,在成本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整个梯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维持梯级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梯级成本,如使用较薄的板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0010] 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其中图4a、图4b和图4c分别表示了三种不同的凹坑和凸齿横截面结构。
其中1踢板;11凸齿;111凹坑;2横梁;3下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动扶梯踢板组件,包括踢板1、分别固定在踢板1上方和下方的横梁2和下底座3,所述踢板1上等距设有若干纵向的凸齿ll,所述凸齿1表面纵向排列分布有若干凹坑lll。其中横梁2可以用来与踏板组件固定,下底座3用来与梯级支撑架固定。 所述若干凹坑111于凸齿1表面从上到下等距分布。本实施例中凹坑111的形状为长腰形。其中凸齿11于凹坑111处的横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的三种如图4a所示,凹坑的坑底为平面,凸齿11表面也为平面,凹坑111与凸齿111通过倾斜的平面连接;如图4b所示,凹坑的坑底为圆弧面,与凹坑连接的凸齿表面也为圆弧面,凹坑与凸齿之间也通过弧面平滑连接;如图4c所示,凹坑的坑底为圆弧面,凸齿11表面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踢板的凸齿表面加工若干凹坑,提高了踢板的刚度和强度,在成本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整个梯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维持梯级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梯级成本,如使用较薄的板材。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扶梯踢板组件,包括踢板(1)、分别固定在踢板(1)上方和下方的横梁(2)和下底座(3),所述踢板(1)上等距设有若干纵向的凸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1)表面分布有若干凹坑(1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凹坑(111)大小相等并于凸齿(1)表面从上到下等距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踢板组件,包括踢板、分别固定在踢板上方和下方的横梁和下底座,所述踢板上等距设有若干纵向的凸齿,所述凸齿表面分布有若干凹坑。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踢板的强度和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梯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B66B23/12GK201534743SQ20092024128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李芳 , 郑一冰 申请人:吴江全胜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