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结构、具有接头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8090591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接头结构、具有接头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安装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作业性良好并且能够承受高负荷的桁架结构的拉伸接头。本发明的接头结构是使用连接构件而将作用有拉伸负载的棒状构件彼此连接的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的特征在于,彼此连接的所述棒状构件各自具有台阶,所述台阶具有与所述连接构件卡合的卡合面,所述连接构件具有与所述台阶的所述卡合面接触的卡合面,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卡合面将所述彼此连接的所述棒状构件各自的所述台阶夹住以与所述台阶卡合,并且在作用有拉伸负载的状态下,包括所述台阶在内的所述棒状构件彼此分开。
【专利说明】接头结构、具有接头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接头结构、具有接头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安装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作业性好且能够承受高负荷的棒状构件的接头结构、以及具有该接头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通常的自动扶梯、电动通道以及吊车和桥梁的一部分中,采用将多个棒状构件进行接合和组装而成的、桁架结构或者与桁架结构相似的结构。也就是说,在作用于上述棒状构件的负载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拉伸方向或者压缩方向的轴力。
[0003]然而,由于上述产品都是大型产品,需要分离成多个部分而运送到安装现场,在安装现场对各个部分进行组装。在安装现场组装的棒状构件的连接部位被称为接头。针对接头中的作用有压缩负载的部分,只需要以能够保证棒状构件彼此在与棒状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错位的强度进行接合即可。可是,在作用有拉伸负载的接头中,为了能够承受该拉伸负载,需要进行牢固的接合。针对上述需要进行牢固接合的接头,可以采用焊接来进行接合。可是,出于有些安装现场禁止用火以及焊接需要使用大型设备等原因,因此在很多场合采用螺栓来进行紧固,
[0004]该采用螺栓进行紧固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利用螺栓的轴力的方法和利用剪切力的方法。在利用轴力的接头结构中,在棒状构件的端部设置与该棒状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平板,并且通过螺栓对相对置的平板彼此进行紧固。此时,即使设置多个螺栓,负载仍然集中在靠近棒状构件的截面重心的螺栓上,因此为了加大接头所传递的负载,需要使用大直径的螺栓。此时,为了避免螺栓紧固工具与棒状构件发生干涉,需要使螺栓与棒状构件分开一定的距离,导致棒状构件的截面重心与螺栓的截面重心之间的距离变长。其结果是,作用在棒状构件、螺栓上的力矩与该距离成比例地增大,产生为了能够承受该增大的力矩而需要进一步增大螺栓直径这一恶性循环。因此,自然地利用轴力的接头结构在负载传递方面存在上限。
[0005]另一方面,在使用剪切力的接头构件中,将平板设置成横跨彼此连接的二根棒状构件,并且通过螺栓对该平板和各个棒状构件进行紧固。通常来说,由于该螺栓与平板、棒状构件进行承压型接合,因此为了确保设计强度,需要对开设在平板、棒状构件上的螺栓孔的位置和直径进行高精度加工,还需要在安装现场对平板和棒状构件的多组螺栓孔彼此进行对位,因此在组装作业性方面存在问题。
[0006]针对上述接头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接头,其采用在连结的两个棒状构件的端部分别设置卡合主体,利用卡合体将两个卡合主体夹住的结构。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2-112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可是,在专利文献I的接头结构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组装作业性方面的问题。在将卡合主体插入卡合体的内侧进行组装时,由于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因此会产生较大摩擦力。为了插入卡合体,需要产生超过该摩擦力的较大负载,因此在组装作业性方面存在问题。
[0011]第二个问题是允许传递负载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卡合主体仅设置在棒状构件的一个面上,因此在卡合主体附近只有该面进行负载传递,而棒状构件的其它面几乎不进行负载传递。其结果是,存在棒状构件的靠近卡合主体的部位的允许传递负载小于棒状构件的远离接头的部位的允许传递负载的问题。此外,在拉伸负载的作用下,卡合主体与卡合体的对接面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使得卡合体产生变形,因此还存在为了抑制卡合体变形而必须增加卡合体板厚的问题。
[0012]解决方案
[0013]本发明中的第一接头结构的特征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不仅在相连结的棒状构件之间设置间隙,而且也在卡合主体之间设置间隙。
[0014]而且,本发明中的第二接头结构的特征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问题,在一个棒状构件中,一个连接构件与至少二块平板各自的台阶相卡合。
[0015]发明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接头结构,由于在相连结的棒状构件彼此之间以及卡合主体彼此之间设置了间隙,因此在组装时能够使两者比完成状态时更加接近。其结果是,能够在不承受摩擦力等阻力的情况下设置卡合体,具有能够大幅度提高组装作业性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释放所述使两者接近用的负载,能够利用在棒状构件上左右的拉伸负载使卡合体和卡合主体自动成为期望的卡合状态。
[0017]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接头结构,由于在构成棒状构件的多个面设置了卡合主体,因此在卡合主体的附近也能够使用棒状构件的多个面进行负载传递,具有能够提高允许传递负载的效果。此外,在将与相邻的卡合主体卡合的卡合体彼此形成一体化的场合,由于彼此之间能够抑制变形,因此具有能够减小卡合体板厚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
[0019]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台阶的棒状构件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放大图。
[0021]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头的组装中途的状态。
[0022]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台阶的棒状构件的放大图。
[0023]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台阶的棒状构件的放大图。
[0024]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
[0025]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
[0026]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放大图。
[0027]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0028]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接头的应用对象之一的自动扶梯的主框架的侧视图。
[0029]图12是自动扶梯的上弦材的分割部分的详细图。
[0030]图13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接头的自动扶梯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I la、I Ib…棒状构件
[0033]21a、21b、22a、22b …台阶
[0034]31...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附图以及个实施例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说明。
[0036]第一实施例
[0037]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该接头用于连接沿着假象的分割面I来分割的棒状构件Ila和棒状构件lib。由于该接头的结构相对于分割面I呈面对称,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注明的场合以外,对分割面I的棒状构件Ila侧进行说明,并且省略棒状构件Ilb侧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附图标记a取代为附图标记b,可以将棒状构件Ila侧的说明改读为棒状构件Ilb侧的说明。
[0038]在棒状构件Ila的位于分割面I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台阶21a和台阶22a,连接构件31与上述台阶卡合。连接构件31具有与台阶21a相对的卡合部分32a和与台阶22a相对的卡合部分33a,上述卡合部分32a、33a各自通过连接部分34、35与卡合部分32b、33b连结。
[0039]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棒状构件Ila和台阶21a、22a的放大图。棒状构件Ila和台阶21a、22a均与分割面I分开。棒状构件Ila是由平板12a和平板13a构成的截面呈L字形的构件。在平板12a的位于分割面I侧的端部,大致呈长方体的台阶21a焊接在平板13a侧的表面上。同样,在平板13a的位于分割面I侧的端部,大致长方体的台阶22a焊接在平板12a侧的表面上。在此,台阶21a和台阶22a在交叉部分23a连成一体。此外,在焊接线41a、42a处采用堆焊焊接,而在焊接线43a、44a、45a、46a处采用边缘焊接。台阶21a、22a的表面中的与分割面I相距最远的表面24a、25a是与连接构件31卡合的卡合面。表面24a、25a相对于平板12a、13a分别形成倒锥形状。也就是说,平板12a与表面24a所成的角度Θ I和平板13a与表面25a所成的角度Θ 2均为锐角。
[0040]图3是从图1的大致相反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构件31的放大图。在连接构件31的卡合部分32a设置有与台阶21a的表面24a平行的卡合面36a,在连接构件31的卡合部分33a设置有与台阶22a的表面25a平行的卡合面37a。卡合面36a、37a分别与表面24a、25a接触。同样,在连接构件31的卡合部分32b设置有与棒状构件Ilb的台阶21b的卡合面接触的卡合面36b,在连接构件31的卡合部分33b设置有与棒状构件Ilb的台阶22b的卡合面接触的卡合面37b。并且,连接构件31通过以连接构件31的卡合面36a、37a、36b,37b夹住彼此连接的棒状构件IlaUlb各自的台阶21a、22a、21b、22b而与台阶21a、22a、21b、22b 卡合。
[0041]在此,采用了在作用有拉伸负载的状态下包含台阶21a、22a、21b、22b在内的棒状构件IlaUlb彼此分开的结构。关于该结构的作用效果在下文中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包括台阶在内的棒状构件彼此分开是指在将台阶和棒状构件组合而视为一个结构体时,二个结构体之间彼此分开。
[0042]以下,针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接头,说明在棒状构件Ila上作用有拉伸负载(也就是作用有使棒状构件Ila远离分割面I的负载)时的情况。表面24a、25a分别被朝向卡合面36a、37a按压。此时,在呈倒锥形状的角度Θ 1、Θ 2的作用下,连接构件31相对于棒状构件Ila的相对位置被唯一确定。也就是说,连接构件31自动地相对于棒状构件Ila进行定位。并且,传递到连接构件31上的拉伸负载与从棒状构件Ilb传递来的拉伸负载保持均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将表面24a、25a设置成倒锥形状,而将角度Θ 1、Θ 2设置成直角。此时,连接构件31不能自动地定位。
[0043]另外,由于棒状构件Ila是桁架结构的构成部件,因此作用在棒状构件Ila上的负载中占支配地位的是轴力,而力矩则可以忽略。因而,在距离台阶附近足够远的位置,在棒状构件Ila的截面产生相同的拉伸应力。也就是说,在平板12a、13a上作用有均匀的拉伸应力。在专利文献I所例示的结构中,由于仅在一方的平板上设置了台阶,因此在台阶附近仅该平板上的应力变大,其决定了接头的允许传递负载。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在两块平板12a、13a上均设置了台阶21a、22a,因此与专利文献I相比,在棒状构件Ila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加大接头的允许传递负载。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例的例示中使用了二块平板12a、13a,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构造成由沿着棒状构件Il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块平板来构成一个棒状构件11a,并且在多块平板中的至少两块平板上分别设置台阶的结构。
[0045]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在一个棒状构件Ila中,一个连接构件31至少与两块平板各自的台阶相卡合,因此能够减少连接构件31的数量,并且使组装作业变得方便。
[0046]在图1和图3中,在卡合部分32a、33a的位于卡合面36a、37a侧的端部形成有倒角60a。在进行组装作业时,该倒角60a在插入连接构件31时能够起到引导作用,使组装作业变得方便,并且能够使连接构件31实现轻量化。需要说明的是,在不需要该倒角60a时,也可以省略该倒角60a。
[0047]此外,由于连接构件31承受使卡合面36a和36b彼此分开的负荷,因此连接部分34容易朝向面外产生弯曲变形。在专利文献I中,仅存在与连接部分34的结构相当的结构,而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分34和连接部分35以彼此正交的方式设置。其结果是,连接部分34、35发挥彼此增强的功能,因此能够减小连接部分34、35的板厚,能够实现轻量化。
[004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需要进行轻量化时,也可以将连接构件31分割成卡合部分32a、32b以及连接部分34的部件和卡合部分33a、33b以及连接部分35的部件。或者,为了简化结构,也可以不在连接构件31中的面向台阶部分一侧的相反侧设置切口部分2,将棒状构件Ila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从L字形变更为长方形。
[0049]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了在一个棒状构件Ila上设置两个台阶、SP台阶21a、22a的示例,但在能够确保所需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台阶。
[0050]以下参照图4对第一实施例的接头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图4中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接头的组装中途的状态。在完成状态下,棒状构件Ila和台阶21a、22a与分割面I分开。也就是说,采用了在作用有拉伸负载的状态下包括台阶在内的棒状构件IlaUlb彼此分开的结构。因而,在组装中途,能够使棒状构件Ila接近分割面1,也就是说,能够使棒状构件IIa和棒状构件Ilb彼此接近。此时,在表面24a与卡合面36a之间以及表面25a与卡合面37a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能够在不承受摩擦力的情况下设置连接构件31。通过在该状态下释放用于使棒状构件Ila靠近分割面I的负载,利用在棒状构件Ila上作用的拉伸负载,表面24a被按压并固定在卡合面36a上,表面25a被按压并固定在卡合面37a上。此夕卜,若如上所述地设置成倒锥形状,则还可以使连接构件31相对于棒状构件Ila自动进行定位。
[0051]需要说明的是,在由于使用本发明的接头的结构体发生了振动等而使作用在棒状构件Ila上的拉伸负载变小时,为了防止连接构件31的脱落,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螺栓、销等固定构件将连接构件31与两个台阶21a、22a或者两个台阶21a、22a中的任一个台阶固
定在一起。
[0052]在第一实施例中,对由二块平板构成的截面为L字形的棒状构件IlaUlb进行了说明,即便棒状构件IlaUlb的截面形状不同,若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在构成棒状构件的平板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上设置台阶,将连接构件的相邻的卡合部分彼此形成一体化,则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此时,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卡合部分进行一体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通过对至少两个卡合部分进行一体化,并将连接构件分割成多个连接构件,也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0053]第二实施例
[0054]以下,使用图5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台阶的棒状构件的放大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台阶21a、22a的位置以及台阶21a、22a的焊接方法不同。台阶21a、22a设置在与棒状构件Ila的端部隔开很小距离的位置上。因此,在焊接线41a、42a、47a、48a处采用堆焊焊接,而在焊接线43a、46a处采用边缘焊接。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焊接线47a、48a至棒状构件Ila的端部为止的距离作为调整用的余量,即使棒状构件Ila的长度方向尺寸精度不高,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结构。
[0055]第三实施例
[0056]使用图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台阶的棒状构件的放大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台阶21a、22a的位置和台阶21a、22a的接合结构不同。在第三实施例中,台阶21a、22a分别设置在平板12a、13a的位于分割面I侧的前端,在焊接线41a、42a处采用堆焊焊接,而在焊接线49a、52a处采用边缘焊接,并且在焊接线50a、51a处采用对接焊接。此时,台阶21a、22a的靠焊接线50a、51a —侧的表面与平板12a、13a的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在该接合结构中,由于分割面I侧不存在焊缝,因此能够使台阶21a、22a与分割面I更加接近,由此能够将连接构件31的长度缩短到最短的长度。
[0057]第四实施例
[0058]使用图7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台阶21a与台阶21b之间设置了块状构件61,并且在台阶22a与台阶22b之间设置了块状构件62。块状构件61、62均是截面呈梯形(优选为大致等腰梯形)的棒状构件。在块状构件61中,与梯形的斜边相当的表面63a与台阶21a接触,与梯形的下底相当的表面64与连接部分34接触。同样,在块状构件62中,与梯形的斜边相当的表面65a与台阶22a接触,与梯形的下底相当的表面66与连接部分35接触。块状构件61、62在连接构件31设置后,以对棒状构件11a、Ilb作用有拉伸负载的状态进行插入。因此,与用于插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卡合体的负载相比,可以用很小的负载插入块状构件61、62。根据本结构,即便在地震等非正常的状态下,作用在棒状构件11a、Ilb上的拉伸负载临时消失或者临时变成了压缩负载,棒状构件IlaUlb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动,并且连接构件31也不会脱落。
[0059]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本发明的接头的结构体发生了振动等而使得块状构件61、62两者或者块状构件61、62中的任一方有可能脱落时,也可以通过未图示的螺栓、销等固定构件将相关的块状构件与台阶21a、22a、21b、22b、连接构件31中的一个以上固定在一起。
[006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示出的变形例也可以应用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
[0061]第五实施例
[0062]使用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连接构件的放大图。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由连接构件38取代了连接构件31,由块状构件67、68分别取代了块状构件61、62,并且增设了螺栓69、70 (螺栓70未图示)。块状构件67与块状构件61相t匕,梯形的高度降低,并且增设了供螺栓69贯穿的内螺纹。同样,块状构件68与块状构件62相比,梯形的高度降低,并且增设了供未图示的螺栓70贯穿的内螺纹。螺栓69、70的前端分别进入设置在连接构件38表面的凹部39、40中。
[0063]第五实施例的结构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组装。首先,在使棒状构件Ila和Ilb接近的状态下设置连接构件38。接着,释放用于使棒状构件Ila和Ilb相互接近的负载,并将棒状构件IlaUlb以及连接构件38组装在规定的位置上。此后,在螺栓69、70松开的状态下将块状构件67、68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此时,由于块状构件67、68与台阶2la、2lb、22a、22b以及连接构件38之间产生有间隙,因此能够方便地设置块状构件67、68。最后,使螺栓69,70的前端分别进入凹部39、40中,并利用上述螺栓进行紧固。其结果是,能够通过螺栓与凹部之间的摩擦或者螺栓与凹部边缘之间的干涉来防止块状构件67、68脱落,并且能够防止块状构件67、68接近棒状构件Ila和棒状构件lib。
[0064]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示出的变形例也可以应用于第五实施例的结构。
[0065]第六实施例
[0066]使用图10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接头的完成状态。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台阶26a、26b、27a、27b的位置从截面为L字形的棒状构件IlaUlb的内侧变更到外侧。此时,相对于相同截面尺寸的棒状构件,能够加长台阶与棒状构件的焊接线的长度,能够加大接头可传递的负载。
[0067]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示出的变形例也可以应用于第六实施例所示的台阶设置在外侧的结构。
[0068]第七实施例
[0069]使用图11至图13对本发明的接头应用于作为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自动扶梯时的第七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1是作为本发明的接头的应用对象之一的自动扶梯的结构体即主框架的侧视图。上部承重梁81和下部承重梁82是自动扶梯的架设在建筑物上的部位,两者之间设置有作为桁架结构的框架(主框架)83。框架83主要由作为L形钢的上弦材84和下弦材85构成,两者之间通过纵向材料86和斜向材料87连接。乘客传送设备通过循环移动的未图示的搬运体来搭载乘客而将乘客从入口运送到出口。因此,站立在自动扶梯上的乘客以及运送乘客所需的设备的重量作用在该框架83上。因而,框架83的负载状态接近两端支承梁的负载状态,从整体上看,在上弦材84上作用有压缩负载,在下弦材85上作用有拉伸负载。
[0070]图12是自动扶梯的上弦材的分割部分的详细图。主要是因为运输时的尺寸限制方面的原因,框架83设置成在接头部分88分割。在接头部分88中的上弦材的接头部分89处,如图12所示,在上弦材84(84a、84b)的端部设置有与分割面平行的平板90a、90b。通过作用在上弦材84上的压缩负载,平板90a、90b彼此按压,为了防止两者因自动扶梯的振动等而发生错位,利用螺栓91进行固定。另一方面,在下弦材的接头部分92,作为接头而使用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任一个实施例的接头结构。
[0071]使用图13对该自动扶梯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接头的自动扶梯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将分割后的框架通过葫芦吊等搬运到安装位置,在该位置对接头部分进行连结。此时,如图13所示,通过将接头部分抬起到比完成状态时的位置更高的位置,以彼此按压的平板90a、90b为旋转中心、上部承重梁81侧的框架和下部承重梁82侧的框架产生弯曲的方式变形。其结果是,与分割面I分开的棒状构件11a、台阶21a、22a和棒状构件lib、台阶21b、22b彼此接近。也就是说,下弦材的接头92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插入并设置连接构件31或者连接构件38,之后,释放用于将接头部分抬起的负载后,下弦材的棒状构件11a、台阶21a、22a和棒状构件lib、台阶21b、22b彼此分开,拉伸负载作用在下弦材上,如上所述,连接构件31或者连接构件38相对于下弦材85自动定位到规定的位置,连接构件31或者连接构件38与台阶卡合而被固定。因而,与在通过葫芦吊等吊起的状态下用螺栓进行紧固的现有的安装方法相比,应用了本发明的接头的自动扶梯的组装作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0072]在图11至图13中以自动扶梯为例进行了说明,而作为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电动通道也同样形成两端支承梁那样的负载状态。因而,在应用于电动通道的下弦材的接头时,也能够获得与第七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桥梁、吊车和大楼等中,在应用于负载状态与两端支承梁或者悬臂梁类似的桁架结构的接头时,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0073]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而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更。此外,在各个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只要彼此不会产生矛盾,则也可以组合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接头结构,其是使用连接构件将作用有拉伸负载的棒状构件彼此连接的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的特征在于, 彼此连接的所述棒状构件各自具有台阶,所述台阶具有与所述连接构件卡合的卡合面, 所述连接构件具有与所述台阶的所述卡合面接触的卡合面,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卡合面将所述彼此连接的所述棒状构件各自的所述台阶夹住以与所述台阶卡合,并且在作用有拉伸负载的状态下,包括所述台阶在内的所述棒状构件彼此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棒状构件由多块沿着所述棒状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平板构成,并且在所述多块平板中的至少两块平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台阶, 在所述一个所述棒状构件中,一个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至少两块平板各自的所述台阶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的所述卡合面呈倒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连接构件夹住的一对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块状构件, 所述块状构件是截面呈梯形的棒状构件, 所述块状构件的与所述梯形的斜边相当的表面与所述台阶接触,并且 所述块状构件的与所述梯形的下底相当的表面与所述连接构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连接构件夹住的一对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块状构件, 所述块状构件是截面呈梯形的棒状构件, 所述块状构件的与所述梯形的斜边相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与所述台阶接触,并且所述块状构件的与所述梯形的下底相当的第三表面面向所述连接构件,并且与所述连接构件分开, 具有从所述块状构件的与所述梯形的上底相当的第四表面朝向所述第三表面贯穿的内螺纹, 在所述块状构件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内螺纹而与所述连接构件抵接的螺栓, 在所述连接构件的表面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用于容纳贯穿所述内螺纹的螺栓的前端。
6.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在循环移动的搬运体上搭载乘客而将所述乘客从入口运送到出口,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 支承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体即主框架的接头部分中的、作用有拉伸负载的下弦材的接头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结构。
7.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安装方法,其安装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安装方法的特征在于, 赋予将分割后的所述主框架的一方和另一方朝上方抬起的负载,由此使所述一方和另一方的主框架的所述下弦材彼此接近,插入所述连接构件,释放用于所述抬起的负载,使所述一方和另一方的主框架的所述下弦材彼此分开,使拉伸负载作用在所述下弦材而使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台阶进行 卡合来固定。
【文档编号】B66B23/22GK103922216SQ20141001427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堂园美礼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