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反折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521发布日期:2019-05-11 01:0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压反折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压反折角结构,指一种用于反折柔性电路板(fpc)并压反折角以符合产品规格之压反折角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电子产品上的触控面板通常是由外表面的保护面板与内层的传感器层构成,保护面板容易产生静电,为消除静电,会以柔性电路板(fpc)将保护面板上的静电导走,其方式是在保护面板的端部及传感器层的端部各设置复数个导电端子,例如覆盖ito膜的导电端子。柔性电路板上亦设置附设复数个导电端子。藉助压着机在高温、高压下将导方性导电膜分别与柔性电路板、传感器层及柔性电路板、保护面板进行对位压合,使柔性电路板一端的导电端子与传感器层上的导电端子接合导通,柔性电路板另一端的导电端子与保护面板上的导电端子接合导通,藉此可使柔性电路板、传感器层及保护面板间的静电回路导通,以将触控面板表面的静电导走。

续就上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必须与触控面板内层的传感器层完全贴合,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必须与触控面板外表面完全贴合。目前是利用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治具操作,首先在一台压着机将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触控面板内层的传感器层对位压合导通后,请参阅图1a至图1d为先前技术应用于柔性电路板弯折治具的操作步骤示意图。如图1a所示,弯折治具包含治具本体10、定位针12、翻转档块14以及限位块16,定位针12与限位块16设于翻转档块14上,翻转档块14装设于治具本体10上。将触控面板18放入治具本体10上,调整定位针12以对柔性电路板20的反折角进行预折,其中,柔性电路板20由驱动电路与感测电路组成,以b点与c点为驱动电路,以a点与d点为感测电路。由人工将柔性电路板20另一端反折至触控面板18的外表面,且利用限位块16提供人工对位以使柔性电路板20反折贴附时不偏移,当人工反折柔性电路板20至触控面板18的外表面后,按压b点与c点使其接合导通,再如图1b所示,利用棉棒22水平按压贴附后的柔性电路板20。再如图1c所示,调整定位针12以对柔性电路板20的反折角进行预折,由人工将柔性电路板20的a点与d点反折至触控面板18的外表面,使其接合导通,且利用限位块16提供人工对位以使柔性电路板20反折贴附时不偏移,再如图1d所示,利用棉棒22水平按压贴附后的柔性电路板20。然而,此人工操作方式,不仅非常费时费工,且因柔性电路板20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弯折后容易自行反弹,反弹应力在无法消除的状态下,反折角反折高度容易超出规格上限1.35mm,故只能依赖人工按压反折角,并利用棉棒22按压方式由垂直按压方向改水平按压方向以期消除反弹应力,如图2所示,为先前技术使用棉棒按压反折角的示意图,使用棉棒22按压前与按压后的反折角高度改善情况并不显著,仍然超过1.35mm以上,甚至高度高达1.6-1.7mm。再者,现有技术存在按压的压力不均匀的问题,压着位置产生偏差,使得反折角反折高度改善情况不佳,影响产品质量。

为了能改善人工按压反折角的压力不均匀问题,现有技术是利用一下压治具将柔性电路板20反折处以压合反折角,但反折角容易产生死折现场,再者,若下压治具下压时并非对准柔性电路板20的反折角位置,则无法改善反折角反折高度超出规格上限1.35mm的问题。

上述的贴附柔性电路板20弯折操作过程,不仅仰赖人工操作,耗费大量人力成本,且增加下压治具的设备成本,对于产品质量又会因操作过程产生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节省生产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遂针对上述先前技术之缺失,提出一种压反折角结构,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该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压反折角结构,其利用磁性元件的吸附压合作用,使得柔性电路板反折后的反折角能产生所需要的弯折高度,同时能解决柔性电路板因韧性自行反弹的问题,确保柔性电路板反折后的反折角品质。

本发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压反折角结构,其利用旋转挡板及旋转压板来达到柔性电路板反折角及压合反折角角度高度的功效,节省人力手动按压的工序及操作过程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而提高的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极具市场竞争优势。

为达以上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反折角结构,包括一载板、一旋转挡板以及一旋转压板。载板提供一工件承载于上,工件设有一柔性电路板,载板设有间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旋转挡板设于载板上,旋转挡板系对应工件位置并180度翻转反折柔性电路板,使柔性电路板产生一反折角。旋转压板设于载板上,旋转压板设有一压头以及对应二第一磁性元件之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旋转压板系翻转180度透过压头垂直挤压反折角处,且二第二磁性元件对应吸附于二第一磁性元件上,能够有效消除柔性电路板的反折角的反弹应力,以解决人为按压力所造成的压力不均匀以及现有压头机直接下压反折角所造成的死折问题。

其中,旋转挡板具有一ㄇ字型开口、一斜压板以及对称之二限位块,斜压板系位于ㄇ字型开口内,且斜压板两侧连接旋转挡板之ㄇ字型开口的侧缘,二限位块位于ㄇ字型开口内,且间隔连接于旋转挡板之ㄇ型字开口的内缘,二限位块与斜压板系垂直设置,利用斜压板旋转并斜向压合柔性电路板以产生反折角,限位块系限位柔性电路板的反折位置。

其中,载板设有复数个调整定位块,用以调整定位工件的承载位置,能因应各种尺寸的工件,使得应用更加弹性。

其中,工件系为触控面板,柔性电路板系位于触控面板之视窗外盖的反面油墨区,柔性电路板于反折之后,部分柔性电路板系贴合于触控面板之光学胶上。

其中,压头更设有一硅胶层,作为压合柔性电路板的缓冲效果。

其中,压头至该载板表面的高度距离介于1.4~1.6毫米,确保不会有压合产生的死折问题,反折角的高度介于1.0~1.35毫米,以符合产品规格范围。

其中,二第一磁性元件及二第二磁性元件系为磁铁,能够磁性相互吸附固定,透过磁性压合吸附的过程能够消除柔性电路板存在的反弹应力现象。

其中,载板更设有复数真空孔,载板连接于一真空装置,利用真空装置之启动经此些真空孔吸附承载于载板上的工件。

其中,旋转挡板之两侧具有安装孔,载板设有二安装部,二安装部分别利用一第一枢轴件穿设安装孔中,使旋转挡板可上下以180度翻转作动。

其中,载板更包含二锁固组件,位于旋转压板之两侧,二锁固组件分别具有一锁固孔及一第一枢接孔,利用一锁固件穿设锁固孔并锁固于载板上,利用一第二枢轴件连接穿设第一枢接孔至旋转压板的一第二枢接孔中,使旋转压板可上下以180度翻转作动。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为先前技术应用于柔性电路板弯折治具的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2为先前技术使用棉棒按压反折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压反折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之压反折角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5a至图5c为本发明于压反折角结构上对柔性电路板反折的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反折角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之压反折角结构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测试下压反折角后的静置量测高度数据图。

附图标记:

10治具本体

12定位针

14翻转档块

16限位块

18触控面板

20柔性电路板

22棉棒

30载板

302安装部

304调整定位块

306真空孔

32旋转挡板

322安装孔

324ㄇ字型开口

326斜压板

328限位块

34旋转压板

342第二枢接孔

36第一磁性元件

38压头

40第二磁性元件

42第一枢轴件

44锁固组件

442锁固孔

444第一枢接孔

46锁固件

48第二枢轴件

50真空装置

52工件

522反面油墨区

54柔性电路板

56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柔性电路板需要反折压合贴附合于产品上的工序,现有技术是将产品置放于简单的弯折治具上进行定位后,人工手动反折压合,经周期性重复作业不仅容易疲劳而使制作精度失准,同时也无法克服柔性电路板本身弹性应力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研发出一种压反折角结构,能具体改善现有的技术缺失。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之压反折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压反折角结构包括一载板30、一旋转挡板32及一旋转压板34,旋转挡板32及旋转压板34设于载板30上。载板30系提供一工件承载于上,工件设有一柔性电路板,载板30设有间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36,旋转挡板32系对应工件位置并翻转反折柔性电路板,使柔性电路板产生一反折角,旋转压板设有一压头38,系翻转透过压头38垂直挤压反折角处,旋转压板34更设有对应二第一磁性元件36之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40,且二第二磁性元件40可对应吸附于二第一磁性元件36上。其中反折柔性电路板的操作方式容后详述。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压反折角结构的细部结构及组装方式,请参阅图4,为图3之压反折角结构的结构分解图。旋转挡板32之两侧具有安装孔322,该载板30设有二安装部302,二安装部302分别利用一第一枢轴件42穿设安装孔322中,使旋转挡板32设于载板30上,且能够让旋转挡板32藉由第一枢轴件42之作动而进行180度的翻转作动。旋转挡板32更包含一ㄇ字型开口324、一斜压板326以及对称之二限位块328,斜压板326系位于ㄇ字型开口324内,且斜压板326两侧连接旋转挡板32之ㄇ字型开口324的侧缘,二限位块328位于ㄇ字型开口324内,且间隔连接于旋转挡板32之ㄇ字型开口324的内缘,二限位块328与斜压板326系垂直设置。载板30更包括二锁固组件44,位于旋转压板34之两侧,二锁固组件44分别具有一锁固孔442及一第一枢接孔444,利用一锁固件46穿设锁固孔442并锁固于载板30上,利用一第二枢轴件48连接穿设第一枢接孔444至旋转压板34的一第二枢接孔342中,使旋转压板34藉由第二枢轴件48之作动而进行180度的翻转作动。其中,旋转压板34系位于旋转挡板32的ㄇ字型开口324内。载板30上设有间隔之至少二第一磁性元件36,其系为磁铁,较佳是使用四个磁铁,且两个为一组并间隔设置,每一组磁铁的吸力约为8n,每一个磁铁的直径最佳是8mm;同理,旋转压板34设有至少二第二磁性元件40,其系为磁铁,较佳是使用四个磁铁,且两个为一组并间隔设置,每一组磁铁的吸力约为8n,每一个磁铁的直径最佳是8mm,载板30上的四个磁铁能够对应吸附旋转压板34上的四个磁铁。

由上所述已了解本发明具体的压反折角结构之后,接续请参考图5a至图5c,为本发明于压反折角结构上对柔性电路板反折的操作步骤示意图。如图5a所示,载板30上更设有复数个调整定位块304以及复数真空孔306,载板30连接于一真空装置50,首先,先将一工件52放置于载板30上,利用此些调整定位块304用以调整定位工件52的承载位置,由于此些调整定位块304能因应各种尺寸的工件,使得应用更加弹性,载板30更设有复数真空孔306,载板连接于一真空装置50,利用真空装置50之启动经此些真空孔306吸附承载于载板30上的工件52,使工件52更为稳定固定。其中,工件52系为触控面板,将一柔性电路板54事先黏着位于触控面板之窗口外盖的反面油墨区(图中未示)。

接续,再如图5b,利用旋转挡板32系对应工件52位置并翻转,此时旋转挡板32藉由第一枢轴件42之作动而进行180度的翻转作动,斜压板326位于柔性电路板54下,能够翻转反折部分柔性电路板54贴合于触控面板之光学胶(图中未示)上,藉由斜压板326的压合,使得下压压力均匀而直接省去先有技术使用棉棒按压的步骤,而二限位块328能够限位柔性电路板54的反折位置,使柔性电路板54反折过程中能弯折到位,使柔性电路板54产生一反折角。如图5c所示,翻转旋转压板34以藉由第二枢轴件48之作动而进行180度的翻转作动,旋转压板34翻转后,透过压头38垂直挤压柔性电路板54反折角处,同时二第二磁性元件40可对应吸附于二第一磁性元件36上,如图6,为本发明的压反折角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可明显看出压头38至载板30表面是保持一段高度距离,且压头38能精准对位垂直挤压柔性电路板54反折角处而不造成死折现象。

更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新颖结构设计,能够具体产生不死折的功效,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之压反折角结构的另一局部放大图,旋转压板34的压头38更设有一硅胶层56,作为压合柔性电路板54的反折角处缓冲效果,同时也能避免柔性电路板54垂直挤压过程中受损。其中,藉由二第二磁性元件40对应吸附于二第一磁性元件36上,能够磁性相互吸附固定,透过磁性压合吸附的过程能够消除柔性电路板54存在的反弹应力现象。值得注意得是,压头38至载板30表面的高度距离d1介于1.4~1.6毫米(mm),若设计硅胶层56的厚度为1mm,则从压头38的硅胶层56到载板30表面的高度距离d1必须大于1.4mm,而从压头38的硅胶层56到工件52的之视窗外盖的反面油墨区522的高度距离d2必须小于1.35mm,若工件52的cg厚度w设计为0.4mm,则反折角的高度介于1.0~1.35毫米,不仅可确保有压合产生的死折问题,更可符合产品规格范围。

其中,为能验证透过磁性压合吸附的过程能够消除柔性电路板54存在的反弹应力现象,请同时参阅图8,为本发明测试下压反折角后的静置量测高度数据图。从图中可看出,柔性电路板54未下压时,反折角高度接近1.4mm,但经过本发明的压反折角结构操作,柔性电路板54刚下压时反折角高度最小,大约只有1.1mm,经过静置24~96小时之后,柔性电路板54的反弹应力变化不大,反折角高度仍可维持1.2mm以下,故透过磁性压合吸附的过程,确实能够消除柔性电路板本身弹性应力的问题,以满足现有产品规格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磁性元件的吸附压合作用,使得柔性电路板反折后的反折角能产生所需要的弯折高度,同时能解决柔性电路板因韧性自行反弹的问题,确保柔性电路板反折后的反折角品质;再者,利用旋转挡板及旋转压板来达到柔性电路板反折角及压合反折角角度高度的功效,节省人力手动按压的工序及操作过程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而提高的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极具市场竞争优势。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故即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之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