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元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5412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器元件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器元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意思是“静电释放”,静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接触、分离或相互摩擦等。静电具有长时间积聚、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静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就带有很高的静电电压,几千伏甚至几万伏。这些静电也许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对于一些对静电敏 感的电器元件,却直接可以使其失去本身应有的正常性能,甚至完全丧失正常功能。由于我们常用的大多数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中,存在很多这类电器元件,所以在设计制造时,ESD防护就非常重要。出于静电防护的考虑,移动终端的出音孔的防尘网一般都采用非金属材质,用以隔绝静电的放电路径,但是非金属材质的硬度不够,容易塌陷、变形,造成外观不良。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上都配备有接近传感器,其主要功能是能够在通话时检测到人体接近手机,从而关闭屏幕省电。接近传感器的位置一般和听筒紧邻,因此当为了加强硬度而必须采用金属材质的出音孔防尘网时,接近传感器的静电防护就成为一个难题,尤其是结构不能大幅度改动的情况下,更是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元件及移动终端,用于为移动终端的电器元件提供静电防护。一种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和用于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包括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和用于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静电敏感元件与静电防护装置相连,使得静电防护装置可以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防护。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听筒结构中静电放电路径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听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听筒主体与挡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听筒主体与挡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元件及移动终端,用以对移动终端内的电器元件提供静电保护。基于上述目的,作为一可选 实现的实例,如图I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2和用于对静电敏感元件2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3,其中,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静电防护装置3通过电气的方式,如通过电源线与静电敏感元件2建立连接,或者,静电防护装置2通过物理的方式,如胶体粘合的方式与静电敏感元件2建立连接。本实例通过对静电敏感元件设置静电防护装置,可以使得在静电敏感元件周围有静电释放时,静电防护装置可以将静电敏感元件周围的静电隔绝或者释放到某一处(如地上),从而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提供静电防护的目的。本实例中,静电防护装置3具体可为多种,如静电防护电路或/和绝缘体等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器件;当静电防护装置3为静电防护电路时,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的方式可以为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静电敏感元件2的一个管脚相连;本实施例在具体实现时,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可以有一或多个管脚,各管脚分别可以对应与静电敏感元件2的一或多个管脚通过电源线的方式相连,这里,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出端可以控制,以便该静电防护电路至于某一设备,如手机时,可以将该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到手机内的某一参考电平线,如地线上,这样,当静电敏感元件周围有静电释放时,该静电防护电路可以将静电敏感元件周围释放的静电释放到地上,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的目的。本实例中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可以由一或多个瞬变抑制二极管TVS或/和压敏电阻等静电防护器件构成,。当静电防护装置3为绝缘体时,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的方式可以为所述绝缘体粘合在静电敏感元件2的外缘。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体可以是绝缘的物体,也可以为绝缘胶所形成的绝缘层或其他可以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静电防护效果的绝缘物,实施方式为粘合时,所述绝缘体根据需要可全面或部分覆盖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这样,当静电敏感元件周围有静电释放时,该绝缘物体就可以将静电敏感元件周围释放的静电隔绝,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的目的。而本实例在具体实现时,为了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更佳的静电保护,还可以通过对原有的静电敏感元件同时设置绝缘体和静电防护电路,具体连接方式为当静电防护装置3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时,所述绝缘体粘合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外缘,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至少与粘合有所述绝缘体的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这样,当静电敏感元件周围有静电释放时,该绝缘物体就可以将静电敏感元件周围释放的静电隔绝,当不能完全隔绝静电时,静电防护电路还可以将未隔绝的静电释放到某处(如地上),对静电敏感元件达到双重静电防护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内设有电器元件,如图2所示,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2和用于对静电敏感元件2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3,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这里,有关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间连接方式的描述相见上述相关的描述,此处就不再赘述。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由相互对接的显示屏和后盖所构成的壳体,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听筒结构I ;相应地,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电器元件包括所述听筒结构I外围预定尺 寸处设有所述电器元件。在具体实现时,除了图2中示出的元件外,本实例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相连接的CPU和存储器等,所述显示屏外侧设有输入输出设备,所述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包括键盘、USB和串口等,所述键盘和显示屏可以采用触摸显示屏替代。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定尺寸,所限为易受听筒结构静电影响的范围,另外,根据需要,设置在所述听筒结构周围的电器元件可为一个或多个。本实例中,静电防护装置3具体可为多种,如静电防护电路或/和绝缘体等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器件;当静电防护装置3为绝缘体时,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的方式可以为所述绝缘体设置在静电敏感元件2与所述听筒结构I之间,或者,所述绝缘体粘合在静电敏感元件2的外缘,所述绝缘体在听筒结构I释放静电时,对静电敏感元件2进行静电保护。本实例中,所述听筒结构致使的放电路径可如图3所示,具体如图3中的虚线部分所示,所述听筒结构产生的静电沿图示的放电路径对周围静电敏感元件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直接击穿该静电敏感元件。故本实例在静电敏感元件与听筒结构之间设置的绝缘体应设置在所述听筒结构致电器元件的放电路径之间,可以隔绝听筒结构所释放静电对静电敏感元件的影响。上述方法简单易行,不需改变结构,只要在静电敏感元件与听筒结构之间设置绝缘体,或者直接在静电敏感元件上粘合绝缘体,例如绝缘胶,就可以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的目的,而所做的只是增加一道简单的点胶工序即可完成。一般来说,对所述绝缘胶的厚度不做特别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阻隔静电就可以,根据申请人的实验,以手机为例,优选地,绝缘胶厚度为lmm-5mm。所述绝缘胶为环氧树脂绝缘胶。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选取其它绝缘性材料。当静电防护装置3为静电防护电路时,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的方式可以为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静电敏感元件2的一个管脚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终端内预设的参考电平线相连,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在听筒结构I释放静电时,对静电敏感元件2进行静电保护。本实例中,所述参考电平线具体可以是地线,这样,当静电敏感元件周围的听筒结构有静电释放时,该静电防护电路可以将听筒结构释放的静电释放到地上,以保证静电敏感元件可以正常工作。本实例中,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由一或多个静电防护器件连接构成,其中,所述静电防护器件可为瞬变抑制二极管TVS,压敏电阻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设置绝缘体和静电防护电路的技术手段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单独采用或同时采同,这三种情况都可以达到静电防护的效果。本发明移动终端不需要大幅度改变结构,简单易行,适用于绝大多数移动终端,例如PDA、平板电脑、手机等,可以大规模量产,通过有效的防护ESD改善了用户体验。本实例中,当静电防护装置3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时,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件2相连的方式可以为所述绝缘体设置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与所述听筒结构之间,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终端内预设的参考电平线相连,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在所述听筒结构释放静电时,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当静电防护装置3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时,静电防护装置3与静电敏感元 件2相连的方式可以为所述绝缘体粘合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外缘,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粘合有所述绝缘体的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终端内预设的参考电平线相连,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在所述听筒结构释放静电时,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当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同时使用时,如果静电敏感元件周围有静电释放,该绝缘物体就可以将静电敏感元件周围释放的静电隔绝,当不能完全隔绝静电时,静电防护电路还可以将未隔绝的静电释放到某处(如地上),对静电敏感元件达到双重静电防护的目的。上述静电敏感元件可包括传感器和\或红外LED指示灯,所述传感器可为接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现有技术下常用传感器。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听筒结构包括听筒主体I. I、挡板I. 2及金属防尘网
I.3 ;所述听筒主体外围两侧或四周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所述听筒主体、所述挡板及所述金属防尘网围成一出音孔。由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采取的了设置绝缘体和/或静电防护电路的措施,所以本移动终端的防尘网可以为金属防尘网1.3。设置金属防尘网有助于增强听筒结构的硬度,不易塌陷,外观美观。图5所示,移动终端中设有的挡板I. 2 一般不能完全围住听筒主体I. 1,尤其是不能挡住防尘网I. 3,而且在高度上也不符合静电防护的需要,一般地,所述听筒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由下自上依次为金属层I. I. I和听筒I. I. 2。而本发明如图6所示,挡板I. 2将所述听筒主体全部围住,尤其将金属防尘网I. 3也同时围住,并在高度上大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使所述听筒主体与电器元件之间的空气放电路径增大,由于通过空气传播则静电的能量衰落很快,因此空气放电路径越长,越有利与ESD防护,而通过金属传播的静电则由挡板隔绝,所述绝缘层对经过衰减的静电进行隔绝。上述设置挡板的方式可为多种,例如实施例一所述听筒主体外围两侧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所述听筒主体及所述金属防尘网由上至下置于所述两侧挡板间,且所述听筒主体与所述金属防尘网之间存在预定尺寸的空间,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静电防护。
实施例二所述听筒主体外围四周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所述听筒主体及所述金属防尘网由上至下置于所述四周挡板所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听筒主体与所述金属防尘网之间存在预定尺寸的空间,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静电防护。实施例三所述挡板包括中空底座与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设置在所述中空底座上;相应地,所述听筒主体外围两侧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所述听筒主体位于两个挡板的环形凸台之间,且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所述金属防尘网位于两个挡板的中空底座之间,且所述中空底座的下缘遮挡住所述金属防尘网,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静电防护。实施例四所述挡板包括中空底座与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设置在所述中空底座上;相应地,所述听筒主体外围四周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可以为所述听筒主体位于四周挡板的环形凸台之间,且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所述金属防尘网位于四周挡板的中空底座之间,且所述中空底座的下缘遮挡住所述金属防尘网,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电器元件进行静电防护。在实施例三与实施例四中,如图6所示,在所述中空底座I. 2. 2上的环形凸台1.2. I的高度决定了所述挡板的隔绝性能。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凸台的高度不一定必须一致,可以只加高旁边设有电器元件的一侧高度,对不设有电器元件的侧边不加高,以节省材料。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几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挡板的高度可以不大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也可以不完全围住全部所述听筒主体,只使用绝缘层或致采用静电防护电路一样可以达到较好的静电防护效果。所述挡板根据需要还可设置为其它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优选使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所述挡板的材料优选为绝缘材料。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听筒结构和静电敏感元件之间设置绝缘体和/或在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设置静电防护电路,从而实现了对移动终端内电器元件的静电防护,使移动终端能够正常工作,保证了用户体验;使挡板能够完全围住听筒主体并且高于听筒主体,较好的对听筒主体发出的静电进行衰减和隔离。另外本发明移动终端由于不需要对移动终端本身的结构进行大的更改,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量产。另外,本实例在具体实现时为了达到对静电敏感元件进行进行静电保护的目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思想,还可以对终端设备(如手机等移动终端)内释放静电的装置(如手机内的听筒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可以为在释放静电的装置的外缘粘合以上所述的绝缘胶,使得该绝缘胶可以隔绝该释放静电的装置所释放的静电,从而对置于该释放静电的装置周围的静电敏感元件(如上所述的接近传感等)进行静电保护;或者,在具体实现时,在释放静电的装置中设置一如上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使得该静电防护电路可以将释放静电的装置所释放的静电释放到地上,以对该释放静电的装置周围的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和用于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为静电防护电路或/和绝缘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为所述静电防护电路时,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为绝缘体时,所述绝缘体粘合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外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时,所述绝缘体粘合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外缘,所述静电防护电路至少与粘合有所述绝缘体的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和用于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由相互对接的显示屏和后盖所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听筒结构; 所述移动终端内设有电器元件的方式为所述听筒结构外围预定尺寸处设有所述电器元件。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为绝缘体或/和绝缘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为绝缘体时,所述绝缘体设置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与所述听筒结构之间,或者,所述绝缘体粘合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外缘,所述绝缘体在所述听筒结构释放静电时,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为一厚度为的绝缘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为环氧树脂绝缘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为静电防护电路时,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终端内预设的参考电平线相连,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在所述听筒结构释放静电时,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时,所述绝缘体粘合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外缘,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粘合有所述绝缘体的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终端内预设的参考电平线相连,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在所述听筒结构释放静电时,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的方式为 当所述静电防护装置包括静电防护电路和绝缘体时,所述绝缘体设置在所述静电敏感元件与所述听筒结构之间,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至少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的一个管脚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移动终端内预设的参考电平线相连,所述静电防护电路在所述听筒结构释放静电时,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保护。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电路由一或多个静电防护器件连接构成。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结构包括听筒主体、挡板及金属防尘网; 所述听筒主体外围两侧或四周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所述听筒主体、所述挡板及所述金属防尘网围成一出音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主体外围两侧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为 所述听筒主体及所述金属防尘网由上至下置于所述两侧挡板间,且所述听筒主体与所述金属防尘网之间存在预定尺寸的空间,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防护。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主体外围四周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为 所述听筒主体及所述金属防尘网由上至下置于所述四周挡板所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听筒主体与所述金属防尘网之间存在预定尺寸的空间,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防护。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中空底座与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设置在所述中空底座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主体外围两侧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为 所述听筒主体位于两个挡板的环形凸台之间,且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所述金属防尘网位于两个挡板的中空底座之间,且所述中空底座的下缘遮挡住所述金属防尘网,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防护。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主体外围四周设置有所述挡板,所述听筒主体下方及所述挡板底部处设置有所述金属防尘网的设置方式为 所述听筒主体位于四周挡板的环形凸台之间,且所述环形凸台的高度高于所述听筒主体的高度,所述金属防尘网位于四周挡板的中空底座之间,且所述中空底座的下缘遮挡住所述金属防尘网,以使所述挡板加长所述听筒结构在释放静电时的放电路径,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进行静电防护。
22.如权利要求16至2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23.如权利要求16至2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主体在高度方向上由下自上依次为金属层和听筒。
2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包括传感器和\或红外LED指示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元件及移动终端,用于为移动终端中的电器元件提供静电防护。所述电器元件包括静电敏感元件和用于对所述静电敏感元件提供静电防护的静电防护装置,所述静电防护装置与所述静电敏感元件相连。本发明中移动终端不需要对移动终端本身的结构进行大的更改,简单易行。
文档编号H05F3/02GK102917527SQ2012103900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孙伟, 崔宏图, 熊鑫 申请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