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413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观光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尤其一种观光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使用的观光电梯,基本上采用起吊工作原理进行设计和制造,主要靠电梯的动力系统和顶部的曳引系统控制电梯的运行。结构复杂且众多装置集中在电梯顶部, 由于观光电梯的轿厢基本是透明的,乘坐电梯的旅客一抬头就看到诸多重物悬在头顶,会从心理增加被砸压的恐惧感。从美学角度来看,这种结构也不美观,且与传统电梯毫无区别,不能适应观光景点猎奇、刺激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观光电梯,该电梯能从电梯底部提供动力,舍弃传统电梯的曳引系统、悬吊系统等部件,给乘坐者一种全新的体验, 以适应观光电梯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水压喷射的观光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及装在轿厢底部的压力舱,压力舱下部有喷射口,与压力舱相连的是耐压水管,耐压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工作时,高压水泵通过耐压水管将水升至压力舱,压力舱中的水通过喷射口向下喷射,利用水的反作用力将电梯轿厢升至一定高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设置于一水池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步改进,所述水池中有一个可移动的浮漂,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在该浮漂上,防止耐压水管被弯折堵塞。除该水池外,所述井道底部还有一蓄水池,喷射口喷出的水落入该蓄水池中,以对落下的轿箱起缓冲作用。此外,该蓄水池与前述水池是连通的,使水可以循环使用。最后,该电梯的轿厢和井道可以是透明或非透明的。本实用新型轿厢的顶部没有重物阴影,减少被砸坏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工作方式是向下喷射流体,利用流体反作用力向上移动,乘坐者会有一种类似火箭发射的愉悦和刺激感,非常适合娱乐和教学。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观光电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例如,实施例中轿厢和井道是透明的,实际上透明并非对轿厢和井道的限定。[0013]如图1所示,高压水泵5安装在浮漂6上,浮漂6漂浮在水池7中,浮漂6可以在水池7中漂浮移动,防止耐压水管4被弯折堵塞。高压水泵5通过耐压水管4将水升至压力舱3,压力舱3位于透明轿厢1的下部,喷射口 2位于压力舱3的下部,压力舱3中的水通过喷射口 2向下喷射,利用反作用力将透明轿厢1升至一定高度,透明轿厢1在透明井道8 中上下移动。喷射口 2喷出的水落入蓄水池9中,一方面可以对落下的轿厢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水池7和蓄水池9是连通的,使水可以循环使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观光电梯,包括电梯井道和轿厢,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还包括装在轿厢底部的压力舱,压力舱下部有喷射口 ;及与压力舱相连的耐压水管;耐压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的高压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设置于一水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中有一个可移动的浮漂,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在该浮漂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底部有一蓄水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与所述水池是连通的。
6.根据权利要求广5中任一项所述的观光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井道是透明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光电梯,包括电梯井道、轿厢、装在轿厢底部的压力舱,压力舱下部有喷射口及与压力舱相连的耐压水管,耐压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工作时,高压水泵通过耐压水管将水升至压力舱,压力舱中的水通过喷射口向下喷射,利用水的反作用力将透明轿厢升至一定高度。该电梯设计新颖,非常适用于娱乐和教学。
文档编号B66B11/04GK201932792SQ201120013278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7日
发明者史洪涛 申请人:北京升华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