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519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ー种散热装置,尤指ー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产品追求轻型化的趋势成为目前市场上共同的目标,特别是在电子产品或灯具上,同时随着电子产品或灯具轻型化的影响下,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大幅提升也不可避免,为了避免所产生的热量产生温升效应而影响电子产品或灯具的运作,适当的散热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因此直接将散热器设置在电子产品或灯具上,成为现今相当普遍的一种技术手段。传统的散热器,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为M320063号的热交换结构及具有热交换结构的散热装置中,其以ー盒体为主体,盒体内具有腔体,且利用一循环管连通腔体,再将水填充于腔体及循环管,使散热器具有回路式的冷却系统,达到大幅降低电子产品或灯具的运作温度。然而,上述散热器的盒体由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所组接而成,上壳体、下壳体分别为ー块体并自块体中央凹设一容槽,两个容槽对接以形成腔体,此上壳体及下壳体的组接利用两者之间的间隙焊接,因此如何提高上壳体及下壳体的焊接面积与简化热交换结构的制程,以增加盒体强度和换热效率,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利用上壳体具有顶板及自顶板相对两侧延伸两侧板的结构,及下壳体具有底板及自底板相对两侧延伸两延伸板的结构,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接成的盒体具有方便组装及结构稳定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ー上壳体,包含ー顶板,该顶板相对两侧延伸有两侧板,并在两侧板之间形成相対的两开ロ ;ー下壳体,包含一底板,该底板相对两侧延伸有两延伸板,并在两延伸板之间形成相对的两切ロ,所述的两侧板对应两切ロ组接,所述的两延伸板对应两开ロ组接,使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组接成一盒体且内部具有一腔室;以及一工作流体,填充于该腔室。优选的,该顶板对应各开ロ形成相对的两U型端缘,各延伸板对应各U型端缘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优选的,该底板对应各切ロ形成相对的两U型边缘,各侧板对应各U型边缘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优选的,该顶板朝接近该底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一凸肋,相邻的两第一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流道,该底板朝接近该顶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二凸肋,相邻的两第二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流道,各第一流道和各第二流道呈交叉方式对叠。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焊料,该焊料夹置在各第一凸肋及各第二凸肋之间。优选的,该顶板朝接近该底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一凸肋,相邻两第一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流道。优选的,该底板朝接近该顶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二凸肋,相邻的两第二凸肋之间
形成有一第二流道。优选的,该顶板具有远离该下壳体的ー受热面,该上壳体朝远离该受热面方向延伸有多个鳍片。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还包括ー循环管,该循环管内具有一容腔,该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盒体,使该容腔和该腔室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优选的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各散热鳍片连接于该循环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上壳体具有顶板及自顶板相对两侧延伸两侧板的结构,及下壳体具有底板及自底板相对两侧延伸两延伸板的结构,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接的面积増大,进而增加上壳体及下壳体的焊接面积,使组装后的盒体具有方便组装及结构稳定的优点。第二、顶板朝接近底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一凸肋,相邻的两第一凸肋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底板朝接近顶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二凸肋,相邻的两第二凸肋之间形成有第二流道,各第一流道和各第二流道呈交叉方式对叠,使各第一流道和各第二流道共同形成多个热交換流道,以让工作流体流通于各热交換流道,进而增加工作流体的流动效率,提升散热器的散热功率。第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还包括焊料,焊料夹置在各第一凸肋及各第二凸肋之间,使后续对盒体进行加热过程时,焊料会受热熔接各第一凸肋及各第二凸肋,让各第一凸肋及各第二凸肋彼此结合,进而补强盒体的结构,达到加强盒体的结构稳固度。
第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还包括循环管及散热鳍片,循环管内具有容腔,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盒体,从而使容腔和腔室相互连通;各散热鳍片连接于循环管,使工作流体流通于容腔和腔室,并在容腔和腔室内部抽真空,让工作流体受压カ牵引而自行流动于容腔和腔室,使散热器通过工作流体、盒体、循环管及散热鳍片共同散热,使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具有极佳地散热效率。第五、顶板具有远离下壳体的受热面,上壳体朝远离受热面方向延伸有多个鳍片,使盒体累积的热量,除了导热至工作流体外,也可通过鳍片发散自外界环境,进而让盒体同时具有导热及散热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又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器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0…散热器I…上壳体[0030]11…顶板111…第一凸肋112…第一流道12…侧板13 …开ロ14…U型端缘15…鳍片2…下壳体21 底板
211…第二凸肋212…第二流道22…延伸板23…切ロ24…U型边缘25…受热面3…工作流体4…盒体4ト 腔室5…循环管51…容腔6…散热鳍片7…焊料8…填充头100…发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井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此散热器10主要包括一上壳体1、一下壳体2及一工作流体3。上壳体I包含一顶板11,顶板11相对两侧延伸有两侧板12,并在两侧板12之间形成相対的两开ロ 13;详细说明如下,上壳体I呈ーn字型块体,顶板11对应各开ロ 13形成相对的两U型端缘14。下壳体2包含一底板21,底板21相对两侧延伸有两延伸板22,并在两延伸板22之间形成相对的两切ロ 23,两侧板12对应两切ロ 23组接,两延伸板22对应两开ロ 13组接,而使上壳体I及下壳体2组接成ー盒体4并且内部具有一腔室41 ;详细说明如下,下壳体2分别呈ー n字型块体,从而使盒体4呈一矩形体,且底板21对应各切ロ 23形成相对的两U型边缘24 ;另外,各延伸板22对应各U型端缘14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各侧板12对应各U型边缘24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再者,顶板11具有远离下壳体2的一受热面25。[0058]工作流体3填充于腔室41,此工作流体3为水或冷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还包括一循环管5,循环管5内具有一容腔51,循环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盒体4,从而使容腔51和腔室41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6,各散热鳍片6连接于循环管5。另外,盒体4上设有连通腔室41的一填充头8,对填充头8抽真空,再将工作流体3灌入腔室41及容腔51中,使工作流体3容置于腔室41及容腔51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的组合,其利用上壳体I包含顶板11,顶板11相对两侧延伸有侧板12,并在各侧板12之间形成相对的开ロ 13 ;下壳体2包含底板21,底板21相对两侧延伸有延伸板22,并在各延伸板22之间形成相対的切ロ 23,各侧板12对应各切ロ23组接,各延伸板22对应各开ロ 13组接,而使上壳体I及下壳体2组接成盒体4并内部具有腔室41 ;工作流体3填充于腔室41。进ー步说明如下,顶板11对应各开ロ 13形成相对的;两U型端缘14,底板21对应各切ロ 23形成相对的两U型边缘24,各延伸板22对应各U型端缘14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各侧板12对应各U型边缘24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以增加焊接的加工面积,达到方便焊接的目的。借此,上壳体I具有顶板11及自顶板11相对两侧延伸两侧板12的结构,及下壳体2具有底板21及自底板21相对两侧延伸两延伸板22的结构,让上壳体I和下壳体2对接的面积増大,进而增加上壳体I及下壳体2的焊接面积,使组装后的盒体4具有方便组装及结构稳定的优点。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的另ー实施例,其中,上壳体I及下壳体2分别呈一半弧形块体,从而使盒体4呈ー弧形体。借此,以达成相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另外,壳体I及下壳体2可为弧形或其他几何外型,从而使盒体4呈弧形体或其他几何外型体,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如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的又ー实施例,其中,顶板11朝接近底板21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一凸肋111,相邻的两第一凸肋111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流道112 ;底板21朝接近顶板11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二凸肋211,相邻的两第二凸肋211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流道212,各第一流道112和各第二流道212呈交叉方式对叠。借此,各第一流道112和各第二流道212共同形成多个热交換流道,以让工作流体3流通于各热交換流道,进而增加工作流体3的流动效率,提升散热器10的散热功率。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还包括焊料7,焊料7夹置在各第一凸肋111及各第二凸肋211之间,使后续对盒体4进行加热过程时,焊料7会受热熔接各第一凸肋111及各第二凸肋211,让各第一凸肋111及各第二凸肋211彼此结合,进而补强盒体4的结构,达到更加强盒体4的结构稳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还包括循环管5及散热鳍片6,循环管5内具有容腔51,循环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盒体4,从而使容腔51和腔室41相互连通;各散热鳍片6连接于循环管5,使工作流体3流通于容腔51和腔室41,并在容腔51和腔室41内部抽真空,让工作流体3受压カ牵引而自行流动于容腔51和腔室41,使散热器10通过工作流体3、盒体4、循环管5及散热鳍片6共同散热,达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具有极佳地散热效率的目的。[0069]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10的使用状态,发热组件100固定于受热面25,液态的工作流体3位置于腔室41吋,因自受热面25吸收发热组件100的热量,而使エ作流体3由液态变成汽态;再者,汽态的工作流体3由腔室41流入容腔51,并因各散热鳍片6连接于循环管5,使汽态的工作流体3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6发散,而冷凝变成液态的工作流体3 ;最后,液态的工作流体3又流入腔室41,以形成一回路,使散热器10利用工作流体3液、气相间的相变化,而循环吸收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再ー实施例,其中顶板11具有远离下壳体2的受热面25,上壳体I朝远离受热面25方向延伸有多个鳍片15,使盒体4累积的热量,除了导热至工作流体3外,也可通过鳍片15发散自外界环境,进而让盒体4同时具有导热及散热功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上壳体,包含ー顶板,该顶板相对两侧延伸有两侧板,并在两侧板之间形成相对的两开ロ ; ー下壳体,包含一底板,该底板相对两侧延伸有两延伸板,并在两延伸板之间形成相对的两切ロ,所述的两侧板对应两切ロ组接,所述的两延伸板对应两开ロ组接,使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组接成一盒体且内部具有一腔室;以及 一工作流体,填充于该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对应各开ロ形成相对的两U型端缘,各延伸板对应各U型端缘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底板对应各切ロ形成相对的两U型边缘,各侧板对应各U型边缘以焊接方式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朝接近该底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一凸肋,相邻的两第一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流道,该底板朝接近该顶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二凸肋,相邻的两第二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流道,各第一流道和各第二流道呈交叉方式对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ー焊料,该焊料夹置在各第一凸肋及各第二凸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朝接近该底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一凸肋,相邻两第一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朝接近该顶板方向延伸有多个第二凸肋,相邻的两第二凸肋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顶板具有远离该下壳体的ー受热面,该上壳体朝远离该受热面方向延伸有多个鳍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ー循环管,该循环管内具有一容腔,该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盒体,使该容腔和该腔室相互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各散热鳍片连接于该循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一上壳体、一下壳体及一工作流体,上壳体包含一顶板,顶板相对两侧延伸有两侧板,并在两侧板之间形成相对的两开口;下壳体包含一底板,底板相对两侧延伸有两延伸板,并在两延伸板之间形成相对的两切口,两侧板对应两切口组接,两延伸板对应两开口组接,而使上壳体及下壳体组接成一盒体并且内部具有一容腔;工作流体填充于容腔。借此,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接成的盒体具有方便组装及结构稳定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共同形成多个热交换流道,以使工作流体流通于各热交换流道,进而增加工作流体的流动效率,提升散热器的散热功率。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918634SQ20122055423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连拓邦, 王弋青 申请人:冠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