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13831发布日期:2020-04-24 18:5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垫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或公共场所的地面都光亮、美观,但光亮的地面都比较滑,人容易摔倒,所以人们往往会在地面上或楼梯上铺设地垫来防滑并提高地面的柔和度和美观;但是传统地垫防滑效果差,一沾水就容易打滑,故而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防滑效果的防脱胶地垫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防滑地垫,包括地垫体,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复合在基板上层的表面层以及复合在基板下层的防滑层,所述基板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5-20份、pp5-10份、催化剂6-10份、乌胶10-15份、发泡剂2-3份、钙粉18-25份、稳定剂1-2份,所述的表面层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1-5份、表面活性剂8-10份、助剂3-5份、消泡剂6-8份、水30-40份、改性麸皮颗粒30-45份、氟化钠8-15份、纳米锌粉15-20份、蛭石粉末3-5份、硅藻土8-10份和阻燃剂3-5份。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层的涂布厚度1毫米至10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的上表面采用波浪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8份、pp6份、催化剂8份、乌胶14份、发泡剂2.5份、钙粉20份、稳定剂1份,所述防滑层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2份、表面活性剂9份、助剂4份、消泡剂7份、水35份、改性麸皮颗粒40份、氟化钠12份、纳米锌粉16份、蛭石粉末4份、硅藻土9份和阻燃剂4份。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的上表面的波浪层的最高顶点到表面层的下表面的间距为2-5c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滑地垫的制备方法,首先按确定配方比例称重各组份原材料,放置在热压机对应的出料仓内,进行混料后,依次通过热压变成三个片状体,然后按上方放置表面层、中间放置基板、下方放置防滑层的顺序进行复合压合构成整体片状结构,并通过剪裁构成所需尺寸的地垫。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基板、防滑层以及表面层采用不同的配比,同时将防滑层采用改性麸皮颗粒混合其他材料构成较为粗糙的防滑层,以此提高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基板1、防滑层2、表面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滑地垫,包括地垫体,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1、复合在基板1上层的表面层3以及复合在基板1下层的防滑层2,所述基板1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5-20份、pp5-10份、催化剂6-10份、乌胶10-15份、发泡剂2-3份、钙粉18-25份、稳定剂1-2份,所述的表面层3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2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1-5份、表面活性剂8-10份、助剂3-5份、消泡剂6-8份、水30-40份、改性麸皮颗粒30-45份、氟化钠8-15份、纳米锌粉15-20份、蛭石粉末3-5份、硅藻土8-10份和阻燃剂3-5份。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层2的涂布厚度1毫米至10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3的上表面采用波浪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基板1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8份、pp6份、催化剂8份、乌胶14份、发泡剂2.5份、钙粉20份、稳定剂1份,所述防滑层2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2份、表面活性剂9份、助剂4份、消泡剂7份、水35份、改性麸皮颗粒40份、氟化钠12份、纳米锌粉16份、蛭石粉末4份、硅藻土9份和阻燃剂4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层2的涂布厚度4毫米。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防滑地垫的制备方法,首先按确定配方比例称重各组份原材料,放置在热压机对应的出料仓内,进行混料后,依次通过热压变成三个片状体,然后按上方放置表面层3、中间放置基板1、下方放置防滑层2的顺序进行复合压合构成整体片状结构,并通过剪裁构成所需尺寸的地垫。

上述发明中通过将基板1、防滑层2以及表面层3采用不同的配比,同时将防滑层2采用改性麸皮颗粒混合其他材料构成较为粗糙的防滑层2,以此提高防滑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滑地垫,包括地垫体,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1、复合在基板1上层的表面层3以及复合在基板1下层的防滑层2,所述基板1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6份、pp8份、催化剂7份、乌胶11份、发泡剂2份、钙粉22份、稳定剂2份,所述的表面层3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2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3份、表面活性剂9份、助剂4份、消泡剂7份、水32份、改性麸皮颗粒30-45份、氟化钠10份、纳米锌粉18份、蛭石粉末4份、硅藻土9份和阻燃剂4份。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层3的上表面的波浪层的最高顶点到表面层3的下表面的间距为2-5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层3的上表面的波浪层的最高顶点到表面层3的下表面的间距为3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滑地垫,包括地垫体,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1、复合在基板1上层的表面层3以及复合在基板1下层的防滑层2,所述基板1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5份、pp5份、催化剂6份、乌胶10份、发泡剂2份、钙粉18份、稳定剂1份,所述的表面层3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2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1份、表面活性剂8份、助剂3份、消泡剂6份、水30份、改性麸皮颗粒30份、氟化钠8份、纳米锌粉15份、蛭石粉末3份、硅藻土8份和阻燃剂3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滑地垫,包括地垫体,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1、复合在基板1上层的表面层3以及复合在基板1下层的防滑层2,所述基板1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20份、pp10份、催化剂10份、乌胶15份、发泡剂3份、钙粉125份、稳定剂2份,所述的表面层3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2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1-5份、表面活性剂10份、助剂5份、消泡剂8份、水40份、改性麸皮颗粒45份、氟化钠15份、纳米锌粉20份、蛭石粉末5份、硅藻土10份和阻燃剂5份。

测试1:地垫防滑性能实验

实验产品信息:

本测试产品通过实施例3获得的地垫与现有普通复合地垫进行分别实验实测数据如下:

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本产品的地垫相比现有地垫其防滑效果更好,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地垫,包括地垫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复合在基板上层的表面层以及复合在基板下层的防滑层,所述基板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5-20份、pp5-10份、催化剂6-10份、乌胶10-15份、发泡剂2-3份、钙粉18-25份、稳定剂1-2份,所述的表面层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1-5份、表面活性剂8-10份、助剂3-5份、消泡剂6-8份、水30-40份、改性麸皮颗粒30-45份、氟化钠8-15份、纳米锌粉15-20份、蛭石粉末3-5份、硅藻土8-10份和阻燃剂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地垫,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层的涂布厚度1毫米至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滑地垫,其特征是,所述表面层的上表面采用波浪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滑地垫,其特征是,所述基板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8份、pp6份、催化剂8份、乌胶14份、发泡剂2.5份、钙粉20份、稳定剂1份,所述防滑层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2份、表面活性剂9份、助剂4份、消泡剂7份、水35份、改性麸皮颗粒40份、氟化钠12份、纳米锌粉16份、蛭石粉末4份、硅藻土9份和阻燃剂4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地垫,其特征是,所述表面层的上表面的波浪层的最高顶点到表面层的下表面的间距为2-5cm。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地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按确定配方比例称重各组份原材料,放置在热压机对应的出料仓内,进行混料后,依次通过热压变成三个片状体,然后按上方放置表面层、中间放置基板、下方放置防滑层的顺序进行复合压合构成整体片状结构,并通过剪裁构成所需尺寸的地垫。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地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地垫体,所述的地垫体包括基板、复合在基板上层的表面层以及复合在基板下层的防滑层,所述基板的成份重量组分比是:丁基橡胶15‑20份、PP5‑10份、催化剂6‑10份、乌胶10‑15份、发泡剂2‑3份、钙粉18‑25份、稳定剂1‑2份,所述的表面层为防水材料结合pp材料制成,所述防滑层成份重量组分比是:防冻剂1‑5份、表面活性剂8‑10份、助剂3‑5份、消泡剂6‑8份、水30‑40份、改性麸皮颗粒30‑45份、氟化钠8‑15份、纳米锌粉15‑20份、蛭石粉末3‑5份、硅藻土8‑10份和阻燃剂3‑5份。本发明提高防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仁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仁助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