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触手及自顶升爬柱装置和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739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触手及自顶升爬柱装置和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设备的维护保养领域,特别涉及机械触手及自顶升爬柱装置和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截至2011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200万千瓦,这个数字意味着有超过40000台风机需要20-30年的后续维护。按照国家规划,至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届时将有约10万台风机的市场份额。因此风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市场巨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陆上风场的检修维护时,起吊设备主要采用履带吊、汽车吊等设备,成本高,所需空间大,在风电设备场中不易展开工作,人和物在维护时想达到所需要的高度较难,尤其是在维护、保养风电设备时,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较轻便的满足风电维护任务,而又不那么高成本的设备。中国专利说明书CN102211750A公布了一种自顶升工作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液压缸伸缩驱动下而相对升降动作的处于下部的顶升座和处于上部的工作台,顶升座和工作台与塔柱可通过固定销轴交替与专用的塔柱可拆固定,顶升座与塔柱固定时液压缸伸长可将工作台沿塔柱向上顶升,工作台于塔柱固定时液压缸收缩可将顶升座向上拉升,从而实现将欲安装的构件或具备起吊能力的设施用工作台提升到一定的高程,但是由于其被伸缩液压缸连接的上下两个单元均需要使用销轴才能与塔柱上的销孔配合连接固定,该连接方式操作繁琐导致劳动效率较低,并且该自顶升工作平台装置需要配置一个专用的塔柱才能实现上下两部分与塔柱之间的可拆固定连接,因此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触手,以解决现有的自顶升工作平台装置不能直接抱紧柱体表面爬行的技术问题。同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机械触手的自顶升爬柱装置和使用上述自顶升爬柱装置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触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通过铆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触手包括压板和液压缸。该机械触手可安装于自顶升爬柱装置的两个单元上,通过液压缸控制压板,能够直接抱紧柱体表面爬行,操作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防滑层可以增大压板与被爬柱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压板夹紧被爬柱体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爬柱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顶升爬柱装置,包括顶升伸缩机构及被顶升伸缩机构驱动而相对升降移动的两个单元,所述每个单元上设有机械触手,所述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通过铆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爬柱装置的两个单元上均设有机械触手,通过液压缸控制压板,能够直接抱紧柱体表面爬行,操作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防滑层可以增大压板与被爬柱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压板夹紧被爬柱体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包括自顶升爬柱装置,自顶升爬柱装置包括顶升伸缩机构及被顶升伸缩机构驱动而相对升降移动的两个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单元上设有围护平台,所述每个单元上设有机械触手,所述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通过铆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的两个单元上均设有机械触手,通过液压缸控制压板,能够直接抱紧柱体表面爬行,操作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大大节约了使用成本。防滑层可以增大压板与被爬柱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压板夹紧被爬柱体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机械触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该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包括自顶升爬柱装置及其上设置的用于维护乘用的围护平台,自顶升爬柱装置包括三个顶升伸缩机构I及被顶升伸缩机构I驱动而相对升降移动的两个单元,此处把靠上的单元称为上单元2,把靠下的单元称为下单元3,所述围护平台分为上平台4和下平台5,所述每个单元上设有四个机械触手,每个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8柱面的压板6和用于驱动压板6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而与其它压板配合抱紧被爬柱体8的柱面的液压缸7,每个压板6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8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61,所述防滑层61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8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每个单元上的压板6有四个且压紧面朝向同一个中心设置,压板6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铰接连接,所述防滑层61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6通过胶水粘贴后并用铆钉63铆接在一起。液压缸7的伸缩方向沿倾斜向下的直线延伸,所述液压缸7的输入端固定于相应单元的内侧面上。顶升伸缩机构I为液压顶升伸缩机构,液压顶升伸缩机构包括呈人字形分布的上液压支架和下液压支架,所述上液压支架和下液压支架的下端与下单元3铰接,上液压支架的上端与上单元2铰接,下液压支架的上端与上液压支架的中部铰接。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的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通过压板6将下平台5紧固定在被爬柱体8上,上平台4的压板6则脱离被爬柱体8,通过液压顶升伸缩机构把上平台4向上顶起,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液压缸7控制把上平台4的压板6紧紧固定在被爬柱体8上,再通过液压缸7控制把下平台5的压板6从被爬柱体8上松开,然后通过液压顶升伸缩机构把下平台5缓缓向上拉起,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液压缸7控制把下平台5的压板6紧紧固定在被爬柱体8上。这个一个循环完成后,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直到把上平台4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上,完成工作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爬柱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该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实施例1中的自顶升爬柱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触手的具体实施例1,该装置的结构与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实施例1中的机械触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权利要求1.机械触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触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通过铆钉连接。
3.自顶升爬柱装置,包括顶升伸缩机构及被顶升伸缩机构驱动而相对升降移动的两个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单元上设有机械触手,所述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顶升爬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通过铆钉连接。
5.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包括自顶升爬柱装置,自顶升爬柱装置包括顶升伸缩机构及被顶升伸缩机构驱动而相对升降移动的两个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单元上设有围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单元上设有机械触手,所述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为橡胶片,橡胶片的表面具有防滑纹路,所述橡胶片与压板通过铆钉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设备的维护保养领域,特别涉及机械触手及自顶升爬柱装置和自顶升风电设备维护系统。机械触手,包括用于抱紧被爬柱体的柱面的压板和用于驱动压板沿直线方向伸缩运动的液压缸,压板具有用于与被爬柱体的柱面对应的内凹弧面,内凹弧面上固定贴合有防滑层,防滑层的表面构成与被爬柱体的柱面贴紧配合的压紧面,压板上于内凹弧面相反的板面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连接。该机械触手可安装于自顶升爬柱装置上,通过液压缸控制压板,能够直接抱紧柱体表面爬行,操作使用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防滑层可以增大压板与被爬柱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压板夹紧被爬柱体的稳定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6F11/00GK202968032SQ20122062595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吴海召, 任星龙, 牛伟杰, 林建超 申请人: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