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407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激光模拟训练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



背景技术:

使用激光模拟器材进行实兵实装对抗训练和演习,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训练手段,也是未来军事训练的主要方向。用激光模拟训练,强度和难度可调,在不消耗弹药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和水平,既不破坏环境又可节约训练费用。我军目前的激光模拟射击和打靶设备多为静止状态,需要专门的场地和仪器保障,比如我军的直瞄采集系统,其应用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而我军现有的激光对抗交战设备的精度、灵敏度、作用距离和通信能力与演习训练和军事应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我军各基地组织的实兵实装激光对抗演练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激光对抗系统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激光模拟训练器材基本的系统包括由电池供电的便于固定到一般武器上的小型激光发射机、人员身上和头盔上的光电探测传感器。在武器射击时,当瞄准后扣动扳机时,扳机与激光器的开关联动,随着空包弹的响声,装在枪、炮和导弹发射架上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与瞄准线平行的编码红外脉冲激光束。接收部分是一套光电探测器,内有解调电路,以区别不同的武器激光束,整套装置安装在武器装备的适当位置和人员身上和头盔上。当探测器接收到激光信号后,触发相应电路,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实现战场情况的模拟。为模拟脱靶和命中,激光“弹”由两束截面积为同心圆的同轴激光束组成,两束激光都带有各自的编码。中心的一束表示命中,如果命中,蜂鸣器发出持续不断的命中报警响声。被击者必须取下特制的钥匙解除报警,同时退出战斗。外面的一束表示近距离脱靶,其蜂鸣器发出告知报警。

系统用于车辆时,车上的微处理机分析所接收到的编码信号以确定所使用的武器是否能损伤目标,是命中还是近距离脱靶。该系统有多种模式可供选用,可以模拟的武器包括各种枪支、地炮、坦克炮、高炮、航炮、火箭、战术导弹等,不同武器射击的激光束都有各自的编码。

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材是单兵激光模拟训练器材的一个变种,也包含了类似单兵激光模拟训练器材的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主控制器,还包含了报警装置。

本产品将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机枪火力点控制器、云台、led报警器、声音模拟器和点烟报警器结合在一起,在实兵训练中用于模拟机枪火力点。相似产品由60所曾研制过,但其是人为手持控制它的发射方向,没有实现自动的控制激光发射方向、角度、扫射角度,也没有模拟机枪发射时的火光声响等,与实战状态下的机枪火力点相差较多。

激光模拟训练系统中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材多是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机枪火力点控制器、报警指示器等组成。激光发射机由人为控制发射模拟子弹,手持控制发射方向和角度;当控制人员按下扳机(模拟扳机按键),产生触发信号,激光发射机通过设定的程序,编码机枪火力点的激光脉冲编码,驱动激光发射管发出对应编码激光束;当机枪火力点的激光接收机的激光接收管照射到训练敌方发射的编码激光束时,激光接收机接收到一组编码信息,通过对应的解码,得到被击中的信息;同时将被集中信息传送给机枪火力点控制器,判断是否被击中,战损受伤情况,战损后同时驱动报警指示器,点烟报警,led闪烁报警等。

目前市场上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材存在的缺陷:

1、激光发射方向只能人为手持控制,离开人员无法远程控制射向,无法用于实兵实弹对抗。

2、没有机枪火力点发射时的声音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以实现激光方向可调、操作简便,可实现远程控制以及贴近实战应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主要包括:

机枪火力点控制器,接收来自接收装置、数传电台、gps模块和红外数据收发模块的数据信号,判断本模拟训练器的实时工作状态,驱动发射装置和报警装置,并将本模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等数据进行上传;

总控上位机主数传电台,接收机枪火力点控制器上传的数据,监控或裁判机枪火力点模拟训练器的状态;

发射装置,当模拟子弹触发信号产生时,通过激光发射管进行模拟扫射;

报警装置,当判断机枪火力点模拟器被击毁后,发出烟雾报警或闪烁报警,指示被击中或被击毁;

接收装置,接收发射装置的信号,将信号发送给机枪火力点控制器;

声音模拟器,接收机枪火力点控制器的数据,当模拟机枪发射时模拟机枪发射声音;当报警器报警时,发出报警声音。

进一步地,所述机枪火力点控制器包括数传电台、gps模块和红外数据收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数传电台与所述总控上位机主数传电台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gps模块与卫星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红外数据收发模块采集装弹采集器的信息,现场裁判人员通过装弹采集器采集机枪火力点模拟器的数据,监控或裁判机枪火力点模拟器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射机和云台。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发射机主要包括:

激光编码模块,随着触发信号产生,编码对应机枪火力点的激光编码,输出激光脉冲给激光驱动模块;

激光驱动模块,驱动激光发射管发射编码的脉冲激光束;

激光发射机电源,为激光编码模块,激光驱动模块,激光发射管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云台当模拟子弹触发信号产生时,根据机枪火力点传输的数据调整激光发射的角度和方向,也可以根据传输数据在2个角度值内托载激光发射管进行模拟扫射。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点烟报警器和led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激光接收机。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接收机包括激光接收管和激光解码模块;

所述激光解码模块,接收照射到激光接收管脉冲激光束,并解码激光束为数字信号,判断机枪火力点模拟器的被击中数据,并传送给机枪火力点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训练器还包括机枪火力点控制器电源,为机枪火力点控制器、接收装置、和报警装置提供电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激光发射机紧固在云台上,由程序驱动云台旋转,使得激光发射装置的射向能够自动旋转,因为云台旋转角度可编程调节,因此激光射向也可调。

2、添加声音模拟器,模拟实际枪支发射时的声音,贴近实际应用,也可以进行报警声音。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射向可调的机枪火力点激光模拟训练器,主要包括:

机枪火力点控制器,接收来自接收装置、数传电台、gps模块和红外数据收发模块的数据信号,判断本模拟训练器的实时工作状态,驱动发射装置和报警装置,并将本模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等数据进行上传;

总控上位机主数传电台,接收机枪火力点控制器上传的数据,监控或裁判机枪火力点模拟训练器的状态;

发射装置,当模拟子弹触发信号产生时,通过激光发射管进行模拟扫射;

报警装置,当判断机枪火力点模拟器被击毁后,发出烟雾报警或闪烁报警,指示被击中或被击毁;

接收装置,接收发射装置的信号,将信号发送给机枪火力点控制器;

声音模拟器,接收机枪火力点控制器的数据,当模拟机枪发射时模拟机枪发射声音;当报警器报警时,发出报警声音。

所述机枪火力点控制器包括数传电台、gps模块和红外数据收发模块。

所述数传电台与所述总控上位机主数传电台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gps模块与卫星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红外数据收发模块采集装弹采集器的信息,现场裁判人员通过装弹采集器采集机枪火力点模拟器的数据,监控或裁判机枪火力点模拟器的状态。

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发射机和云台。

所述激光发射机主要包括:

激光编码模块,随着触发信号产生,编码对应机枪火力点的激光编码,输出激光脉冲给激光驱动模块;

激光驱动模块,驱动激光发射管发射编码的脉冲激光束;

激光发射机电源,为激光编码模块,激光驱动模块,激光发射管提供电源。

所述云台当模拟子弹触发信号产生时,根据机枪火力点传输的数据调整激光发射的角度和方向,也可以根据传输数据在2个角度值内托载激光发射管进行模拟扫射。

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点烟报警器和led报警器。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激光接收机。

所述激光接收机包括激光接收管和激光解码模块;

所述激光解码模块,接收照射到激光接收管脉冲激光束,并解码激光束为数字信号,判断机枪火力点模拟器的被击中数据,并传送给机枪火力点控制器。

所述模拟训练器还包括机枪火力点控制器电源,为机枪火力点控制器、接收装置、和报警装置提供电源。

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激光发射机紧固在云台上,由程序驱动云台旋转,使得激光发射装置的射向能够自动旋转,因为云台旋转角度可编程调节,因此激光射向也可调。

2、添加声音模拟器,模拟实际枪支发射时的声音,贴近实际应用,也可以进行报警声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