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7105发布日期:2019-05-24 20:43阅读:1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瞄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背景技术:

瞄准镜又称光学瞄准装置,其起源已经很难考证。据说至少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

目前市场上的夜视瞄准镜夜视效果较差,对目标物体的瞄准度较差,并且若在晴天太阳光线较强时,容易受到太阳光线影响,刺激眼睛,影响瞄准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它结构简单,在物镜前端设有遮挡,能防止强光线照射,保护眼睛,并且设有多个调节手轮,提高瞄准精度,也提高夜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镜筒1、遮光筒2、观察筒3、物镜调节手轮4、夹具5、红外装置6、左右调节手轮7、上下调节手轮8、亮度调节手轮9、物镜组10、目镜调节手轮11、目镜组12、分划板13、红外滤镜14、电源按钮15、红外发射装置16、电源装置17、成像镜18、倒像镜19,镜筒1的上端设有遮光筒2,遮光筒2的内侧设有物镜组10,遮光筒2的外侧设有与物镜组10相对应的物镜调节手轮4,镜筒1的底端与观察筒3相连接,观察筒3的内侧设有目镜组12,观察筒3的外侧设有与目镜组12相对应的目镜调节手轮11,镜筒1的外侧两端设有夹具5,镜筒1的外侧中心处设有红外装置6,红外装置6的左端设有上下调节手轮8,红外装置6的上端表面设有左右调节手轮7和亮度调节手轮9,红外装置6的右端设有红外发射装置16,红外发射装置16的底端中心处设有电源按钮15,红外装置6的内侧设有电源装置17;镜筒1的内侧上端设有成像镜18,镜筒1的内侧中部设有倒像镜19,镜筒1的内侧底部设有红外滤镜14,分划板13设置在成像镜18和倒像镜19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17与电源按钮15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5通过内六角螺栓20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物镜调节手轮4的侧壁表面设有四个凹槽21。凹槽21环绕在物镜调节手轮4的四端,使用者旋转物镜调节手轮4时,手指按住凹槽21进行旋转,凹槽21方便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目镜调节手轮11的侧壁表面设有若干条纹22。所述目镜调节手轮11的侧壁表面设有若干条纹22,条纹22增加目镜调节手轮11表面的粗糙度,使用者扭转时增加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扭转。

进一步的,所述镜筒1、遮光筒2、观察筒3的中心轴为同一条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筒3的底部设有护眼罩23。护眼罩23是采用防冲击的橡胶制成,橡胶的材质较为柔软,具有高弹性和回复性,一方面能对操作者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在操作者将眼睛贴在护眼罩23时,护眼罩23能将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在观测时受到外界光线从而影响测距精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在物镜前端设有遮挡,能防止强光线照射,保护眼睛,并且设有多个调节手轮,提高瞄准精度,也提高夜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遮光筒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镜筒1、遮光筒2、观察筒3、物镜调节手轮4、夹具5、红外装置6、左右调节手轮7、上下调节手轮8、亮度调节手轮9、物镜组10、目镜调节手轮11、目镜组12、分划板13、红外滤镜14、电源按钮15、红外发射装置16、电源装置17、成像镜18、倒像镜19、内六角螺栓20、凹槽21、条纹22、护眼罩2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镜筒1、遮光筒2、观察筒3、物镜调节手轮4、夹具5、红外装置6、左右调节手轮7、上下调节手轮8、亮度调节手轮9、物镜组10、目镜调节手轮11、目镜组12、分划板13、红外滤镜14、电源按钮15、红外发射装置16、电源装置17、成像镜18、倒像镜19,镜筒1的上端设有遮光筒2,遮光筒2的内侧设有物镜组10,遮光筒2的外侧设有与物镜组10相对应的物镜调节手轮4,镜筒1的底端与观察筒3相连接,观察筒3的内侧设有目镜组12,观察筒3的外侧设有与目镜组12相对应的目镜调节手轮11,镜筒1的外侧两端设有夹具5,镜筒1的外侧中心处设有红外装置6,红外装置6的左端设有上下调节手轮8,红外装置6的上端表面设有左右调节手轮7和亮度调节手轮9,红外装置6的右端设有红外发射装置16,红外发射装置16的底端中心处设有电源按钮15,红外装置6的内侧设有电源装置17;镜筒1的内侧上端设有成像镜18,镜筒1的内侧中部设有倒像镜19,镜筒1的内侧底部设有红外滤镜14,分划板13设置在成像镜18和倒像镜19之间。

所述电源装置17与电源按钮15相连接。

所述夹具5通过内六角螺栓20进行连接固定。

所述物镜调节手轮4的侧壁表面设有四个凹槽21。物镜调节手轮4的侧壁表面设有四个凹槽21,凹槽21环绕在物镜调节手轮4的四端,使用者旋转物镜调节手轮4时,手指按住凹槽21进行旋转,凹槽21方便使用者使用。

所述目镜调节手轮11的侧壁表面设有若干条纹22。所述目镜调节手轮11的侧壁表面设有若干条纹22,条纹22增加目镜调节手轮11表面的粗糙度,使用者扭转时增加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扭转。

所述镜筒1、遮光筒2、观察筒3的中心轴为同一条轴线。

所述观察筒3的底部设有护眼罩23。护眼罩23是采用防冲击的橡胶制成,橡胶的材质较为柔软,具有高弹性和回复性,一方面能对操作者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在操作者将眼睛贴在护眼罩23时,护眼罩23能将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在观测时受到外界光线从而影响测距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它的结构为镜筒1的上端设有遮光筒2,遮光筒2的内侧设有物镜组10,遮光筒2的外侧设有与物镜组10相对应的物镜调节手轮4,镜筒1的底端与观察筒3相连接,观察筒3的内侧设有目镜组12,观察筒3的外侧设有与目镜组12相对应的目镜调节手轮11,镜筒1的外侧两端设有夹具5,镜筒1的外侧中心处设有红外装置6,红外装置6的左端设有上下调节手轮8,红外装置6的上端表面设有左右调节手轮7和亮度调节手轮9,红外装置6的右端设有红外发射装置16,红外发射装置16的底端中心处设有电源按钮15,红外装置6的内侧设有电源装置17;镜筒1的内侧上端设有成像镜18,镜筒1的内侧中部设有倒像镜19,镜筒1的内侧底部设有红外滤镜14,分划板13设置在成像镜18和倒像镜19之间,遮光筒3的上端表面为斜面,遮光筒3可以防止太阳光线等强光照射,影响使用者观测,扭转物镜调节手轮4和目镜调节手轮11可以调节物镜组10和目镜组12的距离,使用者可以根据目标物体的距离和清晰度扭转左右调节手轮7、上下调节手轮8进行调节;按下电源按钮15,红外发射装置16发射红外线,镜筒1内侧的红外滤镜14 可以阻挡过滤可见光通过的同时允许红外线通过,使用它便可以在可见光/红外线混合的光线环境中将红外效果分离出来,让使用者可以观察到,达到夜视效果;在观察筒3的底部设有护眼罩23,护眼罩23是采用防冲击的橡胶制成,橡胶的材质较为柔软,具有高弹性和回复性,一方面能对操作者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在操作者将眼睛贴在护眼罩23时,护眼罩23能将光线进行遮挡,避免在观测时受到外界光线从而影响测距精度;分划板13是设置在成像镜18与倒像镜19之间,成像镜18与倒像镜19之间为封闭空间,能避免灰尘或细小颗粒进入,对分划板13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精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在物镜前端设有遮挡,能防止强光线照射,保护眼睛,并且设有多个调节手轮,提高瞄准精度,也提高夜视效果。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