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84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
背景技术
起重机的用途主要包括吊装设备、抢险、起重、机械以及救援等,起重机是目前被广泛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的起吊搬运机械。在一些大型项目中,例如核工业、石油化工以及煤化工等项目中,对于超大吨位的起重机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于超大吨位的桁架臂式起重机,其臂架系统要承受非常大的起升负荷,然而,现有技术的桁架臂系统的受力能力不高,导致桁架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差,随着大型桁架臂式起重机的吨位越来越大,很多超高、超重的现象制约着起重机作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大型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以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并增加桁架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桁架臂系统的受力能力不高以及整体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以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并增加桁架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梁组件,该连接梁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臂节相邻设置且长度可调。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交叉位置的连接座,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座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座铰接,以调节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之间的夹角。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第一臂节包括相互固定的主体臂节与活动臂节,主体臂节和活动臂节之间的固定位置沿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可调,进而调节第一臂节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活动臂节沿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插置于主体臂节中,主体臂节上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一臂节进一步包括套设且固定在活动臂节上的套件,套件上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一凸缘上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凸缘上设置有第二插孔,且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通过插置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的螺纹固定件连接,进而可沿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调节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间距。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套件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三插孔,活动臂节沿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插孔,活动臂节与套件通过插置于第三插孔和任意一个第四插孔内的销轴固定件连接,进而可沿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调节活动臂节与套件之间的固定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螺纹固定件的可调节长度以及各个第四插孔之间的最小孔间距皆为200毫米。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一臂节的另一端铰接的两个第一安装座以及分别与两个第二臂节的另一端铰接的两个第二安装座,两个第一安装座和/或两个第二安装座为移动固定座。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移动固定座包括两个夹紧件以及用于连接两个夹紧件的螺纹固定件,以使得两个夹紧件夹紧桁架臂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相邻设置的移动固定座对桁架臂组件的夹紧方向相
互垂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桁架臂系统,桁架臂系统包括相互间隔且倾斜设置的两个桁架臂组件以及连接于两个桁架臂组件之间的上述连接梁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桁架臂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梁组件,桁架臂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两个连接梁组件的辅助连接梁组件,辅助连接梁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四个辅助臂节,四个辅助臂节的一端在第二交叉位置连接,四个辅助臂节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组件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辅助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二交叉位置的辅助连接座,四个辅助臂节的一端分别与辅助连接座铰接,四个辅助臂节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组件铰接。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能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并增加桁架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调节,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装精度。


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的桁架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的第一臂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的桁架臂系统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以及图5是图3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的桁架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臂节100和两个第二臂节 200。该连接梁组件连接于相互间隔且倾斜设置的两个桁架臂组件900之间。两个第一臂节100和两个第二臂节200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臂节100相邻设置且其长度可以调节,两个第二臂节200的长度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 两个第二臂节200的长度也可以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交叉位置的连接座300,两个第一臂节100和两个第二臂节200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座300连接,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臂节 100、两个第二臂节200和连接座300共同形成了一个X形。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臂节100和两个第二臂节200的一端与连接座300连接的方式为铰接,通过铰接的方式可以调节两个第一臂节100和两个第二臂节200之间的夹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臂节100、第二臂节200的一端与连接座300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一臂节100的另一端铰接的两个第一安装座400、401以及分别与两个第二臂节200的另一端铰接的两个第二安装座500、501。安装时,两个第一安装座400和/或两个第二安装座500可根据安装需要选择设置成移动固定座。第一臂节100包括相互固定的主体臂节110与活动臂节120。其中,主体臂节110 和活动臂节120之间的固定位置沿第一臂节100的长度方向可调,进而可以调节第一臂节 100的长度。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的第一臂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臂节120沿第一臂节100的长度方向插置于主体臂节110中。主体臂节110 上设置有第一凸缘111,第一凸缘111上设置有第一插孔1111。第一臂节100进一步包括套设且固定在活动臂节120上的套件130。套件130上设置有第二凸缘131,第二凸缘131 上设置有第二插孔1311。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31通过插置于第一插孔1111和第二插孔1311内的螺纹固定件132连接,进而可沿第一臂节100的长度方向调节第一凸缘111 和第二凸缘131之间的间距。螺纹固定件132例如为螺钉与螺帽,或者现有技术的其他螺纹固定件。套件130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三插孔(未图示),活动臂节120沿第一臂节10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插孔121,活动臂节120与套件130通过插置于第三插孔和任意一个第四插孔121内的销轴固定件(未图示)连接,进而可沿第一臂节100的长度方向调节活动臂节120与套件130之间固定位置。本实施例中,螺纹固定件132的可调节长度以及各个第四插孔121之间的最小孔间距皆为200毫米。当对连接梁组件进行安装时,首先将不能调节长度的第二臂节200安装在桁架臂组件900(请见图1)上,由于加工存在误差,可通过调节第一臂节100的长度以保证安装精度。第一臂节100的长度调节功能分为粗调和细调。其中,粗调通过销轴固定件进行,具体的,由于活动臂节120与套件130通过插置于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121中的销轴固定件连接,且各个第四插孔121之间的最小孔间距为200毫米,因此,可通过将销轴固定件插置于第三插孔和任意一个第四插孔121内进行粗调,粗调的调节最小距离为200毫米;细调则通过螺纹固定件132进行,具体的,可通过螺纹固定件132沿第一臂节100的长度方向调节第一凸缘111和第二凸缘131之间的间距,细调的调节范围为0-200毫米。图3是具有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梁组件的桁架臂系统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两个第一臂节100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座400、401固定在桁架臂组件900上。第一安装座400、 401为移动固定座,从而可以根据实际位置调整其在桁架臂组件900上的安装点。图4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座400包括两个夹紧件4001 和螺纹固定件4002,以使得两个夹紧件4001夹紧桁架臂组件900。使用时,在桁架臂组件900的弦杆901上可设置通孔,螺纹固定件4002穿过弦杆901的通孔,进而可提高第一安装座400的固定效果。图5是图3中II部分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座401包括两个夹紧件 4011和螺纹固定件4012,以使得两个夹紧件4011夹紧桁架臂组件900。使用时,在桁架臂组件900的弦杆902上可设置通孔,螺纹固定件4012穿过弦杆902的通孔,进而可提高第一安装座401的固定效果。安装时,第一安装座400和第一安装座401对桁架臂组件900的夹紧方向相互垂直,由于两个第一安装座400和第一安装座401分别以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将两个第一臂节100固定在桁架臂组件900上,从而提高了两个第一臂节100与桁架臂组件900之间的固定效果。当然,其他相邻设置的移动固定座对桁架臂组件900的夹紧方向也可采取相互垂直的方式。螺纹固定件4002、4012例如为螺钉与螺帽,或者现有技术的其他螺纹固定件。由于本发明连接梁组件采用了部分可调节的结构形式,从而降低了连接梁组件安装过程中的难度,并在降低连接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其安装精确度。由于大型桁架臂特殊的结构形式,A型臂、根部、头部连接尺寸通常不同,导致不同臂长的两臂间距不等,本发明连接梁组件的这种可调节结构有利于其能以统一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桁架臂。请参见图3,该桁架臂系统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梁组件以外,还进一步包括连接两个连接梁组件的辅助连接梁组件500,辅助连接梁组件500包括交叉设置的四个辅助臂节501,该四个辅助臂节501的一端在交叉位置连接,四个辅助臂节501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组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连接梁组件50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交叉位置的辅助连接座 502,四个辅助臂节501的一端分别与辅助连接座502铰接,四个辅助臂节501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梁组件铰接。四个辅助臂节501交叉设置成X形。通过铰接的方式可以调节四个辅助臂节501之间的夹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四个辅助臂节501与连接座502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辅助连接梁组件500能增加连接梁组件的受力能力,并有效提高连接梁组件的稳定性。本发明的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能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并增加桁架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调节,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装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所述两个第一臂节和所述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连接,其中所述两个第一臂节相邻设置且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交叉位置的连接座,所述两个第一臂节和所述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臂节和所述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铰接,以调节所述两个第一臂节和所述两个第二臂节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节包括相互固定的主体臂节与活动臂节,所述主体臂节和所述活动臂节之间的固定位置沿所述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可调,进而调节所述第一臂节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节沿所述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插置于所述主体臂节中,所述主体臂节上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臂节进一步包括套设且固定在所述活动臂节上的套件,所述套件上设置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上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凸缘上设置有第二插孔,且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通过插置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的螺纹固定件连接,进而可沿所述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三插孔,所述活动臂节沿所述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插孔,所述活动臂节与所述套件通过插置于所述第三插孔和任意一个所述第四插孔内的销轴固定件连接,进而可沿所述第一臂节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活动臂节与所述套件之间的固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固定件的可调节长度以及各个所述第四插孔之间的最小孔间距皆为2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臂节的另一端铰接的两个第一安装座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臂节的另一端铰接的两个第二安装座,所述两个第一安装座和/或所述两个第二安装座为移动固定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座包括两个夹紧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两个夹紧件的螺纹固定件,以使得所述两个夹紧件夹紧桁架臂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梁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所述移动固定座对所述桁架臂组件的夹紧方向相互垂直。
11.一种桁架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臂系统包括相互间隔且倾斜设置的两个桁架臂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个桁架臂组件之间的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梁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桁架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臂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梁组件,所述桁架臂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梁组件的辅助连接梁组件,所述辅助连接梁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四个辅助臂节,所述四个辅助臂节的一端在第二交叉位置连接,所述四个辅助臂节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组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桁架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梁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交叉位置的辅助连接座,所述四个辅助臂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辅助连接座铰接,所述四个辅助臂节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梁组件铰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梁组件以及具有该连接梁组件的桁架臂系统。该连接梁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两个第一臂节和两个第二臂节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连接,其中两个第一臂节相邻设置且长度可调。本发明的连接梁组件及桁架臂系统能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并增加桁架臂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调节,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装精度。
文档编号B66C23/70GK102530744SQ2012100301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3日
发明者刘权, 牟江涛, 詹纯新, 邓志燕, 高一平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