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406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其带有滑轮,滑轮借助轴承支承在轴上,其中,滑轮组件在一个或两个端侧上具有端盖,端盖以径向内部边缘区域布置在轴的连接区域中,并且以径向外部边缘区域布置在滑轮的连接区域中。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滑轮组件适用于电梯的驱动装置,其中,有很高的负荷作用到滑轮组件上。为了使滑轮组件的滑轮能在固定不动的轴上平稳地转动,通常利用润滑脂来润滑布置于滑轮与轴之间的轴承。在此存在的问题是,在运行期间,多余的润滑脂会流出并且弄脏电梯竖井或电梯的顶。同时,涂脂后的轴承区域很容易有污物沉积物,污物沉积物可以从滑轮组件的周围沉积到润滑脂中,这会导致轴承内的摩擦增大,从而使滑轮组件无法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并且在更糟糕的情况下会损害轴承,尤其是损害轴承圈。为了既防止润滑脂滴落又防止污物侵入,在现有技术中已经使用端盖,这些端盖以其径向内部边缘区域布置在轴的连接区域中,并且以其径向外部边缘区域布置在滑轮的连接区域中。在此,端盖既包围滑轮组件的孔又包围所使用的轴承。这些端盖让使用者能在滑轮组件安装之后给轴承涂月旨,并且通常在维护过程中也能给轴承重新装满润滑脂。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端盖的缺陷在于,在用润滑脂过量充填轴承的情况下,端盖会弹开并且润滑脂不可避免地流出,同时,环境会被润滑脂污染。当润滑脂基于轴承的加热而膨胀并且进而造成端盖之间的压力提高时,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端盖在转向滑轮上的安装方式,迄今都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端盖需借助单独的紧固机构安装在滑轮上,并且由于对滑轮组件持续不断的加负荷以及滑轮组件的振动会导致端盖松动,并且因此引起不利的背景噪音。此外,由于使用了单独的紧固机构而产生了更高的成本和更高的安装花费。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经封闭的轴承,在这些轴承中几乎不再能在之后置入润滑脂。因此,在这种轴承中会出现润滑脂老化方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带有新型端盖的滑轮组件,其避免了前述关于润滑脂不受控制地从轴承流出以及在将端盖安装在滑轮组件上时花费提高的缺陷。为了解决所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的滑轮组件,其包括滑轮、轴承、轴和端盖,滑轮与轴通过轴承连接,端盖套设在轴上,端盖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与滑轮卡接连接。使得端盖与滑轮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相对彼此固定。由此,端盖和滑轮的连接区域按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连接,可以稳定而且持久地将端盖装设在滑轮上。使得附加的紧固机构的使用是多余的,从而这些紧固机构不会由于振动而松动以及脱失或引起噪音。通过形状配合的连接,也有利地防止了润滑脂沿端盖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流失。[0008]在此,本实用新型的一设计方案设置为:端盖在径向外部区域中至少在一个或多个分区中具有凸起,凸起能够压入滑轮的连接区域的凸台后方,并卡进滑轮的连接区域的凹槽中。通过将端盖的凸起压入凸台后方并卡进滑轮的连接区域内的凹槽中,可有效地防止端盖的脱失。同样,通过这种设计方案,可将端盖与凸起利用一种材料一体制成;凸台、凹槽与滑轮的连接区域利用一种材料一体制成。有利的是,滑轮的连接区域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且位于轴承后方。按照这种设计方案,端盖的端侧在轴的整个端侧上延伸以及在轴承的整个端侧上延伸。由此,端盖能可靠地阻止送入轴承内的润滑脂流出。端盖的特点在于它的材质是塑料的,特别是聚酰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端盖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是有弹性的。通过用弹性塑料制造端盖,实现了端盖的凸起压入滑轮的连接区域的凸台后方并卡进凹槽中。由于端盖采用塑料构造使得其相对于滑轮的连接区域具有更高的耐磨和密封效果。此外,聚酰胺基于其耐磨性是优选的,因此使得端盖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耐磨性,使得其与轴的接触区域也具有长久的稳定性和耐磨性。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为:端盖在径向内部边缘区域中具有密封部。这个密封部同样可以与端盖一体制成,并且在滑轮组件“正常运行时”可防止润滑脂在端盖和滑轮的连接区域之间流出。此外,在端盖的径向内部边缘区域上的密封部还有效地防止了灰尘和污物进入轴承的区域内。针对如下情况,即:润滑脂在轴承内的体积例如由于轴承的加热或由于润滑脂的过量充填而超过允许的量时,密封部可允许润滑脂受控制地从滑轮组件流出并进入在轴与端盖的径向内部边缘区域之间的区域中。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设置为:端盖在端侧设有通孔,通孔正对着轴承,通孔中设有润滑嘴。通过这种润滑嘴,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润滑脂送入轴承的区域中,而不必卸
去端盖。润滑嘴有利地在端盖的安装状态下布置在轴承的区域中。由此获得的优点是,即使是很小体积量的润滑脂也能被直接送入轴承。而现有技术中,润滑脂一般是通过在滑轮或轴中的润滑脂流入孔以很大的量导入轴承的区域中,其中,可以在轴与端盖之间或端盖与滑轮之间的润滑脂流出部处识别出轴承被完全充填。而本方案中,润滑脂被有针对性地通过相应安置的润滑嘴直接给入轴承的区域中,尤其是给入球轴承的滚珠区域中,使得所输入的润滑脂量会相应地较少。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仅需要约现有量的三分之一的润滑脂。为与此相结合,轴可以具有排气孔,排气孔从轴的圆周面上的区域延伸至轴的端侧上的区域。由此,被导入的润滑脂所挤压的空气可以方便地通过排气孔逸出。因此,有效地防止了润滑脂基于在轴承中出现的过压而不受控制地流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备选的设计方案中,滑轮组件具有润滑脂流入孔,该润滑脂流入孔从轴承的一个分区优选相对于轴成30°至60°角延伸至滑轮的端侧。通过这个润滑脂流入孔,润滑脂可以给入轴承中。在此,这个润滑脂流入孔与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合起来,其中,润滑脂通过润滑脂流入孔到达轴承内并且被挤压的空气可以通过端盖的排气阀逸出。

[0016]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轴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 记表示如下:I滑轮组件2滑轮3轴承4轴5端盖6径向内部边缘区域7径向外部边缘区域8凸起9凸台10槽11密封部12部件13排气孔14凸台15润滑脂流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件1,滑轮组件I具有一个滑轮2、两个轴承3和一个轴4。在此,滑轮2借助两个平行布置的而且通过凸台14分开的轴承3支承在轴4上。在此,轴承3构造成球轴承,并且能彼此独立地运动。在滑轮组件I的两个端侧上各布置有一个端盖5,端盖5以径向内部区域6布置在轴4的连接区域中,并且以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布置在滑轮2的连接区域中。端盖5套设在轴4上,端盖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与滑轮2卡接连接。在此,端盖5为了与滑轮组件I的滑轮2连接而具有(在图1中未详细示出的)凸起8,该凸起8压入滑轮2的连接区域的凸台9后方并卡进凹槽10中。在端侦牝部件12位于端盖5上。因为图1的滑轮组件具有两个独立的、彼此平行布置的轴承3,所以滑轮组件I的每个端侧区域都具有一个带有部件12的端盖5。端盖5借助密封部11在其径向内部边缘区域6上相对轴4密封。附加地,滑轮组件I具有润滑脂流入孔15,润滑脂流入孔15从轴承3的一个分区以相对于轴4的纵向成约45°角延伸至滑轮2的端侧。[0043]图2为图1的滑轮组件I的侧视图。在此,可以看到滑轮2、轴4和带部件12的端盖5。图3同样示出了如图1和2的滑轮组件1,其中,可以清楚看到端盖5在滑轮2和轴4之间的环形构造。在此,部件12处在端盖5的径向区域中,轴承3 (图3中未示出)布置在该部件12后方。图4和5同样示出了滑轮组件1,其中,在图5的细节视图中放大示出了在端盖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和滑轮2的连接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在此,为了将端盖5与滑轮2连接起来,布置在端盖5的径向外部区域7上的凸起8压入凸台9后方并卡进凹槽10中。不论是凸起8还是凸台9或凹槽10都是跨越滑轮2的连接区域的整个周长构造的。图6和7示出了轴4,轴4具有排气孔13,排气孔13从轴4的圆周面上的区域延伸至轴4的端侧上的区域。图7示出了排气孔13在轴4内的准确的走向。在此,排气孔13的端部区域不仅在端侧而且在圆周侧的中部区域均布。图8和9以侧视图以及剖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端盖5。端盖5具有部件12和布置在其径向内部边缘区域6上的密封部11。在图9中还示出了凸起8,该凸起8布置在端盖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中。这个凸起8用于与滑轮2的连接区域的卡接连接。布置在端盖5的径向内部边缘区域6中的密封部11具有楔形的剖面,密封部11在轴4上的密封效果可以凭借这些楔形剖面得到改善。针对滑轮组件I的惯常应用,例如用于电梯的驱动装置,图1的滑轮组件I的轴承3和轴4必须用润滑脂润滑。为此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滑轮组件I在两个端侧上各具有一个端盖5,端盖5具有部件12,部件12为润滑嘴,以便将润滑脂送入分别置于端盖后面的轴承3。因此,润滑脂通过润滑嘴直接施加到轴承3的滚珠上。通过轴承3的转动,润滑脂均匀地在轴承3内和在轴4上分布。通过有针对性地仅将少量润滑脂直接送入轴承中,可以有效防止多余的润滑脂流出。在此,轴承的排气通过排气孔13来进行。此外,端盖5具有在图8和9中示出的密封部11,密封部11布置在端盖5的径向内部边缘区域6上。多余的润滑脂可通过这种密封部11有针对性地从轴承3流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备选地设置有通过润滑脂流入孔15将润滑脂送入的方案,润滑脂流入孔15从轴承3的分区延伸至滑轮2的端侧。在此,润滑脂穿过润滑脂流入孔15到达轴4的圆周面并且可以从那里出发附加地给轴4以及轴承3涂脂。此时,部件12为排气阀,在此,轴承的排气或多余的润滑脂的流出通过排气阀来进行。为了将端盖5装配在滑轮组件I上,布置在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中的凸起8压入滑轮2的连接区域的凸台9后方,并卡进凹槽10中。在此,凸起8有利地跨越端罩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的整个周长延伸。当然,作为备选也可行的是,将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的仅一个或多个分区构造成凸起8。通过用弹性材料,尤其是聚酰胺来构造端盖5或至少构造凸起8,凸起8可以尤为简单地压入凸台9后方并卡进凹槽10中。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包括滑轮(2)、轴承(3)、轴(4)和端盖(5),所述滑轮(2 )与所述轴(4 )通过所述轴承(3 )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 )套设在所述轴(4 )上,所述端盖(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与所述滑轮(2)卡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在所述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中至少在一个或多个分区中具有凸起(8),所述凸起(8)可压入所述滑轮(2)的连接区域的凸台(9)后方并卡进所述滑轮(2)的连接区域的凹槽(10)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2)的连接区域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且位于所述轴承(3)后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材质为塑料,所述塑料包括聚酰胺。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至少在所述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具有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在所述径向内部边缘区域(6 )上具有密封部(11)。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相配合的部件(1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2)为润滑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12)为排气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正对着所述轴承(3)。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4)具有排气孔(13),所述排气孔(13)从所述轴(4)的圆周面上的区域延伸至所述轴(4)的端侧上的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是球轴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脂流入孔(15),所述润滑脂流入孔(15)从所述轴承(3)的分区延伸至所述滑轮(2)的端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体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牵引机构的滑轮组件(1),其包括滑轮(2)、轴承(3)、轴(4)和端盖(5),所述滑轮(2)与所述轴(4)通过所述轴承(3)连接,所述端盖(5)套设在所述轴(4)上,所述端盖(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与所述滑轮(2)卡接连接。端盖的作用在于保护轴承(3)不被污染及防止润滑脂从轴承(3)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的连接结构,即端盖(5)的径向外部边缘区域(7)与滑轮(2)的连接区域以卡接的方式相对彼此固定,避免了润滑脂不受控制地从轴承流出以及在将端盖安装在滑轮组件上时花费提高的缺陷。
文档编号B66B11/08GK203067736SQ2013200233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卡尔·海茵茨·波斯曼 申请人:施瓦茨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