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5078发布日期:2020-06-23 20:4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花针织面料,特别是一种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纺织技术的发展,纺织品的种类和技术不断的得到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提花针织物采用提花组织织成的带有浮线的针织物,针织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目前生产的提花针织面料,多为单层结构,结构较为简单,功能也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对于多层次的面料,虽然增加了面料功能性,但是面料层与面料层之间连接性能较弱,整体结构不够牢固,而且多层面料叠加在一起,透气性能较差。因此,现有的单层提花针织面料,具有功能单一的问题,现有的多层提花针织面料,具有结构不够牢固、透气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本实用新型既具有功能多样的特点,又具有结构牢固、透气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层,针织面料层的上表面设有印花,针织面料层的上下表面还设有若干提花条,针织面料层的上方设有双层网纱层,双层网纱层中设有亮丝和银离子抗菌纤维,双层网纱层的表层向上折叠形成若干凸起,相邻凸起之间设有与针织面料层连接的定位条,针织面料层的下方设有防静电底层,防静电底层通过折线状的第一防静电纤维与针织面料层连接,防静电底层上设有透气孔。

前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中,所述针织面料层上表面的提花条和针织面料层下表面的提花条交错分布。

前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中,所述透气孔倾斜设置且位于相邻提花条之间。

前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中,所述定位条的上端呈圆弧状且突出双层网纱层的表层。

前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中,所述防静电底层的纤维采用复合纤维,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由第一银纤维和第一棉纤维交捻形成的复合芯纱,复合芯纱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棉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双层网纱层、针织面料层和防静电底层组合形成,通过提花条、定位条、折线状的第一防静电纤维将针织面料层、双层网纱层和防静电底层连接在一起,整体结构牢固,面料稳定性好,不易脱丝和变形,层次感强;针织面料层上的提花条使得针织面料层与双层网纱层和防静电底层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空隙,透气性好;通过在双层网纱层中设置亮丝和银离子抗菌纤维,提高面料的美观性和抗菌性能,同时通过双层网纱层的表层向上折叠形成若干凸起,相邻凸起之间设有与针织面料层连接的定位条,使得面料表面形成朦胧褶皱的印花效果,且褶皱状态较为稳定、持久;设置的防静电底层通过第一防静电纤维和第二防静电纤维起到较为良好的防静电效果,并通过透气孔提高透气性能,且防静电底层采用的复合纤维中采用棉包棉的形式,面料柔软舒适,吸水性和透气性大幅度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具有功能多样的特点,又具有结构牢固、透气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合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针织面料层;11、提花条;2、双层网纱层;21、亮丝;22、银离子抗菌纤维;23、凸起;24、定位条;3、防静电底层;31、第一防静电纤维;32、透气孔;4、复合纤维;41、第一银纤维;42、第一棉纤维;43、第二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层1,针织面料层1的上表面设有印花,针织面料层1的上下表面还设有若干提花条11,针织面料层1的上方设有双层网纱层2,双层网纱层2中设有亮丝21和银离子抗菌纤维22,双层网纱层2的表层向上折叠形成若干凸起23,相邻凸起23之间设有与针织面料层1连接的定位条24,针织面料层1的下方设有防静电底层3,防静电底层3通过折线状的第一防静电纤维31与针织面料层1连接,防静电底层3上设有透气孔32。

所述针织面料层1上表面的提花条11和针织面料层1下表面的提花条11交错分布。

所述透气孔32倾斜设置且位于相邻提花条11之间。

所述定位条24的上端呈圆弧状且突出双层网纱层2的表层。既起到固定的作用,又增加美感。

所述防静电底层3的纤维采用复合纤维4,所述复合纤维4包括由第一银纤维41和第一棉纤维42交捻形成的复合芯纱,复合芯纱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棉纤维43。

本实用新型由双层网纱层2、针织面料层1和防静电底层3组合形成,通过提花条11、定位条24、折线状的第一防静电纤维31将针织面料层1、双层网纱层2和防静电底层3连接在一起,整体结构牢固,面料稳定性好,不易脱丝和变形,层次感强;针织面料层1两侧的提花条11使得针织面料层1与双层网纱层2和防静电底层3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空隙,透气性好;通过在双层网纱层2中设置亮丝21和银离子抗菌纤维22,提高面料的美观性和抗菌性能,同时通过双层网纱层2的表层向上折叠形成若干凸起23,相邻凸起23之间设有与针织面料层1连接的定位条24,使得面料印花表面形成朦胧褶皱的效果,且褶皱状态较为稳定、持久;设置的防静电底层3通过第一防静电纤维31和第二防静电纤维起到较为良好的防静电效果,并通过透气孔32提高透气性能,且防静电底层3采用的复合纤维4中采用棉包棉的形式,面料柔软舒适,吸水性、透气性和强度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正面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形成朦胧褶皱的印花效果,反面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且透气亲肤性能好,功能多样,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特征:

1.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织面料层(1),针织面料层(1)的上表面设有印花,针织面料层(1)的上下表面还设有若干提花条(11),针织面料层(1)的上方设有双层网纱层(2),双层网纱层(2)中设有亮丝(21)和银离子抗菌纤维(22),双层网纱层(2)的表层向上折叠形成若干凸起(23),相邻凸起(23)之间设有与针织面料层(1)连接的定位条(24),针织面料层(1)的下方设有防静电底层(3),防静电底层(3)通过折线状的第一防静电纤维(31)与针织面料层(1)连接,防静电底层(3)上设有透气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层(1)上表面的提花条(11)和针织面料层(1)下表面的提花条(11)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32)倾斜设置且位于相邻提花条(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条(24)的上端呈圆弧状且突出双层网纱层(2)的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底层(3)的纤维采用复合纤维(4),所述复合纤维(4)包括由第一银纤维(41)和第一棉纤维(42)交捻形成的复合芯纱,复合芯纱的外表面包覆有第二棉纤维(4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异效应提花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层,针织面料层的上表面设有印花,针织面料层的上下表面还设有若干提花条,针织面料层的上方设有双层网纱层,双层网纱层中设有亮丝和银离子抗菌纤维,双层网纱层的表层向上折叠形成若干凸起,相邻凸起之间设有与针织面料层连接的定位条,针织面料层的下方设有防静电底层,防静电底层通过折线状的第一防静电纤维与针织面料层连接,防静电底层上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既具有功能多样的特点,又具有结构牢固、透气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闵滢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新仲湖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6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