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5716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立井装备安装用施工吊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立井提升用吊盘上使用的喇叭口。
背景技术
现阶段立井井筒施工中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在立井表土段施工、基岩段出矸及清底施工中采用小型防爆挖掘机进行作业的施工方式,而立井施工设备的运输大多采用双提升机单钩提升吊盘的方式,挖掘机在通过吊盘上的圆形喇叭口时,由于圆形喇叭口形状及尺寸局限,常需要将其解体上下,这样将大大影响施工进度。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广泛检索后,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挖掘机在通过吊盘上的圆形喇叭口时需要解体上下,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提供了 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包括上围板和下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围板的外口为向外的喇叭状、内口为直壁矩形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围板由一组上围板单元组成,上围板单元由上口单元和相连的下口单元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上围板单元分别通过上连接边连接,上围板下口设有连接圈,连接圈下设有座圈;下围板由一组下围板单元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下围板单元分别通过下连接边连接,下围板的上口与座圈连接。综上所述,根据吊盘的结构特点,采用本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解决了挖掘机的整体上下问题;该喇叭口设计为上、下结构,且上下部分均分块加工,便于组装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加快了立井表土段、基岩段出矸及清底施工速度,缩短了循环作业,力口快了工程进度,效益显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上围板1、下围板7,上连接边2,下连接边6,连接圈3,座圈4。所述上围板I的外口为向外的喇叭状,内口为直壁矩形状。上围板I由一组上围板单元组成,上围板单元由上口单元Ia和相连的下口单元Ib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上围板单元分别通过上连接边2连接,上围板下口设有连接圈3,连接圈3下设有座圈4。所述下围板7下外口为向外的喇叭状,上内口为直壁矩形状,下围板7的下口用6块下围板单元7a制作,通过下连接边6将各下围板单元7a与下围板7的上口相连,座圈4与下围板7的上口连接,整个装置通过座圈4与吊盘铺板5联接。各连接边之间、连接圈3与座圈4之间均采用螺栓8、螺母9及垫圈10联接。在立井井筒施工设计、加工前,根据施工需要确定采用挖掘机的型号,然后根据挖掘机的尺寸确定矩形喇叭口的内尺寸。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包括上围板(I)和下围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围板的外口为向外的喇叭状、内口为直壁矩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其特征在于:上围板(I)由一组上围板单元组成,上围板单元由上口单元(Ia)和相连的下口单元(Ib)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上围板单元分别通过上连接边(2)连接,上围板下口设有连接圈(3),连接圈(3)下设有座圈(4);下围板(7)的下口由一组下围板单元(7a)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下围板单元(7a)分别通过下连接边(6)连接,下围板的上口与座圈(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井提升用吊盘矩形喇叭口,上围板(1)由一组上围板单元组成,上围板单元由上口单元(1a)和相连的下口单元(1b)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上围板单元分别通过上连接边(2)连接,上围板下口设有连接圈(3),连接圈(3)下设有座圈(4);下围板(7)的下口由一组下围板单元(7a)组成,每两快相邻的下围板单元(7a)分别通过下连接边(6)连接,下围板的上口与座圈(4)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挖掘机的整体上下问题,且上下部分均分块加工,便于组装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加快了立井表土段、基岩段出矸及清底施工速度,缩短了循环作业时间,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B66B17/04GK202967823SQ2012205705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陆鹏举, 孙家亮, 方体利, 郭保国, 刘宁, 张红旗 申请人: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 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