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拉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651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电动拉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反应堆试验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试验加热棒束的组装和拆卸的电动拉拔器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组件棒束的临界热流密度试验、热扩散系数测量试验、流动传热试验、压降测量试验等是核电站燃料组件设计的重要依据,而实验用加热棒束的组装及拆卸的效果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现有实验用加热棒束的组装及拆卸除了效率低下的手工拆装方式之外,大多利用核电站核燃料组件及石油化工领域模具的一些拆装设备,其应用于燃料组件热工试验领域的试验棒束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试验棒束拆卸及组装方便快捷的目的。

例如,中国专利第CN1131998A号所公开的一种燃料组件的装载设备,其框架上设有按网状结构平行分布、用于一组燃料棒的窝槽,并含有取代网状结构中某些燃料棒的导向管,可使燃料棒迅速装入燃料组件,且不损坏燃料棒。但其燃料组件格架的固定方式为将导向管焊接在格架上,这对于不含导向管的试验棒束来说则无法固定格架的位置。

另一中国专利第CN 104607918A号所公开的一种螺杆钻具脱模机,其针对石油、地质用螺纹连接管柱工件的上卸扣扭矩大于一定值后,人工无法进行拆装工作的问题而设计,其包括主床身、固定在主床身上的固定钳、活动连接在主床身上的移动钳,还具有与主床身固定连接的拉拔床身、设置在拉拔床身上的拉拔器以及支撑拉拔器和石油管道工件的第一支架。该设备仅适用于钻具的脱模应用,且只能满足单个钻具的脱模,其对于试验用格架无法固定位置,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试验棒束的组装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穿棒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格架损坏及加热棒表面划伤、能够高效完成加热棒穿棒工作、并能满足不同类型试验棒束组装需求的专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穿棒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格架损坏及加热棒表面划伤、能够高效完成加热棒穿棒工作、并能满足不同类型试验棒束组装需求的电动拉拔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动拉拔器装置,适用于试验用燃料组件的组装及拆卸,其包括支撑机构、导向机构、定位机构、吊板组件及第一电动执行机构;其中,支撑机构包括一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架;导向机构包括两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导轨;多个定位机构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所述导轨上,用于将所述燃料组件的格架固定于两所述导轨上;吊板组件设于所述导轨的一端并开设有与所述格架上的穿棒孔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燃料组件的加热棒经所述导向孔装入或拆除;第一电动执行机构固定于远离所述吊板组件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加热棒拉入所述格架的穿棒孔内。

较佳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轻轨,两所述导轨分别固定于所述轻轨上。

较佳地,每一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两滑块组件及一压条;每一所述滑块组件可滑动地设于一所述导轨上,且所述滑块组件与所述导轨可拆卸地连接,两所述导轨上的所述滑块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以固定所述格架;所述压条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应的两所述滑块组件上,且所述压条压持于所述格架上。可拆卸设置的滑块组件可根据需求进行更换,以适用不同类型的试验棒束的固定需求;同时通过调节滑块组件在导轨上的位置,可固定不同长度燃料组件的格架;格架顶部的压条可保证格架不会发生跳动,防止格架在穿棒过程中受到拉扯产生形变而损坏格架及加热棒表面。

较佳地,所述格架的轴向与所述导轨的轴向一致,所述格架夹持于两所述导轨上的所述滑块组件之间。

较佳地,每一所述滑块组件均包括滑块、连接件及抵触板;滑块可滑动地卡设于一所述导轨上;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一侧并和所述导轨可拆卸地连接;抵触板设于所述滑块上用于抵触所述格架以固定所述格架。

较佳地,每一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侧板,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连接件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导轨的轴向。

较佳地,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导轨的形状相适应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吊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拆装时,调节吊板组件使其与格架位于相同高度位置,以保证加热棒组装和拆卸过程中均沿轴向受力,不因加热棒在棒束中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或翘起而损坏格架及加热棒表面。

较佳地,所述加热棒装入所述穿棒孔后,其一端承载于所述导向孔内,组装完成后的所述燃料组件移入或移出方形流道时,所述吊板组件与所述燃料组件同步运动。

较佳地,所述吊板组件包括滑动横梁及吊板;其中,滑动横梁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吊板固定于所述滑动横梁,且所述吊板上开设有所述导向孔。

较佳地,所述电动拉拔器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其设于所述支撑机构并用于将组装后的所述燃料组件移入或移出方形流道。

较佳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及连接组件;其中,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导轨的上方,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组装后的所述燃料组件,操作所述升降组件运动可带动所述燃料组件移入或移出方形流道。

较佳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架体及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中的至少一者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上以调整两者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燃料组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架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电动执行机构之间,所述第二架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并靠近所述吊板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

较佳地,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开卡设于所述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均为龙门架。

较佳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吊杆及多个吊环;其中,吊杆连接于所述升降组件上;多个所述吊环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吊杆上,所述吊环用于连接所述燃料组件。吊杆、多个吊环配合两端的龙门架同时升降,可以有效保证加热棒束升起后不会因重力作用而出现弯曲。

较佳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吊板组件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加热棒。拆、装时,通过调节第二支架的高度使其与格架的穿棒孔高度相同,避免加热棒拆、装过程中因其在棒束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或与格架发生撞击摩擦损坏加热棒。

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固定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并可上下移动的支撑脚及固定于所述支撑脚上的支撑台。

较佳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一呈水平设置的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一电动执行机构均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上。

较佳地,所述电动拉拔器装置还包括第二电动执行机构,其固定于靠近所述吊板组件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加热棒从所述穿棒孔拉出。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动执行机构、所述第二电动执行机构分别通过牵引件与所述加热棒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动执行机构、所述第二电动执行机构均为转速可调的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拉拔器装置,其定位机构可拆卸地连接于两导轨上,因此可调节定位机构在导轨上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试验棒束,并可更换不同类型的定位机构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试验棒束,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燃料组件的组装与拆卸;同时,通过定位机构将格架固定在导轨,可保证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格架不会发生跳动,再配合吊板组件的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使加热棒在组装及拆卸过程中均沿轴向受到拉力,不会因加热棒在棒束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或翘起而与格架发生撞击,能够避免拉棒过程中损坏格架及加热棒表面;而第一电动执行机构的转速可调,因此可通过调节其转速来控制加热棒穿过格架的速度,既可以实现拉动速度的动态调节,又能提高穿棒效率及保证穿棒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拉拔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左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压条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吊板组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拉拔器装置1,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试验用燃料组件的组装及拆卸。其中,燃料组件包括格架及装于格架上的多个加热棒,不同类型的燃料组件具有不同数量的加热棒(例如3×3、4×4、5×5、7×7等),其格架上设有与加热棒束相对应的穿棒孔。

首先参看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拉拔器装置1,包括支撑机构10、导向机构20、定位机构30、吊板组件40、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以及升降机构60。其中,导向机构20设于支撑机构10上,多个定位机构3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导向机构20上,其用于将格架固定于导向机构20上;吊板组件40、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分别设于导向机构20的两端,通过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将加热棒依次拉入格架内的指定位置,此过程中,吊板组件40对加热棒起导向作用;所有加热棒均装入格架后,通过升降机构60将燃料组件整体移入方形流道内完成组装。拆卸时,则先通过升降机构60将燃料组件从方形流道内移出,再将加热棒逐根拉出格架。

下面参看图1-3,支撑机构10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操作平台11及设于该操作平台11上的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其中,第一支架12为固定于操作平台11上且足够长的支撑钢结构,第一支架12呈水平设置,其轴向与操作平台11的轴向一致;第二支架13设于第一支架12的一端且轴向与第一支架12的轴向一致,第二支架13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整其与格架间的相对高度,第二支架13用于支撑待组装的或拆卸出的加热棒。

如图1-2所示,第二支架13包括固定于操作平台11的固定架131、设于固定架131上并可上下移动的支撑脚132及固定于支撑脚132上方的支撑台133。其中,支撑脚132为T型台,支撑台133为角钢铝合金。组装或拆卸加热棒时,通过调节支撑脚132的高度而使支撑台133与格架的穿棒孔高度相对应,然后将承载于支撑台133上的加热棒拉入格架,或将从格架中拉出的加热棒承载于该支撑台133上,可避免加热棒拉棒过程中因其在棒束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或与格架发生撞击而摩擦损坏加热棒。

结合图1-4所示,导向机构20包括能够覆盖现有所有长度的燃料组件的轻轨21及导轨22。其中,轻轨21采用摩擦力较小的材质制成,两轻轨21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第一支架12上,每一轻轨21上固定有一导轨22,轻轨21、导轨22的轴向均与第一支架12的轴向一致;且两导轨22之间设置有足够宽的间距,因此,可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定位机构30(详见后述),来对不同类型的燃料组件的格架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不同种类试验棒束的装配与拆卸。

再次参看图1-2所示,多个定位机构3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导轨22上,用于将格架固定于两导轨22上,定位机构30的数量根据不同类型的燃料组件的格架数目而定,在此不作限定。而定位机构30的可拆卸设置,可通过更换不同的定位机构30来对不同类型的格架进行固定,且调整定位机构30在导轨22上的位置,可对所有长度的格架进行固定。

下面参看图5-6所示,每一定位机构30均包括两滑块组件31及一压条32,每一滑块组件31可滑动地设于一导轨22上,两导轨22上设置的两滑块组件31一一对应,且滑块组件31与导轨22可拆卸地连接,通过对应的两滑块组件31抵触于格架的两侧面以将格架定位于两导轨22之间,压条32压持于格架的上方,且压条32的两端可拆卸地连接于两滑块组件31上。通过滑块组件31与压条32相配合来固定格架,可保证格架在拉棒过程中不会发生跳动,防止格架在穿棒过程中受到拉扯产生形变而损坏格架及磨损加热棒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滑块组件31,来对不同类型燃料组件的格架进行固定,而调节滑块组件31在导轨22上的位置,可固定不同长度的格架。

下面结合图5-9所示,每一滑块组件31均包括连接板311、滑块312、侧板313、连接件314及抵触板315。其中,滑块312、侧板313均连接于连接板311的下方,且滑块312上开设有与导轨22的形状相适应的卡槽3121,通过卡槽3121滑动地卡设于导轨22上;连接件314穿设于侧板313上,且连接件314的轴向垂直于导轨22的轴向,连接件314和导轨22可拆卸地连接;抵触板315固定于连接板311的上方(见图5-6),抵触板315用于抵触格架以固定格架。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314优选为梅花手柄螺丝,通过其能够方便地调节并固定滑块组件31与导轨22之间的位置。当然,连接件314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抵触板315的顶部还设有螺栓孔,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压条32。具体地,压条3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321(见图10),连接时,将压条32的两端分别盖设于相对的两滑块组件31的抵触板315的顶部,通过螺栓将压条32与抵触板315相固定,使压条32压持于格架的顶部,如图5所示,从而可防止格架在拉棒过程中跳动,进一步防止格架在穿棒过程中受到拉扯产生形变而损坏格架及加热棒表面。

结合图3-4、11所示,吊板组件40设于第一支架12上,并设于靠近第二支架13的一端,且吊板组件40可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吊板组件40上开设有与格架上的穿棒孔相对应的导向孔43(详见后述),组装或拆卸过程中,导向孔43对加热棒的拉动起导向作用,同时还对装入穿棒孔后的加热棒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吊板组件40滑动连接于导轨22上,由此可调整其在导轨22上的位置。优选地,吊板组件40通过滑动机构来连接于导轨22上,该滑动机构与上述滑块组件31的差别仅在于:不需要设置抵触板315,吊板组件40的底部直接固定于连接板311上,因此,不再对该滑动机构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当然,吊板组件40还可以利用其它结构的滑动机构来连接于导轨22上。

本实用新型中,为进一步简化电动拉拔器装置1的结构,将吊板组件40直接安装于升降机构60的第二架体612(详见后述)上,以实现其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调整,而不需要采用额外的连接机构来安装。

再次参看图3-4、11,所述吊板组件40包括滑动横梁41及吊板42。其中,滑动横梁41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升降机构60的第二架体612(见图4),吊板42固定于滑动横梁41,且吊板42上开设有导向孔43,通过操作第二架体612可带动吊板组件40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进行调整。因此,装入或拆除加热棒时,先调节吊板组件40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使其上的导向孔43与格架的穿棒孔相对应,加热棒分别经导向孔43装入或拆除,由此可保证加热棒组装和拆卸过程中均沿轴向受力,不因加热棒在棒束中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或翘起而损坏格架及加热棒表面。同时,加热棒拉入穿棒孔内的指定位置后,加热棒的一端仍然承载于导向孔43内,将燃料组件移入或移出方形流道时,吊板组件40支撑加热棒并与燃料组件同步移动。

再次参看图1-2所示,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固定于操作平台11上,且其固定于远离第二支架13的一端,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通过牵引件51与加热棒固定,给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送电后,其可将加热棒拉入格架的穿棒孔内的指定位置,完成后换另一根加热棒,直至所有加热棒装配完毕。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为转速可调的电机,因此将加热棒拉入格架时,可调节加热棒穿过格架间的速度,实现拉动速度的动态调节,提高穿棒效率,同时确保穿棒精度。

优选地,牵引件51为钢丝绳,其一端固定于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其另一端固定有用于和加热棒螺纹连接的螺栓。当然,牵引件51不限于钢丝绳,还可以采用其他满足钢性要求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为提高拆卸加热棒时的拉棒效率,所述电动拉拔器装置1还设有第二电动执行机构(图未示),其设置于操作平台11上并位于远离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的一端,藉由第二电动执行机构来将加热棒逐一拉出格架,第二电动执行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与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但本实用新型中,拆卸加热棒时,优选采用手动方式将加热棒逐根拉出,这样可避免试验使用过的加热棒在拉棒过程中与格架发生刮蹭而损坏。

结合图1-4、12所示,升降机构60包括升降组件61及连接组件62。其中,升降组件61设于操作平台11上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连接组件62连接于升降组件61上并位于导轨22的上方,连接组件62用于连接组装后的燃料组件,操作升降组件61使沿竖直方向运动可带动燃料组件移入或移出方形流道。

如图4、12所示,所述升降组件61包括第一架体611及第二架体612,第一架体611、第二架体612中的至少一者滑动连接于支撑机构10上以调整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燃料组件。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架体611固定于操作平台11上并位于第一支架12与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之间,第二架体612滑动连接于导轨22上并位于远离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的一端,通过调节第二架体612在导轨22上的位置,可调节其与第一架体611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不同长度燃料组件的拆装。

继续参看图12所示,第一架体611的顶部连接有螺杆6111,第二架体612的顶部连接有螺杆6121,通过螺杆6111、6121可方便地调整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同时,第一架体611上开设有凹槽6112,第二架体612上还开设有凹槽6122,连接组件62的两端分开卡设于凹槽6112、6122内而与第一架体611、第二架体612连接,组装方便。

优选地,凹槽6112、6122为U型凹槽,但凹槽6112、6122的形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设置成其他任意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架体612通过至少两滑动机构63连接于两导轨22上,该滑动机构63的结构与上述滑块组件31的结构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滑动机构63的顶部不具有抵触板,第二架体612的底部直接连接于连接板631上,如图3-4所示,滑动机构63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均与上述滑块组件31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当然,滑动机构63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

优选地,上述第一架体611、第二架体612均为龙门架,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看图1、12所示,连接组件62包括吊杆621及多个吊环622,吊杆621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第一架体611的凹槽6112、第二架体612上的凹槽6122内,多个吊环622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吊杆621上,所述吊环622用于连接燃料组件。在燃料组件移入或移出方形流道的过程中,通过吊杆621和多个吊环622相配合来连接燃料组件,且吊杆621与两端的龙门架同时升降,可以有效保证加热棒束升起后不会因重力作用而出现弯曲。

再次结合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吊板组件40的滑动横梁41滑动连接于第二架体612的立架上,当调节第二架体612使其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吊板组件40随第二架体612同步升降;当调节第二架体612在导轨22上的位置时,吊板组件40随之同步移动。

下面结合图1-12所示,对利用本实用新型电动拉拔器装置1对燃料组件进行组装及拆卸的过程进行描述。

组装时,首先根据不同类型燃料组件的格架,选择相应数目的定位机构30,并将所有定位机构30的滑块组件31分别安装到导轨22上,再根据格架的长度,调节滑块组件31在导轨22上的位置。然后将格架装设于两导轨22之间,格架的轴向与导轨22的轴向一致,再利用滑块组件31将格架固定于两导轨22之间;具体地,使相对应设置的滑块组件31的抵触板315抵触于格架的相对侧面,从而固定格架的位置,再将压条32压持于格架的顶部,并将压条32的两端固定于相对应的两滑块组件31的抵触板315上,如图2、5所示。通过滑块组件31与压条32的配合来固定格架,可保证格架在拉棒过程中不发生跳动,进一步防止了格架在穿棒过程中受到拉扯产生形变,减小了格架对加热棒表面的磨损。

其次,调节吊板组件4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使其与格架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即,其上的导向孔43与穿棒孔的位置相对应;同时,调节第二支架13的高度使其支撑台133的位置与格架的穿棒孔保持相同高度,如图1所示。

然后,将加热棒放置在第二支架13上,并将牵引件5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上,牵引件51另一端的螺栓穿过格架而与加热棒固定,如图1-2、12所示。给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送电,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拉动加热棒使其经导向孔43而被拉入格架上的穿棒孔,此过程中,可调节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的转速从而调节加热棒穿过格架间的速度,实现拉动速度的动态调节,并提高穿棒效率及保证穿棒精确度;当加热棒被拉至格架上的指定位置后,加热棒的一端仍位于导向孔43内,吊板组件40对加热棒具有支撑作用;然后换另一根加热棒,直至所有加热棒都装配完毕。

接着,调整第二架体612在导轨22上的位置以使其与第一架体611之间的距离与吊杆621相适应,并将吊杆621的两端分别卡合于第一架体611上的凹槽6112、第二架体612上的凹槽5122内,再次调整第二架体612的位置,以保证吊杆621不会脱落。

最后,将燃料组件下移到方形流道内,具体地,将吊环622连接于格架上,并将滑块组件31和压条32分别拆下,然后旋转第一架体611上的螺杆6111、第二架体612上的螺杆6121,使第一架体611、第二架体612同步下移,此过程中,吊板组件40随第二架体612同步下移,直至将燃料组件移入方形流道内。通过吊杆621、吊环622与两端龙门架配合同时升降,可以有效保证加热棒束升、降后不会因重力作用而出现弯曲。

拆卸时,首先将燃料组件从方形流道内移出,具体地,通过吊环622、吊杆621将燃料组件与第一架体611、第二架体612相连接,然后旋转第一架体611上的螺杆6111、第二架体612上的螺杆6121使两者向上移动,从而将燃料组件提升到指定位置。然后,将滑块组件31安装到导轨22上并使其抵触于格架的两侧而固定燃料组件与导轨22之间的位置。接着,逐根拉出加热棒,且加热棒经吊板组件40的导向孔43被拉出,直至所有加热棒拆卸完毕。本实用新型中优先采用手动方式逐根拉出加热棒,以避免使用过的加热棒在拉棒过程中与格架发生刮蹭而损坏,当然也可以利用第二电动执行机构来将加热棒拉出。最后,拆卸滑块组件31及格架。

上述燃料组件的组装及拆卸过程中,通过第二支架13、吊板组件40的配合,可保证加热棒组装和拆卸过程中均沿轴向受力,不因加热棒在棒束中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翘起或与格架发生撞击而损坏格架及加热棒。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拉拔器装置1,其定位机构30可拆卸地连接于两导轨22上,因此可调节定位机构30在导轨22上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试验棒束,并可更换不同类型的定位机构30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试验棒束,从而实现不同类型的燃料组件的组装与拆卸;同时,通过定位机构30将格架固定在导轨22,可保证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格架不会发生跳动,再配合吊板组件40的导向孔43的导向作用,使加热棒在组装及拆卸过程中均沿轴向受到拉力,不会因加热棒在棒束中的位置不同而产生径向力导致加热棒弯曲或翘起而与格架发生撞击,能够避免拉棒过程中损坏格架及加热棒表面;而第一电动执行机构50的转速可调,因此可通过调节其转速来控制加热棒穿过格架的速度,既可以实现拉动速度的动态调节,又能提高穿棒效率及保证穿棒精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