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655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车身制造的一种工具,尤其涉及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
背景技术
当前大部分轿车的行李箱盖在调整线上线时,即从料框到车身相应区域,都采用人工搬运方式,由于行李箱盖重量大、体积大且外表面轮廓复杂,这种方式使得操作者搬运行李箱盖时存在很严重的人机工程;且需要两个操作工一起跨越调整线自动滑撬搬运零件,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行李箱盖在调整线料框中呈竖直方式放置(如附图I所示),若水平放置行李箱盖则铰链会相互干涉碰撞,且在车身相应区域呈水平安装。人工搬运时需弯腰并进行翻转,不符合人机工程要求,且车身车间高节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也会给操作者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包括框架、吊杆、手柄、限位块、翻转气缸、拇指气缸、快速夹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气缸与吊杆固定连接,翻转气缸的气缸活塞杆通过翻转机构与所述框架连接,气缸活塞杆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所述框架旋转,框架的形状与汽车行李箱盖配合,框架将汽车行李箱盖吊起,手柄设置在框架上,限位块设置在框架与汽车行李箱盖接触的位置,拇指气缸和快速夹设置在框架上,拇指气缸控制快速夹,快速夹上的限位块夹紧行李箱盖内板以固定吊具和零件的相对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驱动连杆、传动连杆、旋转连杆和固定连杆,所述驱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杆铰接,所述驱动连杆另一端与传动连杆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杆一端铰接,固定连杆另一端与吊杆固定连接,传动连杆中部与旋转连杆中部铰接,旋转连杆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旋转连杆另一端与固定连杆铰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拇指气缸和快速夹分别为两个,一个拇指气缸控制一个快速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行李箱盖转运吊具结构简洁,选材常规,制造成本低廉。使用该吊具后,工人不需弯腰人工搬运零件,极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完全消除了行李箱盖由人工搬运所带来的人机工程和安全隐患,特别适合高节拍、大批量的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使用。I、定位方案新颖,推广性好,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2、使用材料都是市场上很常见的材料。3、减少了吊运操作人员,节约了生产成本。4、整体小巧轻便,自动翻转,操作简单。[0012]5、大大提高了行李箱盖上线效率,适合高节拍大批量的生产。6、无需操作者人工搬运零件,减低了劳动强度,符合人机工程要求,消除了安全隐

■/Qi、O

图I是现有行李箱盖在调整线料框中呈竖直方式放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气缸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气缸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行李箱盖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行李箱盖之一被吊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主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左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俯视图;图10是气缸伸长状态放大图;图11是气缸收缩状态放大图。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行李箱盖铰链101,行李箱盖总成102,料框103,翻转机构104,上线吊具105,打开状态的气缸106,收缩状态的气缸107,水平状态的行李箱盖108,气缸活塞杆21,驱动连杆22,传动连杆23,旋转连杆24,固定连杆25,框架1,吊杆2,手柄3,限位块4,翻转气缸5,第一拇指气缸6,快速夹7,第二拇指气缸8,第一限位块9,第二限位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针对当前轿车行李箱盖在调整线上线时对员工造成严重人机工程的现状,并且结合工作时行李箱盖在料框和车身上安装的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了能消除操作者人机工程的吊装工具。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包括框架I、吊杆2、两个手柄3、限位块(多个)、翻转气缸5、拇指气缸(两个)、快速夹(两个)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气缸5与吊杆2固定连接,翻转气缸5的气缸活塞杆21通过翻转机构与所述框架I连接,气缸活塞杆21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所述框架I旋转,框架I的形状与汽车行李箱盖配合,框架I将汽车行李箱盖吊起,手柄3设置在框架I上,限位块设置在框架与汽车行李箱盖接触的位置,拇指气缸和快速夹设置在框架上,拇指气缸控制快速夹,所述拇指气缸和快速夹分别为两个,一个拇指气缸控制一个快速夹。快速夹上设有限位块,快速夹上的限位块夹紧行李箱盖内板以固定吊具和零件的相对位置。如图10所示,所述翻转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驱动连杆22、传动连杆23、旋转连杆24和固定连杆25,所述驱动连杆22 —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杆21铰接,所述驱动连杆22另一端与传动连杆23 —端铰接,所述传动连杆23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杆25 一端铰接,固定连杆25另一端与吊杆2固定连接,传动连杆23中部与旋转连杆24中部铰接,旋转连杆24 —端与框架I固定连接,旋转连杆24另一端与固定连杆25铰接。此吊具如附图2所示,主要由框架I、吊杆2 (上面设有翻转机构,如附图3和图4和图5所示)、手柄3、限位块4、翻转气缸5、第一拇指气缸6和第二拇指气缸8、快速夹7及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组成。考虑到行李箱盖在料框中呈竖直方式放置,所以使用此吊具时,首先让翻转气缸5打开,通过翻转机构使得吊具整体呈竖直状态,利用第三限位块4分别顶住行李箱盖锁端和侧面,第二限位块10顶住行李箱盖外板,再按下手柄3上的按钮使得第一拇指气缸6和第二拇指气缸8工作,以推动快速夹7,快速夹上的第一限位块9夹紧行李箱盖内板以固定吊具和零件的相对位置,如附图5所示;按下手柄3上的按钮使得翻转气缸5收缩,通过翻转机构使得吊具及行李箱盖翻转呈水平状态(如附图6所示),将吊具拉向调整线自动滑撬上的白车身相应安装位置放置好,打开第一拇指气缸6和第二拇指气缸8,使其联动机构缩回即可将吊具和行李箱盖分离,取回吊具,打开翻转气缸,即完成行李箱盖的上线吊运工作。此行李箱盖转运吊具结构简洁,选材常规,制造成本低廉。使用该吊具后,工人不 需弯腰人工搬运零件,极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完全消除了行李箱盖由人工搬运所带来的人机工程和安全隐患,特别适合高节拍、大批量的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使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框架、吊杆、手柄、限位块、翻转气缸、拇指气缸、快速夹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气缸与吊杆固定连接,翻转气缸的气缸活塞杆通过翻转机构与所述框架连接,气缸活塞杆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所述框架旋转,框架的形状与汽车行李箱盖配合,框架将汽车行李箱盖吊起,手柄设置在框架上,限位块设置在框架与汽车行李箱盖接触的位置,拇指气缸和快速夹设置在框架上,拇指气缸控制快速夹,快速夹上的限位块夹紧行李箱盖内板以固定吊具和零件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驱动连杆、传动连杆、旋转连杆和固定连杆,所述驱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活塞杆铰接,所述驱动连杆另一端与传动连杆一端铰接,所述传动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杆一端铰接,固定连杆另一端与吊杆固定连接,传动连杆中部与旋转连杆中部铰接,旋转连杆一端与框架固定连接,旋转连杆另一端与固定连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气缸和快速夹分别为两个,一个拇指气缸控制一个快速夹。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行李箱盖的上线吊具,其包括框架、吊杆、手柄、限位块、翻转气缸、拇指气缸、快速夹以及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气缸与吊杆固定连接,翻转气缸的气缸活塞杆通过翻转机构与所述框架连接,气缸活塞杆通过翻转机构带动所述框架旋转,框架的形状与汽车行李箱盖配合,框架将汽车行李箱盖吊起,手柄设置在框架上,限位块设置在框架与汽车行李箱盖接触的位置,拇指气缸和快速夹设置在框架上,拇指气缸控制快速夹,快速夹上的限位块夹紧行李箱盖内板以固定吊具和零件的相对位置。此行李箱盖转运吊具结构简洁,选材常规,制造成本低廉。使用该吊具后,工人不需弯腰人工搬运零件,极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6C1/10GK202766079SQ2012202915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刘立华, 唐科, 吴华德, 张云, 龚晶晶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