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膜和包含该层叠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465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层叠膜和包含该层叠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已在建材、汽车的外装部件、纸、木材、家具、防音壁、光学材料、化妆品的容器和各种显示元件等中使用。为了保护这样的塑料,已广泛地应用了功能性硬涂层。

特别地,近年来,LCD、PDP或投影TV等各种显示装置大幅地发展。由于这样的倾向,用包含显示装置的各种的家电制品或移动电话的视窗等保护塑料片的表面,用于防止划伤等的功能性硬涂层的需要大幅地增加。

向外部露出的平板显示元件的视窗必须具有日常生活中的耐划伤性、柔性(flexible)等基于加工的特性。但是,通常的硬涂膜由于交联密度的增加,耐磨损性增加,但由于涂层的收缩,有时产生裂纹,弯曲性降低。

因此,实际情况是要求开发同时满足高硬度和优异的柔软性的膜。

韩国公开专利2011-0078783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硬涂层组合物和包含硬涂层的层叠体,但没有提及对于上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2011-00787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同时呈现高硬度和高柔软性的层叠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上述层叠膜作为盖窗(cover window)基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层叠膜,其包含第1基材膜、位于上述第1基材膜的一面的硬涂层和位于另一面的第2基材膜。

2.上述项目1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1基材膜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GPa以上。

3.上述项目1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硬涂层的马氏硬度为350N/mm2以上。

4.上述项目1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2基材膜的修正韧性(amended toughness)满足下述的数学式1。

10,000MPa%≤修正韧性(数学式1)

(式中,修正韧性为第2基材膜的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中断裂点处的应力(Mpa)与应变(%)之积。)

5.上述项目4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第2基材膜的数学式1的修正韧性为15,000MPa%以上。

6.上述项目1的层叠膜,其中,还包含位于上述第1基材膜与第2基材膜之间的粘接层。

7.上述项目1的层叠膜,其中,上述硬涂层侧的1kg载荷下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以曲率半径3mm弯曲时的直至折断的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

8.上述项目1的层叠膜,其为图像显示装置的盖窗基板。

9.层叠膜,其包含第1基材膜、位于上述第1基材膜的一面的硬涂层和位于另一面的第2基材膜,

上述第1基材膜的拉伸弹性模量为2GPa以上,

上述硬涂层的马氏硬度为350N/mm2~500N/mm2

上述第2基材膜的修正韧性满足下述数学式1。

10,000MPa%≤修正韧性(数学式1)

(式中,修正韧性为第2基材膜的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中断裂点处的应力(Mpa)与应变(%)之积。)

10.上述项目9的层叠膜,其为图像显示装置的盖窗基板。

11.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项目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层叠膜能够同时呈现高硬度和高柔软性。由此,本发明的层叠膜能够适合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的盖窗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层叠膜,其通过包含第1基材膜、位于上述第1基材膜的一面的硬涂层和位于另一面的第2基材膜,从而同时呈现高硬度和高柔软性,能够适合应用于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的盖窗基板。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的层叠膜包含第1基材膜、位于上述第1基材膜的一面的硬涂层和位于另一面的第2基材膜。

第1基材膜起到支承硬涂层的作用。

第1基材膜优选拉伸弹性模量为2GPa以上。如果拉伸弹性模量为2GPa以上,能够呈现优异的硬度。从同时呈现高硬度和优异的柔软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地,拉伸弹性模量可以为3GPa~6GPa。如果拉伸弹性模量不到2GPa,硬度的评价时膜变形,难以发挥充分的硬度,如果拉伸弹性模量超过6GPa,有时柔软性降低。上述范围的拉伸弹性模量能够通过在构成第1基材膜的高分子的聚合时调节官能团的种类、摩尔%等而获得。

第1基材膜为具有透明性的塑料膜,例如能够使用选自具有降冰片烯或多环降冰片烯系的单体这样的包含环烯烃的单体的单元的环烯烃系衍生物、选自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乙酰纤维素丁酸酯、异丁基酯纤维素、丙酰纤维素、丁酰纤维素、或乙酰丙酰纤维素等中的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丙烯酸系、聚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中的物质。

对第1基材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例如10~200μm、优选地20~100μm、更优选地20~80μm。

硬涂层对层叠膜赋予优异的硬度。

硬涂层优选马氏硬度为350N/mm2以上。如果马氏硬度为350N/mm2以上,能够实现5H以上的高的铅笔硬度。通常,如果马氏硬度为350N/mm2以上,变硬,弯曲时可产生裂纹,但与前述的第1基材膜和后述的第2基材膜一起使用而呈现高硬度,同时也能够呈现优异的柔软性。

从实现高硬度,并且抑制反复的弯曲疲劳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观点出发,马氏硬度可优选为350N/mm2~500N/mm2,更优选为350N/mm2~450N/mm2。马氏硬度可以是采用纳米压痕法在负载载荷10mN下测定的值。上述范围的马氏硬度可以通过在后述的硬涂层组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的范围内改变透光性树脂的种类和含量、光引发剂的种类和含量等而调节固化度,除此之外,通过包含二氧化硅粒子这样的填充剂等而得到。

硬涂层可以将包含本领域中公知的透光性树脂、光引发剂、溶剂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在第1基材膜上涂布、固化而形成。

作为透光性树脂,能够使用光固化型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光固化型的单体等。这些能够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光固化型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能够使用选自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以上。具体地,可以将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使用,或者将2种的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使用。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能够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方法、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在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反应而制造。

作为在分子内具有羟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为选自(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异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己内酯开环羟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四(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和二季戊四醇五/六(甲基)丙烯酸酯的混合物中的1种以上。

另外,作为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为选自1,4-二异氰酸酯基丁烷、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1,8-二异氰酸酯基辛烷、1,12-二异氰酸酯基十二烷、1,5-二异氰酸酯基-2-甲基戊烷、三甲基-1,6-二异氰酸酯基己烷、1,3-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反式-1,4-环己烯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环己基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二甲苯-1,4-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1,3-二异氰酸酯、1-氯甲基-2,4-二异氰酸酯、4,4'-亚甲基双(2,6-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4,4’-氧联双(苯基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衍生的3官能异氰酸酯、和三甲烷丙醇加成物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中的1种以上。

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能够采用本领域中公知的方法使聚酯多元醇与丙烯酸反应而制造。

上述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以是选自聚酯丙烯酸酯、聚酯二丙烯酸酯、聚酯四丙烯酸酯、聚酯六丙烯酸酯、聚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聚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聚酯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1种以上,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光固化型的单体能够无限制地使用在分子内具有作为通常使用的光固化型的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烯丙基等不饱和基团的该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单体。具体地,能够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

作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例如可列举选自新戊二醇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2,4-环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五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双(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1种以上,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特别地,通过在混合物组成中所含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范围内代替光固化型的单体而使用上述4官能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从而能够提高光固化涂层组合物的作业性和相容性,能够获得同等水平的特性。

透光性树脂对涂膜的品质产生影响,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重量,可以以1~80重量%、优选地5~50重量%的含量使用。如果含量不到1重量%,有时涂膜的形成困难,或者充分的硬度的实现变得困难,如果超过80重量%,有时涂膜固化后的卷曲深化。为了提高硬度以及减轻收缩,可在上述透光性树脂中添加金属氧化物微粒。

光引发剂只要是该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光引发剂,则能够无限制地使用。例如,能够使用选自羟基酮类、氨基酮类、抽氢型的光引发剂、和这些的组合中的1种以上。

具体地,作为上述光引发剂,能够使用选自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丙酮-1、二苯基酮、苯偶酰二甲基缩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酮、4-羟基环苯基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蒽醌、芴、三苯基胺、咔唑、3-甲基苯乙酮、4-氯苯乙酮、4,4-二甲氧基苯乙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二苯甲酮、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和这些的组合中的1种以上。

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能够以0.1~10重量%、优选地1~5重量%的含量使用光引发剂。如果含量不到0.1重量%,有时组合物的固化速度变慢,发生未固化,机械物性降低,如果超过10重量%,有时由于过固化而在涂膜中产生裂纹。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可还包含二氧化硅粒子。

二氧化硅粒子用于提高硬涂层的硬度,粒径为1~100nm的二氧化硅粒子为宜。如果粒径不到1nm,有时在硬涂层组合物内分散性降低,如果超过100nm,有时雾度升高。

二氧化硅粒子优选使用分散为单体的二氧化硅粒子。具体地,能够使用选自市售的Nanocryl C130、Nanocryl C140、Nanocryl C145、Nanocryl C146、Nanocryl C150、Nanocryl C153、Nanocryl C155、Nanocryl C165、Nanocryl C350、Nanocryl C620、Nanocryl C680中的1种。

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能够以1~50重量%、优选地10~30重量%的含量使用二氧化硅粒子。如果含量不到1重量%,则硬度的提高效果不充分,如果超过50重量%,有时在固化面产生裂纹。

溶剂只要能够将上述的成分溶解或分散,则并无特别限制。

具体地,能够使用醇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酮系(甲基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二乙基酮、二丙基酮、环己酮等)、乙酸酯系(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叔丁酯、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醚乙酸酯、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甲氧基戊基乙酸酯等)、己烷系(己烷、庚烷、辛烷等)、苯系(苯、甲苯、二甲苯等)、醚系(二甘醇二甲醚、二甘醇二乙醚、二甘醇二丙醚、二甘醇二丁醚、丙二醇单甲醚等)等。上述例示的溶剂能够各自单独地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重量,能够以10~95重量%的含量使用溶剂。如果含量不到10重量%,则有时粘度高,作业性降低,如果超过95重量%,则有时干燥工序花费时间,经济性降低。

对硬涂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例如5~100μm、优选地5~80μm、更优选地10~60μm。

本发明的层叠膜还包含位于上述第1基材膜的另一面的第2基材膜。

通过还包含第2基材膜,能够提高层叠膜全体的韧性,改善柔软性。

优选地,第2基材膜可以为修正韧性(amended toughness)满足下述数学式1的基材膜。

10,000MPa%≤修正韧性 (数学式1)

(式中,修正韧性为在第2基材膜的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中断裂点处的应力(Mpa)与应变(%)之积。)

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是根据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实验表示对高分子材料施加的应力(stress)和与该应力对应所示的高分子材料的应变(strain)的关系的坐标图上的曲线。本发明的通常的例子中,将应变示于横轴,将应力示于纵轴。由此,应力-应变曲线作为其他的表现,可以说是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应变的增加表示所求出的应力的大小的变化的曲线。

图1中例示了多个高分子原料膜的应力-应变曲线,各曲线的末端的用圆包围的部分相当于断裂点(fracture point)。上述数学式1的修正韧性为断裂点处的x的值(应变)与y的值(应力)之积,图1中,将多个高分子原料膜的任一个膜中的修正韧性例示于用四方形包围的部分。

本发明人确认:由于具有上述范围的修正韧性的基材膜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因此通过在与高硬度的硬涂层一起使用时补充柔软性,从而实现高硬度,并且抑制反复的弯曲疲劳引起的裂纹的产生。具体地,如果修正韧性不到10,000MPa%,有时柔软性的改善效果不充分。优选地,修正韧性可为15,000MPa%以上。由于修正韧性越高,柔软性的改善效果越优异,因此对上限并无特别限定,从经济的观点出发,可以为50,000MPa%以下、优选地40,000MPa%以下。

第2基材膜也为具有透明性的塑料膜,能够使用作为第1基材膜例示的原料。优选地,能够使用满足上述的修正韧性的塑料膜。

对第2基材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例如10~200μm、优选地20~100μm、更优选地20~80μm。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第2基材膜能够经由粘接层与第1基材膜粘接。

粘接层可以是通过将本领域中公知的UV粘接剂组合物涂布、固化而形成的粘接层。

作为UV粘接剂组合物,能够使用例如丙烯酸系粘接剂、环氧系粘接剂、聚氨酯系粘接剂等。

对粘接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5~50μm。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第2基材膜可以在无粘接层的情况下与第1基材膜直接接触。

这能够通过使用采用共挤出成型法将形成第1基材膜的树脂和形成第2基材膜的树脂同时地挤出层叠的膜而实现,但并不限于此。

具有上述的构成和参数的本发明的层叠膜的硬度和柔软性非常优异。例如,硬涂层侧的1kg载荷下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优选为6H以上,更优选为8H以上,以曲率半径(半径)3mm弯曲时的直至折断的弯曲次数为10万次以上,优选为20万次以上,另外,优选地,以曲率半径1.5mm弯曲时的直至折断的弯曲次数可为10万次以上,更优选地,可为20万次以上。

由此,本发明的层叠膜能够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盖窗基板而防止表面的擦伤,也能够在柔性图像显示装置中用作具有优异的柔软性的盖窗基板。

另外,本发明提供具备上述层叠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上述层叠膜作为盖窗基板。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场致发射显示装置等,还可以为柔性图像显示装置。

以下为了有助于本发明的理解而示出优选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只不过是对本发明进行例示,并非限制所附的专利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范畴和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于实施例的改变是多样的并且可以进行修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和修正当然也属于所附的专利权利要求。

制造例1.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造

使用搅拌机将10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官能、美源商事公司(Miwon Commercial Co.,Ltd.)制造、SC2153)、1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50重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溶胶(12nm、固体成分40%、触媒化成公司制造、V8802)、2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大井化金公司(Daejung Chemicals&Metals Co.,Ltd.)制造)、7重量份的丙二醇单甲醚(大井化金公司制造)、2.7重量份的光引发剂(CIBA公司制造、I-184)、和0.3重量份的流平剂(BYK化学公司制造、BYK-UV3570)混合,使用PP材质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制造了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

制造例2.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造

使用搅拌机将5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官能、美源特种化学品公司制造、SC2153)、3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37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20重量份的丙二醇单甲醚、2.7重量份的光引发剂(CIBA公司制造、I-184)、和0.3重量份的流平剂(BYK化学公司制造、BYK-UV3570)混合,使用PP材质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制造了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

制造例3.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造

使用搅拌机将8重量份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官能、美源商事公司制造、SC2153)、7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55重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溶胶(12nm、固体成分40%、触媒化成公司制造、V8802)、20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大井化金公司制造)、7重量份的丙二醇单甲醚(大井化金公司制造)、2.7重量份的光引发剂(CIBA公司制造、I-184)、和0.3重量份的流平剂(BYK化学公司制造、BYK-UV3570)混合,使用PP材质的过滤器过滤,制造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

实施例和比较例

实施例1

在拉伸弹性模量4GPa的聚酰亚胺膜(50μm、第1基材膜)上涂布制造例1的组合物以使固化后的厚度成为20μm后,将溶剂干燥并且进行UV固化,形成了硬涂层。在上述膜的另一面用丙烯酸系粘接层(厚5μm)粘接修正韧性为21,000MP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50μm、第2基材膜),制造层叠膜。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了拉伸弹性模量为5GPa的聚酰亚胺膜(50μm)作为第1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了修正韧性为25,000MP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50μm)作为第2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4

除了使用了制造例3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了拉伸弹性模量为1.5GPa的聚酰亚胺膜(50μm)作为第1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了修正韧性为8,000MPa%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60μm)作为第2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7

除了使用了修正韧性为50,000MPa%的聚酰亚胺膜50μm作为第2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8

除了使用了修正韧性为10,000MPa%的聚酰亚胺膜(60μm)作为第2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9

除了使用了拉伸弹性模量为6.2GPa的聚酰亚胺膜(50μm)作为第1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实施例10

将聚酰亚胺树脂流延以成为厚50μm,在上述流延的聚酰亚胺树脂上挤出聚丙烯树脂以使厚度成为50μm,制造了拉伸弹性模量为4GPa的聚酰亚胺膜(第1基材膜)和修正韧性为18,000MPa%的聚丙烯膜(第2基材膜)在没有粘接层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的膜。

然后,在上述膜的聚酰亚胺膜侧涂布制造例1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以使固化后的厚度成为20μm后,将溶剂干燥以及进行UV固化,形成硬涂层,制造层叠膜。

比较例1

除了使用了制造例2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层叠膜。

比较例2

除了没有使用粘接层和第2基材膜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造了膜。

实验例

1.马氏硬度的测定

对于将制造例1和2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在玻璃上涂布以使固化后的厚度成为5μm后干燥和UV固化的样品的硬涂层侧的表面,使用纳米压痕仪测定了载荷10mN下的硬度。

2.铅笔硬度的测定

在载荷1kg下、在45度方向上将铅笔安置后,以涂布面与铅笔侧相向的方式将涂膜固定到玻璃上后,采用具有各铅笔硬度的铅笔评价了5次。用4次以上没有划伤的硬度记下铅笔硬度。

3.柔软性的评价

将直径3mm的棒配置于实施例和比较例涉及的层叠膜的宽度的中心上(硬涂层侧)。然后,进行弯曲直至硬涂层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抵接,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评价了直至膜断裂前的次数。

S:直至20万次也没有发生断裂

A:在10万次以上且不到20万次发生断裂

B:在5万次以上且不到10万次发生断裂

C:在不到5万次发生断裂

【表1】

由上述表1能够确认:实施例的层叠膜同时呈现高的铅笔硬度和优异的柔软性。而比较例的层叠膜的硬度低,或者柔软性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