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422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包括轿厢、轿底轮、设置在第一承重梁上的曳引机、曳引轮、曳引绳、对重、对重轮、对重侧绳头板和轿厢侧绳头板;第一承重梁沿井道的前后方向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水平设置,对重位于第一承重梁的下方且靠近井道的一侧设置,轿厢靠近井道的另一侧设置;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侧绳头板上,曳引绳的一端先向下绕过对重轮,然后向上绕过曳引轮,接着向下绕过至少两个轿底轮,最后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板上。本发明通过对曳引机、承重梁、对重侧绳头板及轿厢侧绳头板等的合理布置,避开了轿厢的运行空间,减小了井道占用空间,节省了建筑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无机房电梯是将曳引机、控制柜及限速器等部件全部布置在电梯井道内,需要考虑各部件之间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及电梯整体载重和安全要求,同时还需要不占用过大的井道空间,因此,无机房电梯在其井道布局上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电梯安全性和舒适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现有的无机房电梯中的曳引机、承重梁、对重侧绳组件及轿厢侧绳组件等部件的安装普遍占用较大的井道空间,不适合在狭小的建筑空间中安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能够合理有效地布置轿厢、对重和曳引机等的位置,减小了电梯井道占用空间,运行安全且可靠。
[000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包括轿厢、设置在所述轿厢上底部的轿底轮、设置在第一承重梁上的曳引机、设置在所述曳引机上的曳引轮、缠绕于所述曳引轮上的曳引绳、对重、对重轮、对重侧绳头板和轿厢侧绳头板;
[0006]所述第一承重梁沿电梯井道的前后方向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水平设置,所述对重位于所述第一承重梁的下方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设置,所述轿厢靠近电梯井道的另一侧设置;
[0007]所述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侧绳头板上,所述曳引绳的一端先向下绕过所述对重轮,然后向上绕过所述曳引轮,接着向下绕过至少两个所述轿底轮,最后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侧绳头板上。
[000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对重侧绳头板设于所述第一承重梁上,所述轿厢侧绳头板设于第二承重梁上,所述轿厢的轿门与所述轿底轮之间设有轿厢立梁。
[000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设于电梯井道的前臂上。
[00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轿厢的外壁设有限速器。
[00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对重采用混合对重块。
[00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曳引机为内转子曳引机,所述曳引轮的直径为320mmo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具有的第一承重梁沿电梯井道的前后方向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水平设置,对重位于第一承重梁的下方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设置,轿厢靠近电梯井道的另一侧设置,曳引机设置在第一承重梁上,并且曳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对重侧绳头板上,曳引绳的一端先向下绕过对重轮,然后向上绕过曳引轮,接着向下绕过至少两个轿底轮,最后曳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板上。本发明通过对曳引机、承重梁、对重侧绳头板及轿厢侧绳头板等的合理布置,避开了轿厢的运行空间,减小了井道占用空间,节省了建筑空间,运行安全且可靠。
[0015]另外,本发明的曳引机采用内转子曳引机,曳引轮的直径为320mm,有效降低了曳引机的外形尺寸,充分利用了井道空间;采用混合对重块,减少了铁对重块的使用,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的对重绕绳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的轿厢绕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中A-A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B-B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
[0022]1、轿厢;2、曳引机;3、曳引绳;4、曳引轮;5、轿底轮;6、对重;7、对重轮;8、对重侧绳头板;9、轿厢侧绳头板;10、第一承重梁;11、第二承重梁;12、轿厢立梁;13、控制柜;14、限速器;15、对重导轨;16、轿厢导轨;17、导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4]如图1-图5所示,其中,图4示意了顶层平面布置图,图5示意了井道平面布置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包括轿厢1、设置在轿厢I上底部的轿底轮5、设置在第一承重梁10上的曳引机2、设置在曳引机2上的曳引轮4、缠绕于曳引轮4上的曳引绳3、对重6、设置在对重6上方且与对重6连接的对重轮7、对重侧绳头板8和轿厢侧绳头板9和控制柜13,轿厢I与对重6的曳引比为2:1。
[0025]控制柜13设于电梯井道的前壁上,用于控制电梯的上下运行。轿厢I在轿厢导轨16内上下滑动运行。轿厢I的外壁设有限速器14,由于限速器14受力较小,使得轿厢导轨16不会承受太大的悬臂力,在保证电梯运行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井道空间。
[0026]曳引机2为内转子曳引机,曳引轮4的直径为320nm,有效降低了曳引机的外形尺寸,通过合理的布置,充分利用了井道空间,提高了电梯的舒适性,增加了电梯的技术优势。对重6采用混合对重块,取消了铁对重块的使用,减少能耗,利于环保,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成本。
[0027]支撑曳引机2的第一承重梁10沿电梯井道的前后方向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水平设置,对重6位于第一承重梁10的下方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设置,轿厢I靠近电梯井道的另一侧设置。另外,对重6在对重导轨15内上下滑动运行,且对重导轨15安装在导轨支架17上。
[0028]对重侧绳头板8设于第一承重梁10上,轿厢侧绳头板9设于第二承重梁11上,轿厢I的轿门与轿底轮5之间设有轿厢立梁12,轿厢立梁12位于轿厢I的一侧,用于支撑轿厢I。
[0029]曳引绳3的一端固定在对重侧绳头板8上,曳引绳3的一端先向下绕过对重轮7,然后向上绕过曳引轮4,接着向下绕过至少两个轿底轮5,最后曳引绳3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侧绳头板9上。
[0030]无机房电梯运行过程中,当控制柜13控制曳引轮4顺时针转动时,轿厢侧曳引绳3缩短,同时带动电梯轿厢I向上运动,对重6向下运动,实现电梯的上升。反之,当控制柜13控制曳引轮4逆时针转动时,对重侧曳引绳3缩短,带动对重6向上运动,轿厢I则向下运动,最终实现电梯的下降。
[0031]本发明还设置有用于平衡轿厢重量的平衡补偿链,使得平衡轿厢和对重之间重量差保持限额之内,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
[003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I)、设置在所述轿厢(I)上底部的轿底轮(5)、设置在第一承重梁(10)上的曳引机(2)、设置在所述曳引机(2)上的曳引轮(4)、缠绕于所述曳引轮(4)上的曳引绳(3)、对重(6)、对重轮(7)、对重侧绳头板(8)和轿厢侧绳头板(9);所述第一承重梁(10)沿电梯井道的前后方向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水平设置,所述对重(6)位于所述第一承重梁(10)的下方且靠近电梯井道的一侧设置,所述轿厢(I)靠近电梯井道的另一侧设置;所述曳引绳(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对重侧绳头板(8)上,所述曳引绳(3)的一端先向下绕过所述对重轮(7 ),然后向上绕过所述曳引轮(4),接着向下绕过至少两个所述轿底轮(5),最后所述曳引绳(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轿厢侧绳头板(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侧绳头板(8)设于所述第一承重梁(10)上,所述轿厢侧绳头板(9)设于第二承重梁(11)上,所述轿厢(I)的轿门与所述轿底轮(5 )之间设有轿厢立梁(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13),所述控制柜(13)设于电梯井道的前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I)的外壁设有限速器(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6 )采用混合对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2)为内转子曳引机,所述曳引轮(4)的直径为320mm。
【文档编号】B66B11/00GK103523638SQ20131050777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冯小明, 曾令彩, 张栋梁 申请人:苏州巨立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