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静电薄膜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2598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薄膜材料制备的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遮光静电薄膜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膜是聚氯乙烯树脂与改性剂经过压延或吹塑工艺制程,由于其具有耐酸碱、耐热、阻燃以及良好的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而被广泛使用,其中压延聚氯乙烯膜约占整个聚氯乙烯制品的20%,聚氯乙烯膜适合作为各种外覆膜材料,例如遮光薄膜等,但作为遮光薄膜,聚氯乙烯膜的耐候性差,低温下容易收缩变硬。在现有技术中聚氯乙烯膜作为遮光薄膜使用时通常将其与透明PET基材复合或者在聚氯乙烯膜表面,然后再通过胶黏的方法施加到诸如玻璃等表面,而胶黏工艺在去除步骤操作时容易在玻璃等表面留下污渍,而且覆膜也不能重复利用。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静电薄膜及其制作工艺。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涉及一种遮光静电薄膜,包括透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上设置有聚氯乙烯薄膜,所述聚氯乙烯薄膜上设置有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薄膜通过配料、混合、熔融挤出和压延成型得到。其中,所述透明基材选自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苯烯酰胺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组成包括25~35wt%的增塑剂、2.0~10.0wt%的钛白粉、1.0~5.0wt%的色料、1.0~5.0wt%的稳定剂,和45~68wt%的聚氯乙烯。其中,所述环保增塑剂由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氨基萘二磺酸,和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其中,所述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的含量为12~15wt%,所述氨基萘二磺酸的含量为2.0~5.0wt%,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为余量。其中,所述稳定剂选自钙锌复合稳定剂、稀土稳定剂或水滑石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地,所述水滑石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Mg6Al2(OH)16CO3·4H2O,并且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0.10MPa的CO2和0.01~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180~250℃。其中,所述色料选自氧化铁红[C.I.PigmentRed101(77491)]、氧化铁黄[C.I.PigmentYellow42(77492)]、氧化铁黑[C.I.PigmentBlack11(77499)]、炭黑[C.I.PigmentBlack7(77266)]、钴蓝[C.I.PigmentBlue28(77346)]、耐晒黄10G、永固黄FGL、永固橙RN等。其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组成还包括1.0~1.5wt%的氨基硅烷偶联剂,和0.8~1.2wt%的1,3,5-苯三甲酰氯。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涉及上述遮光静电薄膜的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透明基材与聚氯乙烯薄膜成型复合;(2)对成型复合好的材料进行无胶静电处理;(3)无胶静电处理好的材料与透明PET膜复合成型;(4)复合成型好的成品通过分切和成型即可得到所述遮光静电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遮光静电薄膜及其制作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遮光静电薄膜无需胶黏剂粘合,而采用静电吸附的粘合方式便于覆合和拆卸,可多次反复使用,而且薄膜的遮光效果好。本发明中的聚氯乙烯膜采用压延方式成型通过辊对辊工艺即可与基材以及PET膜复合成型,而且无需胶黏剂(粘结涂料)即可实现可靠的结合,而且所述聚氯乙烯膜的耐候性、耐寒性和热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遮光静电薄膜及其制作工艺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本发明涉及的遮光静电薄膜,由透明基材/聚氯乙烯膜/透明PET膜复合形成,在本发明中,所述聚氯乙烯薄膜通过配料、混合、熔融挤出和压延成型得到,由于压延膜是卷制在辊上,从而可以通过辊对辊的工艺方便与透明基材以及透明PET膜复合而且无需胶黏剂(粘结涂料)即可实现可靠的结合。具体来说,本发明的遮光静电薄膜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透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苯烯酰胺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中的一种,根据应用条件所述透明基材的厚度可以为0.2~10mm之间,优选为0.2~2.0mm。(2)采用压延法制备聚氯乙烯薄膜,所述聚氯乙烯薄膜的组成包括25~35wt%的环保增塑剂、2.0~10.0wt%的钛白粉、1.0~5.0wt%的色料、1.0~5.0wt%的稳定剂,和45~68wt%的聚氯乙烯。作为优选地,还包括1.0~1.5wt%的氨基硅烷偶联剂,和0.8~1.2wt%的1,3,5-苯三甲酰氯。所述聚氯乙烯薄膜通过配料、混合、熔融挤出和压延成型得到,厚度为0.05~0.5mm。所述环保增塑剂由12~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2.0~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稳定剂优选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Mg6Al2(OH)16CO3·4H2O,并且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0.10MPa的CO2和0.01~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180~250℃,煅烧时间为10min~60min。(3)将步骤(1)选择的透明基材与步骤(2)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薄膜成型复合;(4)对成型复合好的材料进行无胶静电处理;(5)无胶静电处理好的材料与透明PET膜复合成型;(6)复合成型好的成品通过分切和成型即可得到所述遮光静电薄膜。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本发明所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1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实施例2本实施例涉及本发明所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实施例3本实施例涉及本发明所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18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实施例4本实施例涉及本发明所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为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比较例1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2.0~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未经过煅烧处理,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比较例2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10MPa的CO2,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比较例3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3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比较例4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树脂料。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为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50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树脂料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得到聚氯乙烯树脂料。对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4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树脂料根据GB/T15595-2008测试其静态热稳定性(200℃),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1比较例2比较例3比较例4热稳定时间min150150150150120125110100实施例5本实施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1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实施例6本实施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5.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0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实施例7本实施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2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3.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1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实施例8本实施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5.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0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2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3.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比较例5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1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比较例6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5.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0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比较例7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0wt%的热稳定剂,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实施例5~8以及比较例5~7制备得到的聚氯乙烯膜的性能分别如表2所示。表2项目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比较例5比较例6比较例720℃拉伸强度(MPa)2523252325232320℃断裂伸长率(%)300330310350290320320撕裂强度(N/mm)65606662656060耐寒性℃-40不裂-40不裂-40不裂-40不裂-40断裂40断裂40断裂实施例9本实施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1.5wt%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8wt%的1,3,5-苯三甲酰氯,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1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实施例10本实施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5.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0wt%的热稳定剂、1.0wt%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wt%的1,3,5-苯三甲酰氯,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比较例8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25wt%的增塑剂、6.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5wt%的热稳定剂、1.5wt%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8wt%的1,3,5-苯三甲酰氯,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8MPa的CO2和0.02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1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比较例9本比较例涉及聚氯乙烯膜的制备。采用的聚氯乙烯树脂料包括35wt%的增塑剂、5.0wt%的金红石型钛白粉、2.0wt%的氧化铁红、2.0wt%的热稳定剂、1.2wt%的1,3,5-苯三甲酰氯,和余量的SG-3型聚氯乙烯。所述热稳定剂为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所述增塑剂由15wt%的环氧硬脂酸2-乙基己酯,5.0wt%的氨基萘二磺酸,和余量的环氧大豆油酸2-乙基己酯组成。所述镁铝碱式碳酸型水滑石经过煅烧处理,所述煅烧处理的气氛为0.05MPa的CO2和0.05MPa的水蒸气,煅烧温度为220℃,煅烧时间为20min。所述聚氯乙烯膜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配料好的原料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混合料进行熔融挤出,使用的挤出机分为3段,每段的温度依次设定为:143~146℃、148~152℃、155~158℃;然后过滤挤出;挤出后的树脂料通过压延得到聚氯乙烯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mm,压延辊的温度为180~185℃。对实施例5~6、9~10以及比较例8~9的聚氯乙烯膜,选择试样进行拉伸实验,然后选择试样在空气烘箱中老化,温度为100℃,时间为168小时。然后测试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9实施例10比较例8比较例9拉伸强度变化率5~10%5~10%<5%<5%5~10%5~10%断裂伸长率变化率10~20%10~20%<10%<10%10~20%10~20%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