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1969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其构成包括:动力牵引机构、升降动作机构和可升降天线塔,其中的动力牵引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机、减速机、行程限位开关和轴承座;升降动作机构包括可同时升降套接的多根升降杆的钢丝绳、钢丝绳滑轮、钢丝绳锚固板和聚四氟圈;可升降天线塔包括套接的多根升降杆、上端盖和滑动体,其特征在于,升降动作机构的各组件和滑动体均置于塔体内部,并且上端盖收口处的环形内壁以及滑动体外周壁上均配置了凹槽,凹槽内部分地嵌入了相应尺寸的聚四氟圈;一端用锚固板锚固的钢丝绳各自独立地跨一级升降杆连接隔级升降杆的滑动体。
【专利说明】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尤其是一种适于配备在野外勘探仪器车、新闻采访车、临时移动通讯基站车、军用通讯车等车辆上的自动升降天线塔。

【背景技术】
[0002]现已有多种类型升降天线塔,例如气动的,其在野外使用易于发生密封性方面的问题;采用外露滑轮和钢丝绳牵动的,在风吹日晒环境下,因锈蚀而不能上下滑动;采用折叠机构的,由于单节杆体过高而不能直接车载使用。目前急需开发一种所有机构全部内置,各级升降杆同步升降,防风雨腐蚀,无需润滑的车载天线塔产品。
[0003]本设计人提出了采用直径不等的钢丝绳且每一根钢丝绳独立运动、跨一级升降杆锚固的设计构思,并在材料设计方面,充分将新型材料与设计结构的机械性能要求相结合一利用不锈钢耐腐蚀的特性,使天线杆无需表面处理就能满足不锈蚀同时内外壁保持光滑的性能要求,进而达到减少天线杆上下运动阻力的目的;利用聚四氟(PTFE)的耐磨、耐高温特性定制特定组件,实现升降塔组件上下滑动过程中无需润滑剂的产品特征;按照能够达到同步机械运动的要求设计联动机构;此外,利用数控技术实现升降的自动控制;利用数控设备完成升降杆及滑动体的精密加工。
[0004]升降杆外形采用弧元和流线型设计,从而减小了风阻,天线塔升高至15米无需三角拉线稳定,可在小于七级风的环境工作,不影响车辆和天线塔的稳定。
[0005]采用偏心旋转设计为联动机构内置提供了安装空间,采用本车电瓶(24v或12v)做动力,牵引机构由直流电机、减速机、行程限位开关、轴承座见组成。达到自动升降,同时还保证了用电安全,天线杆每升降一次仅消耗2Ah电流,是车载便捷,操控简单的一种实用新型产品。


【发明内容】

[0006]本设计人完成发明任务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其构成包括:动力牵引机构、升降动作机构和可升降天线塔,其中的动力牵引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机、减速机、行程限位开关和轴承座;升降动作机构包括可同时升降套接的多根升降杆的钢丝绳、钢丝绳滑轮、钢丝绳锚固板和聚四氟圈;可升降天线塔包括套接的多根升降杆、上端盖和滑动体,其特征在于,升降动作机构的各组件和滑动体均置于塔体内部,并且上端盖收口处的环形内壁以及滑动体外周壁上均配置了凹槽,凹槽内部分地嵌入了相应尺寸的聚四氟圈;一端用锚固板锚固的钢丝绳各自独立地跨一级升降杆连接隔级升降杆的滑动体。
[0008]前述的天线塔,其升降杆的上端盖和下端的滑动体均设计成偏心的,偏心的上端盖容纳升降杆穿过偏心孔往复升降,并在上端盖的盖体下安装滑轮,钢丝绳绕过滑轮互不干扰地穿过偏心滑动体上的孔做往复运动。
[0009]前述的天线塔,其升降杆外形为风阻小的弧形、或流线型,天线塔包括6根升降杆,相邻升降杆的径向间隙约26?36毫米,平均不超过30毫米。
[0010]前述的天线塔,其进一步包括第一升降杆1,第一上端盖2,第一上口聚四氟圈3,第二升降杆4,第一钢丝绳滑轮5,第二上端盖6,第二上口聚四氟圈7,第一钢丝绳8,第二钢丝绳滑轮9,第三升降杆10,第二钢丝绳11,第一偏心滑动体12,第一内聚四氟圈13,第三上口聚四氟圈14,第三上端盖15,第四升降杆16,第三钢丝绳滑轮17,第二偏心滑动体18,第二内聚四氟圈19,第三钢丝绳20,第四上端盖21,第四上口聚四氟圈22,第四钢丝绳滑轮23,第五升降杆24,第四钢丝绳25,第三偏心滑动体26,第三内聚四氟圈27,第一钢丝绳锚固板28,第五上口聚四氟圈29,第五上端盖30,第五钢丝绳滑轮31,第四偏心滑动体32,第四内聚四氟圈33,第六升降杆34,第二钢丝绳锚固板35,第五钢丝绳36,第五偏心滑动体37,第五内聚四氟圈38,第三钢丝绳锚固板39,第四钢丝绳锚固板40和第六钢丝绳滑轮41,其中,
[0011]各升降杆沿轴向由大到小依次套接,且各升降杆轴线虽然共处同一平面但相邻升降杆的轴线彼此平行却不重叠,升降杆间隙的位置交替地出现在升降杆轴线平面的左侧或右侧,第二至第六升降杆4、10、16、24和34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至第五上端盖2、6、15、21和30,这些上端盖沿径向偏心地依次封住本升降杆顶端与较小直径的上一升降杆1、4、10、16和24的间隙部分,并为第一至第五钢丝绳滑轮5、9、17、23和31及第一至第五上口聚四氟圈3、7、14、22和29提供安装位置,
[0012]第一至第五升降杆1、4、10、16和24的下端分别固连着第一至第五偏心滑动体12、18、26、32和37,这些偏心滑动体偏心地托举着相应的升降杆1、4、10、16和24穿过第一至第五上端盖2、6、15、21和30的偏心孔在第二至第六升降杆4、10、16、24和34内同时平稳地升降,
[0013]第一至第五偏心滑动体12、18、26、32和37还为第一至第五钢丝绳8、11、20、25和36及第一至第五内聚四氟圈13、19、27、33和38提供安装位置。
[0014]前述的天线塔,其各钢丝绳与各钢丝绳滑轮和/或锚固板如下连接,使得连接绞盘的钢丝绳36每牵动I米,每根升降杆均上升I米,
[0015]第四钢丝绳锚固板40将第四钢丝绳25的一端锚固于第六升降杆34的底端,钢丝绳25依次穿过滑动体37、32并绕过第四钢丝绳滑轮23,连接于第四偏心滑动体32上,
[0016]第三钢丝绳锚固板39将第三钢丝绳20的一端锚固于第五升降杆24的底端,钢丝绳20依次穿过滑动体32、26并绕过第三钢丝绳滑轮17,连接于第三偏心滑动体26上,
[0017]第二钢丝绳锚固板35将第二钢丝绳11的一端锚固于第四升降杆16的底端,钢丝绳11依次穿过的滑动体26、18并绕过第二钢丝绳滑轮9,连接于第二偏心滑动体18上,
[0018]第一钢丝绳锚固板28将第一钢丝绳8的一端锚固于第三升降杆10的底端,钢丝绳8依次穿过的滑动体18、12并绕过第一钢丝绳滑轮5,连接于第一偏心滑动体12上,
[0019]第五钢丝绳36 —端受到天线塔外经钢丝绳滑轮41的牵引力,另一端绕过第五钢丝绳滑轮31,连接于第五偏心滑动体37上。
[0020]前述的天线塔,其用6种直径不等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6根升降杆。
[0021]前述的天线塔,其6个升降杆根据每根所需牵引力的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钢丝绳。
[0022]前述的天线塔,其滑动体上有直径不等的孔,每根做往复运动的钢丝绳穿过滑动体上不同的孔。
[0023]前述的天线塔,以轮胎与地面附着面算起,天线塔安装在车体上不超过4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6节升降杆的实施方案示意图。
[0026]图2a和图2b,分别是图1所示实施方案的第五升降杆24的结构图及其局部A的放大图。
[0027]图2c、图2d、图2e、图2f、图2g是图1所示实施方案的第六升降杆34、第四升降杆16、第三升降杆10、第二升降杆4和第一升降杆I的结构图。
[0028]图3a和图3b,分别是第五上端盖30 (含第五上口聚四氟圈29和第五钢丝绳滑轮31)的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
[0029]图4包括图4a和图4b,分别是第五偏心滑动体37的结构示意图和俯视图。
[0030]图5包括图5a和图5b,分别是第五钢丝绳滑轮31的示意图和结构视图。
[0031]图6是动力牵引机构的布置图。
[0032]其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分别为:
[0033]I)第一升降杆2)第一上端盖
[0034]3)第一上口聚四氟圈 4)第二升降杆
[0035]5)第一钢丝绳滑轮 6)第二上端盖
[0036]7)第二上口聚四氟圈 8)第一钢丝绳
[0037]9)第二钢丝绳滑轮10)第三升降杆
[0038]11)第二钢丝绳12)第一偏心滑动体
[0039]13)第一内聚四氟圈 14)第三上口聚四氟圈
[0040]15)第三上端盖16)第四升降杆
[0041]17)第三钢丝绳滑轮 18)第二偏心滑动体
[0042]19)第二内聚四氟圈 20)第三钢丝绳
[0043]21)第四上端盖22)第四上口聚四氟圈
[0044]23)第四钢丝绳滑轮 24)第五升降杆
[0045]25)第四钢丝绳26)第三偏心滑动体
[0046]27)第三内聚四氟圈 28)第一钢丝绳锚固板
[0047]29)第五上口聚四氟圈 30)第五上端盖
[0048]31)第五钢丝绳滑轮 311)滑轮轴
[0049]312)滑轮轴承313)滑轮体
[0050]32)第四偏心滑动体 33)第四内聚四氟圈
[0051]34)第六升降杆35)第二钢丝绳锚固板
[0052]36)第五钢丝绳37)第五偏心滑动体
[0053]38)第五内聚四氟圈 39)第三钢丝绳锚固板
[0054]40)第四钢丝绳锚固板 41)第六钢丝绳滑轮
[0055]42)钢丝固定板43)下偏心滑动盘
[0056]44)直流电机45)减速机
[0057]46)行程限位开关47)轴承架
[0058]上述实例中,采用304不锈钢制造升降杆、上端盖、偏心滑动体、钢丝绳和钢丝绳锚固板和滑轮,其中,升降杆及偏心滑动体的精密加工利用数控设备完成。上口聚四氟圈和内聚四氟圈采用耐磨、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造,安装后能确保天线塔升降过程中没有金属与金属的摩擦,而且升降塔组件上下滑动过程中无需润滑剂。本实例采用6根直径不同的不锈钢升降杆。
[0059]参见图6,由直流电机44、减速机45、行程限位开关46、轴承座47组成牵引机构,从天线塔外经钢丝绳滑轮41牵引第五钢丝绳36,从而产生天线塔的升降机械运动。电机44的电力来自机动车辆。
[0060]如图2a、图2c、图2d、图2e、图2f、图2g所示,6根升降杆横截面为减小风阻的流线型设计,外周直径依次为:第六升降杆34直径204mm,第五升降杆24直径168mm,第四升降杆16直径140mm,第三升降杆10直径114mm,第二升降杆4直径89mm,第一升降杆I直径63mm。升降杆的径向间隙从26mm至36mm,平均不超过30mm。组装时,上述各升降杆沿轴向由大到小依次套接,且各升降杆轴线虽然共处同一平面但相邻升降杆的轴线彼此平行却不重叠,套接的升降杆彼此间的径向间隙因此偏心地出现在一侧,为钢丝绳的牵引动作提供了空间。为了在驱动不同升降杆的钢丝绳联动运行时彼此不干扰,升降杆间隙的位置交替地出现在升降杆轴线平面的左侧或右侧。
[0061]在本实例中,第二至第六升降杆(升降杆4、10、16、24和34)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至第五上端盖(上端盖2、6、15、21和30),上端盖沿径向偏心地依次封住本升降杆顶端与较小直径的上一升降杆(第一至第五升降杆1、4、10、16和24)的间隙部分,并为第一至第五钢丝绳滑轮(钢丝绳滑轮5、9、17、23和31)及第一至第五上口聚四氟圈(上口聚四氟圈
3、7、14、22和29)提供安装位置。
[0062]以图3a、图3b中的第五钢丝绳滑轮31和图2a、图2b中的第五上口聚四氟圈29为例,举例说明各钢丝绳滑轮和各上口聚四氟圈的特征:在第六升降杆34上端安装第五上端盖30,上端盖30封住第六升降杆34上端与偏置于其中的第五升降杆24形成的间隙。在上端盖30底部封住最大间隙的部位上,向下方(第六升降杆34内)安装第五钢丝绳滑轮31,滑轮31的滑轮轴311的轴线平行于上端盖30的底面并处于升降杆34、24轴线形成的平面内。当第五上端盖30环抱第五升降杆24安装于第六升降杆34上端后,滑轮31将完全位于第六升降杆34与其上端盖30以及第五升降杆24形成的空间内。
[0063]第五上端盖30与第五升降杆24接触的环面上,衬垫着上口聚四氟圈29,使升降杆24的金属外壁与上端盖30收口的金属内环面不发生接触,不产生摩擦。使用耐热、耐摩擦的上口聚四氟圈起到润滑作用,密封的同时不需要润滑剂。上口聚四氟圈29安装在上端盖30环绕第五升降杆24的收口上面向升降杆24外壁形成的凹槽内。
[0064]在本实例中,第一至第五升降杆(升降杆1、4、10、16和24)的下端分别固连着第一至第五偏心滑动体(偏心滑动体12、18、26、32和37),参见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图2f、图2g和图4a、图4b,偏心滑动体偏心地托举着相应的升降杆1、4、10、16和24穿过第一至第五上端盖(上端盖2、6、15、21和30)的偏心孔在第二至第六升降杆(升降杆4、10、16、24和34)内同时平稳地升降。
[0065]第一至第五偏心滑动体12、18、26、32和37还为第一至第五钢丝绳(钢丝绳8、11、20,25和36)及第一至第五内聚四氟圈(内聚四氟圈13、19、27、33和38)提供安装位置。
[0066]以图4a、图4b中的第五偏心滑动体37和第五内聚四氟圈38为例,举例说明各偏心滑动体和各内聚四氟圈的特征:如图4a所示,偏心滑动体37由下偏心滑动盘43和钢丝固定板42构成,在下偏心滑动盘43的外周用内聚四氟圈38进行衬垫,防止下偏心滑动盘43的金属外周与第六升降杆34内壁发生金属摩擦。内聚四氟圈38嵌装在下偏心滑动盘43外周的凹槽上。在与第五上端盖30安装钢丝绳滑轮31位置相对应的滑动盘部位,开有通孔。此外,第三、四、五偏心滑动体26、32和37还各自组装有相应尺寸的钢丝固定板,例如图4a中42所示,用于安装钢丝绳锚固板28、35、39。
[0067]在本实例中,各钢丝绳锚固板用304不锈钢制造,各种直径的钢丝绳采用镀锌钢丝制成。本实例中,通过各钢丝绳与各滑轮、和/或锚固板的特定连接关系,使得连接绞盘的钢丝绳每牵动I米,每根升降杆均上升I米。具体地,
[0068]第四钢丝绳锚固板40将第四钢丝绳25的一端锚固于第六升降杆34的底端,钢丝绳25依次穿过滑动体37、32并绕过第四钢丝绳滑轮23,连接于第四偏心滑动体32上。
[0069]第三钢丝绳锚固板39将第三钢丝绳20的一端锚固于第五升降杆24的底端,钢丝绳20依次穿过滑动体32、26并绕过第三钢丝绳滑轮17,连接于第三偏心滑动体26上。
[0070]第二钢丝绳锚固板35将第二钢丝绳11的一端锚固于第四升降杆16的底端,钢丝绳11依次穿过的滑动体26、18并绕过第二钢丝绳滑轮9,连接于第二偏心滑动体18上。
[0071]第一钢丝绳锚固板28将第一钢丝绳8的一端锚固于第三升降杆10的底端,钢丝绳8依次穿过的滑动体18、12并绕过第一钢丝绳滑轮5,连接于第一偏心滑动体12上。
[0072]第五钢丝绳36 —端受到天线塔外经钢丝绳滑轮41的牵引力,另一端绕过第五钢丝绳滑轮31,连接于第五偏心滑动体37上。
[0073]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每升降一次仅消耗2Ah电流,是车载便捷,操控简单的一种实用新型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自动升降天线塔,其构成包括:动力牵引机构、升降动作机构和可升降天线塔,其中的动力牵引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机、减速机、行程限位开关和轴承座;升降动作机构包括可同时升降套接的多根升降杆的钢丝绳、钢丝绳滑轮、钢丝绳锚固板和聚四氟圈;可升降天线塔包括套接的多根升降杆、上端盖和滑动体,其特征在于,升降动作机构的各组件和滑动体均置于塔体内部,并且上端盖收口处的环形内壁以及滑动体外周壁上均配置了凹槽,凹槽内部分地嵌入了相应尺寸的聚四氟圈;一端用锚固板锚固的钢丝绳各自独立地跨一级升降杆连接隔级升降杆的滑动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升降杆的上端盖和下端的滑动体均设计成偏心的,偏心的上端盖容纳升降杆穿过偏心孔往复升降,并在上端盖的盖体下安装滑轮,钢丝绳绕过滑轮互不干扰地穿过偏心滑动体上的孔做往复运动。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升降杆外形为风阻小的弧形、或流线型,天线塔包括6根升降杆,相邻升降杆的径向间隙约26?36毫米,平均不超过30毫米。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升降杆(I),第一上端盖(2),第一上口聚四氟圈(3),第二升降杆(4),第一钢丝绳滑轮(5),第二上端盖¢),第二上口聚四氟圈(7),第一钢丝绳(8),第二钢丝绳滑轮(9),第三升降杆(10),第二钢丝绳(11),第一偏心滑动体(12),第一内聚四氟圈(13),第三上口聚四氟圈(14),第三上端盖(15),第四升降杆(16),第三钢丝绳滑轮(17),第二偏心滑动体(18),第二内聚四氟圈(19),第三钢丝绳(20),第四上端盖(21),第四上口聚四氟圈(22),第四钢丝绳滑轮(23),第五升降杆(24),第四钢丝绳(25),第三偏心滑动体(26),第三内聚四氟圈(27),第一钢丝绳锚固板(28),第五上口聚四氟圈(29),第五上端盖(30),第五钢丝绳滑轮(31),第四偏心滑动体(32),第四内聚四氟圈(33),第六升降杆(34),第二钢丝绳锚固板(35),第五钢丝绳(36),第五偏心滑动体(37),第五内聚四氟圈(38),第三钢丝绳锚固板(39),第四钢丝绳锚固板(40)和第六钢丝绳滑轮(41),其中, 各升降杆(1、4、10、16、24、34)沿轴向由大到小依次套接,且各升降杆轴线虽然共处同一平面但相邻升降杆的轴线彼此平行却不重叠,升降杆间隙的位置交替地出现在升降杆轴线平面的左侧或右侧,第二至第六升降杆(4、10、16、24和34)的上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至第五上端盖(2、6、15、21和30),这些上端盖沿径向偏心地依次封住本升降杆(4、10、16、24和34)顶端与较小直径的上一升降杆(1、4、10、16和24)的间隙部分,并为第一至第五钢丝绳滑轮(5、9、17、23和31)及第一至第五上口聚四氟圈(3、7、14、22和29)提供安装位置, 第一至第五升降杆(1、4、10、16和24)的下端分别固连着第一至第五偏心滑动体(12、18、26、32和37),这些偏心滑动体偏心地托举着相应的升降杆(1、4、10、16和24)穿过第一至第五上端盖(2、6、15、21和30)的偏心孔在第二至第六升降杆(4、10、16、24和34)内同时平稳地升降, 第一至第五偏心滑动体(12、18、26、32和37)还为第一至第五钢丝绳(8、11、20、25和36)及第一至第五内聚四氟圈(13、19、27、33和38)提供安装位置。
5.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各钢丝绳与各钢丝绳滑轮和/或锚固板如下连接,使得连接绞盘的钢丝绳(36)每牵动I米,每根升降杆均上升I米, 第四钢丝绳锚固板(40)将第四钢丝绳(25)的一端锚固于第六升降杆(34)的底端,钢丝绳(25)依次穿过滑动体(37)、(32)并绕过第四钢丝绳滑轮(23),连接于第四偏心滑动体(32)上, 第三钢丝绳锚固板(39)将第三钢丝绳(20)的一端锚固于第五升降杆(24)的底端,钢丝绳(20)依次穿过滑动体(32)、(26)并绕过第三钢丝绳滑轮(17),连接于第三偏心滑动体(26)上, 第二钢丝绳锚固板(35)将第二钢丝绳(11)的一端锚固于第四升降杆(16)的底端,钢丝绳(11)依次穿过的滑动体(26)、(18)并绕过第二钢丝绳滑轮(9),连接于第二偏心滑动体(18)上, 第一钢丝绳锚固板(28)将第一钢丝绳(8)的一端锚固于第三升降杆(10)的底端,钢丝绳(8)依次穿过的滑动体(18)、(12)并绕过第一钢丝绳滑轮(5),连接于第一偏心滑动体(12)上, 第五钢丝绳(36) —端受到天线塔外经钢丝绳滑轮(41)的牵引力,另一端绕过第五钢丝绳滑轮(31),连接于第五偏心滑动体(37)上。
6.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用6种直径不等不锈钢管制成所述的6根升降杆。
7.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6个升降杆根据每根所需牵引力的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钢丝绳。
8.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滑动体上有直径不等的孔,每根做往复运动的钢丝绳穿过滑动体上不同的孔。
9.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塔,其特征在于,以轮胎与地面附着面算起,天线塔安装在车体上不超过4米。
【文档编号】B66F11/00GK204097021SQ20142044860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靳超, 田正刚 申请人:靳超, 田正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