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532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液压油作为传动媒介的适用于顶举 车辆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途中难免会出现抛锚现象,驾驶员在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时,有时需要 借助于千斤顶才能实现。
本申请人申请了一种车用电动液压千斤顶(专利号200620357377.8),它的结构包括 油箱、电机、油泵、活塞顶杆,油箱、油泵、顶杆之间通过复杂的输油管路相通,在输油管 路上设有阀门腔体,阀门腔体内被钢球式单向阀分隔成上阀门腔体和下阀门腔体,在阀门腔 体内还设有移动体,移动体上设有用于顶动钢球的顶杆。在该千斤顶工作时,电机的正反转 决定了阀门腔体内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以使活塞顶杆能够按要求进行动作。但在实际的生产 、装配,以及使用过程中,该千斤顶生产、装配困难,使用稳定性不好。究其原因,是因为 阀门腔体内的结构复杂,设于其内的各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动作关系要求高,连接在阀 门腔体上的输油管道结构复杂。而且,这种千斤顶的功能单一,并不能适合于其他用途。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所具有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新型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一种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包括 液压顶举机构、油泵、油箱、输油管路、电机,顶举机构、油泵、油箱均连接在输油管路上 ,油泵与电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在油箱与油泵之间设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位 于电机的一端侧,在电机的另一端侧处设有气泵,气泵与电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气泵与输 气管路相通,在电机的位置处设有控制电机与气泵或油泵之间传动机构相联接与否的扳动机 构。所述的扳动机构可决定电机与气泵还是与油泵相联接,气泵或油泵不会同时工作。在电 机带动油泵工作时,液压油会从油箱内被油泵驱动进入到顶举机构中的油缸内,因所述单向 阀的设置,而顶举机构内的液压油不能回流到油箱内,持续进入到顶举机构内的液压油会促 使顶举机构工作,以顶举重物。在电机与气泵之间的传动机构相联接时,电机带动气泵工作 ,气泵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的压縮空气,可以用于为车辆进行冲气。
4作为优选,所述输气管路上设有气嘴,该气嘴内设有泄气通道和充气通道,泄气通道和 充气通道的进气口均与所述输气管路相通,它们的出气口相通,在泄气通道内于进气口和出 气口之间设有泄气阀芯,在充气通道内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T形气杆。设有的气嘴可 以用于对车辆的轮胎进行注气,拓宽了千斤顶的适用范围。泄气阀芯的端部弹性地顶压在泄 气通道内相应的台阶面上,当输气管内的压縮空气压力较大时,就会顶开泄气阀并进入到充 气通道内,以使气泵能够正常工作。而T形的气杆也与充气通道内的相应台阶面相配合,当 在进行充气作业时,气嘴与车辆轮胎上的充气嘴配合后,气杆被顶离开充气通道内的台阶面 ,压縮空气可以很顺利地从充气通道内被充入到车辆的轮胎内。
所述气泵连接在气泵联接座上,所述油泵连接在油泵联接座上,油泵联接座和气泵联接 座通过联接杆联接在一起,所述电机可滑动地联接在联接杆上。通过操作所述的扳动机构, 可以使电机有选择性地朝向油泵或气泵方向滑动,以使油泵或气泵进行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端部设有联接板,联接板间隙地套接在联接杆上,所述的扳动机 构设于气泵联接座或油泵联接座上。通过在电机上设置联接板,以实现电机与联接杆之间的 活动联接,结构简单,便于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扳动机构设于气泵联接座上,所述联接板为一块,联接板靠近油泵联 接座,在联接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位于油泵联接座与联接板之间。利用复位弹 簧和扳动机构相配合,以控制电机在联接杆上的滑动方向,使得扳动机构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扳动机构包括设于气泵联接座上的旋钮,在气泵联接座的内部设有可转 动的偏心转块,转块与旋钮相联接,在转块的外侧设有可与转块的外周面相接触的推动结构 ,转块的外周面在推动结构上滑动时,推动结构可推动电机向着油泵联接座的方向运动。转 块在转动时,其外周面在推动结构上滑动,以改变电机在联接杆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块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推动结构包括套接在联接杆上的推动弹簧和 可滑动地设置联接杆上的推动板,推动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压在所述的推动板和联接板上,推 动板可与所述转块的外周面上接触;在气泵联接座上设有内端部伸入到转块转动范围内的限 位螺栓。设有的推动弹簧可以增加电机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联接。 设有的限位螺栓可以对转块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以使发生位移后的电机在联接杆上的位置 能够保持住,保证了传动机构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气泵联接座或油泵联接座上伸出的插片和设于电机 端部相应位置处的插槽,插片朝向电机的端部伸出,插片伸出端的长度与电机在联接杆上可 运动的最大位移相应,插片可间隙地插接在所述的插槽内。通过设于相应位置处的插片和插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电机动力的传递,结构简单,传动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插片靠近电机的端部为尖角。插片的端部为尖角,方便了插片与插槽之
间的插接,提高了千斤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举机构上设有过载保护结构。设有的过载保护结构在千斤顶顶举重
物到达最高点时,该结构可以通过对电机电路的控制,以实现电机此时停止转动,从而达到
保护油泵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在液压电动千斤顶上设有气泵,气泵在电机的带动下工作时会产生压縮空气,利用 该压縮空气可以为车辆的轮胎进行冲气,有效地拓展了液压电动千斤顶使用功能。利用所述 扳动机构可控制电机与油泵或气泵之间的联接关系,可以很方便地确定气泵或油泵的工作, 保证了本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的工作可靠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嘴的纵向放大剖视图。
图3是油泵、电机、气泵联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电机的动力是传递到气泵上的。
图4是油泵、电机、气泵联接在一起时的松散结构示意图,电机与油泵、气泵之间均不 会发生动力的传递。
图5是电机靠近气泵一侧的端面视图。 图6是联接有气泵的气泵联接座端面视图。 图7是转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过载保护结中构机械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l,本实用新型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的结构包括电机14、顶举机构、油箱9、油泵12 ,顶举机构、油箱9、油泵12连接在输油管路上。所述油泵12为齿轮油泵,所述电机14为永 磁直流电机。
顶举机构包括顶杆1和油缸2,顶杆l为二级式结构,顶杆位于油缸2内。在油泵12与油缸 2之间设有单向可控阀3,单向可控阀3内具有隔断5,隔断5使得单向可控阀3内形成进油腔和 回油腔,隔断5上具有连通进油腔和回油腔的油孔,在进油腔内于该油孔的位置处设有钢球4 ,钢球4阻挡在油孔的口部,钢球4与单向可控阀3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弹簧。油泵12与油缸2
6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输油管路,该输油管路依次连通油泵12、回油腔、油孔、进油腔和油缸 2。在回油腔内设有移动体7,移动体7靠近所述钢球4的一端侧设有顶针6,顶针6的直径要小 于所述油孔的直径,且顶针6与所述钢球4的位置相对应,顶针6可插入到油孔内,而把钢球4 顶开。移动体7把回油腔分隔成上油腔和下油腔,所述的顶针6位于上油腔内,上述的输油管 路通过上油腔。在单向可控阀3内的下油腔与油箱9之间设有回油管路8,下油腔的底部位置 处设有台阶ll,移动体7在顶举机构工作时会搁置在台阶11上,所述移动体7搁置在台阶11上 时会遮盖住回油管路8的进油口。在油泵12与油箱9之间的输油管路上设有单向阀10。
液压电动千斤顶中的顶举机构工作时,液压油被油泵12从油箱9内并经过单向阀10被泵 入到所述的回油腔内的上油腔中,液压油从上油腔内顶开所述的钢球4进入到进油腔内,并 最终进入到油缸2内,驱动顶杆l以顶举重物。重物被顶举到位后,电机14停止工作,钢球4 在进油腔内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顶在油孔的口部,此时油缸2和进油腔内的液压油会静止不 动,重物被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位置处。在下降重物时,操作电机14反向转动,上油腔内的液 压油会在油泵12的作用下反向流动,由于单向阀10的作用,反向流动的液压油不会直接从油 泵12与油箱9之间的输油管路内直接流入到油箱9内,而是进入到所述的下油腔内,液压油进 入到下油腔内后又由于所述上油腔内的液压油的减少,液压油会推动移动体7向着隔断5的方 向运动,移动体7上的顶针6会顶开钢球4,从而使参与顶举重物的液压油会从钢球4与油孔之 间形成的间隙处回流到上油腔内。在移动体7运动到一定的距离后,所述回油管路8的进油口 会外露,液压油会通过回油管路进入到油箱9内,以完成对所顶举重物的下降操作。回油管 路8的进油口在单向可控阀3壁体上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该进油口与台阶ll之间的距离应 略大于顶针6端部与钢球4之间的距离,这样便于在回油时顶针6能充分顶开钢球4,以保障回 油操作时液压油在回油管路内顺畅回流。
在所述的顶举机构上还设有过载保护结构,该过载保护结构包括与单向可控阀3相通的 机械部分和与电机14的控制电路相联接的换向开关。其中,机械部分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单向 可控阀3上,或者是与单向可控阀3分开设置。该机械部分的结构包括壳体36和设于壳体36内 的T形活塞37,在活塞37与壳体36之间设有压力弹簧38。活塞37上具有伸出壳体36外侧的顶 杆,壳体36通过输油管路与单向可控阀3内的所述回油腔相通。所述的换向开关被连接在电 机14的控制电路内,当重物被顶举到最高点时,如果此时油泵12在电机14的带动下继续工作 时,所述回油腔内液压油的压力就会增大,而所述壳体36内部是与回油腔相通,液压油会使 活塞37克服压力弹簧38的弹力,活塞37上的顶杆会与换向开关相接触,换向开关使得电机控 制电路被截断,电机停止工作。在把重物放下时,通过操作电机控制开关,使电机14反转,而使重物被放下。通过所述的换向开关与电机控制开关来实现电机14的正转、停止或反转工 作。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压力弹簧38作用在活塞37上的弹力应略大于在重物被顶举到最高点 时,所述活塞37受到液压油施加的压力,这通过试验可以很容易确定。
油泵12位于电机14的的一端侧,电机14的另一端位置处设有气泵15,油泵12与电机14之 间,以及气泵15与电机14之间均设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机构。在电机14的位置处设有扳动 机构,操作该扳动机构可控制电机14与油泵12相联接,或电机14与气泵15相联接,气泵15和 油泵12不同时工作。
气泵15连接在一块状的气泵联接座28上,油泵12连接在一块状的油泵联接座22上,油泵 联接座22和气泵联接座28通过四根联接杆23联接在一起,电机14靠近油泵联接座22的一端部 设有一块联接板l3,联接板l3的四个角部位置处分别设有通孔,联接杆23间隙地插接在该通 内。这样,四根联接杆23把油泵12、油泵联接座22、气泵15、气泵联接座28、电机14联接成 一个联接体,油泵12和气泵15分列在该联接体的两端侧,电机14位于该联接体的中间位置处 ,且电机14可在联接杆23上进行轴向滑动。
上述的扳动机构设置在气泵联接座28的侧面上,结构包括处于外侧的旋钮26和设于气泵 联接座28内部的偏心转块32,转块32的一端部与旋钮26连接在一起,转块32的另一端部为一 转轴33,转轴33搁置在气泵联接座28上,旋钮26可带动转块32—起转动。转块32的横截面呈 扇形,在气泵联接座28上设有内端部可伸入到转块32转动范围内的限位螺栓25。转块32在转 动过程中,它上面的两个侧平面可分别与限位螺栓25相接触,从而实现转块32的两个位置的 限定。
在转块32的外侧设有推动结构,该推动结构可与转块32的外周面相接触,转块32的外周 面在推动结构上滑动时,可推动电机14向着油泵联接座22的方向运动。推动结构包括套接在 联接杆23上的推动弹簧34和可滑动地设于联接杆23上的推动板27,推动弹簧34的两端分别作 用在所述的联接板13和推动板27上,推动板27的表面可与所述转块32的外弧形周面相接触。
所述的推动结构也可以是在电机14靠近气泵联接座28的一端部轴向所设置的一根推动杆 ,推动杆的结构为一根螺栓,推动杆的位置与所述转块32的位置相对应,推动杆的外端部可 与转块32的外弧形周面相接触,转块32转动时,推动杆的外端部在转块32上的该弧形周面上 滑动。推动杆可以是活动地设置在电机14上,即推动杆可在电机14上轴向运动,在推动杆上 套接有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电机14和推动杆上。
在联接杆23上套接有复位弹簧30,复位弹簧30位于联接板13和油泵联接座22之间,复位 弹簧30的两端分别顶压在联接板13和油泵联接座22上。复位弹簧30的弹力要小于所述螺旋弹簧和推动弹簧34的弹力,即在转块32转动时,转块32压迫推动杆或推动板27,推动杆或推动 板27通过螺旋弹簧或推动弹簧34对电机14施加压力,并克服复位弹簧30的弹力,使电机向着 油泵12的方向运动。转块32反向转动时,转块32解除对推动杆或推动板27的压迫,在复位弹 簧30弹力的作用下,电机14向着气泵15的方向运动。在电机14向着油泵12或气泵15的方向运 动时,电机14可分别与油泵12或气泵15相连接,以实现电机14上的动力到油泵12或气泵15上 的传递。
上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气泵联接座28或油泵联接座22中心位置处的插片29和设于电机 14端部中心位置处的插槽31,插片29伸出到气泵联接座28或油泵联接座22的外侧,且插片29 的伸出端部为尖角。插片29可间隙地插接在所述的插槽31内。电机14在联接杆23上作前述的 动作时,相应的插片29会插接在相应的插槽31内,以实现电机动力到气泵15或油泵12上的传 递,电机可分别带动它们工作。所述插片29伸出端的长度与电机14在联接杆23上最大的滑行 距离相适应,即电机14的最大滑行距离等于或略大于插片29伸出端的长度,电机14在扳动机 构的作用下分别与气泵15和油泵12相联接。电机29在联接杆23上的最大滑行距离与转块32的 形状及大小有关。
气泵15上设有输气管路35,输气管35的端部设有气嘴16。所述的气嘴16可以为分体式结 构,它是由气嘴本体18和呈凹形的连接头17构成的,两者相互连接在一起,连接头17与输气 管路35相通。在气嘴本体18内分别设有泄气通道和充气通道,泄气通道和充气通道的进气口 与输气管路35相通,而它们的出气口相通。在泄气通道内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泄气阀 芯19,泄气阀芯19的一端部呈锥形,在泄气通道内设有与该锥形端部相配合的台阶结构,在 泄气阀芯19的另一端侧设有弹簧20,在弹簧20弹力的作用下,在输气管路35内压縮空气量较 少时,泄气阀芯19与泄气通道内的相应结构紧配合。对弹簧20的弹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正 常情况下,它的弹力要略大于上述导通气缸9的工作压力,即当导通气缸9完成工作后,输气 管路35内的压縮空气会顶开泄气阀芯19,使压縮空气从泄气通道内排出外界。在充气通道内 于它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呈T形的气杆21,在充气通道内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台阶面, 且气杆21可在充气通道内进行轴向滑动。如果输气管路35内具有压縮空气,则压縮空气会使 气杆21与充气通道内的台阶面紧配合。但是,在气嘴16与车辆轮胎上的充气嘴相配合时,该 充气嘴会使气杆21在充气通道内发生轴向位移,从而使气杆21与充气管路内的台阶面之间留 有间隙,压縮空气会从此间隙里流过,而被充入到车辆的轮胎内。
为了定量反应气泵15的工作状况,在气泵15上还设有气压表24,该气压表24可反应出气 泵l5所产生压縮空气的压力,以免在冲气过程中发生爆胎现象。
9本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在工作时对电机14的工作可采用三位控制器进行控制,该控制器 上具有"上升"、"下降"和"暂停"键,可以设定"上升"键是串联在电机14的正向转动 控制电路上,"下降"键是串联在电机14的反向转动控制电路上,"暂停"键是用于截断电 机14的电源。所述的"下降"键也可用作为冲气控制键,或在控制器上设有"冲气"键,该 "冲气"键是与"下降"键并联。在通过操作扳动机构使电机14与气泵15相联接时,此时按 下"冲气"键会使电机14反转,从而带动气泵15工作,以产生压縮空气。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包括液压顶举机构、油泵、油箱、输油管路、电机,顶举机构、油泵、油箱均连接在输油管路上,油泵与电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在油箱与油泵之间设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12)位于电机(14)的一端侧,在电机(14)的另一端侧处设有气泵(12),气泵(15)与电机(14)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气泵(15)与输气管路(35)相通,在电机(14)的位置处设有控制电机(14)与气泵(15)或油泵(12)之间传动机构相联接与否的扳动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其特征 在于,所述输气管路(35)上设有气嘴(16),该气嘴(16)内设有泄气通道和充气通道, 泄气通道和充气通道的进气口均与所述输气管路(35)相通,它们的出气口相通,在泄气通 道内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泄气阀芯(19),在充气通道内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 T形气杆(21)。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 述气泵(15)连接在气泵联接座(28)上,所述油泵(12)连接在油泵联接座(22)上,油 泵联接座(22)和气泵联接座(28)通过联接杆(23)联接在一起,所述电机(14)可滑动 地联接在联接杆(2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电机(14)端部设有联接板(13),联接板(13)间隙地套接在联接杆(23)上,所述的扳 动机构设于气泵联接座(28)或油泵联接座(22)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扳动机构设于气泵联接座(28)上,所述联接板(13)为一块,联接板(13)靠近油泵联接 座(22),在联接杆(23)上套接有复位弹簧(30),该复位弹簧(30)位于油泵联接座( 22)与联接板(13)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扳 动机构包括设于气泵联接座(28)上的旋钮(26),在气泵联接座(28)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偏心转块(32),转块(32)与旋钮(26)相联接,在转块(32)的外侧设有可与转块( 32)的外周面相接触的推动结构,转块(32)的外周面在推动结构上滑动时,推动结构可推 动电机(14)向着油泵联接座(22)的方向运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块(32)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推动结构包括套接在联接杆(23)上的推动弹簧(34)和可 滑动地设置联接杆(23)上的推动板(27),推动弹簧(34)的两端分别顶压在所述的推动 板(27)和联接板(13)上,推动板(27)可与所述转块(32)的外周面上接触;在气泵联 接座(28)上设有内端部伸入到转块(32)转动范围内的限位螺栓(2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传动机构包括设于气泵联接座(28)或油泵联接座(22)上伸出的插片(29)和设于电机( 14)端部相应位置处的插槽(31),插片(29)朝向电机(14)的端部伸出,插片(29)伸 出端的长度与电机(14)在联接杆(23)上可运动的最大位移相应,插片(29)可间隙地插 接在所述的插槽(31)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 片(29)靠近电机(14)的端部为尖角。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的顶举机构上设有过载保护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其解决了现有液压电动千斤顶功能单一的缺陷。结构为一种两用液压电动千斤顶,包括液压顶举机构、油泵、油箱、输油管路、电机,顶举机构、油泵、油箱均连接在输油管路上,油泵与电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在油箱与油泵之间设有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位于电机的一端侧,在电机的另一端侧处设有气泵,气泵与电机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气泵与输气管路相通,在电机的位置处设有控制电机与气泵或油泵之间传动机构相联接与否的扳动机构。
文档编号B66F3/24GK201419989SQ20092030199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9日
发明者陈华军 申请人:陈华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